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1Cr12Ni3Mo2VN钢1010℃1 h油冷,2次580~620℃1 h回火空冷后的力学性能和组织。试验结果表明,在620℃回火拉伸试样中,回火马氏体板条界析出大量聚集的粗化的块状M_(23)C_6碳化物,试样塑性变形以孪晶方式进行,塑性较低;580℃回火拉伸试样塑性变形以滑移方式进行,塑性较好。该钢最佳回火工艺为两次580℃1 h空冷。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金相、透射电镜和硬度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对1Cr12Ni3Mo2VN耐热钢的硬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相区加热退火+再结晶退火的两段退火工艺具有较好的退火效果,在两相区加热析出粗大碳化物对缩短退火时间非常重要,且随其加热时间的延长,最终退火后的硬度也降低;推荐的退火工艺为:770℃炉冷至690℃+690℃,退火时间依产品规格尺寸而定;退火软化程度主要受M23C6碳化物的粗化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1Cr12Ni3Mo2VN耐热钢的回火工艺,结果指出试验钢产生第一类回火脆性的主要原因是马氏体板条界存在聚集长大的Fe_3C及M_3C脆性相,导致冲击韧性显著下降。Mo_2C与基体处于共格状态,使基体周围晶格产生很大的静畸变是次要原因;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的原因,一是由于碳化物M_(23)C_6沿原奥氏体晶界和马氏体板条界迅速聚集并粗化,二是板条间残余奥氏体膜因碳贫化而发生热失稳分解。结合技术协议要求,为了有利于组织的稳定性,本试验钢的最佳回火工艺为580℃×2h空冷。  相似文献   

4.
杨钢  刘新权  杨沐鑫  王昌  刘正东 《特钢技术》2009,15(4):14-24,59
12%Cr耐热钢的脆化一直是材料研究的热点问题,借助于力学性能测试、金相分析、断口扫描分析以及TEM微观结构分析,研究了1Cr12Ni3Mo2VN(M152)耐热钢在淬火、回火以及时效过程中产生的脆性,结果表明:淬火时的冷却速度对冲击韧性有显著的影响,冷却速度过慢将导致不可逆脆性,其脆化机制是由于缓冷时M23C6碳化物沿原奥氏体晶界连续析出,以及回火时残余奥氏体发生分解导致M2C碳化物沿奥氏体薄膜连续析出,杂质元素的原奥氏体晶界偏聚不是产生脆化的原因,导致不可逆脆化的淬火缓冷通过的温度区间为820℃~660℃;与回火温度有关的脆性有二类:450℃~500℃回火产生的(475脆性),脆化严重,其脆化机制是杂质元素的原奥氏体晶界偏聚和脆性相的析出,去脆化处理可以恢复其韧性;另一类是在约625℃回火产生的,脆化程度较轻;高温回火后缓冷引起的脆化很复杂,杂质元素的晶界偏聚、粗碳化物的析出以及二次淬火均导致回火脆性,通过去脆化处理均可以恢复其韧性。杂质元素的晶界偏聚是脆化的主导机制,二次淬火引起的脆化受环境影响非常大,引起的脆化也非常严重,是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595℃长期时效脆化主要是由碳化物的析出以及杂质元素的非平衡晶界偏聚引起的,临界时间约为100h,通过去脆化处理可以恢复其部分韧性。  相似文献   

5.
李伟 《特钢技术》2011,(1):19-23
通过1Cr12Ni3Mo2VN(KT5312AS6)钢不同的退火工艺、退火温度及时间、二次退火及退火冷却方式对硬度的影响实验研究,得出本钢种最佳退火工艺。经实验证明,采用不完全退火及二次退火方式,能够满足标准对交货硬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常规锻造-拔长,镦粗-拔长,镦粗-拔长-镦粗-拔长,镦粗-换向拔长4种锻造方式对叶片钢1Cr12Ni2Mo2VN(%:0.10C,0.17Si,0.74Mn,0.014P,0.002S,11.8Cr,2.43Ni,1.65Mo,0.32V,0.035 2N)2.5t电渣锭锻造成Φ220 mm棒材横向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道次大压下量的镦拔锻造及镦拔次数的增加可显著提高叶片钢的横向冲击韧性,2镦2拔后的棒材经1050℃1h油冷,660℃2h空冷后的横向冲击功为141 J,横纵向冲击值比可达90%以上,组织均匀,晶粒细化。  相似文献   

7.
1Cr12Ni2W1Mo1V不锈钢金相组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文 《特钢技术》2002,10(3):26-28
本文较为系统地探讨了1Cr12Ni2W1Mo1V不锈钢在各种状态下的金相组织,为进一步熟悉该钢性能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叶片钢1Cr12Ni2Mo2VN电极坯母材(/%:0.10C,0.24Si,0.81Mn,0.013P,0.002S,11.75Cr,2.63Ni,1.70Mo,0.32V,0.033N)的生产流程为30 t EAF-VOD-LF-2.67 t铸锭-退火-Φ250 mm锻坯。通过将ANF-6二元渣改成高纯度、低杂质NEUD06预熔四元渣,平均熔速由5.27 kg/min降低至3.5~4.0 kg/min等工艺措施,成功地生产出Φ430mm叶片钢1Cr12Ni2Mo2VN电渣锭(/%:0.10~0.12C,0.75~0.86Mn,0.21~0.24Si,0.011~0.014P,0.0001S,11.76~11.82Cr,2.54~2.61Ni,1.63~1.71Mo,0.31~0.32V,0.039N)。检验结果表明,电渣锭的组织为马氏体+0.5%~1.5% δ-铁素体,非金属夹杂物总和为1.5~2.0级,[O]15×10-6~17×10-6,[H]1.24×10-6~1.47×10-6,保证了电渣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生产的1Cr12Ni2W1Mo1V马氏体型不锈钢机械性能时有不合格的现象,从化学成分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各元素对该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生产检验数据,确定了1Cr12Ni2W1Mo1V的最佳成分控制,为解决该钢力性补复样过多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1040℃1h油冷、炉冷(5℃/min)、1℃/min、0.5℃/min冷却后耐热钢1Cr12Ni3Mo2VN的组织和该钢1040℃1h不同冷却速度淬火+565℃2h空冷后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钢4种冷却速度淬火均可得到马氏体组织,但油冷+回火的A_(KV2)值为156.5 J,而5~0.5℃/min冷却+回火时为40.5~16.5 J。残余奥氏体发生热失稳分解是导致试验钢淬火缓冷后冲击韧性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淬火缓冷过程中720~820℃这一温度段,由于原奥氏体晶界上碳化物的大量析出,使残余奥氏体中合金元素和碳含量的显著减少,造成淬火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在汽轮机叶片钢国产化过程中,为了保证材料性能,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热处理制度,所以针对热处理中回火温度对各项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的合适淬火温度为1000℃,在550~650℃温度区间每隔20℃回火,研究温度对强度、面缩率、硬度、冲击功的影响;在回火温度为580℃,组织无明显的δ-铁素体存在,且满足材料性能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热处理对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950~1050℃温度范围内,提高0Crl3Ni4Mo钢的淬火温度则增大马氏体板条的尺寸,但对性能无明显影响。回火时钢中有残余奥氏体析出,630℃为析出峰,此时抗拉强度降低。二次回火能降低钢的屈强比。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Cr12Ni3Mo2VN汽轮机末级动叶片用钢的研制,考察了化学成分、轧制加热温度对δ-铁素体的影响,制定了合理的生产低氧、低硫、低夹杂钢的电渣冶炼脱氧制度,介绍了该钢的最新热处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张秀丽  才丽娟 《宽厚板》2002,8(2):12-14
本文对不同固溶和时效温度下的0Cr15Ni5Cu2Ti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及性能进行分析,以此确定该钢的热处理工艺,同时对该钢的强化机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6Cr15Mo钢(%:0.59C、14.96Cr、0.52Mo、0.22V、0.004 6N)1 000~1100℃淬火的组织和硬度,以及1080℃淬火+100~700℃回火时,该钢的组织、硬度和冲击韧性。结果表明,1080℃淬火6Cr15Mo钢硬度值最高(平均HRC值61.6),在500℃回火出现二次硬化峰,冲击韧性较低(12 J/cm~2),采用1 080℃淬火+150~250℃回火,可获得最佳强韧性配合(平均HRC值55,冲击值17 J/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