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为掌握外壁面等温加热、内壁面绝热的环形单元内径尺寸对单元内相变材料熔化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焓-多孔介质模型对外径尺寸固定不变条件下的5种不同内径尺寸的水平环形单元熔化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外径与内径之比N在2.0≤N≤2.5内时,各单元内传热机制发展相近,内径对平均储热速率的影响较小;1.5≤N2.0时,N值越小(即内径越大),单元内传热机制由导热转变为自然对流的进程越早,其平均储热速率越大,且边界温度越高;1.5≤N2.0时,内径对单元平均储热速率的影响更加明显。当边界温度为85℃,N从2.5减至1.5,平均储热速率提升达15%。此外,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到单元熔化分数f关于Ste、Fo、Ra的准则式为:f=0.1193+0.9057X+6.2058X~2-8.7922X~3,式中X=Ste·Fo·Ra~(0.05)。 相似文献
3.
对以水为热载体,方形槽内水平圆管外石蜡的相变蓄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合理的分析与假设,建立数学模型及其定解条件,并利用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引入无量纲管壁温度Ste数和无量纲相变材料初温G数,分析了Ste和G数对相变材料熔化、凝固过程的影响,给出了不同Ste教的熔化过程固液相图,结果表明:Ste数对熔化和凝固过程有显著影响,与S=0.098时的熔化时间相比,Ste =0.1875时熔化时间将会缩短将近1/2,而Ste =0.277时比Ste=0.1875时熔化时间缩短了1/3.与Ste=0.0804时的熔化时间相比,Ste =0.170时凝固时间缩短1/2,而Ste =0.259时比Ste =0.170时凝固时间缩短了1/3.G数对相变过程的影响比较小,凝固时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4.
5.
6.
对Soret和Dufour效应作用下的开口腔内双扩散自然对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在不同瑞利数Ra(10~3≤Ra≤10~7)、刘易斯数Le(0. 5≤Le≤8)、浮升力比N(-5≤N≤5)、Soret数和Dufour数(0≤Sr=Df≤0. 5)下,开口正方腔内温度场、浓度场、流场的影响及平均努塞尔数■和平均舍伍德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当N=-1时,■和■都达到最小值,腔内传热、传质效果最弱。当Ra较小时,改变Le对■、■影响不大;当Ra不变时,增大Le使得■逐渐降低、■逐渐升高,腔内传质增强,传热被削弱。另外,Le=1时,Soret和Dufour效应的变化对开口方腔内传热传质影响并不明显。■和■随着Soret和Dufour效应影响增强而增大,与Sr、Df为0时对比,Sr、Df从0. 1增大到0. 5时,■增加了10. 4%到58. 0%,■增加了3. 4%到13. 1%。 相似文献
7.
8.
以废旧钢铁为原料,采用国内某0.5 MW直流电弧炉为原型,并通过有限元法和商业软件ANSYS Fluent,将炉内电弧射流部分和熔池部分的温度场、速度场和电磁场等进行建模解析,模拟结果显示:①熔池首先在电弧下方形成,然后随着时间的进行逐渐扩大;电弧冲击力与洛伦兹力是熔池内部搅拌的主要驱动力;电势差主要集中在电弧射流部分.②电弧炉内的电流密度、温度分布具有典型的局部特性,主要集中在电极处和电极附近阴极斑点区域;在电弧与熔池的交界面处,温度、电流密度均在对称轴处呈现较大值,然后向四周逐渐递减.仿真结果与相关文献的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弥补太阳能间歇性的缺点,设计了管壳式蓄热装置并建立了一个三维的、非稳态的、液态石蜡包含自然对流的相变蓄热装置模型,在该模型中取一个蓄热单元进行模拟研究。蓄热单元为圆柱体,内部放置石蜡,中心位置为传热管,热水通过传热管和传热管上的翅片对石蜡进行加热。对蓄热单元的蓄热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别分析比较了有无自然对流条件,不同蓄热单元放置,以及增加内外翅片情况下蓄热单元的蓄放热性能,研究结果可为蓄能装置及集成系统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蓄热氧化炉中蜂窝陶瓷蓄热体的流动阻力对运行能耗有重要影响。基于简化的单孔模型,在相同的孔截面积和当量直径条件下,分别对三角形孔、正方形孔、正六边形孔和圆孔的蜂窝陶瓷蓄热体中气体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孔截面积、孔长和气体流速相同时,流动阻力从大到小为正三角形孔、正方形孔、正六边形孔和圆孔;孔的当量直径、孔长和气体流速相同时,流动阻力从大到小为正三角形孔、正六边形孔、圆形孔和正方形孔;相同孔型的蜂窝陶瓷,其沿程阻力系数均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的雷诺数下,高度越短的蓄热体其沿程阻力系数越大。根据模拟结果分别回归出不同孔型蓄热体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之间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11.
建立同心套管相变蓄热单元的二维模型,并与文献对比验证,完成网格无关性和时间步长独立性验证后,数值模拟分析模型结构和流体入口速度对蓄热特性的影响,探究导热系数和相变材料的熔点对放热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波节管代替光管可优化蓄热单元的蓄热特性,且3#波节管的换热性能最优,相比于光管,蓄热时间可缩短39%;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传热流体(heat transfer fluid,HTF)的导热系数,蓄热单元的放热效率先增后降,存在最佳值;当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的导热系数大于HTF时,继续增加PCM的导热系数会使放热效率下降;随着PCM熔点的增加,有效放热时间先增后减,在熔点为603 K时,放热效率达到最大值0.82。 相似文献
12.
利用Fluent软件对壳体和中心管均为椭圆的管壳式换热器的融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壳体和中心管的不同长短半轴之比以及热源温度对石蜡融化过程的影响,得到了石蜡融化过程液相分数及热流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内外椭圆管长短半轴比均为1.7的结构融化时间最短,结构最优.相比于内管,外管对融化过程的影响更大.斯蒂芬数对融...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提出将拉西环作为蓄热元件用于蓄热室的技术构想,并建立数学模型对散堆拉西环蓄热室的热工特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时刻蓄热体及气体的温度分布大致呈对数曲线;随换向时间及气体流速的减小、蓄热室长度的增加,温度效率、热效率逐渐升高;空气的出口平均温度取决于空气出口最低温度,烟气的出口平均温度取决于烟气出口最高温度,要达到较高...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