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于会岭 《建筑知识》2013,(9):214-215
全破幕墙是种普遍采用的玻璃幕墙形式,规范要求对于较高的玻璃肋进行稳定验算,但没有给出相应计算方法。本文通过理论建立了全玻幕墙玻璃肋失稳临界荷载的解析式,并和有限元分析及和澳大利亚规范对比,探讨了全玻幕墙玻璃肋的有关稳定性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龚沁华 《钢结构》2012,(Z1):165-168
全玻幕墙是种普遍采用的玻璃幕墙形式,规范要求对于较高的玻璃肋进行稳定验算,但没有给出相应计算方法。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分析及和澳大利亚规范对比,探讨了全玻幕墙玻璃肋的有关稳定性计算方法。通过对比,有限元分析结果和澳大利亚规范计算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3.
天津美术馆建筑北侧入口大厅采用14m高玻璃肋支撑吊挂式中空全玻幕墙,幕墙面积604.8 m~2,使用玻璃肋21块,玻璃面板60块,是目前国内最高的玻璃肋支撑吊挂式中空全玻幕墙。对超高玻璃肋支撑吊挂式中空全玻幕墙的设计参数、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确保了工期,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4.
赖卫中 《建筑科学》2005,21(3):77-81
对导致玻璃肋支撑体系的点支式幕墙、全玻幕墙承载能力出现非预期降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行业中首先提出了避免出现该类隐患的设计计算公式和构造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文武 《福建建材》2012,(1):40-43,45
通过厦门某工程的点支式玻璃幕墙玻璃肋支承系统结构设计分析,其计算公式未能在现行规范内全面适用。建立竖向玻璃肋点支承、水平全玻支承系统结构的力学计算模型,根据力学模型计算分析及型式检测,结果表明:该玻璃幕墙全玻支承系统结构是可靠的、有效的。玻璃肋为脆性材料,不同于金属材料,不考虑材料截面塑性发展系数。采用硅酮结构胶或硅酮建筑密封胶对幕墙点支承系统结构的力学计算模型不同,但对竖向肋承载力的计算结果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6.
玻璃肋是脆性材料,作为全玻幕墙支承结构受力具有复杂性,且跨度越大稳定问题越突出,在玻璃肋上面开孔增加了自爆的可能。超大跨度玻璃肋驳接全玻幕墙的设计应重点考虑玻璃肋的稳定性和等强连接,根据受力特点和材料特性在构造设计、材料选择、构件加工、施工工艺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示现代科学技术与环境艺术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目前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爆炸荷载的动力放大系数没有明确的说明,要求我们根据动力分析结果确定。为了得到作用在全玻幕墙上的爆炸荷载动力放大系数,本文以天津港爆炸事故为背景,依据荷载规范,运用SAP2000有限元对爆炸荷载作用下全玻幕墙的动力响应进行时程分析,得到动力和静力荷载作用下玻璃肋的最大变形和应力,通过比较不同距离处玻璃肋的最大应力和变形得到爆炸荷载的动力放大系数为1.6,可为全玻幕墙的抗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玻幕墙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得到广泛使用,玻璃肋稳定性问题也受到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现行规范中对玻璃肋稳定性的计算尚没有明确规定。文章进行11组不考虑侧向约束和10组考虑侧向约束的玻璃肋试件的稳定性试验,且考虑不同的玻璃肋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肋承受面内荷载时总伴随平面外弯扭失稳,且侧向弯扭幅度随玻璃肋厚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玻璃面板为玻璃肋长边提供的侧向约束作用显著,玻璃肋的承载力可提高1倍左右。  相似文献   

9.
以某工程为例,介绍了一种折线形全玻幕墙的设计思路、计算方法及设计要点.确定了此类幕墙的玻璃板块应按面板而非玻璃肋进行设计;建立了包含玻璃面板和结构胶单元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计算,与相同条件下的四边简支玻璃面板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此类幕墙玻璃面板的实际边界条件与四边简支板稍有差别,结构胶起到了传递荷载和约束面板变形的...  相似文献   

10.
6全玻幕墙 (1)全玻幕墙优先采用钢化玻璃.面板按支承于玻璃肋的简支板计算,玻璃肋按简支梁计算.面板荷载通过结构胶传至玻璃肋,结构胶应进行抗剪计算.当抗剪承截力不足时,应在板、肋交会处加设不锈钢或玻璃贴角条,以增加结构胶厚度. 面板和玻璃肋厚度不应小于12 m,肋宽不应小于100mm. (2)高度小于4.5 m的全玻幕墙可以支承在下部不锈钢地槽内;高度超过4.5 m的全玻幕墙应通过吊夹吊挂在上部吊架上.吊架可以采用钢梁或钢桁架.在自重作用下,钢梁或钢桁架的挠度不应大于跨度的1/500. (3)吊夹应有足够的夹持力,应通过试验验证.两付吊夹安装时必须位于同一平面,避免对玻璃产生平面外的附加受力.  相似文献   

11.
全玻幕墙玻璃肋支承结构面内受弯加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片简支玻璃肋结构面内受弯的全过程试验进行研究,其中3片采用粘贴钢化玻璃片的方法加固,3片采用粘贴不锈钢片的方法加固。对比分析玻璃肋采用不同方法加固后的破坏形态和受力特点。结果表明,玻璃肋结构无论是否进行过加固,其P-Δ曲线均呈线性,且其破坏形态为明显的脆性破坏。采用粘贴钢化玻璃片和采用粘贴不锈钢片的方法对玻璃肋结构进行加固,均可以显著提高玻璃肋结构的受弯承载能力,同时结构的变形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玻璃肋在受弯时,其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但加固玻璃肋结构中,后粘贴的玻璃片或钢片存在显著的应变滞后问题,在设计中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2.
针对应用于玻璃楼梯、玻璃楼板等承载玻璃结构中的T型组合受弯玻璃板,在特定的条件下结构会发生整体失稳而破坏,其承载力由屈曲荷载控制,而现有的玻璃幕墙规范中对这种结构形式没有相关规定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参数对T型组合受弯玻璃板静力承载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荷载状况下T型组合受弯玻璃板的稳定性问题进行分析,得到了其屈曲荷载及屈曲模态。计算结果表明:影响T型组合受弯玻璃板静力承载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板厚、肋板高度和翼缘板宽度,而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肋板高度和翼缘板宽度的比值。  相似文献   

13.
三跨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采用空间有限元程序,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拱肋的横向弹性稳定性。特别分析了风撑布置形式、风撑侧向刚度、吊杆非保向力的作用以及系梁、拱肋、横梁等刚度对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可用以指导设计并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面内受弯玻璃肋板钢片加固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证面内受弯玻璃肋板平面内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对原玻璃肋板和不锈钢条加固玻璃肋板的极限承载试验研究,分析构件加固前后试件破坏的荷载-位移曲线及破坏机理,判断该加固方法的可行性,为玻璃肋板加固设计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玻璃肋板的受力性能,提高玻璃肋板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由于应力集中的原因,构件首先在两种材料交接处产生破坏。  相似文献   

15.
许芳  宋维金 《山西建筑》2011,37(23):49-50
对于玻璃肋幕墙中的超高玻璃肋结构形式,从挠度计算、强度计算和整体稳定性计算方面,分别阐述了详细的计算方法、设计方案以及工程实例,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四边简支夹层玻璃承载性能理论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四边简支夹层玻璃受弯进行数值分析,并与受弯承载力试验结果比较,研究夹层玻璃的受力特点,进而得出准确的夹层玻璃的力学计算模型。在夹层玻璃承载力试验和大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与国内外玻璃幕墙规程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PVB胶片对夹层玻璃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对现行《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中关于夹层玻璃在风荷载等短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公式进行修正并给出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梁单元与板壳单元建立同时考虑初始几何缺陷和焊接残余应力的受压板肋加劲板整体稳定分析有限元模型,并以相应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得到梁与板壳单元模拟受压板肋加劲板整体稳定的异同。采用经验证的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弯曲失稳方向板肋加劲板的受力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板壳单元可以较好还原板肋加劲板整体稳定受力性能,板壳有限元模型与试验试件的承载力最大相对误差为4.2%,平均相对误差为1.48%; 梁单元模型与长(中长)柱试验试件的承载力最大相对误差为5.4%,平均相对误差为1.92%,与短柱试件的承载力相对误差虽仅为0.7%,但由于不能考虑板件发生的塑性失稳,其应力-位移曲线拟合情况相对较差; 不同弯曲失稳方向板肋加劲板整体稳定构件的破坏特征不同,其中对于板肋侧弯曲的板肋加劲板整体稳定构件,被加劲板边缘部分受压达到材料屈服强度且板肋边缘受拉达到屈服强度时,构件整体达到其承载极限; 对于被加劲板侧弯曲的板肋加劲板整体稳定构件,当板肋边缘部分受压达到材料屈服强度时,构件整体达到其承载极限; 对于实际工程中组成钢箱梁顶板的板肋加劲板,制作时应避免朝向板肋侧的变形。  相似文献   

18.
常建忠 《山西建筑》2011,37(5):187-188
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模型,分析了拱肋和拱肋间横撑对某提篮拱桥稳定性的影响,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减少拱肋的横撑,结构的稳定系数将减小,其中采用K撑的拱肋的稳定性比采用一字形横撑的稳定性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