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向而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报将于下半年新开设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类哲学社会科学栏目,欢迎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宣传思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呈现的新特点,提出其面临的新任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应从巩固共同政治思想基础、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高度着眼,精准把握教师队伍培养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点,从而切实发挥新时代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进一步优化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传热学"课程中蕴含的人文、哲学和科研方法,探讨在工科课程中如何融入思政,指出了"传热学"课程思政的融入点.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中,融入人文、哲学等思政元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实现专业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具体载体,承担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功能。课程思政进一步突出了课程的价值引领和育人作用,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实施路径对高校落实“三全育人”、推进“五育并举”、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从明确目标、政策推进、示范引领、完善机制、全面落实5个方面,阐述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构建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推进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方案措施以及具体实施情况。通过对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的不断创新与实践,基本实现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进高校本科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分析课程思政与建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机理,阐明专业课教师树立课程思政观、掌握“学情”变化规律和构建“育人本位”的学科特色是课程思政融入建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点;并从课程价值取向、引领作用和学生“需求侧”和课程思政的“供给侧”等四个方面,探索课程思政提升建筑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为建筑学专业实施“三全育人”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为完善和深化不同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探析马克思的人学语境下课程思政的本质,文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感性实践与历史的人的解读,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应然状态是实现对古典教育及资本主义教育的双重超越.研究发现课程思政实现这一双重超越所遵循的感性实践原则、历史角色环节和从课程知识进入哲学基础再深入人学本质的理论路径.讨论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教育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高校哲学的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思想引领、精神塑造、人文关怀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在转变思维方式、整合课程教学信息、加大课程开发力度等方面,对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途径进行整合与创新,从而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推进职业学校“三全育人”的重要路径,目前职业学校普遍存在课程建设顶层设计缺乏,课程建设原动力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通过构建“课程思政”立体化格局、“课程思政”内涵化体系、“课程思政”多样化评价体系等途径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夯实职业学校在立德树人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但依然存在教学内容处理不当、专业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不够、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根据不同课程确定不同的思政目标,制订相应的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不同的思政元素,并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方面验证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本文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进行调研,总结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现状及影响"课程思政"有效推进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格局,需要从学校、教师、学生、制度等维度赋能.尽管"课程思政"正在积极推进,但仍存在不少障碍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通过辨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强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从守好课堂教学阵地、拓展实践空间、强化内涵建设三个方面,探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结合河流动力学课程核心内容,课程教学团队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及国际视野等6个方面挖掘河流动力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灵活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研讨法和翻转课堂等实施河流动力学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爱国敬业、崇尚科学的精神,增强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受众群体广、跨文化知识突出、教学方法多样等特点,是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英语"课程特点与课程思政理念的契合之处证明了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可行性.从教学实施的微观层面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目标、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分析理工类课程在"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以福建开放大学理工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创新特色举措为依据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本阶段我国对于高等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高校课程建设的设计与实施指明了新方向。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入手,在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中深挖课程思政资源,同时注意目标的内隐性、方式的暗示性,杜绝为了思政而思政的现象发生,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推进雷达对抗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分析了目前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方位了解学员情况、提高思政内容吸引力、增强思政内容说服力、进一步提升思政能力、改进思政库建设的应对措施,并进行了实践.实施效果表明,学员对课程思政的兴趣、军政素养、学习效果和满意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推进当前思想政治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格局,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所重点推进的部分,是为高校学生树立良好思想意识的关键。理工科院校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占据比例较高,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从理工科院校的视角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存在协同理念不到位、协同主体性不高、协同评价不完善、协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亟须从明确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落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主体责任、完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考核评价和健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新工科专业向纵深发展,《工程材料》这一专业基础课程推行课程思政建设成为一项兼具紧迫性和重要性的任务。但该课程思政建设仍然面临着教学队伍“参差不齐”、教学过程“两张皮”、教学评价“一边重”等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推进《工程材料》课程思政,应提升教学队伍课程思政能力、增强教学过程课程思政教育实效、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变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寄生虫检验课程思政教育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需设定三维育人目标;建设丰富教学资源、灵活设计线上线下课程思政融合点;充分应用教学平台将价值多元、全面参与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策略,为进一步深化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思政育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