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以钛、铌管等为材质,制得相应规格的虹吸管,采用升降平台设计和虹吸管冷端加装辅助加热装置,通过对3kA和10kA氟化体系稀土电解槽虹吸出炉的试验研究,着重探讨了金属材质种类、吸出高度与压力、吸出管水平长度与形状等对稀土金属虹吸出炉的影响.结果表明,钛质虹吸管材料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虹吸管顶部的最佳长度为25cm~30cm,最优的管形为直线小圆角形状;金属液实际吸出高度为理论值的0.80~0.83倍.该技术不仅实现了稀土金属电解作业的连续化、机械化,而且大幅减轻出炉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已实际应用于10kA级以上大型稀土电解槽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钕氧化物电解槽内金属钕在电解质中的下沉情况属于典型的两相流动。因此,采用多相流范畴的混合物模型,着重研究随着槽底部钕液面上升而发生的金属钕的扩散情况。模拟过程中没加入电磁场,在电解槽的优化设计过程中,母线和电极产生的磁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钕的扩散。研究槽内单纯的流体流动,对母线和电极的排列方式可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3 kA钕电解槽为模型,模拟计算了电解槽正常工作情况下,阴极表面产生的金属钕在电解槽内的分布情况,并对得到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适当的含镍化合物及相应的加入方式制备镍包钨粉,微量镍可在钨颗粒表面均匀包覆;镍包覆钨粉经活化烧结生产的致密钨棒用于稀土电解的阴极,较传统的钼阴极具有更强的抗腐蚀性。用质量分数为0.4%的微量镍包覆钨粉,可实现在低于1 500℃温度下烧结出相对密度大于90%的致密钨材。该钨电极制备工艺具有流程短、生产成本低、质量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稀土复合掺杂钙钛矿型阴极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稀土复合掺杂钙钛矿型阴极材料。借助XRD、DTA、SEM等分析仪器研究和讨论了不同元素、不同成分、不同焙烧温度、不同保温时间对所制备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材料的固相反应温度范围为:1000℃~1300℃;适宜的保温时间为10h;反应物经混合、压片、烧成和研磨可以合成晶粒尺寸为1nm~5nm的粉料,对ABO3型LaMnO3进行复合掺杂,表明A位Sr2+、Ca2+共同掺杂取代部分La3+以及B位Co3+、Fe3+双掺杂都能够提高材料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液氮预冻-冷冻干燥-两段还原"获得了纳米钨粉,研究了纳米钨粉制备过程的物相组成和形貌,采用“液液掺杂-冷冻干燥-两段还原-SPS”制备了纳米Ce-W发射材料,研究了粉末和材料的形貌、铈的分布和高温扩散、以及材料的表面性能,并测量了材料热发射性能。 相似文献
17.
稀土电解槽电极的优化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流体软件FLUENT,建立了稀土电解槽的阳极气泡及熔体整体流场数学模型。对电解槽的电极插入不同深度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电解槽的熔体整体流场分布图及在不同位置气体浓度分布曲线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