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城市设计,尤其是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并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分析了武汉市的现状视觉意象,结合武汉市景观资源,对武汉市总体城市景观体系进行了初步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松江府城历史风貌区的个案分析,探讨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在发展建设进程中相应的规划保护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借鉴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五性雷达图分析法,对武汉市投资环境绩效进行了分析并判定了其不同时段的投资环境类型,在投资环境绩效呈上升状态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限制投资环境绩效水平发挥的不良因素,并提出 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当今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千城一面"的城市病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建造"城市文化馆"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以武汉市--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为例分析了如何建造"城市文化馆",又如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线型道路是构成一个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知城市特色、性格、意向的重要内容。历史上形成的线型道路作为一种城市遗产,如何通过评估进行确定,进而进行保护,是我们在2007—2008年进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新一轮修编工作时重点探讨的问题,这里不揣浅陋进行介绍和探讨,以期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起到一定借鉴作用,同时,也许使得相关读者对认识中国的历史城市能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和角度。  相似文献   

6.
海飏 《城乡建设》2011,(7):17-18
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年励精图治,武汉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一个馆藏丰富、结构合理的国家一级城建档案馆在长江汉水边崛起!在大武汉的版图上,武汉市城建档案馆是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它不仅是一个存储城市信息的宝库,更是一座连通城市历史与未来的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陈建红  李茹冰 《建筑》2003,(8):76-78
兰州市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也是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旅游依托中心。兰州市地形狭长、两面临山,是黄河穿城而过惟一的城市。兰州城市从历史上看,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它既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又是古军事要塞,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是,今天的兰州城市文化特色已经衰落了(图1)。直到解放前兰州市还保持着中国传统的城市面貌: 内城、外郭以及四面高高的城门; 密檐式佛塔、传统的北方合院民居……这一格局是隋开皇元年始建,历经宋、明、清重建和扩建,最终形成于明、清。兰州的历史文化资源,曾经是有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信息模糊、空间脉络割裂、功能业态单一、资金投入后续乏力问题,对孙文西骑楼街的再生设计和片区活化进行了梳理总结。从城市设计视角,提出历史现状信息数据化管理、社会网络的延续、业态引导、参与平台建设方面的策略,在新旧共生、和而不同的理念下,指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再生,以期为同类型街区的保护与活化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吴越国,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小国,虽定都杭州,但安国衣锦军(现杭州市临安区)是钱镠的诞生地,在吴越国"一军十三州"中享有独特的地位.吴越国见证了朱温后梁篡唐、五代十国战乱、钱俶纳土归宋,被誉为"五代十国唯一的净土,乱世中百年不衰".临安作为钱王故里,存在着以吴越国王陵、功臣塔和功臣寺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的一系列历史遗迹.2018年被浙江省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由此展开了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工作.文章以临安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例,探讨城市型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编制如何既能保护遗址安全、展示文化内涵,又能协调城市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0.
焦典  唐建 《住区》2021,(4):48-54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基于对城市空间生态价值的追求,以"以人民为中心"和"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公园城市发展理论应时而生.当前我国城建正处于新旧交替发展、老城区急需转型升级阶段,基于公园城市理论的解读与启示,文章以大连市523厂周边地段为例,分别从生态、文化、空间和功能4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区域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例,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与分析武汉主城区内城市色彩基本现状,得出了武汉缺乏城市主色调、城市色彩未突出武汉城市个性魅力等结论,并分析出武汉三镇——汉口、武昌、汉阳三大相对独立区域的主要色彩构成状况;分析了武汉自然与人文特性及其与武汉主色调的色彩应对要求,作为武汉城市主色调的定位依据;根据武汉城市主色调定位原则,结合武汉城市色彩现状,最后提出了能适应或反映武汉自然与人文特征、符合城市分区功能定位特征的武汉城市主色调定位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城市设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武汉市多年来城市设计思想的发展和实践探索, 介绍了武汉市城市设计体系的构建,在总体、分区、局部和街坊4个层面与法定规划体系的有效对接,以及在规划编制管理、塑造城市空间形态等方面的应用,期望对我国城市设计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首先分析了武汉市空间结构和空气 质量(PM2.5)现状,运用WRF/CMAQ耦合 的方法模拟了2015年冬季武汉都市发展区内 PM2.5浓度的时空分布情况,并从城市空间 结构、用地建设强度、通风廊道三个方面讨 论了城市空间布局对武汉城区空气质量的影 响。结果表明:一、武汉城区冬季的PM2.5 浓度呈“单峰型”日变化规律,早上8点前后 的浓度最高;二、PM2.5浓度的空间分布存 在明显的圈层差异,由内向外逐渐降低,二 环内的最大浓度是同一时刻全市平均值的2 倍以上;三、分散式布局、高容低密的建设 模式以及引入通风廊道三种方法都能有效 地降低主城区的PM2.5浓度,但分散式布局 和引入通风廊道的方式会在城市局部地区, 尤其是下风方向形成弱风区而造成PM2.5累积,高容低密模式在降低主城区内PM2.5浓度上的作用最为显著,最大降幅可达87 μg/m 3 ,是 兼顾城市发展需求和改善空气质量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14.
陈玮  梅凤雷 《华中建筑》2009,27(2):121-123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正处于功能转型期,在着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同时,需要审视城市客观发展条件,适时选择统筹城乡的新区发展战略,遏止城市蔓延现象。该文围绕近年来武汉城市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展开,客观分析了现实发展问题,提出了功能新区的战略统筹和空间统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日本普遍意识到城市规划在保护城市历史环境上的重要性。然而,保护的对象是“大量的”、“熟悉的”、“普遍的”的历史城市。我们在试图保护这样的历史城市时,必须对该城市现存的各种历史资源及积累的历史经历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赵冰 《华中建筑》2011,29(8):1-4
该文是个案研究系列之长江流城武汉城市空间营造研究,对武汉城市族群的更叠及城市空间营造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城市用地变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名海 《规划师》2004,20(12):93-95
武汉市城市用地变迁基本上遵循了跳跃式发展、轴线推进、环状填充、圈层扩展等4种基本方式和规律,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期跳跃式发展形成的沌口、关山组团与主城之间的空地已被成片填实,导致城市密实地圈层式发展,武汉“组团式”的理想发展模式正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8.
袁鹏  解旭东 《华中建筑》2008,26(11):199-202
梁思成先生作为中国近代时期第一代建筑师及建筑教育家的代表,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学术思想中的相关部分对当代建筑师和规划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该文通过介绍并分析梁思成先生关于北京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所做的相关工作,试图揭示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忆东  谢慧  刘松 《规划师》2008,24(2):5-8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具有综合协调城市历史空间布局、管理和控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能.武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武汉名城保护的内容要素、层次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组织,从城市整体保护出发,建立城市格局保护、主城区及市域保护、传统文化保护、人文景观建设、历史资源利用五个方面的保护内容体系,同时依据当前名城保护相关保护政策、法规与规范要求,重点调整和明确武汉市主城区及市域的空间保护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