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旭 《黄金》2007,28(3):37-40
浮选中矿的一次精选尾矿和三次扫选的泡沫产品经旋流器分级后,底流返回球磨机再磨,使金铜矿物的连生体进一步单体解离,提高了选矿回收率;改善了一次精选及扫选的作业环境,提高了精矿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代会 《甘肃冶金》2013,35(3):1-4,11
通过工艺条件试验、流程试验等研究,确定该萤石矿采用推荐的磨矿+浮选工艺:粗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六次精选、中矿再磨、一次再粗选、四次再精选、再中矿顺序返回的工艺流程,获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可获得CaF2含量为99.03%的高质量萤石精矿Ⅰ和CaF2含量为92.68%的萤石精矿Ⅱ两种精矿。  相似文献   

3.
新疆某地氧化铜矿原矿含铜1.32%,属于单一氧化铜矿。试验结合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采用两次粗选、一次扫选、一次精选工艺流程结构,粗精矿与扫选精矿合并进行精选,中矿返回粗选一作业。全流程闭路试验可以获得精矿品位为15.28%,回收率为62.74%的铜精矿。  相似文献   

4.
正专利号:ZL201510432703.6专利权人: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设计人:张祖刚史广全甘茂武刘安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矿石提铁降硅工艺,包括将磨矿产品经浮选脱硫后作为弱磁给矿进入弱磁粗选,弱磁粗选精矿进入精矿大井进行浓缩,弱磁粗选尾矿进入弱磁扫选,弱磁扫选精矿进入精矿大井进行浓缩,弱磁扫选尾矿进入中矿大井浓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粗选段钼金属回收率,开展了粗选段中矿再磨浮选新工艺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将粗选段中矿进行单独再磨或返回原矿球磨机再磨浮选后,粗精矿品位及回收率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白洁 《铜业工程》2022,(5):32-35
某难选铜锌硫化矿含铜 0.36%,含锌 4.88%,含硫 24.16%,针对该矿石铜品位低而硫含量高,黄铜矿粒度细而不易解离的特点,通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铜粗精矿再磨、三次精选工艺流程,采用选择性强的捕收剂和抑制剂,获得了较好的浮选指标,铜精矿含铜 20.74%,含锌 7.98%,铜回收率 74.16%,实现铜矿物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7.
某难选铜锌硫化矿铜回收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洁 《铜业工程》2020,(5):32-35
某难选铜锌硫化矿含铜0.36%,含锌4.88%,含硫24.16%,针对该矿石铜品位低而硫含量高,黄铜矿粒度细而不易解离的特点,通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铜粗精矿再磨、三次精选工艺流程,采用选择性强的捕收剂和抑制剂,获得了较好的浮选指标,铜精矿含铜20.74%,含锌7.98%,铜回收率74.16%,实现铜矿物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8.
某钨选厂粗精矿采用分级粗粒枱浮硫化矿、细粒浮选硫化矿,浮选尾矿采用磁选优先选出一部分黑钨单体,分选尾矿磨至目的矿物单体解离后,先浮选硫化矿,再浮选白钨,重选分离锡石,所有硫化矿集中进行铜硫分离的工艺对粗精矿中的目的矿物进行分选。通过该工艺流程有效地分离了粗精矿中的钨、锡、铜、硫。获得钨精矿WO3品位≥60%,回收率≥88%,铜精矿Cu品位≥24%、回收率≥90%,锡精矿Sn品位≥45%、回收率≥70%。  相似文献   

9.
某铜冶炼渣铜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甘肃某公司所属的铜冶炼渣成分复杂、嵌布粒度不均匀的性质特点采用优先快速浮选出一部分易浮铜矿物得到合格的铜精矿1,优先浮选尾矿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一次扫选获得合格的铜精矿2,一次精选中矿及扫选中矿返回球磨机再磨的工艺流程,铜粗选二采用针对该铜冶炼渣性质研制的新型捕收起泡剂酯-11,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为29.69%,铜回收率为85.62%的总铜精矿,试验指标良好,为现场工艺改进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某复杂难选硫化铜镍矿矿性复杂,目的矿物嵌布粒度细,中矿有用金属回收率低、精矿品质不高,通过创新性开展细磨+浮选柱+浮选机联合工艺的探索研究与工业实践,充分发挥了浮选柱分选精度高、浮选机回收能力强的优势,充分发挥二者联合效应,在工业上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实现了中矿细磨分选单独处理,减少了细颗粒矿物在系统中的循环量,且使系统回收率镍、铜分别提高了0.27%和0.34%。  相似文献   

11.
云南某多金属矿锡石次精矿产品采用"旋流器+立式搅拌磨+浮选脱硫+磁选脱铁+摇床"选别工艺处理,选别过程中由于旋流器分级效率波动大,导致旋流器沉砂夹细较为严重,进入立式搅拌磨机磨矿后,造成锡石过粉碎,摇床对锡石的回收率较差.根据试验研究:采用"旋流器+高频细筛+立式搅拌磨+浮选脱硫+磁选脱铁+摇床"选别工艺,可有效减轻细粒级锡石进入立式搅拌磨机磨矿造成锡石过粉碎现象,对提高锡石在摇床上的回收起到很好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选别工艺流程,分级质效率由80.13%提高到83.14%,分级量效率由67.2提升至73.52%,锡石次精矿粒度-400目含量由40.6%降低至31.15%,摇床选别可获得锡石粗精矿相近的情况下,作业回收率由26.05%提高到30.33%的工业试验指标,实现锡石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2.
黄一东  刘春龙  朱厚生  吴斌 《黄金》2021,42(2):63-67
黑龙江某铜矿表层氧化矿氧化率为42.37%,直接湿法浸出铜浸出率仅约为60%.为高效利用该部分铜矿资源,针对矿石性质,进行了氧化矿与硫化矿配矿试验研究,考察铜浮选指标.结果表明:在氧化矿配矿比例为20%~30%(即氧化率为19.60%~23.84%)及最佳试验条件下,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三次扫选+粗精矿再磨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3.
国外某钼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外某钼矿进行了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原矿石是长英质岩石中含钼的硫化矿矿石,可回收的目的矿物为辉钼矿,其含量为0.172%。原矿中矿物种类多,赋存关系复杂,脉石矿物主要是钾长石、石英等硅酸盐矿物。辉钼矿整体粒度较粗,呈不规则片状叠加的集合体形式和呈板状、条状、针状自形晶形式存在。根据矿石性质,并从经济陈本的角度考虑,进行了单一浮选试验,最终确定原矿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5%,煤油作为浮选捕收剂进行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可抛除95.10%的尾矿;粗精矿进行两次精选,两次精选得到的中矿和扫选泡沫合并进行中矿再选后得到可丢弃的小尾矿;两次精选得到的粗精矿进行再磨,再磨细度为-0.048 mm占70%,再磨后进行三次精选,最终可得到品位为48.36%,回收率92.44%的钼精矿。  相似文献   

14.
对某难选铜钼矿石的分选工艺进行研究,浮选过程中矿浆粘度增大,导致精矿产率上升,精矿品位低,浮选困难。试验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三次扫选闭路浮选流程,通过优化药剂制度,较好的回收了金属铜、钼,可获得铜钼混合精矿铜品位18.24%,回收率81.65%,钼品位1.28%,回收率49.61%,浮选指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永平铜矿提高铜精矿品位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永平铜矿矿石工艺特性和浮选特性。通过分步优先中矿不磨工艺和分步优先中矿再磨工艺以及分步优先中矿、尾矿再选精矿合并再磨工艺的对比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分步优先中矿、尾矿再选精矿合并再磨工艺所获得铜精矿品位高于前两种工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内蒙古某斑岩型铜钼矿石由于性质发生变化,导致的铜钼混合浮选流程泡沫黏度大、浮选指标不理想等问题,进行了铜钼混合浮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60%的条件下,以CG705作为调整剂,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三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可获得铜品位19.250%、钼品位1.360%,铜回收率84.24%、钼回收率51.13%的混合精矿,较好地解决了该矿石混合浮选中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磨矿细度是指磨矿产品的粗细程度,入选颗粒的大小直接影响浮选指标的高低。通过对直线振动筛筛网的筛孔尺寸、球磨机补加钢球直径大小、球磨机钢球补加制度、旋流器给矿压力的大小这些影响磨矿细度的相关工艺进行改进,提高了选矿二系列的磨矿细度,为降低尾矿含铜提供合适的入选原矿。实践证明这些改进措施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18.
磨矿细度是指磨矿产品的粗细程度,入选颗粒的大小直接影响浮选指标的高低。通过对直线振动筛筛网的筛孔尺寸、球磨机补加钢球直径大小、球磨机钢球补加制度、旋流器给矿压力的大小这些影响磨矿细度的相关工艺进行改进,提高了选矿二系列的磨矿细度,为降低尾矿含铜提供合适的入选原矿。实践证明这些改进措施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云南维西某锑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增民  王立岩 《黄金》2015,(1):56-59
云南维西某锑矿含锑2.69%、铅0.35%、砷0.11%,锑氧化率仅占0.87%,属于硫化锑矿。针对该矿石性质,进行了浮选工艺试验研究,采用一次粗选、二次精选、二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工艺流程及合适的药剂制度,获得了较好选别指标,锑精矿产率为4.82%、品位51.40%、回收率94.55%。  相似文献   

20.
朱圣林 《铜业工程》2011,(4):17-18,40
泗选厂Φ3.2×3.1m球磨机在将螺旋分级改为旋流器分级后,因国内无参考配置,初期未找到合适参数,致使分级效果差,影响浮选指标。本文着重介绍该厂对该旋流器结构参数进行的一系列优化配置实践,并最终找到了较佳配置,提高了分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