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以中温沥青为原料,通过溶剂萃取沉降分离获得低喹啉不溶物含量(QI<0.1%)的精制沥青。对精制沥青进行热聚合-空气氧化改性处理,得到高β树脂含量的改性沥青。经特定热聚合条件处理后,研究了空气氧化阶段的反应温度、氧化时间和空气流量对沥青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氧化阶段,当氧化温度为280℃,氧化时间为2h,空气流量为0.04m3/h时,可以获得软化点为220℃、甲苯不溶物为61.59% 、喹啉不溶物为4.35%、结焦值为78.44%,β树脂含量为57.24%的优质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2.
在硼酸的作用下,用苯丙烯醛对煤沥青进行改性。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对改性沥青甲苯不溶物含量、残炭率及软化点的影响,并研究了反应时间对残炭率和软化点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沥青的甲苯不溶物含量及残炭率随苯丙烯醛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软化点随苯丙烯醛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软化点逐渐升高,残炭率先增大后减小。当硼酸与煤沥青质量分数为7%,苯丙烯醛与煤沥青质量分数为10%,并且反应时间为3 h时,改性效果最好,此时改性沥青的残炭率为68%。  相似文献   

3.
煤直接液化沥青(DCLA)是煤直接液化过程的副产品,由约50%的沥青类物质和约50%的固体颗粒组成,以DCLA为基础改性剂复合SBS高分子聚合物,制备了道路改性沥青即DCLA-改性沥青。沥青组分对沥青的各项性能有直接影响,并最终体现为改性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改变,因此,研究改性沥青老化后的性能更重要。通过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简称RTFOT)模拟DCLA改性沥青老化试验,并对DCLA-改性沥青的老化特性进行研究,建立其微观组分特性和宏观性能的联系。通过分析DCLA改性沥青原料及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分子质量、红外光谱(FTIR)、氧含量等,发现DCLA-改性沥青的老化不是单一反应,是活性物质氧化、轻质组分挥发、沥青分子团聚、SBS分子断裂等多种反应的综合结果,表现为DCLA改性沥青平均分子质量由13 865 g/mol降到11 983 g/mol,氧含量由0.9%升至1.3%,SK90的平均分子质量由1 906 g/mol团聚增长到2 068 g/mol,SBS发生断裂平均分子质量由41 482 g/mol降至20 647 g/mol。DCLA-改性沥青老化性能的变化由体系中沥青质和胶质的变化量决定。沥青质能提高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但同时会降低改性沥青本身的延度。为达到JTG F40—2017的I-D改性沥青延度标准,即5℃的延度不小于20 cm,则改性沥青体系中沥青质含量不能超过12.9%,其残留针入度比为72%。胶质能改善改性沥青的低温延度,但胶质是一个不稳定的物质,易被空气氧化生成沥青质,从而造成老化后残留延度降低,这体现在红外谱图中出现的羰基■与亚砜基■。当体系中胶质含量为28%时老化后延度降低率达到70%。控制原料沥青质含量并降低原料中胶质的反应活性是提高改性沥青老化后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5):1121-1124
以乙烯渣油沥青为原料,通过常压空气氧化聚合处理对其进行改性,利用单因素方法考察了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空气流量)对改性沥青性质(软化点、喹啉不溶物、结焦值、甲苯不溶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370℃,反应时间5 h,空气流量24 L/h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软化点(SP)为233℃、喹啉不溶物(QI)为1.21%、结焦值(CV)为75.45%、甲苯不溶物(TI)为43.42%的改性沥青,其收率(Y)可达51.67%。通过元素分析、FTIR等手段对乙烯渣油沥青和改性沥青的芳香性指数(I_(ar))、支链化指数(CH_3/CH_2)进行计算,并利用TGA方法观察改性前后沥青的热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乙烯渣油沥青和改性沥青的I_(ar)分别为0.39,0.53,CH_3/CH_2分别为0.88,1.08,说明改性过程中乙烯渣油沥青支链不断减少,芳香缩合度和热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乙烯渣油沥青为原料,通过常压空气氧化聚合处理对其进行改性,利用单因素方法考察了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空气流量)对改性沥青性质(软化点、喹啉不溶物、结焦值、甲苯不溶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370℃,反应时间5 h,空气流量24 L/h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软化点(SP)为233℃、喹啉不溶物(QI)为1.21%、结焦值(CV)为75.45%、甲苯不溶物(TI)为43.42%的改性沥青,其收率(Y)可达51.67%。通过元素分析、FTIR等手段对乙烯渣油沥青和改性沥青的芳香性指数(I_(ar))、支链化指数(CH_3/CH_2)进行计算,并利用TGA方法观察改性前后沥青的热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乙烯渣油沥青和改性沥青的I_(ar)分别为0.39,0.53,CH_3/CH_2分别为0.88,1.08,说明改性过程中乙烯渣油沥青支链不断减少,芳香缩合度和热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对新疆中低温煤焦油性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煤焦油油密度大(20℃密度为1.1056g/cm~3),水含量高(5.2%),硫含量为1 986μg/g,氧含量高6.81%,重金属、胶质含量高,属低硫高氮原料油。根据该煤焦油的特性及试验情况,建议该煤焦油含氧化合物制取工业酚,轻馏分经加工后用作石脑油、低凝点柴油和润滑油基础油原料,重馏分用于煤沥青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根据煤液化残渣的组成特点,选取不同馏分段的煤液化油和煤焦油洗油作为溶剂进行了残渣萃取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溶剂和残渣质量比为2∶1时,馏程为137℃~213℃的煤液化油对煤液化残渣的萃取率(干燥基)为22.85%,与煤液化残渣中的正己烷可溶物含量相当;馏程为230℃~317℃的煤焦油洗油,对煤液化残渣的萃取率为44.63%,与煤液化残渣中的四氢呋喃可溶物含量相当.采用煤液化油和煤焦油洗油对煤液化残渣进行了两级萃取分离,得到了萃取物和萃余物,并分别在煤加氢液化循环溶剂和水煤浆制备等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沉降法进行电捕焦油废水的分离,测定废水中轻质焦油的含量,以及轻油的密度、水分含量、灰分和甲苯不溶物等基本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电捕焦油废水中含有31.45%的煤焦油,其中轻油为7.4%,密度为0.9522 g/mL,水含量为4.13%,灰分0.02304%,甲苯不溶物为0.169%,电捕焦油废水回收具有极大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C/C预制体密度和反应温度对RMI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密度、弯曲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制备密度分别为1.2g/cm~3、1.4g/cm~3和1.6g/cm~3的低密度C/C多孔预制体,采用反应熔渗法(RMI)制备密度分别为2.21g/cm~3、2.18g/cm~3和1.82g/cm~3的C/C-SiC复合材料;将CVI制备的低密度C/C多孔预制体,采用RMI法在1500℃、1650℃和1800℃的反应温度下制备密度分别为1.79g/cm~3、2.18g/cm~3和2.41g/cm~3的C/C-Si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着C/C预制体密度增加,C/C-SiC复合材料密度不断降低,弯曲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C/C预制体密度为1.4g/cm~3时,材料的性能达到最优状态,材料的密度为2.18g/cm~3,弯曲强度为196.7MPa;随着RMI反应温度增加,C/C-SiC复合材料密度不断升高,材料弯曲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反应温度为1650℃时,材料性能达到最优状态,材料密度为2.18g/cm~3,弯曲强度为196.7MPa。  相似文献   

10.
对煤沥青进行减压蒸馏处理进而发泡制备泡沫炭,探究了减压蒸馏温度对煤沥青的族组成、元素组成和热解性能以及对制得泡沫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压蒸馏可以有效减少煤沥青中甲苯可溶物(TS),增加喹啉不溶物(QI),使煤沥青的n(C)∶n(H)增大、热稳定性增加。减压蒸馏后,泡沫炭的泡孔更加均匀,数量增加,孔径减小;煤沥青在减压蒸馏温度为335℃、压力为-0.095 MPa条件下蒸馏10 min,得到的沥青AS335 QI质量分数为98.06%,沥青AS335在发泡温度为450℃、压力为2 MPa条件下发泡2 h,得到泡沫炭的泡孔形状为椭圆形,孔径范围为130μm~540μm,平均孔径为320μm,总孔率为74.99%,质量密度为0.364 6 g/cm~3,压缩强度为5.47 MPa。在此条件下,泡沫炭的泡孔较均匀,孔型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研制的聚丁二烯橡胶评价用环烷基操作油为定值样品,依据JJF 1059.1-2012对其20℃密度定值的不确定度来源及各不确定分量进行了分析和评定。影响操作油定值样品20℃密度定值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有密度测试仪器设备、各实验室测量重复性、样品的均匀性及样品的稳定性。经过评定,操作油定值样品20℃密度定值时的不确定度为0.0026g/cm~3,其标称值为(0.9214±0.0026)g/cm~3。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实验,以宁夏灵武不黏煤、贵州贫煤和蔗渣焦为原料,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剂,通过水蒸气活化法制得糖液脱色颗粒活性炭.最佳实验条件是,宁夏灵武不黏煤与贵州贫煤的质量比8∶2,外加煤总量20%的蔗渣焦、8%的聚磷酸铵和1%的磷酸钠,炭化温度550℃,活化温度930℃,烧失率70%.在上述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焦糖脱色率为97.1%,微孔孔容为0.37cm~3/g,中孔孔容为0.28cm~3/g,2.6nm~4.8nm内的孔容为0.06 8cm~3/g,平均孔径为2.81nm.孔径分析表明,微孔结构不利于吸附糖液中的色素物质,中孔结构有利于脱色性能的提高,2.6nm~4.8nm内的孔容对脱色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煤直接液化油航空煤油馏分的性质与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直接液化油航空煤油馏分为原料,对其进行理化性质、硫/氮化合物分布、烃类组成分布及酚油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煤直接液化油航空煤油馏分部分指标不符合3号喷气燃料规范要求,如密度偏大、热值偏低、酸值偏高、硫/氮含量偏高和芳烃含量高,但煤直接液化油航空煤油馏分又具有高闪点、低冰点和富含环烷烃等突出优点.煤直接液化油航空煤油馏分的上述特性将使其通过加氢精制的方法获得合格的大比重喷气燃料.实验通过碱洗酸提方法富集酚,测得煤直接液化油航空煤油馏分中酚油约占26%左右,低级酚含量约占总酚量的72%.  相似文献   

14.
许斌 《炭素技术》2012,31(3):44-47
1中温改质沥青我国将煤沥青一般分为低温沥青(软化点为30~75℃,又称为软沥青)、中温沥青(软化点为75~95℃)、高温沥青(软化点为95~120℃,又称为硬沥青)和改质沥青(软化点为105~120℃)。GB/T2290—1994规定石墨电极生产用中温沥青的质量指标:软化点为80~90℃,甲苯不溶物含量为15%~25%,灰分不大于0.3%,水分小于5%,挥发分为58%~68%,喹啉不溶物含量小于10%;其他炭材料生产用中温沥青的质量指标:软化点为75~95℃,甲苯不溶物含量小于25%,灰分不大于  相似文献   

15.
陇东地区原油高密度清防蜡剂的组成为:重质芳烃56.6%,正庚烷28.3%,萘0.80%,表面活性剂AEO 4.0%,纳米硬脂酸钠微球0.3%,密度为1.023 3 g/cm~3。静态下,45℃溶蜡速率为0.048 0 g/min,防蜡率46.7%;动态下,清防蜡剂投加量1 g/L时,可有效降低管壁结蜡。  相似文献   

16.
<正>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吹塑膜的聚乙烯共混物组合物包括以下物质的熔融共混物:a)质量分数为0.5%~4.0%的低密度聚乙烯,密度为0.915~0.935 g/cm~3、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8~5.0g/10 min、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_w/M_n)为6~10;b)质量分数为90%或更高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共聚单体分布常数为75~200,零剪切黏度比为2~20,密度为0.903~0.950 g/cm~3,  相似文献   

17.
<正>专利名称:一种聚乙烯组合物和抗静电薄膜申请公布号:CN106554546A申请公布日:2017.04.0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烯组合物和抗静电薄膜。该聚乙烯组合物含有导电填料、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组分A为乙烯和α-烯烃共聚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温度190℃、载荷2.16 kg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01~2 g/10min,密度为0.880~0.936 g/cm~3;组分B为乙烯和α-烯烃共聚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其熔体流动速率为2.1~14.9 g/10min,密度为0.910~0.930 g/cm~3;组分C为乙烯和α-烯烃共聚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其熔体流3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工》2020,(1):43-47
以燕子山富孢子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将煤样破筛分成不同粒度,利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不同破碎程度下的煤岩显微组分特征和解离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破碎粒度的增大,镜质组含量减少,惰质组和壳质组含量增加。并研究在不同破碎程度下的重力分选结果,发现破碎至0.125~0.074 mm,分选密度为1.25 g/cm~3时,可获得壳质组含量为89.93%。最后对富集的壳质组进行分离,确定孢粉主要集中在1.16~1.18 g/cm~3,富集产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将不同组成的原料经过延迟焦化和煅烧工艺,制备出一系列针状焦。分别采用偏光显微镜、粉末电阻率测试仪和PCY卧式膨胀仪对针状焦的形貌结构、热膨胀性能以及电导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热过滤和减压蒸馏制得喹啉不溶物(QI)含量为0.09%、甲苯不溶物-喹啉可溶物(TI-QS)含量为57.2%、正庚烷可溶物(HS)含量为41.7%的煤沥青,以其为生焦原料所得的针状焦性能最优,其光学结构为广域流线纤维状结构,热膨胀系数为0.53×10-6/℃,电阻率为5.5μΩ·m,达到优质针状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针对准东煤燃烧过程中存在的结渣问题,采用浮沉法将准东原煤分成不同密度子样,测定了各密度级别灰样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煤灰熔融温度和烧结温度,探索准东煤灰微观不均匀熔融规律,揭示准东燃烧结渣机理。结果表明,准东煤粉主要分布在1.40~1.50 g/cm3。煤粉密度从1.50g/cm3升至1.60 g/cm3时,煤灰中SiO_2含量从28.82%提高至60.27%,CaO含量从29.91%降至3.96%,Fe_2O_3含量则从5.85%提高至12.68%,MgO含量从9.09%降至1.92%;软化温度从1 297℃降至1 127℃,烧结温度则从551℃升高至1 000℃。不同密度煤粉颗粒中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的分化导致灰熔融性的不均匀分布,而其灰成分的特殊性导致了熔融温度和烧结温度变化趋势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