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钨业》2016,(3):50-54
白钨加温精选是白钨细粒浮选的重点和难点,优化白钨精选工艺流程是提高白钨浮选指标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介绍了河南某白钨精选工艺流程发展过程,其白钨加温精选工艺流程从全浮选机流程发展到浮选柱流程,再优化到浮选柱-浮选机联合流程。与浮选机工艺流程相比,浮选柱工艺流程大幅度提高了自动化和生产能力,降低能耗,白钨精矿品位提高2~5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0.5个百分点;与浮选柱工艺流程相比,浮选柱-浮选机的联合流程,白钨精矿品位提高1~2百分点,回收率提高1~2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利用柱机联合工艺半工业设备,采用两次粗选(一粗浮选柱、二粗浮选机)、一次精选(浮选柱)、一次扫选(浮选柱)流程,最终得到钨品位5.060%,回收率91.48%的精矿产品,相对单一浮选机工艺而言,柱机联合工艺精矿品位提高0.307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1.23个百分点,工艺流程由工业生产流程的六次浮选作业缩短为柱机联合流程的四次浮选作业,试验结果为现场工艺水平的提高及设备优化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3.
对某低品位黑钨细泥,采用“预先脱硫浮选-离心机重选富集-黑钨细泥粗精矿再浮选”的工艺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二次浮选脱硫、一粗一扫离心机重选预富集、一粗三精二扫黑钨细泥粗精矿再精选的浮-重-浮联合工艺流程处理该黑钨细泥,最终可获得含WO3品位为38.01%、回收率为64.27%的钨精矿,较好地回收了该黑钨细泥中的钨矿物.该工艺由于采取了预先脱硫和离心选矿机的粗选富集措施,使整个浮选工艺药剂总用量大幅下降,更有益于节约选矿成本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采用新型离心机对某矿山的原生钨细泥进行重选大量抛尾,然后将重选精矿进行浮选回收钨.该矿样泥化程度较高,粒度细,选别难度大.经过离心-浮选试验得到含WO334.74%的黑钨精矿,钨总回收率达到75.21%.  相似文献   

5.
TW系列钨捕收剂是新型黑白钨混合浮选螯合捕收剂,对比试验表明,TW-705用于江西某钨业公司的钨细泥浮选,试验效果最佳,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一次扫选的综合开路试验结果为:钨精矿含钨43.77%,钨回收率为70.89%。  相似文献   

6.
针对江西某黑白钨矿钨细泥工艺流程简单落后,处理能力低、回收率低、精矿品位低的问题,应用重选-浮选-重选联合工艺流程,先用离心选矿机+摇床预富集,再进行黑白钨混合浮选和加温精选+摇床的选矿工艺流程回收黑白钨精矿。对高效设备、药剂进行技术改造,钨细泥回收率由30%提高到62%以上,钨细泥精矿品位WO3由40%提高到50%,钨细泥精矿含硫由大于7%下降到1.3%,每年多回收钨细泥精矿含WO350%100 t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某钨矿主干流程为重选工艺,钨回收率小于63%,约30%的钨矿物损失于原生钨细泥和由于过粉碎产生的次生钨细泥中.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该企业重选尾矿中的微细粒级钨细泥资源进行了高梯度磁选、浮选、离心机重选对比试验研究以及"浮选-离心机重选"联合流程试验研究.采用"浮选-离心重选"联合流程,开路试验获得的钨精矿品位达到32.14%,回收率达到73.51%,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指标,对微细粒钨细泥的回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现有系统技术改造的原因和浮选柱工作原理,探索浮选柱代替浮选机在低品位白钨精选中的应用。经过试验室试验、半工业化试验两个阶段的技术论证,对现有白钨精选系统进行浮选柱改造,取得了预期效果。生产实践证明,经过改造前后精选系统主要动力消耗的计算、精选改造前后生产技术指标的比较,浮选柱在白钨精选中的应用能提高白钨精选段回收率和钨精矿品位,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某钨矿主干流程为重选工艺,钨回收率小于63%,约30%的钨矿物损失于原生钨细泥和由于过粉碎产生的次生钨细泥中.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该企业重选尾矿中的微细粒级钨细泥资源进行了高梯度磁选、浮选、离心机重选对比试验研究以及"浮选-离心机重选"联合流程试验研究.采用"浮选-离心重选"联合流程,开路试验获得的钨精矿品位达到32.14%,回收率达到73.51%,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指标,对微细粒钨细泥的回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上海稀必提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浮选柱对大屯选矿分公司四个矿种铜硫混合精矿进行小型柱式分选试验研究,通过对生产现场不同铜精选作业泡沫产物进行试验,探索适宜使用浮选柱的精选作业点。试验结果认为铜精选五作业适宜使用浮选柱代替现用浮选机。同时对该作业柱选工作参数进行优化,得出了浮选柱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