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规划师》2017,(2)
目前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由于出发点不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已经成为地方和上级审批部门之间博弈的主要焦点。在实践中,传统的基于"人地对应"来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方法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严重影响了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这些问题是基层无法解决的,亟需通过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顶层设计"加以解决。文章提出改变单纯依据人口规模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严格挂钩作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划定依据的单一做法,应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环境综合承载力和耕地保护要求等多元因素综合确定,并通过加强和改善建设用地规模的底线控制、动态控制和协同控制机制,切实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城市普遍需要开展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面向2050,面对城市转型发展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每个城市都需要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并用以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该文着眼温州,在对大瓯江口地区城市化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海上温州"城市空间总体框架和布局,进而探讨"弹性空间,有机生长"的空间发展战略,也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适应性探索,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既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又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关键.科学合理的预测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对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分别采用灰色系统模型和双因素模型对新乡市城市建设用地进行预测,并对两种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新乡市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规模...  相似文献   

4.
改进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为规划界普遍关注.由于中国城市在行政级别、地域范围、城市规模、发展阶段、职能和空间特点等各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也应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总体规划实践面临众多困境,包括编制内容过多、编制时间过长、不适应实际管理需求等,大部分学者提出“减负”是当前总体规划的改革核心。在综合研究相关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当前总体规划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边界模糊”,这些模糊的边界包括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边界、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边界、规划区与中心城区的范围边界、部门之间的规划权利边界,以及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内容边界。针对这些问题,地方政府通过编制其它规划来替代总体规划,包括战略规划、都市区规划、县域总体规划、三规合一规划等等。这些“规划替代”其实就是地方总体规划改革的一种创新,结合这些创新实践,认为未来总体规划改革的方向是要“重塑边界”,包括放权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边界,明晰政府的刚性边界与市场弹性边界,模糊城市人口规模边界,扩大规划区与中心城区范围边界,统一部门之间规划边界、区分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内容边界。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全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等各类城市病,为了缓解及防治"城市病",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布局。"十三五"期间,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拉开序幕,部分城市总体规划将重新编制。目前,我国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水资源规划内容及深度还没有明确要求,部分城市在编制总体规划时  相似文献   

7.
《建筑技术开发》2014,(12):14-14
<正>2014年11月24日,住建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通知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并要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同步编制线网规划,做好协调与衔接工作。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一并审批。线网规划经批准后,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通知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期限、范围、规模、布局、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新的发展理念以及城市新的发展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面临重大改革。加强城市总体规划的刚性管控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市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当前总体规划编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围绕目前总体规划在刚性管控方面存在的不足,试图对总体规划刚性管控进行框架设计,指出总规刚性管控的根本要义是通过建立质量发展指标确保目标实现,即"值质归统";核心内容是以强化总体格局为基础的"底线约束"。此外,可通过增加总规单元层次,以"单元管控"的方式建立刚性与弹性的交接面,实现在刚性前提下的适度弹性。结合新一轮成都总规的改革思路和探索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已进入城镇化进程的中期加速阶段,随着城镇化率以年均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各级城市规模的扩张也成为必然。作为对未来一段时期城市建设与发展进行综合部署的城市总体规划,必然需要对城镇化进程、城市规模扩张和产业发展等问题做出基本判断。城市总体规划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一般通过专题研究实现。然而,目前城市总体规划在编制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吴谦林 《山西建筑》2008,34(12):66-68
探讨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就如何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改进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的方法,提出了城市生态工程的基本原则,就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及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研究,以促进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明华  罗洁  邓向明 《规划师》2008,24(10):24-29
传统城市总体规划偏重城市物质空间规划而较少重视城市生态规划,在人类生存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应当有所突破。陕西省定边县城市总体规划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将景观生态学思想贯穿于城市总体规划始终。规划将城乡物质空间规划与城市景观安全格局规划统一考虑,对宏观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并制定中观层次景观格局规划导则,同时,对中观景观体系(斑块-廊道-基质)中各元素进行规划前后相关数据的’比较,为探索景观生态规划在小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运用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12.
朱杰 《城市规划》2012,(8):32-39,62
空间引导效能历来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核心内容。基于历年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城市生长极核模型、用地调控效力指数、Logit回归和用地经济效益等定量方法,对常熟几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总体布局、重点地区用地增长、中心城区用地置换和乡镇撤并等空间政策的调控效力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现实城市总体布局与规划构想存在一定偏差;建设用地扩张与土地经济效益空间不相匹配;规划调控和区位条件成为影响地块闲置率的主导因素。规划对建设用地的调控效力有所增强,但对重点镇的用地调控却出现较大偏差;中心城区工业用地的"退二进三"政策效果显著,"乡镇撤并"对城镇生活性用地的调控绩效明显,但却未能抑制工业用地的散点蔓延,"一镇多区"格局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11个新城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和街区控规,为了实现新城未来的精致化、细节化规划管理,建设宜居新城,本文通过国内外经验借鉴及北京市现有规划管控体制的分析,积极探索了下一阶段"规划控制+城市设计控制"式的规划管控体系,完善了规划控制要素库(指标库),从"宏观的体系"和"微观的要素"两个层面来体现对城市的细节化管控。  相似文献   

14.
从认识论的角度讨论了基于完备理性假定而建构的总体规划存在的弊病,认为承认理性的有限,有助于避免导向“致命的自负”。辩证地看,城市发展应当是演进性与构造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城市总体规划的变革方向,应该是由近及远,注重实施;由小及大,注重微观;有限目标,框架蓝图;刚性底线,确定规则;弹性过程,渐进改善。  相似文献   

15.
邵莉  周东 《规划师》2012,28(4):46-51
在我国多级政府管理体制下,一级规划主管部门对应一级规划事权。城乡统筹规划如何面向规划事权是充分发挥规划职能、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济南市立足实际,面向管理需求,对应规划事权,划定市区为规划区,构建由宏观层面的城市总体规划、市区镇村体系规划,中观层面的中心城控制性规划、重点地区次区域规划,微观层面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组成的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尤其是加强了承上启下的市区镇村体系规划、重点区域的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覆盖乡村全域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实现市区暨规划区城乡规划的多层次统筹。  相似文献   

16.
从城市意象的角度指出了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蔓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经验,认为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认真汲取别国的理论分析和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城市未来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智慧  宋彦  陈燕萍 《规划师》2010,26(3):25-30,36
以深圳现行法定规划为对象,采用城市发展相关规划编制成果评估和专家评估两种方法,对城市规划编制外在有效性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具体包括对垂直级规划的承接性评价和对平行级相关规划的协调性评价,旨在建立一套城市规划外在有效性评估框架,检验城市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促进规划编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学位条例制定于1980年,距今已有30多年.随着国内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研究生培养种类的多元化,此条例已不适用当今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必须有所修改,尤其是硕士学位研究生.通过分析美国、英国研究生学位授予和质量控制制度,提出硕士学位授予改革的建议.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必须改变只重视科学学位,不重视工程素质;只重视学位论文,不重视基础知识;只重视考试成绩,不重视综合素质的现状.文章旨在为硕士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聂晓晴 《规划师》2003,19(6):69-7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的适应性受到冲击。江津作为一个典型的西部中小城市,其城市规划面临功能布局与用地发展规划不适应、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与城市规模的不适应等诸多问题,为此,需从城市用地规模、用地布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总体规划作相应调整,增强适应性,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紧凑城市理论在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认为紧凑发展是当今国际较为流行的先进城市规划理念,也是人地矛盾较为尖锐的中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紧凑城市理论的核心是节约集约用地,促进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与我国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新一轮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南京的自然条件特点探索应用紧凑城市理论,在宏观层面提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在城镇建设用地形态上强调紧凑布局,在街区层面强调功能多样性,在用地策略上强调公共交通引导土地开发。最后,对我国如何有效学习借鉴紧凑城市理论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