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的发育特征,分析控制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指导下步勘探开发,通过钻井、岩心、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观察与分析,对储层的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物性特征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类型主要包括碎屑岩、云质岩和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孔隙、溶孔和裂缝;碎屑岩储层整体为低-中孔隙度,平均值为7.32%,粒内溶孔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云质岩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4.62%,溶孔和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火山岩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2.60%,溶孔和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优质储层控制了油气富集成藏,物性较好的储层含油性好。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对优质储层的控制作用,并预测了不同类型优质储层的空间展布。该研究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储层下步勘探部署有较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组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富集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钻井、岩心、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白云岩沉积环境、成因、分布规律及白云岩储集层油气富集高产因素。风城组白云岩按产状和沉积构造可分为纹层状泥质白云岩、薄层状白云岩和斑状白云岩,主要为准同生白云岩和后生白云石化白云岩。准同生白云岩形成于半深湖咸水环境;后生白云石化白云岩是发育在半深湖咸水环境下的碳酸盐岩灰泥在成岩期经后生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白云岩主要分布在火山喷发或逆冲断裂活动形成的古地貌斜坡上。白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隙和裂隙。白云岩储集层富集高产的控制因素是裂缝及构造背景。图8表3参20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蕴含丰富的页岩油资源,且在玛湖凹陷和乌夏地区的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邻近的哈山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通过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有机地球化学测试、XRD分析和储层物性分析等,对哈山地区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哈山地区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岩性主要为长英质页岩、钙质页岩和混积页岩,风城组页岩整体属于好—最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和Ⅱ2型为主,有机质主要处于未成熟阶段,部分推覆体下盘页岩有机质进入成熟早期阶段。(2)研究区页岩油储层孔隙度平均为2.32%,属于低孔储集层,储集空间以无机孔和微裂缝为主,有机质孔含量较低。(3)研究区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活动的控制,其中沉积相不仅决定了岩石类型,还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程度;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负面影响,溶蚀作用可以大幅改善储集物性;构造活动形成的微裂缝不仅可以为页岩油赋存提供储集空间,还可以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进而改善了页岩油储层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30余口井的岩心、录井及测井数据,运用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通过对砂砾岩储层的岩石学、沉积学进行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砂砾岩以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沉积相以扇三角洲相和冲积扇相为主,其中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储层物性最好,可提供最有利的油气储集空间,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微相储层物性次之,亦可作为储层的有利区域。经过对研究区成岩机理研究认为,影响研究区砂砾岩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压实作用为破坏性的成岩作用,使该区砂砾岩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减少,4 000m以深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低于0.1×10-3μm2;胶结作用具有正反2个方面的成岩作用,既可通过胶结减少岩石的孔隙,又可通过抑制压实作用的进一步进行从而保持颗粒间的距离;溶解作用为建设性的成岩作用,尤其是深部储层中具有强烈的压实压溶作用,使油气的储集和运移变的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储层特征及分类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储层包括了砂砾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岩两大类,总体上属于低-中孔渗储层,但孔隙度、渗透率的分布较为分散,显示了二叠系储层物性的非均质特征.碎屑岩储层中主要的储集空间为剩余粒间孔隙以及在此基础上扩大溶蚀的孔隙;火山岩储层中则以火山岩基质溶蚀孔为主,构造缝、溶蚀缝次之.次生溶蚀孔隙是形成高质量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次生孔隙发育带与地层沉积间断密切相关.通过对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等8个参数变量采用Q型因子分析后,确定了孔隙度下限为9%,碎屑岩储层的渗透率下限为0.2×10-3μm2,火山岩储层的渗透率下限为0.2×10-3μm2.以此为标准可将二叠系碎屑岩储层和火山岩储层划分为类.  相似文献   

6.
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资料分析、物性分析和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白云岩储层的岩石类型和白云岩化作用特征,讨论了白云岩化作用对储层的改造。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白云岩储层岩性复杂,有泥质、粉砂质和凝灰质白岩化岩类,发育白云岩化作用、去白云岩化作用和溶蚀作用;白云岩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具有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去白云岩化作用对储层物性具破坏作用;白云岩化地层物性明显优于相邻的非白云岩化地层的物性而成为相对的优质储层。通过白云岩化类储层和非白云岩化储层物性数据对比分析,认为白云岩化可使储层的孔隙度增加2%~8%。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风城组发生强烈构造变形变位,针对该区风城组沉积体系的研究较少,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系统分析哈山地区三维地震、钻井、测井和岩心资料,对哈山地区不同区域风城组进行构造演化分析,恢复其原始地层位置,开展沉积相类型分析与对比研究,恢复该区风城组原始沉积体系。结果表明,哈山地区由西向东构造挤压强度逐渐减弱,西部、中部和东部下二叠统从早二叠世至现今的挤压缩短距离分别为33.0~40.0 km、25.0~30.0 km和15.0~20.0 km;风城组发育扇三角洲、滩坝和湖泊3种沉积相,发育一定规模的火山岩。风一段沉积时期,哈山地区北部发育大规模扇三角洲和滨浅湖,中—西部发育小范围分布的半深湖—深湖与滩坝,中—东部有火山岩发育;风二段沉积时期,半深湖—深湖沉积范围明显扩大,发育厚层白云质泥岩,扇三角洲砂砾岩和火山岩分布范围减小;风三段沉积时期,物源供给能力增强,北部和西部发育大规模连片分布的扇三角洲砂砾岩,局部发育半深湖—深湖和滩坝沉积。  相似文献   

8.
玛湖凹陷页岩油是准噶尔盆地近年来的重要勘探领域,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观测和物性、地球化学资料的统计分析,对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二叠系风城组形成于持续沉降的咸化湖盆,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湖泊两种沉积相;岩石类型构成复杂,主要为陆源碎屑岩、白云岩与云质岩、富有机质泥页岩、蒸发岩、火山岩5种类型,岩石中矿物成分种类多,垂向上变化较大,可见硅硼钠石、碳酸钠钙石、苏打石等不常见碱性矿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溶蚀孔、粒间孔、晶间孔和裂缝,其中溶蚀孔和裂缝为有利储集空间,具有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结构,属于微孔细喉、低孔低—特低渗透储层。影响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主要包括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岩石类型、有机碳含量及赋存方式、碱性矿物含量、成岩作用及裂缝等,其中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制约储层发育规模和早期孔隙的发育;粉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白云岩储集性能相对较好;有机碳含量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关系;碱性矿物含量越高,储层孔隙度越高;白云岩化作用与溶蚀作用决定次生孔隙的形成;构造活动下发育大量裂缝,其作为储集空间及渗滤通道,使得溶孔在裂缝周边发育,对改善储层孔渗条件和储集性能具有积极建设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组沉积相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城组的沉积相,前几年已有较多地质家进行过研究,都认为属于泻湖或封闭、半封闭的海湾相沉积。1985年上半年,浙江队与新疆石油管理局研究院协作,通过对乌尔禾—夏子街地区已完钻的钻遇风城组的所有探井及部分生产井的岩性的研究,以及对准噶尔盆地周边老山地层的调查,在上述基础上,对风城组的成因及其形成的地质条件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岩心、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的粉砂岩、泥岩和凝灰岩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白云石化作用,白云石晶体以细晶和粉晶为主,呈团块状、星点状,顺层或顺微裂隙分布于凝灰质或泥质基质组分中。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晶间孔、溶孔和裂缝,其中溶孔和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沉积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和构造作用共同影响白云质岩类储层物性。沉积环境决定白云质岩类岩石的分布范围;白云石化作用增强岩石脆性;构造活动下发育大量裂缝,其作为储集空间及渗滤通道,使得溶孔在裂缝周边发育。  相似文献   

11.
页岩储层润湿性会对储层相对渗透率、毛细管力产生重要影响,并最终影响页岩油气成藏过程和采收率。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接触角、自发渗吸+微米CT等多种实验手段对页岩储层润湿性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为偏向亲油的混合润湿,不同岩相的水润湿能力依次为长英质页岩>含灰长英质页岩>含云长英质页岩>含长英云质页岩>粉砂岩。②页岩润湿性受有机质丰度、矿物组分和孔隙结构等多因素共同控制,页岩亲油性与总有机碳含量、白云石含量呈正相关,与石英含量呈负相关,与方解石含量呈分段式相关;宏孔孔体积越大,页岩亲油性越强。③亲油孔隙连通性沿着裂缝和纹层发育的方向会变好;云质团块会形成聚集型的、具有一定连通性的孔隙系统,同页岩基质中连通的小孔隙一起构成云质团块特有的页岩油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④小于1 μm的孔隙连通性较好,为页岩油的主要运移通道;大于1 μm的孔隙连通性差,是页岩油主要的储集空间。⑤依据不同岩相润湿性特征和沉积构造特征初步确定研究区优质储层为发育裂缝、云质团块、纹层构造的粉砂岩和含云长英质页岩。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致密油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致密油已成为国内外油气勘探的新热点.通过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薄片的观察和鉴定以及物性压汞数据分析,对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致密油储层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特征、物性特征及储层“甜点”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风城组主要发育5种岩石类型:云质岩类、凝灰岩类、砂岩类、泥岩类和盐岩类,并以云质岩类为主;致密油储层常见4类储集空间类型:裂缝、溶孔、晶间孔和原生粒间孔,其中裂缝占储集空间的53%,溶孔占储集空间的35%;油层属典型低孔、低渗致密储层,孔隙度为1%~10%,平均为3.86%,渗透率<2 mD的样品占85%以上,平均为0.17 mD;致密油储层“甜点”区主要受白云石化、裂缝和溶孔发育程度等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风化壳型火山岩是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南斜坡二叠系风城组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但目前对其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程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岩心、钻井与录井资料、常规测井、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和多种分析化验数据,对储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区火山岩类型主要为玄武岩和安山岩,储集空间包括风化溶蚀孔洞、原生半充填气孔、裂缝以及少量的基质溶孔、晶间溶孔、基质收缩孔等。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差别较大,孔隙度为0.29%~16%。储层受到早期火山作用和后期风化作用的共同控制。早期火山作用决定了气孔的发育程度,气孔主要集中在各期火山岩的上部,大多被充填-半充填形成杏仁构造和半充填气孔。后期风化作用形成了火山岩风化壳,可划分为土壤带、淋滤带、崩解带和母岩带4层结构,处于淋滤带的气孔段极易形成溶蚀孔洞,其储层物性最好,崩解带主要发育裂缝型储层。凹陷中心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沿大型走滑断裂-小型伴生断裂-火山岩风化壳的路径高效运移,在鼻凸构造圈闭部位聚集成藏,因此处于斜坡中部鼻凸构造上的淋滤带、崩解带气孔段成藏条件最为有利,是今后勘探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西北缘风城组云质碎屑岩类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准噶尔西北缘石油勘探开发与地质综合研究,在二叠系储层非均质性强、岩石类型复杂多样的风城组发现云质碎屑岩类储层。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物性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云质碎屑岩类储层以云质泥岩、云质粉砂岩、云质凝灰岩及含白云凝灰质泥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和溶孔,具有裂缝—溶孔双重介质结构;储层平均孔隙度为4.42%,平均渗透率为0.19×10-3μm2,孔隙结构较差,微孔细喉,为典型低孔低渗储层。通过沉积环境、白云岩化作用、构造作用和热流体作用对储层物性及分布的影响,认为研究区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制约储层发育规模和早期孔隙的发育,白云岩化作用与溶蚀作用决定次生孔隙的形成,构造作用控制储层的改造效应。  相似文献   

15.
综合应用地质、钻井、X衍射矿物成分分析、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实验、高压压汞、岩石热解与岩心二维核磁共振实验,开展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主要存在薄膜状吸附油与充填状游离油2种赋存方式,岩相类型、岩石矿物组分与储集空间类型是页岩油赋存状态的主控因素。玛湖凹陷风城组发育4种岩相类型,分别为云质页岩相、砂质页岩-含云粉砂岩相、含碱矿白云岩-泥质粉砂岩相、硅化白云岩-云质粉砂岩相,不同岩相类型的矿物组分、储集空间类型、孔喉结构分布与页岩油微观赋存状态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比分析不同岩相类型可知,石英含量、黄铁矿含量、有机质含量与热解烃含量(S2)存在正相关关系,长石含量、白云石含量与游离烃含量(S1)呈弱正相关关系。游离油主要分布于中孔、大孔为主的次生溶蚀孔、残留粒间孔中,吸附油集中分布于中孔、中小孔为主的有机质孔、晶间孔与矿物颗粒表面。不同岩相类型的矿物组分与孔喉结构共同影响了风城组页岩油的微观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风城组勘探程度低,新井打破了盆地单井高产历史记录,但油气地质特征不清,资源类型及勘探潜力不明,制约了该区块下一步油气勘探与开发。应用构造恢复、沉积演化、井震结合、类比分析等手段和方法,对风城组油气地质特征和勘探潜力等进行了探讨。该凹陷东北环带P1f1、P1f2、P1f3逐层超覆于石炭系之上,高部位P1f3受风化剥蚀地层减薄,具备大型地层尖灭背景。风城组发育退积式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整体呈正旋回沉积,预测由高部位—凹陷区依次发育砾岩、云质砂岩和云质泥岩3类储层。高部位砾岩储层砾石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砂粒成分以岩屑为主,溶蚀孔大量发育,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油气为高熟的凝析油和凝析气,油气水分异不明显,整体为准连续型气藏,又被断块分割为多个断块气藏。基于成藏分析,建立了风城组油气成藏模式,预测常规气藏、致密气、页岩气资源量分别为1 250×108 m3  相似文献   

17.
五八区二叠系佳木河组储层为凝灰质砂砾岩和火山岩类储层,已发现2个火山岩气藏、1个火山岩油藏和2个剩余出气点;在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和试油气资料,建立了剩余出气井和已知气层的对比关系;利用地震属性,对佳木河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佳木河组主要为扇体沉积,火山岩呈层状分布于沉积岩之中,靠近断裂附近火山岩发育频繁。佳木河组各期沉积特点表现为火山作用与沉积作用强弱互补,火山作用较强时期主要分布在P_1j_1~(2-1)、P_1j_1(2-4)、P_1j_2~2、P_1j_2~1时期,优质火山岩最成规模。研究区油气藏受不整合面、断层和坡折带控制,主要发育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克拉玛依大逆掩断裂带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石炭系地层,利用综合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各带的石炭系岩相、成岩后生作用及孔隙结构特征。归纳并计算了能代表裂缝和基质岩块性质的十九个特征参数。对这三个带四类储层进行了初评:推复体主部为好的储集层;下盘掩覆带为中等储集层;推复体前缘断块为中等储集层。根据地质情况,结合油藏性质建立了四种储层孔隙结构地质模型:1、推复体主部双孔隙度模型;2、下盘掩覆带裂缝性模型;3、前缘断块碎屑岩型双孔隙度模型;4、前缘断块火成岩双渗透率模型。通过储层评价及模型的建立,展示了西北缘石炭系油气勘探的广阔前景,并提出了对今后勘探工作的建议。 石炭—二叠系地层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分布广泛。从岩类上讲,既有沉积岩,又有火成岩;从岩相上讲,既有泻湖相、水下冲积相沉积,又有火山碎屑相;从构造特征上讲,它们既受克拉玛依大逆掩断裂带的控制,又分别处于不同的构造部位;加之后生成岩作用的影响,使之各类储集层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根据近年来对克拉玛依大逆掩断裂带构造模式的研究,可以将它分为五个组成部分:1、推复体主部;2、推复体上复地层超覆带;3、前缘断块带;4、逆掩断裂下盘掩覆带;5、断裂前缘外围带。 这五个组成部分,其构造特(?)下: 一、推复体主部 自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风城组发育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多类型油气藏勘探区域与各沉积相带分布地区密切相关,而钻遇风城组的井比较有限,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预测各沉积相带分布就具有重要意义。对井下岩心、测井响应、单井沉积相与井旁地震反射特征开展了对比分析,建立了风城组不同沉积相类型与地震相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分频重构与波形分类地震相边界识别方法,指出风城组主要地震相平面分布范围,并结合古地貌对风城组主要沉积相带的分布特征进行了预测。所提取的地震相平面分布规律性强,与井下沉积相及岩性符合程度高,能够反映玛湖地区风城组沉积相平面分布规律,扇三角洲平原—内前缘亚相砂砾岩主要分布在玛湖凹陷西、南与北缘斜坡上倾端,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云质砂岩类主要分布在下斜坡区,并连片分布,凹陷区为大范围滨浅湖—半深湖相泥岩、白云质岩类和泥质页岩分布区,这为玛湖地区风城组下一步多类型油气藏的勘探区域部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带油气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谭开俊  田鑫  孙东  陈建平 《断块油气田》2004,11(6):13-14,18
根据地化指标和测井资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剖析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带的油气分布特征及断裂带对油气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区断裂带的油气分布具有特殊性,其油气分布不仅受断裂活动的控制,同时还受断裂带岩性的控制.在断裂活动期,碎屑岩和火山岩断裂带都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在断裂平静期,火山岩断裂带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碎屑岩断裂带对油气起封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