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关铁矿原设计采用双矿房共用单出矿巷道堑沟式底部结构,出矿进路和穿脉巷道局部采用锚网喷支护,出矿过程中,在出矿进路与底部结构交叉处经常发生塌方等险肇事故。为提升底部结构的安全性,结合矿床开采条件,提出了长进路双矿房堑沟式底部结构以及复合加强支护技术,同时对底部结构巷道围岩进行应力实时监测。结果表明:长进路双矿房底部结构成型及稳定性达到预期效果,该结构可大大减少采切工程量,提高装矿巷道的使用寿命,降低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
首云铁矿孤立薄矿体开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彬  郭广贤 《金属矿山》2011,40(4):28-31
多出矿进路阶段矿房法在首云铁矿挂帮矿主矿体回采中得到大量应用,但应用于回采边缘孤立薄矿体时,因距主矿体较远,主运输巷道工程难以利用,底部结构采准切割工程增大,采矿成本增高。为此提出了单一出矿进路的阶段矿房法,仅在矿体底部布置1条沿脉巷道,既做拉底巷道又兼做出矿巷道,使采准工程量大大降低,经实际应用,其回采成本和采矿效率明显优于其它空场法。  相似文献   

3.
装运机的装载时间占其工作循环总时间的40~60%,而且,在地下开采中装运机的装载时间多半与出矿巷道的结构特点有关。在矿床开采中用底部放矿结构时,具有改进出矿巷道结构的可能性,例如,用钢轨和混凝土加固出矿巷道底板可缩短车箱装满的时间。用水平分层法开采时与底部出矿不同,装运机的装矿点不固定,而是经常变动。因此,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铜矿峪铜矿矿块崩落采矿法试验中矿块底部结构地压监测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应用JXH-2型混凝土应变计对矿块崩落法混凝土底部结构的应力应变进行了系统的监测,不仅摸清了在拉底及崩落出矿过程中,出矿巷道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以及出矿巷道在生产过程中的2个破坏危险期,而且为矿块崩落法巷道支护及地压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漏斗式底部结构简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漏斗式底部结构提出一种“平底柱”底部结构 ,利用放矿学原理加以探讨。该结构可减少扩漏工程量 ,简化采切工作组织 ,对增大矿石回收率具有显而易见的优点 ,而且这种几何形状简单的底部结构 ,对底柱的回收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任卫东 《矿冶工程》2015,35(5):25-27
对耙斗装岩机结构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 首次将耙斗装岩机引入有色矿山的开采中, 设计出一种新的出矿底部结构。通过在某矿山的试验应用, 采用耙斗装岩机出矿底部结构的采场, 避免了采场底部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 减少了采切工程量, 且进入采场方便, 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采场出矿效率。该方法在类似矿山的生产中有着很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VCR采矿法各种出矿结构的技术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军 《采矿技术》2010,10(5):15-16
对凡口铅锌矿应用的4种VCR采矿法底部出矿结构进行了技术分析,介绍了各种VCR采矿法底部出矿结构的优缺点及适用环境,指出无底柱充填体平底出矿结构和充填体堑沟进路式出矿结构代表了凡口VCR采矿法的发展方向,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 (一)国内外概况遥控铲运机是国外七十年代末期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出矿设备,也是近二十年来铲运机研制中主要的技术革新之一。在VCR采矿方法中,采用遥控铲运机出矿,可使无底柱采场15~20%的残留矿石获得回收,同时可简化底部结构,减少采准工程量,加快采场投产,确保出矿安全,达到最大限度回收矿石的目的。遥控铲运机除用于VCR法采场出矿外,还可用全面遥控的方式在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中作主要出矿设备,以及用于矿岩不稳定的采场、巷道作为辅助设备,在通风不良或无法通风的地区作临时出矿设备,在空场出矿的无底柱采矿法中作出矿设备等。  相似文献   

9.
安徽开发矿业-400 m中段采场采用分段凿岩阶段充填采矿法。采场采用分段开采方法,上分层凿岩,下分层集中出矿,在出矿水平布置出矿底部结构。回采过程中底部结果损失量大。通过对底部结构回采方案研究,利用已有的出矿进路对底部结构三角矿柱进行退采式回采,提高矿石回采率4%~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大型采场合理底部结构的布置形式,通过对比分析确定采用堑沟式底部结构作为大型采场的最佳形式,同时根据技术经济分析,确定了长进路双采场底部结构为马坑铁矿大型采场的最优的堑沟型底部结构形式。实践应用表明,较传统的底部结构布置形式,长进路双采场底部结构节省了10%的总采切工程量,多回收了20%~30%的崩落矿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古布金铁矿采用以下三种矿房底柱结构: 用两条出矿巷道准备的底柱,每条出矿巷道各有两条平行布置放矿漏斗,采下的矿石沿出矿巷道运给沿矿房长轴布置的运输平巷(图1,a); 用两条出矿巷道准备的底柱,放矿漏斗的布置方式与图1,a所示的相同,运输平巷布置在矿房的短轴侧(图1,б); 用三条出矿巷道准备的底柱,每条出矿巷道各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放矿漏斗(矿房长75m时),采下的矿石运到沿矿房长轴布置的运输平巷(图1,B)。上述三种底柱结构的共同特点是用浅孔法进行拉底,拉底高度为1.9m,矿房的浅孔拉底工程量约为900m~3。用浅孔法形成拉底空间是低效而成本较高的工艺。例如,lm~3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回采高品位资源,将矿石损失降至最低,以三鑫公司桃花咀矿区浅部厚矿体开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底部结构三角矿柱超前回采及人工构筑技术与工艺,然后针对二步骤采场底部结构出矿需要,提出了两种胶结充填体内出矿巷道构筑技术,确定了符合矿山实际的充填体出矿巷道构筑方案。现场工业试验表明,一、二步骤采场的损失率均降低至2%左右,研究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矿山安全有效回收高品位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开采围岩相当坚固的急倾斜矿体时,空场采矿法,特别是分段平巷采矿法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提高这种采矿法效率的方向之一。就是推广基于综合使用自行设备的出矿工艺。使用自行设备开采矿块,通过经出矿巷道与运输平巷连接的漏斗、堑沟或平底结构的矿块底部出矿。确定出矿巷道的布置方  相似文献   

14.
李冰  石广斌  麻栋  张雯 《金属矿山》2020,(2):148-153
某铜矿使用自然崩落法开采,矿山进入深部开采后,底部结构破坏严重,传统的锚杆支护很难起到作用。针对矿山深部采区底部结构失稳问题,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拉底过程中底部结构的应力分布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底部结构联合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前进式拉底过程中,底部完全拉开后,出矿水平巷道交叉处及桃形矿柱会出现拉应力,且超出了岩体抗拉强度,基于此规律提出底部结构联合支护方案,并由数值计算可知支护后底部结构最大位移降低了38.5%。此支护方案对该铜矿山底部结构维护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普朗铜矿底部结构设计以及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应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建立等比例模型,对出矿穿脉、拉底巷道、出矿进路、拉底作业、放矿漏斗等一系列工程施工开挖后,采场底部结构的应力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放矿漏斗施工完成后,聚矿槽四周产生应力集中区,出矿进路眉线处顶、底板为最大主应力集中区域,需要加强支护。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松散矿岩中振动波测试的工作原理, 通过试验研究了采场底部结构的出矿巷道形状、振动出矿机的埋设参数、松散矿岩的孔隙比等参数影响振动波传播的规律, 得出了振动波在松散矿岩中传播衰减系数和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17.
用高效率设备开采矿床时,强化矿山生产的前景与采用间断-连续和连续工艺密切相关。目前,苏联许多矿山采用振动出矿的阶段强制崩落法。矿块底部结构和通风系统虽各不相同,但都采用振动给矿机往矿车或带式运输机出矿。不合恪大块是在振动给矿机溜槽或在检查-通风水平中进行爆破破碎。爆炸气体排入运输(运输机)巷道,并利用矿井总负压沿联络巷道引入上部通风巷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阳泉二矿+470m水平采区由原设计上山后退式开采改为上山前进式开采、由普采改为综采的经过。由于改进了采区巷道布置,提高了采煤机械化程度,从而减少了采区巷道工程量和投资额,加快了建井速度。  相似文献   

19.
综合评述了白音诺尔铅锌矿采场底部结构的设计和应用 ,论述了底部结构对采矿方法的效率、劳动生产率、采矿工程量、矿石的损失与贫化、放矿工作的安全以及生产成本等的影响 ,底部结构的设计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图拉尔根铜镍矿软弱破碎岩石条件下的采场底部结构,对支护方式与效果进行了试验与研究。基于现代支护结构原理,根据矿围岩条件和现场实际工况提出了复合支护技术方案。根据巷道的功能和受到深孔爆破振动破坏程度的大小,针对性地选用支护方式。通过复合支护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使支护系统与围岩共同维护出矿底部结构的稳定。该支护技术使巷道稳固性大大提高的同时降低了支护成本,为矿山实现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同类型矿山回采过程中底部结构的形成和支护形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