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品新鲜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肉品新鲜度的快速检测技术原理及方法,综述了肉品新鲜度各项指标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肉品新鲜度的快速检测技术。加快快速在线检测仪器的研究与开发,实现肉品新鲜度的快速、无损、实时检测,这对于促进我国肉类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辐照肉品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性食品(如肉)易引起食物中毒,沙门氏菌是食物中毒的最常见的致病菌。鲜肉、冷冻肉、熟肉轻辐射后都可取得满意的效果。辐照对肉类各种致病菌的杀灭效果和延长货架期是一种肉类无害化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肉品新鲜度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蒋丽施 《肉类研究》2011,25(1):46-49
肉品新鲜度的检测方法很多,主要有感官检测,理化指标检测和微生物指标检测。但是这些传统的检测方法都存在检测精度不高或耗时长,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新鲜度的信息等局限,快速精准的无损检测方法是肉品新鲜度检测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综述了几种肉品新鲜度的传统检测方法和快速无损检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当今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实际,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肉品的要求,从而阐述现在发展的肉品新鲜度的快速检测技术的原理以及测定方法,以便于对肉品的新鲜度进行快速准确地检验,剔除有损害人类健康的变质肉,保障食品安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肉类食品保鲜包装材料与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肉类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高度重视,现代食品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肉类食品包装材料和技术的开发与创新是提高现代肉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文章综述了不同种类的新型肉品包装材料(复合包装、活性包装、可食性膜、纳米复合包装)和包装技术(真空包装、气调包装、智能包装)在肉及肉类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指出肉类食品包装材料和保鲜技术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我国肉品贮藏保鲜技术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国肉、蛋、奶等畜产食品生产在过去20年中,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已有了高速度的发展,其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都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最好水平。笔者侧重针对畜产食品中产量最多,贮藏保鲜技术要求最为迫切的肉品贮藏保鲜技术在下个世纪的发展趋势加以系统地讨论,希望能对国内同仁们正确把握其动态,正确组织技术攻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到本世纪末,我国肉类总产量预计突破6000万t,为把肉类原料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促进肉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产业现代化和科学的加工、贮运和流通,是必由之路。但目前我国肉…  相似文献   

7.
生鲜肉品在流通环境中易受到微生物、酶以及物理、化学等作用使其腐败变质,而消费者只能根据包装日期和有效期来判定肉品的新鲜度及安全性,对肉品在贮藏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变化,不能准确判定。智能指示标签技术恰恰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实时监测肉品的新鲜程度。本文正是在智能指示标签概述的基础上,以肉品智能指示标签的分类形式为切入点,阐述不同类型指示标签的工作原理、应用优势以及新鲜度信息的表达形式,并从pH响应机制、硫化氢敏感机制、生物胺传感机制、酸性气体敏感机制以及微生物生态感应机制等方面深入论述智能指示标签在表征肉品新鲜程度上的内在机制,以期为提升现代智能包装以及基于肉品智能指示标签的研究与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肉品保鲜技术——辐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俊文 《山东食品科技》2004,6(12):28-28,21
致病菌易引起动物性食品(如肉)污染。利用原子能技术将致病菌杀灭,辐照后的肉品可取得满意的微生物学效果和达到良好的感官指标。辐照对肉类各种致病菌的杀灭效果和延长货架期表明,肉品辐射是一种肉类无害化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动物性食品(如肉)易引起食物中毒,沙门氏菌是食物中毒的最常见的致病菌。鲜肉、冷冻肉、熟肉经辐射后都可取得满意的效果。辐照对肉类各种致病菌的杀灭效果和延长货架期是一种肉类无害化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SVM方法在肉品新鲜度分类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猪肉、牛肉、羊肉及虾等几种生鲜农产品进行了减压贮藏实验,通过检测各种样品不同保藏时间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TVB-N)、细菌总数、pH值及感官评分数据,以期实现对其新鲜度的准确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任何单一理化或感官指标都难以获得理想的分类正确率。在此基础上,运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对以上数据进行合理的综合训练,并对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得到SVM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此模型进行肉品的新鲜度分类预测,可大大提高分类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生肉新鲜度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单介绍了一些传统的肉品新鲜度评价方法,以及目前国内外利用电子鼻、光谱法、计算机视觉技术评价肉品新鲜度的新进展。最后指出多种技术的融合在肉品新鲜度评定中的应用,对肉质和货架寿命监控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鱼是日常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是,在贮存过程中,由于鱼体组织结构脆弱以及内源性酶和嗜冷细菌的作用,导致鱼的气味、风味和质地发生变化,鱼体品质迅速下降.因此,快速、方便、无损检测鱼体新鲜度成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在对比与总结传统鱼体新鲜度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简述了目前最新的鱼体新鲜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茶多酚在肉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肉类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在micro作用下易腐败变质,导致向的品质下降,乃至不能食用。因此肉类保鲜技术研究、延长鲜肉和肉制品的保质期已是势在必行。现在,为防止肉品早期腐败,延长其保质期或货架寿命,在技术上主要采用加热杀菌,低温保藏,合成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前两者虽能杀死一部分杂菌或抑制其生长繁殖,但毕竟还有一些较顽固的菌属:如嗜冷菌、嗜热菌不能被抑  相似文献   

14.
肉品加工保鲜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回顾人类肉类食品加工保鲜技术进步的发展历史,例举代表性技术进步,看创造性思维对生产力发展的关系。简要介绍了可以用于肉品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的主要创造性技法,并针对技术市场需求,设计了一个新的肉类科技开发魔球系统。  相似文献   

15.
有机酸用于肉品保鲜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酸能在常温(或室温)条件下,延缓肉品的腐败变质,应用简便,经济,将它应有和于肉品保鲜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冷冻作为肉品和水产品贮藏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显著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但同时冷冻也会对其品质产生不利的影响,降低其食用品质.抗冻保护剂因具有减缓肉品和水产品在冷冻过程的品质劣变、提高冷冻产品的消费者可接受度等优点而受到社会极大的关注.本文阐述了糖类、蛋白类、盐类、多酚类等几类抗冻保护剂的作用机理,概述了抗冻保护剂在肉品和水...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海洋水产品新鲜度变化规律,指出新鲜度是海产品品质的重要标志;海洋水产品新鲜度传统检测技术包括感官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着重介绍了海洋水产品新鲜度的现代检测技术,即智能检测技术、新鲜度指示卡及其他一些快速检测技术。对现有海洋水产品新鲜度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生鲜肉品和果蔬具有新鲜和营养价值高的双重特色,同时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包装保鲜具有突出的保鲜效果和环保意义,应用可降解材料包装保鲜生鲜肉品和果蔬具有优越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本文针对生鲜肉品和果蔬的品质变化特点,列举了生物可降解薄膜保鲜技术在生鲜肉品和果蔬保鲜中的诸多应用与进展,为生鲜肉品和果蔬的保鲜包装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肉及肉制品营养价值高,是人类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但是肉品在加工和流通等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来源的污染,导致肉质腐败,甚至诱发食源性疾病。高压二氧化碳(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 HPCD)是一种新型非热加工技术,可在相对温和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达到显著的杀菌效果。本文总结了HPCD的杀菌机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HPCD技术在肉品杀菌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单一HPCD技术及其与其它方法联合处理对肉品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肉品理化品质、质构特性和微生物稳定性的影响,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对HPCD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肉类研究》2017,(6):51-54
肉类食品富含蛋白质,在生产、运输、包装、贮藏过程中容易因微生物作用而发生腐败变质,危害人类健康,包装材料在肉品保鲜中至关重要,安全的包装材料是肉品保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当前使用的包装材料主要为非生物可降解材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保鲜效果较差。生物可降解膜以其可降解、抗菌、稳定、安全等优点倍受关注。本文介绍了肉品保鲜中的问题与常用保鲜方法、生物可降解膜的概念、分类及其在肉品保鲜中的应用,以期为肉品保鲜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