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328m2烧结机脱硫系统处理烟气量为198万m3/h,采用旋转喷雾干燥脱硫工艺进行全烟气脱硫。系统运行后SO2排放≤100mg/m3,脱硫效率≥90%,粉尘排放≤30mg/m3,完全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2.
马银华  党平  崔晓波 《鞍钢技术》2021,(1):33-35,39
介绍了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炼焦部7m焦炉烟气排放现状,阐述了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工艺选择、工艺原理和技术特点.通过应用SDS干法脱硫+布袋除尘+中低温SCR脱硝技术,焦炉烟气SO2和NOX排放浓度分别达到了8~10 mg/m3和100~120 mg/m3,颗粒物排放浓度<10 mg/m3,均符合国家超低排放标准要求,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承钢360m~2烧结机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承钢2号、3号360 m2烧结机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采取适当延长烟气与脱硫剂接触时间,提高吸收塔浆液循环量,控制合理的浆液密度和p H值,降低烟气温度等措施,该系统脱硫效率达到了95%以上,脱硫后烟气中SO2含量100 mg/Nm3,烟尘含量50 mg/Nm3,副产品石膏的纯度90%,含水率10%。实践证明,该脱硫工艺对承钢烧结烟气脱硫效果明显,除尘效率较高,年可减少SO2排放1.2万t。  相似文献   

4.
有机胺吸附解吸工艺在烧结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静  包文琦  赵军  崔桂华 《山东冶金》2011,(4):41-43,46
莱钢4#265m2烧结机烧结烟气脱硫系统采用有机胺吸附解吸工艺,系统由烟气净化及SO2吸收、吸附液再生、胺吸附液过滤净化等工序组成,通过从环冷机引出废热,经再沸器后排放,解决了烟气温度低且波动大的问题;增加除氯站,除去吸收剂中富集的氯离子;采用自清洗空气过滤器等保证产品酸的品质。改进后系统运行稳定,烟气入口SO2含量<1300mg/m3,出口SO2含量<100mg/m3,脱硫率>92%。  相似文献   

5.
济钢400 m2烧结机选用SDA脱硫技术进行烟气脱硫,该技术系统主要包括脱硫及除尘系统,脱硫剂贮存、制浆及输送供给系统,循环灰贮存、制浆及输送供给系统,脱硫灰、除尘灰输送贮存及外排系统。应用实践证明,SDA脱硫技术运行稳定,脱硫效率高,且颗粒物排放浓度低,烟尘排放浓度小于20 mg/m3,二氧化硫和颗粒物同时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左松伟  丁勇山 《冶金能源》2022,(2):58-60,64
文章介绍了某钢铁厂电站燃气锅炉烟气钠基干法脱硫工程的主要系统构成、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工程建成投产以来,设备运行稳定,外排烟气粉尘浓度≤5 mg/m3,SO2浓度≤35 mg/m3,达到了超低排放的要求,是钠基干法脱硫工艺在燃气锅炉上的一次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烧结烟气的深度治理,基于逆流式活性炭脱硫脱硝工艺,宁钢建设了一套采用模块化设计、脱硫脱硝分层、活性炭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的脱硫脱硝系统。系统平稳运行后,净化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指标分别为5mg/m3、46mg/m3、8mg/m3,实现了烧结烟气的超低排放。同时,对该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措施,为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天钢公司先后投巨资对三台烧结机实施烟气脱硫除尘改造,治理初见成效。其中,360 m2烧结机烟气脱硫除尘系统已运行一年多;265 m2烧结机烟气脱硫治理项目于2014年10月份投入使用。两套烧结烟气脱硫除尘设施均采用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投产至今始终保持稳定运行,脱硫效率在95%以上,烟气中排放的颗粒物在20 mg/Nm3以下;SO2排放稳定在100 mg/Nm3以下,排放指标均远好于国家排放标准。目前,180 m2烧结脱硫项目土建工程现已完  相似文献   

9.
针对烧结粉尘对莱钢4#265m2烧结机烟气脱硫的影响,采用烟气前期预处理,中间加强胺液净化等措施,实现了脱硫效率95%以上,SO2排放浓度低于100mg/m3,确保烧结烟气中SO2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
周亮  路亮 《山东冶金》2012,(6):54-55
结合济钢400m2烧结机烟气特点,应用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技术进行脱硫,采用BOT管理模式,确保达到治污减排的目的,实现经济高效运行,吨矿脱硫成本5元,在线监测SO2排放浓度为60mg/m3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环保排放标准,降低冶炼机组脱硫成本,针对冶炼企业存在的烧结烟气污染问题,对传统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设计了自动喷氨和燃烧加热技术,对脱硫反应环节和热风炉燃烧供热过程进行建模,预测并控制烟气出口SO;的浓度和反应器温度,将干扰因素的扰动降至最低水平。国内多个冶炼企业改造后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模型预测的智慧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使得每年氨水节约成本10万元,煤气节省120万元,生产效率提高25%,当设备入口烟气中SO2的平均浓度为422.43 mg/m3(标准状态)时,出口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分别低于28 mg/m3,能够满足预期的排放要求,喷氨系统的控制效果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2.
低品位氧化锌烟气脱硫结垢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低品位氧化锌灰作为脱硫剂吸收模拟烟气中SO2。考察脱硫循环浆液的pH和氧化铅含量、矿浆浓度、不同吸收反应器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同时观察脱硫系统结垢情况。结果表明,在进口SO2浓度为3 000mg/m3、pH 6、矿浆浓度15%、浆液中氧化铅含量5%、液气比L/G=3L/m3、烟气量12m3/h、脱硫吸收反应器采用空塔喷淋的条件下,脱硫效率能够达到90%以上,且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结垢现象。  相似文献   

13.
以某电厂300 MW燃煤机组为例,对脱硫废水烟道喷射系统进行CFD数值模拟,研究了雾化粒径、烟气温度、烟气流速和喷枪布置方式对液滴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化粒径明显影响液滴群蒸发质量百分比和蒸发时间,在较低的烟温下(140℃),需要较小的雾化粒径(≤50μm)才能保证液滴完全蒸发;烟气温度对液滴群蒸发质量百分比和蒸发时间的影响显著,随着烟气温度升高,液滴蒸发速率加快,蒸发时间明显减少;烟气流速对液滴蒸发特性影响不大,随着烟气流速升高,烟气量增大,液滴群蒸发时间会降低,而液滴群蒸发质量百分比变化不大;在烟道同一截面处,不同喷枪布置方式对液滴蒸发影响小。  相似文献   

14.
田颖  井溢农  王雨 《包钢科技》2014,40(2):72-75
文章介绍了烧结烟气脱硫副产物脱硫灰及脱硫石膏的理化特性;目前国内外脱硫灰、脱硫石膏技术发展及综合利用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脱硫副产物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烧结余热梯级利用及脱硫脱硝一站式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钢铁厂430 m2烧结机及环冷机的烟气气氛和温度分布情况,提出烧结烟气的脱硝-余热利用-脱硫一站式解决方案。根据烧结烟气的气氛和温度将烧结烟气划分成3部分:非脱硫脱硝系烟气(115℃)、脱硫脱硝系烟气(86℃)和脱硫系烟气(360℃)。其工艺流程为,首先利用冷却机中温段热空气(150℃)和脱硫系烟气以及其他外部热源对脱硫脱硝系烟气进行加热,使脱硫脱硝系温度达到270~320℃后进入脱硝装置,采用低温NH3-SCR法进行脱硝;其次将270~320℃已脱硝的烟气通入余热锅炉内生产蒸汽,产生的蒸汽一部分用于烧结矿料的预热,其余部分并入蒸汽管网;然后将160℃的锅炉尾部烟气与换热后的脱硫系烟气通入浓缩塔中,与来自脱硫塔的硫酸铵溶液接触换热,烟气冷却至最佳脱硫温度70~80℃后进入脱硫塔内,采用湿式氨法脱硫技术进行脱硫,与此同时硫酸铵溶液因水分的蒸发而浓缩,烟气的余热进一步得到有效利用。本工艺可使烧结系统烟气的余热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以及烟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张磊 《甘肃冶金》2016,(1):20-22
介绍了湿法烟气脱硫(FGD)系统GGH(回转式气-气换热器)运行中易出现的堵塞等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防止GGH堵塞的对策,对同类型电厂烟气脱硫系统工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莱钢热电厂采用焦化剩余氨水处理烟道气技术,对4^#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进行了改造,实现了烟气脱硫和烟气达标排放,同时对焦化剩余氨水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8.
烧结烟气脱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工艺特点介绍了湿法脱硫技术、半干法脱硫技术、干法脱硫技术在烟气脱硫上的应用情况。对现有典型烧结烟气脱硫方法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特点、设备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分析了选择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方法和原则,并介绍了各工艺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钢国际在对比国内外脱硫技术、分析烧结机烟气特点,以"以废治污、副产物资源化利用"为基本点,引进、消化、再创新,开发了旋转喷雾半干法脱硫技术,主要包括脱硫除尘系统,脱硫剂(石灰粉)贮存及浆液制备供给系统,脱硫灰输送、循环及外排系统和排空系统等。该技术在济钢400m2烧结机应用投产后,实现了与烧结机生产100%的同步作业率,外排烟气SO2浓度低于200mg/m3,吨烧结矿治污费用约6.9元/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