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井下大型贯通测量工程实践为背景,根据贯通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巷道的贯通精度要求,对贯通测量进行误差预计和技术设计,地面控制网采用D级GPS网的精度要求进行施测,联系测量通过斜井采用7″基本控制导线测量,采取复测支导线进行中线延伸。巷道贯通后,测得贯通精度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获得了矿井大型巷道贯通测量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2.
王伟 《现代矿业》2020,36(2):235
煤矿矿井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出于成本、安全等因素,往往采用分段掘进后再进行贯通的方法施工;在巷道贯通的过程中,贯通测量的精度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矿井建设的成败。通常采用的贯通测量方法受到控制点、仪器、测量人员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测量误差超过设计允许误差。为克服此类误差,采用陀螺定向技术与激光测距技术相结合的贯通测量方案,对长距离巷道进行贯通施工,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两井间巷道顺利贯通,在贯通测量过程中利用GPS控制测量技术,针对地面GPS动态控制测量、井下导线测量、井筒施工测量进行了分析,利用公式对贯通误差进行计算,经贯通结果表明:贯通测量所采用的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符合设计和相关规程的各项要求,达到了技术设计的目的,满足贯通需要。  相似文献   

4.
金庄煤业副斜井贯通采用了相向贯通和追随贯通相结合的"三头并进"方式,并结合使用了GPS卫星定位技术、陀螺全站仪矿井定向技术、井下全站仪三角高程与"三架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贯通测量.结果表明,贯通的实际偏差及各项闭合差均满足《煤矿测量规程》的技术要求,实现了巷道的快速、准确贯通.  相似文献   

5.
基于煤矿开采行业领域的特殊性,对测量工程的数据精确度要求较高。研究GPS技术在巷道贯通测量中的应用,对于保证巷道顺利贯通十分必要。为保证两井间巷道顺利贯通,在贯通测量过程中利用GPS控制测量技术,对地面GPS动态控制测量、井下导线测量、井筒施工测量进行了分析,利用公式对贯通误差进行计算,经贯通结果表明:贯通测量所采用的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符合设计和相关规程的各项要求,达到了技术设计的目的,满足贯通需要和巷道的施工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黄陵一号煤矿二号风井至三号风井间特长巷道贯通测量中所采用的技术与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论述,对先进的GPS卫星定位技术、陀螺定向技术和全站仪测量技术在贯通测量中应用的最佳方式,以及诸技术间的配合使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经验对大型、特大型贯通测量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收尾时的贯通质量,是实现工作面安全快速回撤的前提和基础。纳林庙煤矿二号井搬家应用多通道快速回撤技术,由于末采层位贯通较差,贯通时出现台阶,综采工作面搬家倒面时间长。采用工作面末采层位精确贯通技术,准确、合理地进行了工作面与主回撤通道贯通,保证了搬家回撤工作的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8.
在煤矿日常生产作业中,巷道贯通作业十分常见。而贯通的准确性会对矿井采掘作业产生直接影响。为提高矿井巷道贯通测量的准确性,分析了矿井巷道贯通测量技术,并重点研究了全站仪测量与GPS测量这2种主要的贯通测量技术,以期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这2种贯通测量技术,进而更科学、合理地应用这2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煤矿开采过程中测量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提高煤矿测量精度是煤矿测量研究领域的重点。以测量水平为出发点,研究了提高精度与安全性的测量方法。通过对采用GPS技术测量相关数据的分析,验证了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的关键技术优势,提出最优贯通点理论,联系工程实际参数来定位最终贯通点,通过实验证明了此测量系统可适用井下贯通测量。  相似文献   

10.
《煤矿开采》2013,(4):17-20
梧桐庄矿混合井施工是矿井扩能技改的重点工程,其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难度大。为提高施工速度,采用了井筒分段平行作业技术。贯通测量利用已有测点布设井上下控制网,通过精度分析,确定了贯通测量方案;采用先进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施测,按期实现了混合井上下段高难度精准贯通,贯通点位平面误差80mm。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陈四楼煤矿副井与南风井特大型贯通测量工程的测量方案优化设计,并对贯通误差进行了预计.采用GPS、陀螺定向、光电测距法导入立井高程等先进测量技术、方法,保证了安全准确贯通.  相似文献   

12.
阳煤五矿西北翼补回风巷截止到2016-07-09T8:00班,已掘进61 m,剩余144 m将与8127出煤系统巷贯通。为保证贯通施工安全顺利进行,需对西北翼补回风巷与8127出煤系统巷贯通施工技术研究,首先在贯通剩余20 m时,使用透口维护技术对被贯通侧进行支设木柱加强维护,贯通后回撤木柱打槽钢维护。其次分情况在距贯通剩余20 m时、距贯通剩余10 m时、贯通剩1~1.5 m时,实施必要的贯通施工技术。最后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最终确保了两巷的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介绍了同忻矿主副斜井与进回风立井问在主副斜井中的贯通测量工作,该矿井贯通距离长、精度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为了保证矿井贯通质量,在实际贯通测量工作中采用陀螺经纬仪定向、全站仪测导线等技术手段以及加长井下导线边长等技术措施,保证了贯通测量工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贯通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合理可行的测量技术方案保证贯通误差满足规范要求,就目前的测量技术水平和仪器设备而言,使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能使竖向贯通误差精度满足要求,贯通测量的重点是如何使得横向贯通误差精度满足要求。以某工程为例,该工程引水隧洞开工在即,为保证隧洞最终顺利精确贯通,文章从隧洞工程特点、使用测量仪器、洞内布设导线等因素入手,结合规范对贯通误差的分配值,分析论证采用哪一等级导线进行施测可满足引水隧洞贯通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协庄煤矿西翼回风立井特大型贯通工程联合使用多种测量方法和采用新的测绘仪器和技术,优化贯通测量方案,使得该特大型贯通工程在保证施工精度的情况下顺利贯通,对具有相似复杂贯通条件的矿井贯通测量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代晓东 《矿山测量》2006,(3):49-51,88
城郊煤矿副井与东风井贯通工程,精度要求高,对施测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GPS技术提高地面控制网的精度、双陀螺经纬仪提高定向精度、光学对中提高对中精度、利用误差椭圆软件分析点位误差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测量精度;通过上述技术创新,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贯通,为以后大型贯通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超大采高综采面安全高效贯通,以补连塔煤矿1251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超大采高综采面贯通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可知综采贯通期间顶板来压、挂网时间过长、支护强度不足、工程质量差是影响贯通效率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高强度聚酯纤维网缩短挂网时间、使用大阻力支架和大直径锚索提高支护强度、分析矿压显现规律以选择合理挂网时机和位置、采用“底板高程控制、固定标识、多频次测量、标识钻孔”等多种措施控制贯通质量。实践结果表明,综采面贯通期间顶板得到有效控制,通道顶板下沉量小于240mm且贯通后顶底板台阶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实现了安全高效贯通,为同等条件下超大采高工作面回采贯通提供工程实例支持。  相似文献   

18.
矿区地面控制网的统一布设是保证矿井贯通测量的前提和基础,当贯通测量在不同时期建成的井筒之间进行,且矿区原有控制点破坏严重时,此项工作尤为重要。在对测区情况和已知点的可利用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全球卫星定位(GPS)技术建立方庄矿一号井与技改井贯通测量地面平面控制网,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建立两井之间的高程控制网,完成了各项数据处理工作,并对成果进行了精度分析,为两井贯通测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按时按量的完成生产任务和要求,煤矿企业经常要进行巷道贯通工程,而巷道贯通测量技术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建设与生产,因此应该引起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为此,在测量过程中采用先进的GPS全球定位技术、高斯平面坐标系统、全站仪光电测距法等技术保证坐标系统的统一,并在测量过程中结合其他专业的仪器设备和科学测量方法,如陀螺全站仪、光学对点器、四架法等。以东六盘区6301工作面和东翼回风一巷为例,通过测量误差预计,结合巷道贯通测量技术要求及精度控制,使得巷道贯通测量的精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为以后类似测量的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龚自敏  张明 《现代矿业》2012,(11):52-53
采用陀螺定向技术和井下控制测量技术,求解草楼矿副井井筒中心坐标,并在-410 m水平精确测设该点,计算得最大贯通误差为33.2 mm,确保了副井延深正确贯通,为井筒掘进安全快速施工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