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的方法制备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淀粉用量、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光引发剂等因素对吸水率的影响。当固化时间15min,淀粉用量10%(占丙烯酸用量的质量百分比).光引发剂用量0.4%,交联剂用量0.02%,中和度85%,丙烯陂/丙烯酰胺(摩尔比)10.可制得吸水率为985.1g/g的吸水树脂。  相似文献   

2.
以香蕉茎纤维和丙烯酰胺为原料,过硫酸钾和亚硫酸钠为引发剂,制备了香蕉茎纤维-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研究了酰纤比、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香蕉茎纤维-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酰纤比10 g/g、反应温度50℃、引发剂用量1.8%和交联剂用量0.2%。在此条件下,测得所制备的吸水树脂吸水率为458.62 g/g。该研究为香蕉茎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改性淀粉和丙烯酸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接枝共聚制备改性淀粉系高吸水树脂,并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具有抑菌性能的高吸水树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了改性淀粉种类、丙烯酸溶液的中和度、反应温度、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表面改性过程中苦参总碱添加量与抑菌效果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交联B3淀粉为原料,当淀粉用量为丙烯酸质量的15%,糊化温度为75℃,糊化时间为20 min,丙烯酸溶液的中和度为75%,引发剂用量为丙烯酸质量的0.3%,交联剂用量为丙烯酸质量的0.02%,70℃条件下反应4 h时,可制备吸水性能较好的高吸水树脂;当苦参总碱用量达到25.7 mg/g时即可使树脂在自然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最终制备的抑菌型改性淀粉系高吸水树脂的吸水倍率为715 g/g,接枝率为90%,在60℃条件下8 h的保水率约为7%。  相似文献   

4.
利用聚乙烯(PE)回收料和具有亲水性基团的丙烯酸(AA),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接枝共聚合成了环保型PE—AA吸水树脂。探讨了原料配比、NaOH溶液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种类及其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m(AA):m(PE)为8:1、AA用量32g、质量分数25%的NaOH溶液40m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h、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6mL、交联剂(环氧氯丙烷)2mL的条件下,制备的PE—AA吸水树脂的吸水率为455.3g/g。PE、聚丙烯、聚苯乙烯与AA接枝共聚所得吸水树脂中,PE—AA吸水树脂的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5.
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丙烯酰胺共聚合成带环氧基的亲水高分子,并利用其共交联木质素制备木质素基吸水树脂,考察了木质素用量、丙烯酰胺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配比、pH等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基吸水树脂具有pH敏感性,吸水倍率随pH增加而增大;吸水树脂的吸水率随着木质素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增加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用量,吸水树脂的交联密度增加,其吸水率降低。当木质素用量为5 g,丙烯酰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配比为0.06∶0.03时,制备的木质素基吸水树脂在pH=9的水溶液中吸水倍率为36.3 g/g。  相似文献   

6.
采用紫外引发、微波引发方法分别制备聚丙烯酸钾(PAA-K)高吸水树脂,研究了交联剂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光引发剂2,2二甲氧基苯基乙酮(BDK)、引发剂过硫酸铵(APS)以及丙烯酸(AA)中和度对PAA-K高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以及两种方法制备PAA-K树脂性能的比较。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失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PAA-K高吸水树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佳优化条件下,紫外引发PAA-K高吸水树脂在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的最大吸水倍率分别为3297 g/g和419 g/g;微波引发PAA-K高吸水树脂在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的最大吸水倍率分别为2861 g/g和414 g/g。  相似文献   

7.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丙烯酸(AA)为改性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接枝共聚法制备淀粉接枝型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单体浓度、接枝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糊化温度为85℃、糊化时间为60min,w(引发剂)=3%(相对于淀粉而言)、w(交联剂)=0.8%(相对于淀粉而言)、AA单体浓度为4.5mol/L、反应温度为60℃和反应时间为4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其吸水性能最佳,吸水率达到730g/g。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吸水树脂高温易水解的缺陷,以四烯丙基溴化铵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为引发剂,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共聚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高温耐水解型吸水树脂,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对聚合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丙烯酰胺用量分别占丙烯酸质量的0.16%,0.12%,20.00%,中和度为75%时,吸水树脂在180℃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耐水解性能,吸水倍率可达362 g/g;吸水树脂在pH值为5~9的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耐酸碱性能。  相似文献   

9.
淀粉接枝聚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选用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改性单体,经过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分别考察单体、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对树脂吸水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当单体、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分别为淀粉的4倍、5%和0.8%时,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最高;该树脂吸水的一级速率过程常数为0.0537min-1.  相似文献   

10.
以阿拉伯胶(G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A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制备了GA-g-PAMPS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吸水倍率的影响,研究了树脂的溶胀性能,并用FTIR对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下得到的树脂吸去离子水倍率为683 g/g,吸生理盐水倍率为137 g/g。树脂的吸水倍率随着无机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不同价态金属离子盐溶液中,树脂的吸水倍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a ClBa Cl2Fe Cl3,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水速率和较好的重复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阿拉伯胶(G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A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制备了GA-g-PAMPS 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吸水倍率的影响,研究了树脂的溶胀性能,并用FTIR对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下树脂吸去离子水倍率为683g/g,吸生理盐水倍率为137g/g。树脂的吸水倍率随着无机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不同价态金属离子盐溶液中,树脂的吸水倍率顺序为NaCl>BaCl2> FeCl3,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水速率和较好的重复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阿拉伯胶(G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A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制备了GA-g-PAMPS 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吸水倍率的影响,研究了树脂的溶胀性能,并用FTIR对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下树脂吸去离子水倍率为683g/g,吸生理盐水倍率为137g/g。树脂的吸水倍率随着无机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不同价态金属离子盐溶液中,树脂的吸水倍率顺序为NaCl>BaCl2> FeCl3,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水速率和较好的重复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13.
高吸水性树脂具有优异的吸水及保水性能,但其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应用。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骨架,采用水溶液聚合法接枝聚丙烯酸(PAA),与坡缕石(PGS)复合,制备CMC/PAA/PGS高吸水树脂。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方式表征高吸水树脂。探究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PGS用量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当引发剂用量为0.45%、交联剂用量为0.11%、中和度为75%、PGS用量为8%,高吸水树脂的吸水倍率为617 g/g。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吸水树脂室温放置72 h后,保水倍率为87.1%;而60℃下放置10 h后,高吸水树脂的保水倍率为24.7%,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将合成高分子和纤维素高分子基体结合,与无机填料复合是改善高吸水树脂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超强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吸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以丙三醇为交联剂的聚丙烯酸类高分子吸水剂,讨论了丙三醇作交联剂时,引发剂用量、 交联剂用量、中和度、反应温度及时间对树脂吸水能力的影响。所制树脂吸水率达800g/g。对0.9%食盐水吸水 率最大为70g/g。  相似文献   

15.
贺倩  郭文迅 《应用化工》2011,40(3):431-434,437
以丙烯酸接枝淀粉为基体,不饱和聚酯酰胺脲树脂为交联剂制备出一种可降解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不加任何光引发剂即可紫外光固化成膜。研究了树脂的吸水速率及交联剂的加入量、光固化时间对产品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高吸水性树脂对不同溶液均具有较好的吸收能力,吸水速度较快,在蒸馏水、自来水、0.9%NaCl溶液、0.9%KCl溶液中的吸水率分别为905,3501,00,120 g/g;10 min内对蒸馏水的吸收倍率达200 g。该高吸水性树脂的降解从表面开始,逐渐向里面降解。  相似文献   

16.
李桦军  刘东辉  王平艳 《化学世界》2014,(4):197-200,204
马铃薯淀粉充分糊化后,以氧化-还原增效剂(CJ-1)为引发剂接枝丙烯酸(AA)单体制备高吸水性树脂。最大吸水率工艺参数为:引发剂0.75%(相对于AA的wt%)、交联剂0.25%(相对于AA的wt%)、中和度85%、马铃薯淀粉:AA(质量比,(g/g))=1∶4.5、反应温度60℃、交联温度120℃、交联时间3.0h。试样在蒸馏水条件下的吸水率为691.60g/g,5%NaCl水溶液条件下的吸水率为54.80g/g。热分析表明吸水树脂样品耐热性能较好,所吸水分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同时含有一定量的结合水和束缚水。SEM图像表明马铃薯淀粉接枝共聚反应完全,树脂微观结构为多孔、深皱褶结构,有利于各方向的吸水和放水。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原料,采用UV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丙烯酸酯预聚物,然后补加引发剂和光敏树脂后制备得到压敏胶。选择丙烯酸(AA)作为硬单体,考察了单体的选择及配比、预聚物中单体转化率、固化光照强度、光敏树脂交联剂以及引发剂用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TG表征了固化前后的热稳定性,DSC表征了玻璃化温度,最后将光聚合与热聚合生产的压敏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AA含量为10%,BA与2-EHA质量比为4:1,光敏树脂用量为3%~3.5%时,压敏胶的综合性能最佳;而较低的固化光照强度可以赋予压敏胶更好的力学性能,适宜的引发剂用量可以提高固化速率。与加热溶液聚合相比,UV本体聚合制备的压敏胶无论在性能还是生产方式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以废弃蛋膜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酸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改性蛋膜-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以及改性蛋膜用量等各因素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温度70℃,改性蛋膜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0%,丙烯酸中和度为7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1%,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12%,树脂的吸水倍率可达667 g/g,在0.9%的NaCl溶液中吸盐水倍率达到106 g/g,其吸水速率较快。IR初步表明了蛋膜与丙烯酸的接枝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海燕  代加林 《广州化工》2012,40(11):117-119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的吸水树脂,并探讨了单体浓度、单体质量比、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对吸水树脂吸水量的影响,最大吸水率为799.3 g/g。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17,(3):508-512
研究以天然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可降解淀粉为基体,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法接枝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制备了吸水性和耐盐性能良好的淀粉基高吸水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淀粉高吸水树脂进行了表征,并且考察了各因素(温度、投料比、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对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3 h,淀粉∶AA∶AMPS为2∶8∶0.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0.6%,交联剂用量为单体的0.2%时,产物淀粉高吸水树脂在蒸馏水中吸水率达到了917 g/g,在0.9%生理盐水中吸盐水率为69.2 g/g,且吸水速率较快,重复使用3次基本不影响其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