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混凝土超声检测中含水率对声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商涛平  童寿兴 《无损检测》2003,25(4):189-191
在混凝土强度超声检测过程中,分析了含水率对混凝土中超声声速的影响程度,建立了混凝土水饱和状态和绝干状态超声声速与自然干燥状态声速的换算公式,并提出了在超声波测强曲线中引入含水率项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应用STM原位观察在不同氯离子浓度和pH值以及加入缓蚀剂前后的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的钢筋表面微观形貌.在pH=12.40的混凝土模拟孔溶液中,钢筋表面趋向均一,钝化膜的薄弱部分得到强化;在含3.5%NaCl,pH=10.40的混凝土模拟孔溶液中由于局部腐蚀的发生,可观察到不规则的沉积物的形成、生长;LD-2型复合缓蚀剂能消除腐蚀活性,促使表面微观缺陷消亡,增加钝化膜的耐蚀能力.研究结果说明,STM可在纳米尺度上观察表面形貌变化,可成为原位研究钢筋在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腐蚀和缓蚀的动态行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梁咏宁  袁迎曙 《无损检测》2007,29(9):532-534
用超声波对测法对受硫酸盐腐蚀的混凝土强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超声波在不同腐蚀程度的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传播速度与受腐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具有一定的回归关系。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超声声速与受腐蚀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为用超声波法检测受腐蚀混凝土强度提供了数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华艳 《无损检测》2007,29(9):540-542
对一批不同龄期的掺粉煤灰或矿渣的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了超声波检测及抗压强度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钢纤维混凝土超声波声速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利用该曲线可由超声波声速推定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超声波检测方法用于钢纤维混凝土无损检测是可行和适用的。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法检测蠕化率是依据预先建立的超声波声速与蠕墨铸铁蠕化率之间的关系模型来快速预测的,声速的测量至关重要。借助ECHOMETER1076超声波声速仪、探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定量金相等,结合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详细研究了耦合剂种类及厚度、试样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在超声波法检测蠕化率时对声速测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声阻抗在(0.13~0.3)×10~6 g/cm^2·s之间的常用耦合剂对声速测量造成的影响不大。在耦合剂最常涂抹的厚度0.2 mm之内,声速的变化范围在77 m/s以内。当试样表面粗糙度R_a≤5μm时对声速测量基本无影响。这些为精确测量声速和准确预测蠕化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强度超声波平测法检测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实际工程中有时无法采用超声波对测法测量混凝土声速,而直接采用平测法所得声速计算混凝土强度时误差偏大的缺点,实验确定了平测法声速与对测法声速的比值,将修正后的平测法声速代入常规公式中即可准确得出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解决了工程应用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TiO2复合膜的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化学镀/溶胶-凝胶复合法在碳钢表面制备TiO2复合膜,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复合膜的组织形态,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表征了复合膜的表观形貌,用极化阻力、电化学阻抗谱测量等方法研究了TiO2复合膜在0.5mol/L硫酸和0.5mol/L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A3钢表面的TiO2复合膜耐蚀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碳钢表面氮化钛陶瓷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在Q235钢表面,利用等离子溅射直接复合渗镀合成氮化钛新工艺方法。该渗镀层包括钢基体上均匀分布细小氮化钛颗粒的渗层和表面氮化钛沉积层。沉积层与基体为冶金结合,不会产生剥落。渗镀层表面硬度在1600~3400HV之间。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表面为纯氮化钛层,(200)晶面的衍射峰最强,具有明显的择尤取向。用划痕仪进行结合强度检测,声发射曲线未见突起的信号峰值,表明结合强度良好。复合渗镀氮化钛试样在10%硫酸、5%盐酸、3.5%氯化钠水溶液和硫化氢富液中进行腐蚀试验,耐腐蚀性能分别比改性前提高了84、11.67、1.15、21.15倍。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结构抗冻性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依据固体结构动弹模与表面波速度的关系,采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冻融试件的动弹模,并与共振法测出的动弹模进行对比,总结出其内在相关规律,建立起预报混凝土动弹模的回归主程,由测得的波速计算出相应的动弹模,再利用动弹模之比评估出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初步试验和研究表明,此方法研究思路切实可行,符合混凝土冻融特性的基本变化规律,能够实现从度件测试向结构检测的发展,可供混凝土耐久性检测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醇胺类化合物对混凝土钢筋的阻锈作用。利用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等方法,在与传统缓蚀剂亚硝酸钠对照的基础上,检测和评价乙二醇和乙醇胺两种醇胺类有机缓蚀剂,对钢筋在含有NaCl的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及其阻锈作用。极化曲线图表明模拟混凝土孔溶液pH=11.5和加入缓蚀剂浓度为3%(与孔溶液的体积比)时,醇胺类缓蚀剂对钢筋阻锈效果最好,钝化电位为940mV;静态失重法表明缓蚀剂为水泥重量的3%是防止混凝土钢筋发生点蚀最适宜的浓度,此时缓蚀率达94%;实验同时发现在以上条件下乙醇胺的缓蚀作用与亚硝酸钠相当,且乙醇胺与其它缓蚀剂有良好协同效应,能明显增强其对钢筋的阻锈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 Ni-Cr 系,Ni-Cr-Al-Ti 系和 Ni-Cr-Al-Ti-Ce 系合金在900℃纯 Na_2SO_4和75%Na_2SO_4~25%NaCl 混合盐中的热腐蚀重量变化。结果表明 Ni-Cr 系合金在混合盐中的热腐蚀比在纯 Na_2SO_4中剧烈得多。Ni-Cr 系中加入 Ti 和 Al 可明显提高在混合盐中的热腐蚀抗力。合金中加入 Ce 对抗 Na_2SO_4的热腐蚀有明显作用,而对抗混合盐的热腐蚀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电解质对锌在薄层液膜下腐蚀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套适合于研究金属材料在薄层液膜下腐蚀的三电极电化学测量电池。Cl^-浓度的增大,促进了Zn在大量溶液中的阳极反应,降低了传递电阻和自腐蚀电位,从而导致腐蚀速率增大。在0.01mol/L的NaCl溶液中,随着液膜厚度的减小,传递电阻增大,腐蚀速度降低。在同浓度、不同电解质的大量溶液中,Na2SO4溶液对Zn的腐蚀最严重,其次是NaN03,腐蚀最轻的是NaCl;而在薄层液膜下,对Zn的腐蚀作用最明显的是NaCl;其次是Na2SO4;再次是NaN03,最轻的是Na2CO3。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面分別有混合盐Na_2SO_4-NaCl,Na_2SO_4-V_2O_5和纯Na_2SO_4沉积并在模拟燃气气氛中Fe_3Al和FeAl于600℃的热腐蚀,在所有试验条件下两种合金均发生热腐蚀。随试验时间的延长、纯Na_2SO_4和Na_2SO_4-NaCI引起的腐蚀明显减缓,而Na_2SO_4-V_2O_5的腐蚀则加剧并长时持续。FeAl一般较之Fe_3AI耐蚀,只有在Na_2SO_4-NaCl情况下两者腐蚀性能相近。所有合金的腐蚀产物层总是由一高铁的外层和含铝与铁和少量硫的内层组成,后者的成分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动电位极化和丝束电极技术测量了纯铝在2mol/L NaCl和2mol/L NaCl 0.8mol/L Na2SO4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缝隙内外的自腐蚀电位和电化学阻抗分布,研究了SO42-对铝缝隙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溶液中,缝隙内的铝为阳极、缝隙外为阴极;随浸泡时间增加,腐蚀不均匀性增加。加入Na2SO4后,减小了缝隙内外腐蚀电位差,显著降低了铝的腐蚀速度。Na2SO4是中性溶液中铝的吸附型缓蚀剂,延缓了缝隙腐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评定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法)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在H_2SO_4+Na_2S_4O_6溶液中钝化区回扫电位、扫描速度、溶液温度、溶液浓度等因素对测试灵敏度的影响,确定了AISI304、316系列奥氏体不锈钢在此溶液中的最佳实验条件。并进行了不同敏化状态的奥氏体不锈钢在此溶液中的EPR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a_2S_4O_6作为活化剂的EPR法同样是一种快速、定量、非破坏性的评价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时,对于304系列不锈钢选用H_2SO_4+KSCN溶液比较灵敏,而对于316系列不锈钢则选用H_2SO_4+Na_2S_4O_6溶液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铁电极在中性Na_2SO_4溶液中恒电位阳极极化下。和在不同pH的H_2SO_4/Na_2SO_4溶液中腐蚀电位下的交流阻抗特性。当pH>3.5时,铁电极的界面电容急剧增大至10~3μF/cm~2数量级。而铁电极在中性Na_2SO_4溶液中的界面电容为铁电极上覆盖的Fe(OH)2的电容。通过恒电位阳极极化状态铁电极的高频和低频部份的阻抗特性分析,建立了阳极极化状态铁电极的等效电路。用交流阻抗计算了极化电流密度,其值与同样条件下测得的稳态电流密度相等,说明阳极极化状态下交流阻抗测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镍基高温合金M17和M38G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敬翙  刘光明  曾潮流  杜楠  赵晴 《表面技术》2006,35(4):15-17,33
采用电化学方法、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常温下镍基高温合金M17和M38G在NaCl溶液和含S2O2-3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含质量分数为3.5% NaCl的溶液中,M17和M38G均会遭受严重的点腐蚀;向NaCl溶液(NaCl质量分数为3.5%)添加Na2S2O3(Na2S2O3质量分数为1.5%)后,由于溶液中的S2O2-3在试样表面活性点与Cl-竞争吸附并与H 结合,使两种合金的点蚀均受到抑制;M38G中存在微量的Nb、Ta、Mo等元素使得M38G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M17合金.  相似文献   

18.
在除O_2的0.1 mol/L NaHCO_3,0.1 mol/L NaHCO_3+0.1 mol/L Na_2SO_4以及0.1 mol/L NaHCO_3+0.1 mol/L NaCl溶液中,用恒电位法在低碳钢电极表面制备腐蚀产物,并原位监测低碳钢的开路电位,用SEM观察腐蚀形貌,用XRD确定腐蚀产物的相组成.结果表明.在0.1 mol/L NaHCO_3溶液中,低碳钢的开路电位最终处于再钝化区间,其表面未观察到明显的腐蚀现象;在0.1 mol/L NaHCO_3+0.1 mol/L Na_2SO4溶液中,低碳钢的开路电位最终处于再活化区间,其表面发生均匀腐蚀;在0.1 mol/L NaHCO_3+0.1 mol/L NaCl溶液中,低碳钢的开路电位最终亦处于再活化区间,而其表面却发生局部腐蚀,XRD结果表明,低碳钢表面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_3O_4和α-FeOOH.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旋转圆盘——圆环电极研究了黄铜(Cu37Zn)在1N Na_2SO_4及0.5N NaCl溶液中的阳极溶解行为。分别测出了黄铜阳极溶解时铜和锌的阳极溶解分电流密度。实验结果表明,Cu37Zn在上述两种介质中阳极溶解时均存在脱锌现象。在1N Na_2SO_4溶液中测得的脱锌系数强烈地依赖于阳极电位,而在0.5N NaCl溶液中,其脱锌系数与阳极电位的关系不明显。由黄铜中铜和锌的阳极极化曲线外推计算出了黄铜阳极溶解时锌和铜的腐蚀分电流密度,在1N Na_2SO_4溶液中分别为0.089及3×10~(-5)μA/cm~2,在0.5N NaCl溶液中分别为3.6及1.6μA/cm~2。实验还表明,黄铜在上述介质中的阳极溶解过程由扩散步骤所控制。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 PbO_2/Ti 电极在10%海水、天然海水、0.5NNa_2SO_4和5MNaCl 溶液中,温度25℃时的阳极极化曲线。在高电流密度范围内,它比 Pt/Ti 电极具有较低的氯和氧的过电位。该电极在上述介质中的消耗率比 Pt/Ti 阳极大,但远小于 Pb~2%Ag 阳极。这种电极已应用于阴极保护系统和次氯酸钠发生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