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志明  张炯明  罗衍昭 《钢铁》2012,47(2):67-71
 利用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热装热轧微合金钢板出现的表面裂纹进行分析研究,并与使用同批次连铸坯冷装热轧无裂纹的钢板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表面裂纹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热装热轧微合金钢板产生表面裂纹的原因是铸坯冷却或加热过程中Cu、As低熔点元素在奥氏体晶界的偏聚。与热装热轧板相比,冷装热轧板晶粒尺寸小直径在10μm左右,而热装热轧板晶粒尺寸大且不均匀。热轧板析出物尺寸在15~25nm之间,裂纹源处较基体多,大量细小的Nb(C,N)化合物在奥氏体晶界析出,降低了晶界强度。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鞍钢微合金钢板坯中间裂纹的产生原因,采取了降低中间包钢水中的S含量、优化扇形段驱动辊压力和转矩、优化二冷水水量等措施。采取措施后,铸坯中间裂纹指数降低,连铸坯内部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凝固及相变特性角度解决微合金钢连铸坯表面裂纹问题,建立了与合金化相关联的初始凝固包晶反应度模型、奥氏体晶粒长大模型、铁素体转变量模型以及碳氮化物的析出模型。结合铸坯实际冷却条件,进一步建立了包晶反应度预测、初生奥氏体晶粒长大、铁素体转变、析出相析出等对铸坯表面裂纹敏感性的预测模型。针对某J55钢连铸板坯,奥氏体晶粒尺寸超过1 mm、铁素体析出量为10%、二次相析出量增加时,横裂纹敏感性最大。表面裂纹敏感性预测模型有助于实现基于成分微调和组织调控的微合金钢连铸、热装等生产过程表面裂纹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铌钒钛微合金钢连铸坯表面裂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武钢大生产中的几种铌钒钛微合金钢连铸坯表面裂纹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在生产中采取相应对策,使连铸坯表面质量得到改善。同时还在铸坯试样上预制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纹,通过模拟轧制试验,探讨了连铸坯表面裂纹对中厚板表面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低碳含铌钢表面微裂纹形成的机理原因,分析出裂纹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采取对应措施,有效控制了微裂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中碳V、Ti微合金钢连轧圆坯的表面裂纹,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中碳V、Ti微合金钢的高温塑性和脆性温度范围,分析了影响中碳V、Ti微合金钢铸坯、连轧圆坯表面裂纹的因素,确认在900~820%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下降,钢中V、Ti氮化物和碳氮化物在奥氏体晶界大量析出,弱化了晶界的变形能力,是造成中碳V、Ti微合金钢连轧圆坯表面裂纹的主要原因。结合实际生产过程,对现行生产工艺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微合金钢连铸坯横裂纹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横裂纹一直困扰着连铸坯质量,由于其影响因素众多,迄今为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国内外研究均围绕着连铸过程中横裂纹发生的2个主要特征(温度特征、组织特征)来寻求解决横裂纹问题的思路。首先概述了影响表面横裂纹发生的内因和外因,然后归纳了国内外铸坯横裂纹的控制措施,最后提出了在未来铸坯横裂纹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德国DIN20MnCr5齿轮钢浇铸后在红热状态脱模,立刻由保温车红送到锻轧车间的加热炉中加热,然后锻轧成材或坯。钢锭脱模后时常发生纵裂现象,或轧制后在钢锭表面上出现成群细小裂纹[1]。由于此类裂纹较深,难以磨削清理掉,因而报废。这种现象在特殊钢生产中普遍存在,因此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减少红送裂纹应采取的措施。1 试验用钢DIN20MnCr5钢为德国牌号的齿轮钢,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试验用DIN20MnCr5钢的化学成分见表1,临界点的测定结果见表2。表1 DIN20MnCr5钢的化学成分/%Tabl…  相似文献   

9.
夏文勇  朱正海  干勇 《钢铁》2011,46(12):29-32
 在对析出相行为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铸坯热应力变化与组织演变分析讨论了微合金钢红送裂纹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铸坯输送方式的不同以及装炉温度的变化对装炉时铸坯中析出相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输送方式以及不同装炉温度条件下再加热结束后的铸坯中析出相的存在状态较为相似;微合金钢红送裂纹是在析出相行为、组织演变和热应力变化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铸坯组织的演变,即两相区中奥氏体晶界先共析铁素体网膜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合金钢SG610E250 mm×2000 mm连铸尾坯封顶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打水封顶工艺,在距离铸坯尾部2 000 mm范围内存在严重的中心缩孔,而低拉速无水封顶可以将缩孔尾坯长度减小到了 900 mm.但是由于低拉速无水封顶工艺,拉速≤0.2 m/min持续时间长,导致连铸坯表面温度降低,进入...  相似文献   

11.
微合金化钢连铸坯角部横裂纹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林  杨春政  陶红标  张慧  刘建华  吴夜明 《钢铁》2012,47(10):27-33,39
为研究微合金钢连铸坯角部横裂纹缺陷形成机制问题,从理论上研究了连铸过程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行为,并在板坯连铸生产中进行"卧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X65管线钢中碳氮化钛、碳氮化铌、氮化铝的开始析出温度分别为1 508、1 123、1 165℃,析出峰值温度分别为1 360、870和840℃;"卧坯"试验发现结晶器内及垂直段无裂纹,在距弯月面3 270mm处,即对应于弯曲开始后710mm开始出现多处外弧横裂纹,而弧形段内无内弧裂纹,在弯曲段铸坯角部温度处于钢的第Ⅲ脆性区,同时外弧受拉应力,这是造成外弧角横裂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的目的在于节省大量的加热能源、提高加热炉生产能力、减少连铸坯的烧损、降低轧制故障、提高成材率、加快物流运动、减少坯料库存和流动资金的占用等。连铸坯热装热送可以显著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而热送热装工艺被国内的众  相似文献   

13.
 结合新钢生产含铌Q345钢的连铸坯生产流程,借助数值模拟,分析了连铸坯堆冷的形式对热装的节能效果和生产节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钢现行工艺下,含铌Q345连铸坯需下线堆冷,至堆垛中所有连铸坯表面最高温度低于650℃后再组织热装;相对于冷装,热装可节能197.5~285.5kJ/kg,效果显著;由于堆垛的形式和初始温度决定了实施热装所允许的堆冷时间,可根据该时间与加热计划合理组织堆垛方式。  相似文献   

14.
陈本文  张坤  苏春霞  赵刚  杨晰  付超 《特殊钢》2018,39(4):31-34
采用扫描电镜、EDX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22SiMn2TiB钢连铸坯的氧化铁皮除不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现行加热工艺条件下容易使钢中Si(0.70%~1.00%)氧化,并在连铸坯氧化铁皮中形成Fe2SiO4(铁橄榄石),经高压水除鳞冷却后Fe2SiO4形成类似锚状形貌,将FeO层钉扎住,增加了与基体的附着力,致使氧化铁皮很难完全被除掉。通过优化加热工艺,控制连铸坯加热出炉温度为1 250~1 300℃,可使连铸坯经除鳞点后温度控制在1 173℃以上,减小氧化铁皮与基体的结合力,可有效的解决22SiMn2TiB钢连铸坯除鳞不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文江  杨海江 《宽厚板》1999,5(6):25-27
本文论述了连铸板坯热送热装的意义及其支撑技术,着重分析了邯钢热送热装的工艺状况并做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16.
低合金钢钢锭红送裂纹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现场低合金钢钢锭红送裂的产生情况,计算并分析了钢锭红送及再加热过程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变化规律,测定了钢锭的高温强度和塑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钢锭红送裂纹的形成机理。为生产中防止产生红送裂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