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城市天然气中长期历史消费情况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模拟城市天然气消费的趋势外推预测模型——龚珀兹负指数函数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趋势外推模型能够模拟城市天然气中长期消费的变化趋势,在根据最小二乘法、BP算法、微粒群算法(PSO算法)训练神经网络求解得到的3个预测模型中,采用PSO算法得到的模型精度高、耗时少,能较准确地反映城市天然气中长期消费情况。  相似文献   

2.
3.
1989年,全世界能源消费为8.013万t,其中石油大约为39%,煤炭为28%,天然气为21%,原子能为6%,其它为水力。众所周知,今后随着对能源需要的增加,象原来以石油和煤炭为主的供给体制不能解决九十年代的能源问题。1989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大约为2MPal.189亿m~3(约3.400万bbl/d的石油),与前年比增加了4%。其中7.946亿m~3(37.5%)在苏联、  相似文献   

4.
城市管道天然气的稳定供应直接关系到市民的正常生活。城市用气由于其月、日、小时用气量的不均衡性,以及用气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天然气调峰问题日益突出。对天然气主要调峰方法如储气球罐调峰、高压储气管束调峰、液化天然气调峰、地下储气库调峰、气田上游调峰的工作原理、特点与工艺计算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每种调峰方式的适用条件与场合。  相似文献   

5.
液化天然气(LNG)历来是一种细分市场产品。它的生成原理是将天然气温度降到极低,使其变为液态,以缩小体积、便于运输。 然而,液化天然气消费量目前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而相比之下,管道煤气的年增速仅为2%。液化天然气是全球增长最迅速的能源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 2 1世纪的最初几年内 ,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将快于煤炭和石油 ,2 0 0 5年以后天然气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将得到快速发展。预计 2 0 10年 ,天然气在能源总需求构成中的比重约为 6 % ,需求量将达到 90 0亿m3 。 2 0 2 0年 ,需求量将达到 2 0 0 0亿m3 ,占整个能源构成的10 %。 2 0 2 0年 ,发电、城市燃气、化工、工业等其他用户将构成天然气的主要消费体。———发电占 4 2 %。发电是全球天然气利用的重点领域 ,也是我国启动天然气市场的主要突破口。由于天然气发电污染小、占地少、运行灵活和气价承受能力较大 ,因此天然气将是替代煤炭发电的…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掌握中国成品油消费动因和中国成品油未来消费趋势,分析了中国成品油消费结构及特点,对各行业不同类型成品油分别识别了影响其消费的因素,建立了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这些因素对成品油消费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并根据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未来成品油消费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交通运输业产值增长对柴油消费增长的影响大于对汽油消费增长的影响,私人汽车保有量对生活汽油消费增长具有较大影响,航空周转量对煤油消费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工业产值对柴油消费的影响较小,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运输业替代能源的应用、柴油车使用范围缩小及频率降低,中国的柴油消费将很有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NGH),俗称可燃冰,作为燃料其可利用价值极高。但是,在长距离输油、气管道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对管道全线平稳运行影响较大,因此,对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预防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天然气的组成、酸气含量、水的矿化度、表面活性剂及外场等因素等各种因素对天然气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影响天然气综合商品率的主要因素有装置的产品率、气井气占原料气的比例、自耗气及深冷加工减量、输配率、外输气管网的压力变化等.本文对上述影响因素的理论指标、实际值以及该因素的变化对商品率影响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然气市场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红 《天然气工业》2018,38(4):145-152
承接2016年回暖之势,2017年中国天然气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天然气消费量达2 335×10~8 m~3、年消费增量达353×10~8 m~3。为此,有必要剖析推动中国天然气市场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因素并预测其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1)2017年爆发式增长主要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好转、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深入实施、化工等大宗产品价格回升、华东地区天然气发电负荷增加、管道天然气供应价格相对较低、LNG汽车市场整体呈现回暖态势等因素;(2)经济发展形势、"煤改气"的推进、政策实施方向、油气价格趋势等外部因素将能继续支持天然气市场的快速增长;(3)但天然气产业的自身条件、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将对市场发展造成制约。结论认为:(1)2020年之前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量仍会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但难以维持每年300×10~8 m~3的增长规模;(2)工业燃料和发电是天然气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3)环渤海等地区是未来天然气需求量增长的主要区域。为了保持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态势,提出如下建议:(1)千方百计扩大天然气供应规模,在认真做好国产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的同时,积极落实进口天然气资源;(2)毫不松懈地建设基础设施,管道要超前建设,LNG接收站要加大力度建设,地下储气库等调峰设施要鼓励建设;(3)科学合理地理顺天然气价格,居民价格与非居民价格并轨首当其冲,确立价格是平衡供需关系的杠杆作用,减少行政干涉。  相似文献   

12.
李波  张科  王丹  李冬  李晓翀 《天然气工业》2016,36(3):114-119
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正在逐年增加,但其增速仍较为缓慢,天然气消费市场仍有较大的开发空间。为此,以陕西省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为背景,从分析我国天然气利用情况入手,探讨了该地区天然气消费市场开发的潜力及迫切性。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将市场划分为县乡级小型近期型市场、地市级中型近期型市场、重点区县中型中期型市场、地市级大型早期型市场等4类,将用气阶段划分为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等3个阶段。最后,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区域天然气市场分别提出了开发方案:①对处于起步期的市场,燃气企业应注重城市燃气业务的开发,践行政治责任;②对处于成长期的市场,应注重调整用气结构,践行经济责任;③对处于成熟期的市场,应关注其周边新建、改建、扩建的大型高精尖类工业用户,优先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践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中国严重依赖煤炭的畸形能源结构和世界非常规天然气的发展趋势,促使中国坚持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同时并重,共同推动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雄厚,技术可采资源量达34×1012 m3,其中致密气最为现实,技术可采资源量达11×1012 m3,已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区大规模开发,其他主要盆地也有规模储量发现;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达12×1012 m3,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已在中国部分地区获得工业产能,具备规模开发的基本条件,可以加快发展;页岩气勘探开发刚刚起步,已经开展系统评价工作,稳定区海相页岩具有与美国类似的地质条件,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初步评估中国稳定区海相页岩中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约为7.5×1012 m3。建议如下:①增强致密气政策扶持力度,推进技术再进步,降低致密气经济下限;②完善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加快开发进程;③全面可靠评价页岩气、加快试验区建设、强化技术攻关,共同推动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发展进程。预计经过2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将占天然气总产量的"半壁江山",随后继续发展,逐步成为中国天然气产量的主体和助推中国能源结构改善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4.
城市燃气以往长期使用含有较多萘杂质的人工煤气,近年来被天然气置换后,已沉积的萘随着天然气的流动在管道内运移有可能导致管道堵塞或设备损害,甚至影响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了研究燃气管道中已沉积萘的运移问题,以云南省昆明市的燃气管道为例,运用Fluent流体动力学软件,选用离散相模型(RSM)和雷诺应力模型(DPM),模拟分析了在燃气管网常见的水平直管、水平弯管、三通管等3种管型内已沉积萘的运移规律,研究在不同的管径、弯曲比和管径比下,粒径、气流速度、温度和压力对已沉积萘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水平直管、水平弯管、三通管中萘的运移率与沉积萘的粒径呈负相关关系,与压力、入口速度呈正相关关系;②随着温度升高,水平直管、水平弯管、三通管中萘的运移率先减小而后增大;③萘在燃气管道中的运移率受入口速度的影响最大,受温度的影响次之,受压力的影响最小;④萘的运移率与水平直管管径、三通管管径比呈正相关关系,与水平弯管弯曲比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对于保障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中型气田成藏的主控因素及勘探领域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研究大中型气田成藏的主控因素及勘探领域,对于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中国目前只在西部、中部、东部及近海4个含气区11个盆地有储量大于100×108m3的大中型气田[统计不包括南海南部含气(油)区及台湾省]。结合中国的地质条件,总结了中国大中型气田形成的10条主控因素,其中充足的生气量、较高生气强度的富气凹陷以及大区域良好的封闭保存条件是形成大中型气田诸多地质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地质因素。据天然气资源的探明程度,今后相当一段时间仍应以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莺琼、东海、柴达木、准噶尔以及松辽、渤海湾盆地深部为重点,并以中西部前陆盆地、中古生界碳酸盐岩气和煤成气、近海及东部含煤-含气(油)盆地及深部湖相泥岩气、具有二次生气及良好保存条件的中古生界煤系及碳酸盐岩系为重点勘探领域,并要重视广义生物气的勘探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天然气统计预测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天然气由地下资源变成商品经历了复杂的过程,涉及许多术语概念,容易产生混淆,有可能会影响到对天然气的统计、预测和深入研究,为此对中国天然气统计预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①地下天然气以气层气和溶解气(石油伴生气)形式赋存,前者的产量在我国近期迅速增长,而后者的产量则呈下降趋势,在预测未来指标时决不能将其混为一谈;②致密气在美国属于非常规天然气,而我国却将其纳入常规气产量,因此在讨论非常规气占天然气产量比例、页岩气占非常规气比例时不能将两国间的数字仅作简单对比;③地面钻井采出的煤层气和矿井井下抽采的煤层气(煤矿瓦斯)在产量控制因素、成分和利用率上均存在着重大差别,须分别统计并预测其未来产量;④在未作初步普查勘探前,尚无能反映研究区各层系地下一定深度含气性和可采性的基础性参数,这时对其天然气资源潜力评估所得数字的可靠性甚差,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⑤页岩气虽具大面积分布的特点,但其勘探开发仍要经历普查选区面中求点逐步发展的程序,要经历逐步认识中国页岩气特点适应中国特殊的外部环境的过程,在起步阶段不宜有过高的发展指标;⑥天然气井口产量、管线进口门站和LNG接收站的输入量与可供用户的商品量之间有明显差别,我国的天然气统计工作和消费量规划中应关注此问题;⑦在天然气规划中应注意到管线的建成与达到其设计能力之间的时间差。  相似文献   

17.
张涛  杨娇敏 《天然气工业》2016,36(9):135-140
近年来,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合理预测区域市场天然气的消费量,对天然气调配和管网的优化调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中国29个省市2010—2014年天然气消费量的数据,构建灰色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并且进行精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新陈代谢GM(1,1)模型拥有较好的预测精度。通过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测全国及各省份的天然气消费量,结果表明:(1)预计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3 785.21×10~8 m~3;(2)从空间分布来看,华东地区天然气消费量最高,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呈现"西低东高"的分布格局;(3)从省际层面来看,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最高的前5个省区市为浙江、辽宁、北京、江苏、广东,天然气消费量最低的5个省区市为云南、宁夏、吉林、黑龙江、贵州。在被统计的29个省区市中,广西的天然气消费量增幅最大,宁夏的降幅最大。通过准确预测各地区天然气消费量,为未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预测提供了一个新的预测模型和消费增长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形势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天然气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供、销、储、运体系正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客观把握当前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形势、趋势并做好科学预判,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课题。为此,通过分析全球天然气资源现状、贸易格局与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趋势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从需求、供给等方面对我国天然气产业进行了展望分析与判识,进而提出了推进天然气产业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综合能源弹性系数法,预测203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约为6 500×10~8 m~3;②受能源供给侧改革、工业化、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远高于产量增速,天然气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③需要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以保障国内天然气增储上产;④持续拓展多元化的进口渠道,分散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增长过快的风险;⑤加快全国性、动态化互联互通体系及枢纽建设;⑥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逐步放开行业性、季节性消费管控,加强对全国市场的整体销售引导。  相似文献   

19.
采气速度是气藏最重要的开发指标之一,前人多从稳产期、采出程度等技术方面研究其合理性,而较少考虑经济效益。对于特定地质特征的气藏,存在一个合理的采气速度,使得在技术上满足较高的稳产期采出程度,同时又能在经济上保证较高的效益,以实现动用储量、累计采出程度、经济效益三者的最优配置。文中以澳大利亚海上Bk气田为研究对象,首先,从采出程度、稳产时间等技术指标因素确定了合理开发井数为10口;其次,建立经济效益评价模型,研究了不同采气速度的净现值;最后,构建综合考虑稳产期采出程度和净现值的目标评价函数,确定了Bk气田最优采气速度范围是3.57%~3.93%,与既有规划的3.75%基本一致。研究成果为后续整个项目的产能部署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及中国南方页岩气发育有利区预测   总被引:91,自引:2,他引:91  
聂海宽  唐玄  边瑞康 《石油学报》2009,30(4):484-491
在系统研究美国页岩气成藏理论和成藏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页岩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前者指页岩本身的因素,包括有机质类型和含量、成熟度、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矿物组成、厚度、湿度等;后者主要包括深度、温度和压力等。其中,有机质类型和含量、成熟度、裂缝及孔隙度和渗透率是控制页岩气成藏的主要因素。结合主要影响参数,建立了预测页岩含气的种类、比例和页岩气藏发育有利区的参数模型。运用此模型类比研究发现,中国南方古生界海相页岩层中,寒武系和志留系是页岩气发育的最有利层系。寒武系页岩气藏发育最有利区位于四川盆地和米仓山—大巴山前陆以及渝东、黔北、湘西—江南隆起北缘一线;志留系页岩气藏发育最有利区位于上扬子的四川盆地和米仓山—大巴山前陆和渝东—鄂西一带、中扬子鄂北以及下扬子苏南等地。并对各有利区的泥页岩指标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页岩气早期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