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处于一个重要的数字化背景,各种数字化技术和资源已在各个领域内进行运用,并已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保护工作所受到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诸多的限制,在实际的保护过程中也易出现损坏、遗失等等负面情况,而采用数字化技术就能有效地避免出现以上诸多问题,同时可促进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工作、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得到提升,从微观角度上,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具有促进作用;从宏观角度出发,这对国内社会整体的发展也具重要意义。故此,在本文中就针对数字人文视域下的非遗资源整合及保护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主要目的对促进数字化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合、保护工作进行结合,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音乐逐渐失去存在和传承的文化土壤,面临失传与濒临灭绝危险,无法向受众全面展现音乐文化鲜活状态.基于此,提出大数据视阈下五邑地区传统音乐的数字化保护探究.利用贝叶斯分类器划分音乐数据类型,基于云计算平台建立音乐数据库,对待保护资料进行分阶段数字化加密储存.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联合抗攻击性,保密性强,单次文件撤销耗时较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提高为民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文介绍目前数字化处理的关键技术,如三维激光扫描数字建模技术、点云数据的处理、三维彩色模型实现方法等以及数字化民族文化遗产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数字化文化遗产的相关情况,说明将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受到重视。除传统保护模式之外,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非遗保护带来更多可能。本文将安卓技术与乐山非遗保护相结合,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引入非遗保护的优点与弊端,初步构建非遗安卓应用基本设计流程,为计算机+非遗实践提供借鉴,以期实现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双赢。  相似文献   

5.
唐山皮影、评剧、乐亭大鼓等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河北省宝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时代的变更这些传统艺术却面临着受众群体萎缩、传播途径单一等问题,急需寻找新的方法和途径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运用计算机动画手段模拟和重现唐山皮影艺术,发挥现代数字技术及计算机动画制作方面的优势,探索对于唐山皮影艺术传承与保护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软件》2018,(2):57-6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愈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问题。设计开发粤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系统,有利于采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对粤西非遗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传承。粤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系统基于B/S结构,采用PHP、MYSQL数据库进行设计开发。系统主要具有用户管理、资讯管理、人文地理、项目资源库、政策法规、公益活动、粤西非遗村落、粤西非遗传人、系统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信息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信息特征,利用信息空间(Ⅰ空间)框架模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内容以及数字化技术介入的方式.在非遗原生环境改变的条件下,提出以数字化技术手段重构非遗信息,以适应现代信息环境,促进非遗的信息化生存与发展.基于非遗信息的数字化表达与扩散的需求,详细分析了非遗信息传播的技术问题、语义问题和有效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在Ⅰ空间框架内,对非遗信息的编码、抽象、扩散、解码、吸收影响和再创作等构成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信息循环回路的一系列过程做了深入分析与探讨.最后以剪纸艺术为例,对各种数字化技术方法的介入方式、现有保护手段的不足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虚拟现实技术由多种现代化科技技术融合而成,在我国各大领域均被广泛应用,其中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复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重点应用和研究方向.古建筑的数字化复原对于保护文化遗产以及历史研究方面有重大的意义.虚拟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是虚拟现实技术,该技术可以将待还原事物还原,让其重现并对其进行保护和保存.利用先进的技术来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以此为引,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古建筑数字化复原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和国内外对其研究的现状,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媒体艺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对数字媒体艺术应用进行创新的探索和数字媒体艺术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改进.数字媒体技术在我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影响着出土文物的保护方式、技术修复以及模拟展示等.通过应用数字媒体艺术来减少传统保护手段的弊端,加强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0.
数字媒体技术在保护非遗技艺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通过数字影像、交互体验、虚拟现实等手段,可以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并促进其发展。文章以北海贝雕博物馆非遗传承单位为依托,实现了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在非遗技艺传承的具体应用。设计构建了北海贝雕博物馆App平台,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智能手机作为载体,以实现贝雕作品展示、工艺教学、交流互动以及在线购买等多种功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北海贝雕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是中华文化的灿烂宝库之外,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国作为文化大国、戏曲大国,拥有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的一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就在于秦腔,为此需要强有力的传承与这类作品和保护知识产权,并加强对沿线地区的文化互通与凝聚文化共识。  相似文献   

12.
基于脆弱性数字水印的图象完整性验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媒体的数字化 ,使得在网络环境中对数字产品实施有效的内容保护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传统的数字签名技术只是用于对通信领域的信息传送进行篡改检测 ,而脆弱性数字水印技术则为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内容保护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与鲁棒性水印不同的是 ,脆弱性水印主要用于检测发生在多媒体数据中的篡改 ,并对其定位 .为了推动我国在此前沿领域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这里就当前脆弱性数字图象图象水印技术的基本特征、一般原理、研究现状、攻击方法及发展方向进行一个综述 .  相似文献   

13.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技术形式之一,在现代电脑技术中应用数字版权保护,可以实现对电子知识内容安全保护,减少内容盗用的问题.对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分析,基于现代常见的数字密码和水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为我国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带来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4.
《软件工程师》2016,(8):48-50
土族盘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目前保护和传承方式基本采用传统的由传承人言传身教,实物展示推广等,传统的保护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濒临绝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开发了基于Web的盘绣电商平台,充分利用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收集并存储了现有的盘绣艺术作品的高清图像,并通过电商平台再现盘绣艺术,用户不受地域限制即可注册登录进入该系统,在系统中更详细的了解盘绣的手工艺术以及盘绣的文化艺术,利用网络更加广泛的推广盘绣艺术和盘绣文化,为盘绣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与电脑》2019,(23):131-132
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中华文化流传下来的物质表现,对研究我国的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6.
虚拟现实技术与旅游的有效结合,使得旅游资源或产品的展现形式更为新颖和灵活,更能增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数字文化遗产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于虚拟现实的左江花山岩画数字文化遗产应用的必要性。结合左江花山岩画数字文化遗产保护区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提出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左江花山岩画数字文化遗产,如构建左江花山岩画数字文化遗产虚拟博物馆、虚拟旅游系统、智慧研学平台等,实现遗产保护区重要文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增强游客的参与性,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感,为遗产保护区的智能、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非遗的建档保护日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对天津市级(省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津派花丝镶嵌技艺"的现状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田野调查并进行了SWOT分析,发现其在传承和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并对传统技艺类非遗的建档原则、范围、保护策略进行论述,以期能为非遗建档和教学传承保护提供路线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环境急剧变化,尤其是在拥有多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镇,构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态系统,并保持其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是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蕴涵着贵州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贵州各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了更好地发掘和保护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的数据挖掘,采用词云分析、聚类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等,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有价值的关键文本信息,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23):243-243
<正>(2007年12月7日-12月9日,江苏苏州)主办单位: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专委会承办单位:苏州大学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借助先进的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来对中国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展示和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四届"文化遗产数字化及保护"研讨会,会议为领域内专家提供了交流文化遗产数字化及保护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探讨该领域内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的平台。"第五届数字博物馆与文化自然遗产数字化及保护研讨会"拟于2007年12月7日-12月9日在古城苏州召开。诚征数字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