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仙庄矿综放面采空区“三带”范围的确定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朱仙庄矿873综放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沿采空区倾向布置5个测点,对采空区气体成分及温度进行测定,确定出873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范围.同时,根据通风网络理论建立了采空区滤流场的数学模型,以极限风速法为基础,利用VB与MATLAB进行混合编程编制了采空区自燃"三带"模拟软件,可直接绘制三带图并输出两条风速等值线所对应的坐标.由数值模拟得出的工作面极限推进速度与实际情况相符.最后,根据"三带"的范围确定了现场防灭火技术的实施工艺,有效地防治了采空区遗煤自燃,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2.
综放面采空区“三带”实测分析及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朱仙庄矿Ⅱ863综放工作面采空区采取试验现场埋管方式,测试O2浓度变化情况,从而研究分析出采空区自热变化与分布规律,确定Ⅱ863综放工作面自燃"三带"的分布范围,并根据通风网络理论建立了采空区滤流场的数学模型,应用采空区自燃"三带"模拟软件对采空区风速场实行数值模拟进行验证,为预防采空区煤炭自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防止综放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提高注氮防灭火效果,合理确定出注氮参数。基于煤炭自燃理论及采空区O_2浓度变化规律,利用在采空区预埋氧气传感器,监测采空区O_2浓度随工作面推进度变化情况,确定出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并在同发东周窑煤业有限公司8102综放工作面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海生 《煤矿安全》2012,43(10):177-180
通过划分采空区自燃"三带",可以确定出工作面对自燃防治有利的最低月推进度。目前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根据棋盘井煤矿0912工作面实际情况,沿采空区布置了4个测点,测定出采空区气体各组分变化规律,确定了低瓦斯矿井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新方法。并利用Fluent软件,对采空区自燃"三带"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0912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范围为:散热带<24 m,自燃带24~113 m,窒息带>113m。为了保证在最短的自然发火期内,能将采空区内遗煤甩到自燃"三带"的窒息带以内,工作面最低月推进度应≥68 m。  相似文献   

5.
《煤》2013,(12)
通过对万利一矿31303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氧气浓度进行现场埋管观测,得到了其与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依据采空区"三带"划分的方法确定了31303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范围,并根据采空区自燃带范围及浮煤最短自燃发火期确定了工作面的安全推进速度。同时,制定了合理的综合防灭火方法,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6.
许疃煤矿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瑞  李增华  刘震  杨永良 《煤矿安全》2011,42(8):115-118
根据许疃煤矿3235工作面实际情况,沿采空区两顺槽布置4个测点,对采空区温度及气体成分进行测定,确定3235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范围,根据测定结果合理确定了工作面防灭火技术的工艺参数,通过"三带"的范围计算了工作面极限推进速度。为防治井下煤炭自燃提供科学依据,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7.
基于现有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研究水平和本矿的实际情况,利用COMSOL模拟软件,模拟豹子沟煤矿首采综放工作面不同风量时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变化情况,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了该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为预防自然发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采空区自燃"三带"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了常用的3种划分自燃"三带"指标,确定了试验工作面综合指标各自的指标值。针对试验工作面采用漏风风速和氧气体积分数等综合指标,划分出该试验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为18~93 m。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划分出试验工作面采空区氧化带范围为18~93 m。通过现场实测,采用氧气体积分数指标划分出采空区氧化带范围为20~93 m。综合指标确定试验工作面采空区氧化带范围为18~93 m。为研究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建议在类似矿井中使用该方法进行采空区"三带"划分。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采空区预埋束管取样器,检测采空区内气体成分随工作面回采进度的变化情况,并对采空区O2浓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根据实测O2浓度确定出安家岭一号井4106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氧化"三带"的分布状况;在实测数据的校准和验证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采空区O2浓度在整个采空区的分布规律;采用验证过的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工作面配风量变化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型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内部高O2浓度区域具有在进、回风巷侧分布范围较广、在采空区中部区域分布狭窄的U形特征;配风量增加,采空区自燃带宽度增大,且回风侧增大幅度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集一矿C13煤131303综放工作面实际情况,通过实测和模拟实验,对C13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进行了测定,结合采空区煤炭自燃理论,得出"三带"分布规律和各带的数值范围,计算了工作面推进度,同时确定了工作面防灭火技术参数,为防灭火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朱仙庄矿873综放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沿采空区倾向布置5个测点,对采空区气体成分及温度进行测定,确定出873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范围.同时,根据通风网络理论建立了采空区滤流场的数学模型,以极限风速法为基础,利用VB与MATLAB进行混合编程编制了采空区自燃“三带”模拟软件,可直接绘制三带图并输出两条风速等值线所对应的坐标.由数值模拟得出的工作面极限推进速度与实际情况相符.最后,根据“三带”的范围确定了现场防灭火技术的实施工艺,有效地防治了采空区遗煤自燃,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2.
李静波 《煤》2011,20(7):31-32,35
根据采空区自燃"三带"理论及其划分主指标,结合华润煤业公司201综放工作面现场"三带"的观测数据,分析了采空区O2和CO浓度的变化规律,并依据采空区氧气浓度确定出自燃"三带"的范围,为后续工作面开采的防灭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酸刺沟煤矿6上111综放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采用在采空区埋设束管观测的方法监测采空区氧气浓度变化,分析监测结果得出该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和工作面的最低推进速度。根据监测结果采取注浆、注氮、注阻化剂、改变密闭构筑方式和合理配风等措施,综合防治采空区自燃。一氧化碳浓度变化检验结果表明,综放工作面采空区防灭火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祁南煤矿3410工作面采空区沿走向布置测温传感器和取样束管,对采空区内温度和气样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根据氧气浓度划分自燃"三带"的标准,确定了3410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该工作面的最低推进速度63.75 m/月。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朱仙庄矿873综放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沿采空区倾向布置5个测点,对采空区气体成分及温度进行测定,确定出873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范围.同时,根据通风网络理论建立了采空区滤流场的数学模型,以极限风速法为基础,利用VB与MATLAB进行混合编程编制了采空区自燃“三带”模拟软件,可直接绘制三带图并输出两条风速等值线所对应的坐标.由数值模拟得出的工作面板限推进速度与实际情况相符.最后,根据“三带”的范围确定了现场防灭火技术的实施工艺,有效地防治了采空区遗煤自燃,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6.
代晓亮  张人伟  毕岩峰 《煤矿安全》2011,42(12):85-86,89
通过现场观测,得到朱仙庄矿综放面采空区氧气浓度变化情况,结合采空区煤炭自燃理论,确定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范围,并论述了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防灭火工艺,为预防采空区煤炭自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梁宝寺二号井35002综放工作面自然发火的实际情况,通过现场实测O_2浓度和温度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变化情况,研究35002综放工作面自燃"三带"的分布规律,确定了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的范围:0~34 m为散热带,34~92 m为氧化升温带,92~118 m为窒息带。经计算得出35002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的自燃防治的安全推进速度为74.5 m/月,并针对不同开采时期提出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淮南某矿121101工作面采空区的观测,得到了采空区各种气体的分布情况与采空区气体成分及其体积分数随工作面推进所发生的动态变化情况,以氧气浓度法及以观测的CO体积分数变化作参考,并利用MIN-MAX优化理论划分出采空区"三带"的范围,结合121101工作面实际情况和确定的"三带"范围,相应地提出了三相泡沫防灭火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遗煤自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建庄煤矿102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两侧埋设热电阻,采用埋管真空泵监测采空区的温度和气体成分,观测出了采空区浮煤分布规律、工作面推采过程中的安全周期规律、氧气浓度分布规律、漏风强度分布规律,确定了采空区浮煤自燃极限和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危险范围。  相似文献   

20.
《煤矿安全》2017,(12):164-167
通过对新集二矿111300综采工作面煤样氧化实验的测试确定了煤层自燃预警指标,采用在采空区现场埋管观测的方法,获得了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不同推进距离下采空区气体成分的变化。依据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标准,根据O2、CO的浓度变化,结合煤样氧化气体产物的变化规律,确定了111300综放工作面的"三带"范围,并计算出极限推进速度,为工作面防灭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