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厂系统是水电站重要设备之一,为站内诸多设备提供冷却、润滑水源以及保证日常生活用水所需。中转水池作为水厂系统的一部分,两台泵正常运行时,其溢流管有大量水流溢出,存在浪费电量、加药量、用水量以及设备运行老化折损等问题。笔者对中转水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对当前水量溢弃率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净水器液控排泥阀改造、机组主轴密封供水方式调整以及原水池水泵运行方式优化等具体解决方法,该办法在后续水厂试验及运行中得到了实践验证,有效降低水厂中转水池水量溢弃率。  相似文献   

2.
对长江水源水厂排泥水处理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长江水源水悬浮固体含量与浊度的关系,对水厂干泥量和排泥水总量进行了估算;通过动态浓缩试验,确定了斜板浓缩池运行优化条件;测定了排泥水的颗粒粒径分布、固体成分组成和污泥比阻;并简要介绍了污泥机械脱水和泥饼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3.
长沙市第八水厂排泥水处理工程包括第八水厂和第三水厂(总规模80万m3/d)的排泥水处理,处理流程为排泥→浓缩→贮泥→脱水。其脱水工艺具有不加药,处理后泥饼含固率≥45%,卸泥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介绍了不加药脱水系统主要处理单元设计、设备选型、运行步骤、工艺特点等。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污水沉淀池排泥自动化,设想利用超声波根据泥斗泥面高程发出信号,带动电磁阀,在电磁阀操纵下自动启闭排泥阀门,进行排泥。原有手动排泥阀门,不能适应排泥自动化的要求,而且劳动度强大。改革原有排泥阀门是设计必须考虑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国产设备的计算机控制改造过程中,如何提高设备自动化运行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深圳自来水公司依靠自身技术力量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法,实施了“大涌水厂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项目,本文重点介绍了大涌水厂排泥机设备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化排泥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南京城市给水厂排泥水节水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南京城市给水厂典型排泥构筑物的排泥工况和排泥水水量、水质,分析认为,通过优化排泥工况,絮凝池排泥耗水率可控制在1.3%以下,沉淀池排泥耗水率可控制在0.7%左右,滤池反冲洗耗水率可控制在2%以下,给水厂总排泥耗水率可从原先的4%~7%降至4%以下.同时能回收利用80%以上的沉淀池排泥水和100%的滤池反冲洗水,为南京城市给水厂节约原水3.4万~5.9万m~3/d,节省原水费240万~420万元/a,环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7.
沉淀池的排泥对其运行效果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沉淀池排泥有多种控制技术。通过水厂运行记录数据和生产性试验结果 ,从水处理系统运行优化角度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探讨了给水处理厂沉淀池排泥的控制模式。指出受东北地区水质特点影响 ,在给水处理厂主要可变费用中 ,排泥水费所占的比例只有 4 %,而且沉淀池排泥水水质是有规律变化的。排泥历时主要受原水浊度的影响 ,在同一原水条件下排泥过程曲线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因此 ,推荐建立原水浊度~排泥历时关系曲线 ,以此确定一种简单直观的时间模式控制沉淀池排泥。  相似文献   

8.
离心脱水机在闵行水厂排泥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行水厂一车间选用离心脱水机作为排泥水处理工程脱水设备,就此分析研究了影响污泥离心脱水效果的各种因素,并总结出该工程的最佳运行工艺参数,为今后黄浦江水系水厂排泥水处理设备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梅林水厂絮凝沉淀池在生产运行中出现池壁挂泥 ,池底积泥及红虫孳生的实际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对回收水加药 ,改造排泥系统 ,优化排泥方式 ,在沉淀池放养鱼苗等多项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穿孔排泥管因其具有装置构造简单、投资省、造价低等诸多优点 ,在全国的各个水厂应用较为普遍。但因穿孔管易堵塞孔眼 ,难启动 ,影响排泥及沉淀效果 ,增加水厂生产管理工作的难度。为了改善穿孔管排泥情况 ,1997年唐友尧教授课题组研究设计了一项新型装置———扩张管嘴排泥装置。由于扩张管嘴的真空吸泥作用 ,使进水口流量系数增大 ,排泥启动快 ,穿孔管排泥作用增强且孔眼不易堵塞 ,改善了沉淀池内的积泥情况 ,但由于时间紧 ,还未进一步优化。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更深一步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确定扩张管嘴排泥装置的各项最佳几何参数 ,以得到性能更优的扩张管嘴排泥管。本研究分小试、中试及生产性试验三部分。在实验室小试中通过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试验找出扩张管嘴的各项最佳几何参数为 :扩散角为 5° ,扩散度为 5 ,小端直径为 2 0mm ,求得相应大端直径为 4 5mm ,扩张管嘴长为 2 83mm。中试在余家头水厂进行 ,中试制作了模型沉淀池 ,4根扩张管嘴排泥管和 1根普通穿孔排泥管。通过试验测定及观察分析排泥管的排泥情况 ,池体中积泥情况等 ,得出当扩张管嘴在排泥管两侧等间距交错布置 ,扩张管嘴与穿孔管轴线所成夹角和扩张管嘴所在平面与竖直面所成夹角均为4 5°,间距为 0 3m时排泥效果较好 ,同时扩张  相似文献   

11.
排泥水处理技术在闵行一水厂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对污泥沉降特性研究 ,闵行一水厂排泥水处理采用收集、浓缩、平衡、投加聚丙烯酰胺 (PAM )、离心机固液分离的工艺流程。浓缩池上清液能达标排放 ,离心机分离水的泥饼含固率≥4 0 % ,PAM加注率 0 8~ 1 5kg/t干泥。研究表明 ,该工艺可作为黄浦江水系水厂排泥水处理工艺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藻期给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温高藻期给水厂排泥水的特点,研究了排泥水处理负荷、加药条件、搅拌条件、回流污泥控制及排泥控制等因素对排泥水处理系统运行的影响情况,提出了排泥水处理系统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水厂自用水组成和使用特点出发,根据对各种滤池特性和反冲洗排泥运行方式的分析讨论,提出了清水池容积计算中水厂自用水部分调节容积确定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彭营环  宋冲  刘淑刚 《山东水利》2011,(7):23-23,26
在水厂的工作中,如何有效地改善水质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而滤后水浊度是影响出厂水质关键工艺环节。从原水藻类影响、混凝剂的投加量、沉淀池水体温差、排泥等4个方面概括分析白浪河水厂斜管沉淀池矾花上浮成因,并从原水优化运行、调整排泥周期、投加PPC预氧化剂等方面总结絮凝体上浮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季红军  周锦良  蒋东 《给水排水》2001,27(10):28-29
介绍了扬州市第三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改造 ,即将V形槽穿孔管排泥系统改建成漏斗式集中排泥系统 ,排泥管由钢管改用阻力系数较小的PVC U管。改造后不仅改善了排泥效果 ,延长了排泥周期 ,增加了供水能力 ,且降低了操作强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镇中心城区超大型水厂原址的升级改造工程,基于集约化理念和维持一定生产规模需求,采取了合理优化单体规模和分布实施方案,合建净水综合池型,共用设施与设备,叠合排泥水处理设施与辅助生产设施,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通过原址拆建完成了老水厂的升级改造,满足了边生产边改造,实现了水质提升、节能减排和安全可靠等多重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以颗粒计数法为辅助监测手段,通过生产性试验对机械搅拌澄清池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针对给水厂进水量存在变化的特点,根据沉后水浊度和颗粒粒径分布确定了不同水量条件下的最佳搅拌速率,提出了沉降比及排泥的控制参数.生产性运行表明,合理的参数选择不仅有利于保证澄清池出水水质的稳定,也能为水厂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8.
净水厂在生产中会产生一定量的高浓度污泥,污泥是否能有效排放对正常生产运行有重要的影响。某水厂原污泥浓缩池由于虹吸排泥不能有效适应高浓度污泥排放要求,故在改造方案中选择了无水下机泵设备的气提排泥系统,较灵活地实现多管独立排泥功能,同时消除了泥斗的污泥板结现象,改造工程简便,运行效果良好,维护工作量较小,达到了改造工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利用污泥沉降曲线优化沉淀池排泥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沉淀池排泥是给水厂的一个重要环节 ,排泥时间和排泥量的控制直接影响出厂水质和生产成本。通过对杭州制水二公司平流式沉淀池污泥沉降曲线的测定、沉泥的量化 ,找到了一种较为直观、简单的以周期控制量为参照的排泥控制法。  相似文献   

20.
收集东北地区16座净水厂自用水消耗的资料,分析了水厂絮凝池、沉淀池等的排泥工况对水厂自用水耗水率及排泥水含固率的影响,以及水厂滤池反冲洗工况对自用水耗水率和反冲洗效果的影响。基于数据分析,对东北地区典型水厂自用水耗水率现状进行综合评价。调查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水厂耗水率受水源水质、处理规模、处理工艺(新建或改造)和运行管理等条件的影响,自用水的节约潜力在于优化运行参数以适应季节变化和水量负荷的变化,以及改造滤池反冲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