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慧 《科普研究》2021,16(4):69-73,86
当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呈现出新特征,人口老龄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是补齐全民科学素质短板的必然要求.老年人科学素质建设中尚存在老年人群科学素质低、老年科普资源供给不足和老年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面向2035,针对老年人的科普工作应注重提高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增强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科普资源普惠共享,开拓老年科技人力资源新动能,从而促进全民素质普遍提升,服务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7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调查的基本情况和调查的过程质量控制做了介绍,从测算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和公民科学素质指数的两个路径,重点分析描述了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和状况;对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和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等影响公民科学素质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概述.  相似文献   

3.
张锋  杜光旭  何薇 《科普研究》2016,11(3):39-44
受传统观念、宗教习俗、文化教育以及个体特征的影响,女性群体在社会各方面处于弱势地位。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女性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远低于男性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在科技社会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性别明显差异,不仅影响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整体提高,而且直接影响了女性公民享有科技成果的权益,加剧了女性公民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本文深入分析女性科学素质水平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影响女性科学素质水平的原因,从保障女性公民享受平等机会和提升社会地位角度,提出要重视提升女性科学素质,加大措施增加女性获取科技知识信息的机会,进一步缩小科学素质水平的性别差距,使女性公民共享科技发展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张超  何薇  任磊 《科普研究》2016,11(3):22-27
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和途径是影响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了解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和来源、参加科普活动和利用科普基础设施的情况,分析不同群体获取科技信息的属性特征,对相关部门开展更有效的科学传播提供基础依据。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厘清新形势下公众获取科技信息渠道出现的新趋势,探讨新形势下科学传播的路径和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何薇  张超  任磊 《科普研究》2016,11(3):12-21,52
本文是对2015 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的概况和主要结果的描述与分析。力求从研究者的角度,通过对全国及32 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状况、公民获取科技信息和参与相关活动的情况及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等方面调查数据的综合计算、分析和比较,全面客观解读2015 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及其数据结果的全貌,为公民科学素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科学技术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何薇  张超  任磊  黄乐乐 《科普研究》2021,16(2):5-17
从研究者的角度描述和分析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的概况和主要结果,通过对全国及各地区、各分类人群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对公民获取科技信息和参与科普活动的情况、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等方面的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全面客观解读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及其数据结果的全貌,为国家、各地区"十三五"公民科学素质评估和公民科学素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罗晖  何薇  张超  任磊  张锋  李朝晖 《科普研究》2015,10(3):5-8,39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持续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基础。自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即将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因此在“十三五”时期,抓住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快速增长的机遇期,充分利用科普信息化等手段,推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夯实科学素质共建机制,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跨越提升,实现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坚持把抓科普工作放在与抓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为实现到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奠定更为坚实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任定成 《科普研究》2021,16(4):18-24
《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按照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的顺序赋予四者不同的位置,并把公民的基本科学能力表达为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此界定科学素质的新内涵.它设定未来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15年达到25%,为达此目标,增加了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调整了两个重点人群的范围,修改了两个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的内容,提出提升科普供给效能的5项措施.《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切实可行,但在判定实施效果上仍然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0.
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小组座谈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大光 《科普研究》2008,3(6):46-50
本报告是2007年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在定量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定性调查.调查方法采用的是小组座谈.选取的调查样本考虑到东中西不同地区,城市、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居民.访谈的主要内容有公民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对科学家和科学家团体的看法、对科学研究的支持以及支持的理由、公民参与科学决策的态度和看法、公民对科学精神的认识等.此外,这项研究也为今后进一步修改调查问卷做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我国科普能力大幅提高,科普供给水平明显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成效显著.为全面了解掌握新时代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状况,总结评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情况,为编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供支撑,中国科协于2020年4月至10月组织开展了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本次调查范围覆盖我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8~69岁公民,回收有效样本30.98万份,首次实现了对419个地市级单位全覆盖.  相似文献   

12.
任磊 《科普研究》2008,3(6):38-45
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由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组成.在全国抽样问卷定量调查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收集数据背后的丰富信息,2007年同步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对我国公民的信息获取渠道、参加科普活动的情况、对科技知识的感兴趣情况.对科学技术的看法与态度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本文是对定性调查中深度访谈调查结果所做的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任磊  何薇  高宏斌  张超 《科普研究》2021,16(4):44-51,57
《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提出2025年和2035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目标,本文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状况和结构特征、新时代面临的主要形势和发展要求、国内外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情况和主要趋势、制定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的主要依据等方面展开解读和分析,并阐述了实现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对于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应该也必须面向所有未成年人.经过多年的努力,人口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在中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受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制约,教育资源短缺现象仍很严重,这导致了城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男性和女性的科学教育质量仍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质,2006年2月,中国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贯彻该纲要的两年后,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明显得到了加强,提升来成年人科学素质的行动正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对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建设的重视,科普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科技馆作为我国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数量迅速递增,尤其以小型馆为主,占到总数的80%以上。在硬件设施完善的基础上,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人才能力提升与素质培养已成为了小型科技馆做好科普服务的关键。本文在结语小型科技馆科普人才现状基础上,探讨小型科技馆科普人才能力提升与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任磊  李响  张超 《科普研究》2016,11(3):33-38
科技类博物馆作为我国科普基础设施中提供科普服务和科技传播的组织机构,是科普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和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阵地。厘清我国公民参观科技类博物馆的状况及其特征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本文以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结合历次调查和《中国科普统计》等相关数据指标,分析我国公民参观科技类博物馆的状况、动机、群体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对今后我国科技类场馆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增强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谢广岭 《科普研究》2016,11(1):49-55,62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信息化科普方式与途径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并把调查结果与第八次、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出当前我国信息化科普方式的发展情况与存在问 题:(1) 我国公众科普信息化诉求增强,互联网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最为偏爱的媒介渠道,其中门户网站和移动 媒体关注度高;(2) 电视媒体依然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印象最深刻的方式,但大多节目缺乏准确定位以及同质化现象严重;(3) 专业科普图书和期刊是公众最信任的科普方式,但形式过于死板;(4) 科普游戏等兼具娱乐性和参与性的新型媒体形式成为未来信息化科普的趋势;(5) 大多数公众认为我国信息化科普发展基本较好,但水平有待提升,其中,网上科技馆和传统媒体是公众最期望强化的信息化科普渠道;(6) 相较于其他群体,农民工群体的科普信息化水平提升缓慢;(7) 信息化环境下的科普把关减弱和复合型人才匮乏已成为信息化科普发展的严重阻碍。  相似文献   

18.
任磊  苏虹  冯婷婷  杨建松  高宏斌 《科普研究》2023,(3):49-56+112-113
《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出明确要求,针对新时期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发展的形势要求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对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数据开展专题分析。研究发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水平在各类人群中处于领先地位,提升速度快,呈现出水平高、增速快的发展特征;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应用科学的能力等方面,呈现出整体突出、全面均衡的结构特征。同时,存在领导干部科学素质与勇担历史重任的能力要求尚有差距,城乡和区域科学素质水平差异明显,存在明显不平衡等问题。通过上述分析并结合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发展的目标要求,提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建设提质增效的相关建议,以促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9.
徐善衍 《科普研究》2012,7(1):19-22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若要持续、健康和更富有成效地进行下去,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今后的公民科学素质监测和评估工作应更突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应立足国情,探索构建中国公民科学素质体系;应正确处理公民科学素质与科普、社会实践以及公民科学素质的社会责任与工作定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科普研究》2015,(3):2
坚持把抓科普工作放在与抓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为实现到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奠定更为坚实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