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渤海A油田储层岩性、黏土矿物含量的分析研究以及储层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分析,并针对评价结果分析了该油田潜在的储层伤害情况。随后开展了钻完井液体系优化及储层保护相关研究,确定了最终的作业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优选钻井液暂堵剂后,岩心切片0.5 cm后渗透率恢复值可达96.27%;使用清洁盐水、隐形酸完井液和稠油储层完井液进行储层保护实验时,隐形酸完井液的效果最好,可达96.35%;使用钻井液与隐形酸完井液系列流体污染储层岩心时,渗透率恢复值可达93.23%,说明该套钻完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储层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系统分析评价了涠洲12-1C平台调整井目标储层损害因素,提出了完井液体系优化与产能释放措施建议,并优选了核心处理剂,系统评价了优化后完井液体系性能。结果表明,钻完井过程中主要损害因素为低渗水锁和储层水敏;优化后完井液体系具有溶蚀性好、防膨性强、腐蚀性小、防水锁性好等特点,优化后的单项流体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性能和储层改造性能;提出的涠洲12-1C平台调整井钻完井液体系使用建议有利于充分释放产能。  相似文献   

3.
张军杰 《辽宁化工》2015,(3):325-328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地层压力大、温度高,部分区块原油密度大,粘度高;储层发育有孔隙、裂缝和溶洞,非均质性较强,部分井在钻井过程中出现放空和漏失后可以直接测试完井,钻遇未漏失井则需进行储层改造。本文结合塔河油田深井稠油油藏特征和流体性质,探索出了漏失井压井工艺、防凝管替液诱喷工艺、掺稀生产配套工艺和酸压完井试油工艺,逐步形成了具有塔河特色的超深稠油井高效完井试油技术  相似文献   

4.
渤海某油田由于储层产出液矿化度高,原油粘度大、胶质含量高,导致生产井存在严重的腐蚀结垢及地层堵塞污染等问题,造成油井产量递减,低效井增多。本文通过对该油田油藏情况及结垢堵塞原因的分析,开发了一套多功能储层保护修井液体系。其中,多功能清洗剂可有效清洗井筒及近井地带有机垢,无机垢清洗剂可深度清除地层无机垢,疏通地层孔道,洗井助排液可提高作业后地层孔隙流体生产返排能力。通过现场多井次应用,作业井平均产能恢复率106.25%,实现了提液增油的目的,该措施可推广应用至其他稠油油田或高矿化度产出液油田。  相似文献   

5.
针对渤海B油田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污染储层等问题,通过向完井液中引入有机酸YJS解除储层堵塞,采用离心法和激光粒度法对其中粘土稳定剂的种类和加量进行了优选,进行了腐蚀性能的测试和缓蚀剂的优选,并对优选的体系与原油和各工作液间的配伍性进行了评价,最终确定有机酸完井液配方为:海水+0.5%有机酸YJS+2.0%粘土稳定剂NWJ +2.0%缓蚀剂HHS;储层保护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优选的有机酸完井液体系能使污染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115%,不仅能有效地保护储层,同时还能一定程度的改善储层,疏通油流通道.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低渗透油藏的敏感性及伤害机理,对于新井,研究确定了低渗透油层射孔完井合理负压值范围,优选了适合于低渗透油层的完井液并确定了性能指标,可提高地层完善程度,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对于老井分析了注入水和洗井液对储层岩心的伤害程度,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污染措施,可避免注入水及洗井液进一步加重对储层的污染,对于低渗透油田长期稳产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渤海X油田为典型的疏松砂岩稠油油田,该类储层污染伤害复杂,油井解堵难度大,且随着开发的深入,出砂、无机垢、结蜡以及胶质沥青质析出等多个储层伤害问题并存,采用常规有机解堵、热洗等效果欠佳。本文在明确储层伤害机理的基础上,以稠油油藏凝固点的不同对储层伤害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实验研究提出了ZCCY新型复合解堵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不同凝固点下稠油油藏储层伤害问题,并在X油田进行推广应用。研究表明,ZCCY稠油解堵体系可有效改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储层伤害问题,快速恢复油井产能,具有针对性强、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新疆油田公司年稠油产量比重一直占全油田原油产量的1/3。多年来,油田公司根据开发效果和开发难度,对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进行分类,并采取针对性开采方式实现稠油油藏有效开发。利用水平井技术提高稠油开发效果成为近几年来油田公司致力于提高稠油开发效果上频频使出主要招数之一。本文介绍了两种目前已在新疆油田推广应用的水平井常规完井技术,并根据新疆油田稠油区块储层特点提出了三种新的完井技术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LF15-1油田ZJ10灰岩储层为孔隙型储层,以中、低孔低渗为主,储层孔吼较小,裂缝不发育,钻完井液对储层存在不同程度的伤害。从储层基本特征、储层敏感性评价及目前所用钻井液性能评价着手,分析了储层潜在的损害因素,开展了储层保护钻完井液体系优选研究。基于选择性暂堵技术,得到了PRD钻完井液体系具体配方,建议在钻井液体系中加入0.7%PFVIS和2.0%PF-FLO;在完井液体系中加入5%PF-JPC和2%CA101-4。动态损害实验评价表明,优选的PRD钻完井液体系对储层保护效果显著,液相侵入深度及表皮系数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由于具有最大限度地增加油藏泄油面积与充分利用上部主井眼以节约钻井费用等显著优点,已经成为高效开发多种油气藏的理想井型.为了进一步丰富油气藏开发手段,提高油气藏的综合开发效果,特别是浅薄层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胜利油田尝试利用水平井技术开发春光油田排601断块.本文针对油藏地质特征和对完井的要求,进行了排601-平1井完井方式优选;针对存在的完井技术难点,进行了滤砂管参数、完井管柱和清除泥饼及解除泥浆污染洗井设计研究,并顺利完成了现场实施,为浅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完井积累了设计和施工经验,同时完善了现有的水平井完井技术.  相似文献   

11.
渤海油田地质构造复杂,许多油井由于前期钻完井作业中的钻完井液与地层反形成污染,导致后期生产出现产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渤海油田某井因硫铁矿石与完井液反应,在生产过程中随着井筒环境的变化在井筒内产生沉积结垢影响生产的情况,采取解堵剂解堵的方式成功恢复油井产能的实例,进行分析探讨,总结经验方法,对后续渤海油田类似地层的解堵作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推动永久弃置的曹妃甸2-1油田二次再开发,开展油田永久弃置井再完井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7ST井和8H1井完井过程中的机具能力评估,完井液体系及配方选择,射孔枪、射孔弹等参数的优选,储层是否需要防砂,以及生产管柱、采油电泵和井口采油树等参数的计算等。海上油田对于永久弃置井的恢复再生产技术尚属空白,通过此研究可为今后类似弃置油田再完井技术提供技术借鉴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完井液技术在保护储层的钻井工艺技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完井液作为钻完井作业的最后一种入井工作液,不仅要对储层具有优良的保护效果,而且要与其他入井流体配伍性好,具有改善前面作业中可能产生的污染和很好的综合保护储层效果。从环保方面要求生物毒性小,对人体无害无毒,对水生物群落影响小,容易生物降解,有利于保护环境。针对海上某油田的储层特性以及前期钻井液的使用情况,所研制的低伤害环保型水基完井液各项性能良好,与储层岩石、地层水以及原油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储层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到90%左右,生物毒性小。说明此完井液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可以应用于海上油田平台的完井作业。  相似文献   

14.
渤海稠油油藏原油粘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易在筛管及近井地带处形成有机垢堵塞,导致渗流通道减小,降低油井产油量。针对稠油中有机垢堵塞导致产量下降问题,研制出适合稠油油藏的降粘解堵型清洗体系HC-1。HC-1由优选后溶剂油为主剂,添加一定量表面活性剂、高效降粘剂和互溶剂研制而成,并采用沥青质溶解速率仪、马尔文3000激光粒度仪和岩心流动试验仪等,测试HC-1溶沥青速率、分散性、降粘率、洗油率及储层保护性能。结果表明:20%降粘解堵型清洗体系HC-1溶解沥青速率为2.95 mg/(mL·min),对原油降粘率为97.37%;体系水溶液乳化分散成纳米和微米级别液滴,乳状液粒径体积粒度中值Dv50为175 nm;对原油清洗效率为97.11%,岩心渗透率恢复值为96.92%,对原油清洗和储层保护性能良好。降粘解堵型清洗体系在L油田修井过程中现场应用3井次,清洗后油管外壁无油污,作业后日产油量为作业前的1.19~1.76,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金县1-1油田原油多为重质稠油,储层粘土矿物含量高,油井长期生产常造成油井管柱结蜡,储层有机堵塞物堆积在近井地带,使油井生产产量逐步降低。同时,油井在修井过程中,修井液漏失进入储层,易对储层原油乳化增粘,粘土矿物水化膨胀、以及粘土颗粒运移等复合伤害,也会导致修井后期恢复期长,恢复效果不理想等情况。有机复合增能解堵技术体系通过有机降粘、基质酸洗并协同生热增能作用于堵塞储层,现场应用效果显著,为渤海辽东区块低效井治理,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完井液是钻井液和油田开发过程中入井液体的桥梁,既要满足钻井和油田开发的要求,又要达到保护油气田的目的.文章着重阐述完井液的选择要求,并简要介绍射孔完井液、砾石充填完井液和钻井完井液.  相似文献   

17.
渤海油田作为目前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资源总量在120亿m~3左右,也是全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基地,在我国的石油能源产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由于渤海油田地质油藏特点是构造破碎、断裂发育、油藏复杂,其开采难度较大,极易造成原油的不必要损耗和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在渤海油田的多个区域中开始应用开来。结合渤海油田的地质油藏特点制定了一系大位移井的钻井技术,从原油开采的设计、钻井液优化、井眼净化、井壁稳定以及套管下入等方面进行实践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渤海油田的原油产量,并降低了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消耗和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春光油田稠油区块为疏松砂岩油藏,原油粘度高,储层胶结疏松,胶结物主要为泥质,在蒸汽吞吐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砂,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出砂日趋严重。结合春光油田稠油油藏特征及开发方式,通过开展对春光油田防砂工艺的适应性研究,优选出适合春光油田稠油油藏的防砂工艺并优化参数设计,提高春光油田的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富拉油田是苏丹6区的主力油田,油藏地质条件复杂,油质稠,大多数井出砂严重,目前主要的完井方法是套管射孔完井。完井生产管柱只是下入电泵或螺杆泵,没有任何防砂工艺。油井生产周期短、返修率高,通过采用新的防砂完井工艺,可以控制稠油油藏地层出砂严重的问题,延长了生产井的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高类似陈家庄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最终提高原油采收率是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充分总结水平井在稠油开发中的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开展水平井开发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优化水平井完井方式,进行水平井固井工艺新技术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它将为油田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