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快速直读光谱仪和原位分析仪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对比。为解决实际生产中利用酸洗检验铸坯偏析无法定量化描述的问题,将铸坯切割成小试样利用快速直读光谱仪模拟原位分析仪对铸坯质量进行检测,实现了对铸坯偏析的量化检测,为酸洗检测铸坯偏析提供了一种借鉴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3.
4.
电磁搅拌对铸坯化学成分偏析影响机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提出溶质析出-扩散机理;在固-液界面处的溶质析出速率取决于扩散速率,溶质从固-液界面的传质速率取决于溶质的扩散速率。在此基础上,建立 溶质在固液相平衡分配系数,有效分配系数,扩散系数,铸坯凝固系数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6.
钢液凝固过程中碳的不均匀分布是导致铸坯低倍碳偏析的主要原因,研究了钢水过热度、拉速、电磁搅拌强度对铸坯碳偏析指数的影响。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将中间包浇铸过热度控制在20~30℃、拉速1.8 m/min、结晶器电磁搅拌在200 A和4 Hz,对铸坯碳偏析改善有利,碳偏析指数降到了1.02。 相似文献
7.
8.
9.
利用金属原位分析仪对300 mm×360 mm 42CrMo钢连铸坯中碳、硫、锰、铬、硅等元素偏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碳属于易偏析元素,偏析主要出现在连铸坯边长1/4处及中心部位,铬几乎无偏析。该方法具有定量准确性、结果直观性的优点,是连铸工艺改进和铸坯质量监控有效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10.
应用金属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研究了40Cr钢(%:0·38~0·40C、0·90~0·91Cr、0·015~0·029P、0·009~0·014S)240mm×240mm连铸坯中C、S、P和Al的宏观偏析规律。研究表明,在铸坯45%~63%等轴晶率下中间包钢水过热度(5~32℃)对C的宏观偏析没有显著影响,但对S、P宏观偏析产生明显影响。S呈中心正偏析,P呈中心负偏析,低过热度(5℃)不能减轻S和P的偏析程度。Al元素中心正偏析主要是Al2O3夹杂向连铸坯中心聚集所致。 相似文献
11.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以其快速、准确、多元素同时分析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但由于设备、氩气、分析方法等因素产生误差,直接影响分析的准确度及精度,于是对造成光谱分析误差的因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连铸坯产品质量缺陷中的偏析问题,应用金属原位分析仪对连铸板坯、方坯、圆坯及中厚板偏析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对样品的缺陷情况有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分析得出,生产中频繁出现的偏析主要是P和S偏析度过大造成的,为今后冶炼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通过改变预燃时间 ,火花光源、电弧光源、痕量分析光源的激发时间来缩短激发周期进行中低合金钢分析的方法 ,通过实验将分析周期从 3 4s缩短到 2 3 s,从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结果对照来看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15.
连铸坯凝固过程中溶质偏析的影响因素及计算过程非常复杂,采用数学模型可有效地简化计算过程,介绍了国外有关专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方法。实际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数据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17.
为研究在动态轻压下条件下等轴晶和柱状晶组织与管线钢板坯中心偏析的关系,试验通过改变中包钢水过热度来获得铸坯中心不同凝固组织,并分析不同凝固组织内的中心偏析情况。试验铸坯分别采用热酸腐蚀、化学分析的方法,定性、定量分析过热度在11~32℃之间,铸坯厚度方向上元素含量分布和不同凝固组织中的偏析形貌。结果显示:过热度在14℃以下的坯样中心为等轴晶组织,过热度在20℃以上的坯样中心完全为柱状晶组织;在现有轻压下条件下,中心为等轴晶和过热度为32℃时中心柱状晶组织的坯样中心偏析度均较低,但因铸坯中心整个等轴晶区内会分布着偏析点,因而较之中心柱状晶组织,中心为等轴晶组织中点状偏析分布范围较宽;当中心为柱状晶组织时,适当提高过热度、优化压下量,可降低中心偏析度,提高中心偏析评级。 相似文献
18.
结合某厂连铸生产数据,采用带有附加动量项的改进BP算法,建立了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其预测准确率为90%,可满足连铸生产中对铸坯中心偏析预报精度的要求。分析导致预报偏差的主要原因是,网络模型隐含层节点较多、网络结构复杂、中心偏析等级为1.0的样本学习次数较多和噪音样本剔除不彻底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