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准确地反映含油气盆地断盖配置之下油气富集规律,从断盖配置封闭油气机理出发,由断盖配置古断接厚度与断盖配置泥岩封闭油气所需的最小断接厚度,确定了断盖配置封闭油气部位;由泥岩盖层、断层岩和下伏储层岩石排替压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确定了断盖配置封闭油气时期,二者结合建立了一套断盖配置不同部位封闭油气时期的预测方法。应用结果表明:大张坨断裂与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泥岩封闭油气时期(东营组沉积中期至现今)主要在其中西部,少量在其东部的中部,且时期相对较长,有利于油气在沙一下亚段内聚集与保存;断层岩封闭油气时期(明化镇组沉积末期至现今)主要在东部泥岩封闭油气时期的两侧,且时期相对较短,不利于油气在沙一下亚段内聚集与保存,这与大张坨断裂处沙一下亚段目前已发现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预测断盖配置封闭油气时期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可为断盖配置之下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方便地判断断盖配置是否垂向封闭油气,在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机理及其与断距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断裂停止活动时期、泥岩盖层厚度、压实成岩时间和下伏储层岩石泥质体积分数,建立了断盖配置垂向封油气所需最小断距预测方法。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南堡5号构造F3断裂为例,利用钻井和地震等资料得到F3断裂在9条测线处断距,结果表明:南堡5号构造F3断裂与东二段泥岩盖层配置垂向封油气所需最小断距在不同测线处存在差别,在测线L1、L4、L6、L8和L9处F3断裂断距小于其与东二段泥岩盖层配置垂向封油气所需最小断距,断盖配置垂向封闭,有利于油气在其下聚集与保存;而在测线L2、L3、L5和L7处F3断裂断距大于其与东二段泥岩盖层配置垂向封油气所需最小断距,断盖配置垂向不封闭,不利于油气在其下聚集与保存。研究结果与南堡5号构造F3断裂附近东二段泥岩盖层之下油气分布相吻合,证明该方法用于预测断盖配置垂向封油气所需最小断距可行。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地指导含油气盆地内下源上储式油气勘探,以源断盖空间配置油气侧向分流运聚机制及其所需条件为研究基础,通过厘定源岩成熟区、油源断裂分布区和盖层封闭区,研究出一套基于源断盖空间配置的油气侧向分流运聚有利区的预测方法,并用其对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东一段源断盖空间配置天然气运聚有利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  相似文献   

4.
断—砂配置输导体系作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控制着油气的分布.为厘清留楚地区东二段、东三段油气分布规律,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刻画断裂优势输导通道和连通砂体分布,通过东二段、东三段断—砂配置输导体系与下伏沙一段烃源岩之间关系,结合东二段、东三段油气分布,研究留楚地区东二段、东三段断—砂配置输导油气能力及其与油气聚集...  相似文献   

5.
当盖层受到断裂破坏后,其能否封闭油气不再取决于其本身的封闭能力,而取决于断—盖配置的封闭能力,即:断层岩石排替压力大于或等于下伏储层岩石排替压力,则油气被断—盖配置封闭;相反,油气则不被断—盖配置封闭。基于上述原理,研究了含油气盆地断—盖配置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从断—盖配置封闭油气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入手,通过计算一条断裂不同点处的断—盖配置封闭油气所需的最大破坏程度值,比较断—盖配置破坏程度与其封闭油气所需的最大破坏程度的相对大小,建立了一套利用地震资料预测断—盖配置有效封闭部位的方法。该方法在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南堡5号构造的NP5-1断裂与东二段泥岩盖层配置封闭部位的预测结果与已发现油气藏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7.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断裂附近不同部位油气分布规律,在断裂不同时期输导油气能力及其配置有利部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断裂伴生裂缝发育部位和评价其输导油气能力,确定断裂伴生裂缝发育部位输导油气能力较强部位;通过确定断裂凸面脊和评价其输导油气能力,确定断裂凸面脊输导油气能力较强部位,二者叠合建立了一套断裂不同时期输导...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含油气盆地油源断裂处油气富集程度,在烃源岩、断裂和盖层配置及油气聚集机制研究基础上,通过油源断裂活动期、烃源岩排烃期和泥岩盖层形成期,建立了一套源断盖配置下的油气聚集期的预测方法,并利用其预测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内油气聚集时期。结果表明,沙三段烃源岩排烃、南大港断裂开启和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形成,均为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期,三者配置关系良好且时期较长,有利于沙三段烃源岩排出的油气在沙一下亚段内聚集成藏,预测结果与勘探成果吻合。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生储盖组合中油气成藏规律,在分析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所需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断—砂配置垂向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指数(Td)与侧向分流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指数(Tc)的比值与砂体中油气柱高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套综合判别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的方法。利用文中方法综合判别东营组断—砂配置油气输导结果表明: ①南堡凹陷东营组67个已知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运移所需的最小Tc/Td为1,若Tc/Td值大于1,则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反之则断—砂配置垂向输导油气。②NP1-5井东营组11个未知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的综合判别结果显示,1~6号和8号断—砂配置的Tc/Td值均大于1,即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有利于油气在砂体中聚集成藏,油气钻探为油层或油水同层; 7号和9~11号断—砂配置的Tc/Td值均小于1,即断—砂配置垂向输导油气,不利于油气在砂体中聚集成藏,钻探结果为干层。上述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方法判别南堡凹陷东营组断—砂配置油气输导情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首先提出了两大类油气散失的方式和途径,即油气运移过程中的散失和油气成藏后的散失,并分别对各种油气散失的方式进行逐一讨论。在详细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油气散失的6种主要途径和机理(即断裂散失、吸附散失、水溶解散失、天然气扩散散失、次生蚀变作用引起的散失及构造运动引起的散失)进行了描述,建立了5种相关的油气散失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介绍了准噶尔盆地油气散失的定量计算方法,其中对天然气扩散作用造成的散失量计算模型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最后对准噶尔盆地油气散失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NOAA气象卫星具有大面积探测油气田信息的能力,且地面分辨率可满足勘探选区的需要,根据油气遥感异常可以预测不同类型的油气田。苏北的油气遥感异常分布与真武等十几个油气田的勘探结果基本一致,洪泽凹陷厚油层的发现更验证了其可靠性。从控制油气遥感异常的地层和构造条件分析,预测洪泽凹陷的管镇和裴圩异常密集区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该区可能以分散的众多小圈闭为特征,受北北东向基底入字型断裂控制。  相似文献   

13.
油气空间分布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和解剖已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多元统计学与信息处理技术预测油气空间分布的方法。该方法用马氏距离判别法对信息进行集成,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已知样本的含油气概率,并由此建立不同马氏距离值下的含油气概率模板,然后采用该模版预测油气资源在空间分布的概率。南堡凹陷应用结果表明,在凹陷西北部的北堡和老爷庙油田(陆地区),预测结果与目前的含油气井分布吻合;对勘探程度较低的凹陷东南部滩海区进行预测,指出了老堡南、南堡南、蛤坨等有利含油气区块。2005年度已钻17口探井结果与预测符合率达81%,证明该预测模型对降低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有显著效果。图4表1参16  相似文献   

14.
断裂和盖层的相互配置是控制塔里木盆地西部玉北构造带深层油气富集的关键。首次采用盆地模拟的手段探讨了玉北深层油气断盖要素的不同配置关系及其对奥陶系油气富集的影响。对烃源岩热演化历史模拟显示该区下寒武统烃源岩从加里东晚期到燕山期一直处于成熟阶段,喜马拉雅期进入高成熟阶段,现今仍然具备较好的生烃潜力。断膏配置类型的动态模拟表明断裂和膏岩的相互作用是控制玉北深层盐上和盐下油气系统分布的关键因素,深层断裂的结构特征比侧向封堵性对油气运移影响更大。不同断盖组合控制了奥陶系油气的富集程度,其中未断穿型和弱断穿型断盖组合最有利,喜马拉雅期圈闭的保存条件对晚期次生油气藏的形成意义较大。综合认为玉北地区奥陶系发育“长期生油、断膏控注、断盖控聚”的成藏特征,基底卷入断裂和逆冲走滑的拼接程度是评价盐下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论文采用的动态正演模拟方法为玉北地区及台盆区深层断控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通过研究断裂对盖层破坏程度及其对下伏油气封闭能力,剖析了断-盖空间配置类型及其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控制作用。断-盖空间配置分为不封闭型和封闭型,其中不封闭型包括盖层完全被断裂错开和盖层断接厚度小于其封油气所需的最小断接厚度的2种断-盖配置类型,封闭型是指盖层断接厚度大于其封油气所需最小断接厚度的断-盖配置类型。断-盖空间配置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封闭型断-盖配置对油气垂向运移起变径作用,对油气侧向运移起连接作用;不封闭型断-盖空间配置对油气垂向运移起减慢作用和部分变径作用,对油气侧向运移起变径作用。断-盖空间配置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封闭型断-盖空间配置油气均在其下聚集分布;不封闭型断-盖空间配置油气可在其上下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生储盖组合油气的运聚成藏,在源断盖配置油气运聚有利部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成熟区源岩及油源断裂有利部位确定有利油气输导源断配置关系和通过断盖配置断接厚度及其封油气所需的最小断接厚度确定断盖配置封闭油气区,将二者叠合建立了一套源断盖配置油气运聚有利部位预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西部东二段源断盖配置油气运聚有利部位的预测中。结果表明:南堡凹陷西部东二段源断盖配置油气运聚有利部位主要分布在老爷庙构造、南堡5号构造东部和南堡1号构造南部,有利于东二段油气聚集成藏,与目前南堡凹陷东二段已发现油气分布(南堡1号构造未发现油气是因为其构造顶部断盖配置不封闭,油气散失所致)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预测源断盖配置油气运聚有利部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含油气盆地内凹陷区和斜坡区油气分布往往存在差异,为了明确凹陷区和斜坡区的油气分布规律,在断砂配置输导体系研究基础上,分析其控制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凹陷区和斜坡区的断砂配置输导类型不同,凹陷区发育牙刷状、树枝状断砂配置输导体系,而斜坡区发育同层阶梯状、跨层阶梯状断砂配置输导体系;凹陷区和斜坡区的断砂配置输导体系分...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斜坡区油气分布规律,在斜坡区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条件及路径构成研究基础上,通过确定砂体输导油气区油气势能等值线法线的汇聚线与断裂转换带、断裂不封闭部位的叠合关系,建立了一套侧向输导油气路径的预测方法,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区沙二段的侧向输导油气路径的预测中。结果表明:文安斜坡区沙二段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路径仅分布在其西部的中南,北部、中部的侧向输导油气路径较南部发育;油气运移路径均是从西至东,延伸距离相对较短,主要由砂体输导油气区油气势能等值线法线汇聚线与断裂转换带构成,少数由砂体输导油气区油气势能等值线法线汇聚线与断裂不封闭部位构成。预测侧向输导油气路径上或附近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与沙二段已发现的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下生上储组合中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在前人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定量研究的基础上,不仅考虑断-砂接触长度和砂体物性对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的影响,而且考虑了砂体倾角对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的影响,改进了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定量研究方法。选取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5个典型区块中浅层内12条油源断裂为例,利用改进前、后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定量研究方法,对其与16口井中浅层67个砂层配置形成的侧向输导油气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方法研究得到的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评价参数值与砂体中的油气柱高度之间为正比关系,其值越大,砂体中油气柱越高;反之则越低。当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评价参数值大于0.4,油气钻探为油层或同层,小于0.4则为水层或干层,二者吻合关系好,表明改进后方法用于定量研究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是可行的。由于改进后方法研究得到的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评价参数值明显低于改进前方法得到的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评价参数值,表明改进前方法的评价结果可能过高地评估了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给油气勘探带来风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