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常规固定步长扰动观察法步长难以确定和以光伏电池P-U曲线的斜率dP/dV作为变步长具有波动性大而导致震荡的缺点,提出了以dP/P作为步长变化控制量的改进变步长扰动观察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变步长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固定步长动态性能和稳定性能不能兼顾和以dP/dV作为变步长的方法存在功率震荡的问题,提高了光伏发电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2.
光伏发电系统MPPT改进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适合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新型变步长和改进型扰动观察法,以及将目标点扩展为一个区域的概念。改进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可有效应对光伏阵列的非线性和时变性,提高系统的有效产能,针对经典扰动观察法存在的振荡、误判问题,考虑到光伏阵列输出曲线最大功率点两侧斜率变化不一致和P-V曲线在工作区间内单峰性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速度,在PSCAD环境下建立的三相并网系统中也得到了良好的仿真曲线,提高了光伏并网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对并网电能质量方面的问题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针对传统扰动观察法(PO)步长不易确定、跟踪速度和稳态时功率振荡之间的固有矛盾,提出一种新型自适应扰动观察法,该算法依据功率的变化生成电压扰动值,保证电压指令对功率变化的快速跟踪,再根据光伏阵列电压指令值和实际值的误差产生DC-DC变换器所需要的占空比信号d,实现了真正的自适应扰动,而且跟踪速度快、稳态精度高,系统通用性强。同时给出所提出MPPT算法的详细设计步骤,并对新型自适应扰动观察法和传统扰动观察法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仿真和实验比较,结果证明所提出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6.
7.
8.
10.
11.
12.
13.
实际光伏系统在被部分遮挡的情况下,带有旁路二极管的串联光伏组件呈现出多峰值的输出特性。为得到全局最大功率点,需要对其进行多峰值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在单峰值MPPT控制算法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多峰值MPPT控制方法,能够通过4步,实现对最大功率点的有效跟踪。该算法的关键在于确定输出特性的谷值,以便进行定界和多区域搜索。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应用于房车的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安装在房车车顶,主要由光伏阵列、切换装置、独立运行模块、并网运行模块及自动升降支架组成.光伏阵列通过自动升降支架与房车车顶连接,该支架可保证光伏阵列随时处于接收太阳直射光的最佳角度,增加光伏阵列接收的太阳辐射量,从而提高光伏发电量.该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光伏组件的背面连接了一个热电转换模块,形成一个光伏一热电混合模块,从而将光伏组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转换成电能的同时又降低了光伏组件的温度,进而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将光伏一热电模块与百叶有效结合,从而实现了室内采光、通风及节约空间等多种功能。同时,为了提高光伏组件的入射太阳辐射,引入了可调节的抛物型双面聚焦板,减少了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从而减少了太阳能发电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17.
在优化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快速性、准确性和平稳性的同时,为简化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一种可变天气参数(variable weather parameters,VWP)区间模糊MPPT控制策略。该策略以理想最大功率点(maximum power point,MPP)所对应的控制量为中心建立一个VWP区间并将MPP的寻优范围限制在该区间内,可明显提高跟踪的快速性,同时通过减小模糊控制器的寻优步长保证搜索的准确性和平稳性。最后,仿真实验显示该控制策略的良好运行性能,验证该控制策略有比扰动观察法更好的MPPT暂态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光伏阵列在部分遮蔽情况下的多峰值MPPT控制,保证光伏发电系统实时功率的最大输出,提出了基于改进BA算法的最大功率追踪控制方法,即在基本BA算法的基础上,融入了小生境技术的共享机制与排挤策略,减少相似个体数量,从而增加了BA算法在迭代过程中的种群多样性,提高了BA算法在MPPT控制中的全局搜索能力,增强了最大功率追踪的稳定性,并将该算法与PSO、PO算法在不同光照及温度条件下的MPPT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改进的BA算法具有更好的追踪效果,不仅避免了光伏系统在遮蔽情况下输出功率陷入局部最大值的问题,且提高了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