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开发温敏变色型电热织物,以温敏变色纱/不锈钢纤维导电纱做纬纱,采用3种不锈钢纱嵌织方式分别制备平纹、斜纹和缎纹梭织物,测试织物的电阻及电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织物的电阻为平纹>斜纹>缎纹。在电压值和加热时间相同时,平纹织物表面平衡温度最低,缎纹织物温度最高;在织物组织相同时,纬纱中不锈钢导电纱占比越大,织物升温速度越快。纬纱为全不锈钢纱的缎纹织物在电压5 V、通电6 min时,温度达到72.8℃;纬纱为嵌织2根不锈钢纱间隔2根温敏变色纱的缎纹织物在电压5 V、通电6 min时,温度可达到50.4℃,也具有较好的电加热效果。温敏变色型电热织物的颜色随温度升高而发生变化,具有温度指示功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并捻机将凉感纱、竹炭纱按不同捻度分别与锗纱进行合股,并通过花式捻线机将合股纱线分别与不锈钢丝进行包缠,获得10种复合导电纱线,探讨纱线并捻捻度参数对复合导电纱性能的影响,实现复合导电纱线的结构优化.选用两种最优参数的复合导电纱,以碳纤维为衬纬纱,织造两块满针1+1罗纹组织电发热织物,并对织物进行热性能测试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三种含铁氧体磁性纤维织物,分别为经纬纱均采用铁氧体磁性纤维混纺纱的织物(织物1)、经纬纱均按1根铁氧体磁性纤维混纺纱1根不锈钢长丝包芯纱1︰1排列的织物(织物2)和经纱采用不锈钢长丝包芯纱而纬纱采用铁氧体磁性纤维混纺纱的织物(织物3),对它们的抗静电、防电磁辐射和防紫外线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织物1的抗静电性能差,对于防电磁辐射性能在100 MHz以下频段较好,而对处于300 MHz及以上的特高频段防电磁辐射效果较差,但其防紫外线性能优异。加入不锈钢长丝改进后设计的织物2和织物3抗静电性能优异,防电磁辐射性能在0~3 000 MHz全频段都得到显著提升,但防紫外线性能有所下降。综合而言,针对这三种功能特性,三种织物中以织物2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国产高性能玄武岩纤维为经纱、涤纶长丝为纬纱,织造经二重组织以及上下接结组织织物;对织物表面形态特征、厚度及密度进行分析和测定,重点对织物的拉伸强力、耐磨性进行测试和讨论。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复杂组织织物具有可织性;织物的拉伸强力随着织物组织的不同而不同;双层织物的断裂伸长率比单层织物大;织物的耐磨性与织物的组织有关,经二重组织织物的耐磨性高于上下接结组织织物。国产高性能玄武岩纤维/涤纶长丝复合织物的各项性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发热纤维/棉/黏胶多组分喷气纺纱线的开发工艺,结果表明,并条时采用"大隔距、重加压、低速度"的工艺原则;喷气纺纱时适当降低总牵伸和主牵伸倍数,放大隔距,加重加压,调慢车速等。纺出的18.5 dtex 60/20/20/发热纤维/棉/黏胶多组分喷气纱,单纱强力较同等线密度的环锭纱低,但其他方面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利用黏胶腈纶吸湿发热Softwarm纱和锦氨包芯纱织造罗马布,并进行染整加工处理。详细介绍了过水烘干、预定形、前处理、染色、成品定形等工艺,测试了整理后织物的白度、毛效、渗透性以及色牢度等指标。结果表明,针对坯布与成品规格相差较大,应先过水烘干;吸湿发热罗马布前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双氧水以及碱的用量;在活性染料染黏胶时,先低温预加碱,以防止高温时对锦纶的沾色;处理后织物白度、毛效、缩水率、耐洗色牢度等指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7.
探讨纬接结间隔机织物的试织方法及应用.介绍了纬接结间隔机织物的基本加工原理和织造方法,以丙纶股线为经纱,腈纶股线为纬纱,上层纬纱、下层纬纱和接结纬纱采用1∶1∶1配置;设计6根接结纬,则纬纱循环为18根;绘制了上机图,并成功试织了纬接结间隔机织物.认为:合理设计接结纬纱在两面层组织间的变位点是关键,其决定间隔高度和接结纱的密度.  相似文献   

8.
陈莉  刘皓  周丽 《纺织学报》2013,34(10):52-0
镀银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纤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编织了四种不同组织的镀银长丝针织物:添纱平针组织,添纱1+1罗纹组织,添纱四平组织,衬纬组织,对通电后织物的发热效果进行分析后,决定采用衬纬组织。测试镀银长丝衬纬针织物的电热性能,结果显示:镀银长丝衬纬针织物通电后,织物的温度上升最后达到稳定状态,输入功率与稳定温升线性相关,织物的热稳定性较好,织物表面温度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
采用14.76 tex的腈纶、黏胶混纺纱与8.33 tex/144 f的涤纶长丝和3.33 tex的氨纶交织,开发多组分吸湿发热针织内衣面料。对面料开发进行技术探讨,并确定主要产品的织物结构为纬编花色两线衬垫组织,详细介绍其编织工艺、织物结构特征、染整工艺等。其中,特别采用筒子纱染色与织物染色相结合工艺路线,从而保证涤纶、腈纶、黏胶3种原料的色泽一致性。开发的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发热性,其弹性、柔软性佳,有利于提升吸湿发热秋冬针织内衣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探讨芳纶混纺带电作业屏蔽服织物的开发要点.介绍了带电作业屏蔽服织物主要技术指标,经纱和纬纱均选用两根芳纶1313纤维/阻燃粘胶纤维/不锈钢纤维40/30/30 22.5 tex纱与一根0.030 mm金属长丝并捻股线,分析了生产中浆纱和织造要点,最终使开发织物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GB/T 6568-2008《带电作业屏蔽服装》标准要求,其服用舒适性符合功能性服装的参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轻薄棉莱赛尔交织平纹织物织造效率,介绍依据防钻绒平纹织物规格与织造难度系数、结合自产纱线质量指标,设计出以C 5.83tex纱为经纱、以莱赛尔6.56tex纱为纬纱、经密为787.5根/(10cm)、纬密为649.5根/(10cm)、幅宽为308.5cm的防羽布。分析该防羽布在织造过程中存在织物紧度大、经纱易断头和纬纱织口回退,以及整经、浆纱、穿筘和织造各工序的技术难点和要点。结果表明,控制整经车速、张力、卷绕均匀,采用“双浸、双压、双浆槽,高压、高浓、低粘”的经纱上浆思路和“小张力、大梭口、高后梁、早引纬”的双轴织造工艺,织造棉与莱赛尔比例为52∶48、坯布克重为91.7g/m^(2)、织造难度系数为36.7的轻薄棉莱赛尔交织平纹织物,在车速为510r/min时,织机效率可达83%。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纬纱中不同的赛丽丝?可生物降解纤维含量和组织变化对织物吸湿速干及易去污功能的影响,本文以真丝为经纱,赛丽丝?纱和黏胶纱为纬纱,分别试织了投纬比例与织物组织不同的A、B系列的试样。对14种试样进行吸湿速干和易去污功能测试,结果显示:除吸水率与透湿率外,A系列试样的吸湿速干性能随着纬纱中赛丽丝?可生物降解纤维的含量增大而逐渐提升。B系列织物吸湿速干性能整体随着组织浮长线变长而变优。纬纱中赛丽丝?可生物降解纤维含量愈大,织物的易去污性能愈好。组织表面较平的织物易去污性能更佳。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可知,A系列中投纬比例为4︰1时,试样的吸湿速干与易去污综合性能最优。B系列中组织为八枚缎纹的试样,其吸湿速干与易去污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3.
总结棉与银纤维混纺色织物的设计要点。甲经为棉/银纤维90/10 14.6 tex纱,乙经为JC 14.6 tex纱,甲经∶乙经=1∶7;甲纬为棉/银纤维90/10 14.6 tex纱,乙纬为JC 14.6 tex纱,甲纬∶乙纬=1∶7。介绍了经纬色纱排列和工艺流程;对织造前的工艺进行了计算;针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最终成功开发了棉与银纤维混纺色织物,其抗菌性和电磁屏蔽效果良好。认为:该织物的设计方法可应用于生产保健床单、内衣内裤、屏蔽服等银纤维特种纺织品。  相似文献   

14.
Modal纤维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比棉的吸水性高约 5 0 % ,具有真丝一般的光泽 ,柔软顺滑。混纺织物经多次水洗后依然柔顺 ,保持很新的外观 ,是改善织物性能理想的混纺纤维。我公司在ZA2 0 9i 4N 1 90型上置式多臂喷气织机上成功地开发了Modal高密弹力织物 ,下面就织造工艺情况作一阐述。1 织物规格经纱号数 /tex :C 1 4.6纬纱号数 /tex :CJ/Modal 5 0 /5 0 1 4.6( 4 4dtex)氨纶包芯纱经纱密度 /根·( 1 0cm) - 1 :787.5纬纱密度 /根·( 1 0cm) - 1 :5 90 .5地组织 :纬二重幅宽 /cm :1 67.6经向强力 /N·( 5cm× 2 0cm) :877纬向…  相似文献   

15.
选用70 D锦纶镀银长丝和68 D不锈钢纺织金属丝,通过在黑板上控制经纬向绕纱间距的方式来模拟抗电磁辐射机织物。研究表明:当覆盖系数达到一定数值时,电磁辐射屏蔽率超过99.99%;织物中经纬密度差异较大时,抗电磁辐射屏蔽率出现低谷;采用68 D不锈钢金属丝,经、纬密度为20根/10 cm时,织物可形成良好的网格状态,抗电磁辐射性能更优。采用70 D锦纶镀银长丝和68 D不锈钢金属丝织制了机织物小样,测试结果显示,经向间隔为0.5 cm,纬向按照0.3、0.5、1 cm的间隔配置抗电磁辐射纱线时,织物具有良好的电磁辐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吸湿发热保暖纤维的保暖机制及性能特点,开发保暖面料。以线密度为28 tex的棉纱为经纱,以单纱线密度为15.5 tex 2合股的腈纶/铜氨纤维(60/40)发热混纺纱为纬纱,设计开发腈纶基吸湿发热单面绒面料。优化各道工序:络筒速度575 m/min、络筒张力垫圈质量13 g、整经速度690 m/min、浆纱速度52 m/min、上浆率为9%,织机速度196 r/min、开口时间295°、后梁高度100 mm,车间温湿度偏大控制、车间温度范围24~30℃、相对湿度70%~75%。结果表明:选用吸湿发热纤维是提升面料保暖效果的主要措施,选用粗支纱线、起绒面料、紧密织物组织等,可以进一步提升面料保暖效果。  相似文献   

17.
竹炭纤维主要包括以黏胶为载体的黏胶型竹炭纤维和以涤纶为载体的涤纶型竹炭纤维两种形式。介绍了采用8.3 tex/36 f黏胶型竹炭纤维为原料,在2+2罗纹机上编织水波纹针织面料的编织工艺,包括织针排列、三角排列及穿纱方式等。阐述了设备调试要点,如成圈相对位置、弯纱深度、纱线张力、导纱器安装位置、筒口距、牵拉卷取张力等。最后给出了该面料的技术参数和表面风格特征,表明该面料是春秋高档休闲服与时装的理想面料。  相似文献   

18.
<正>在ZA209i型喷气织机上生产平纹织物(经纱为C 19.6 tex纱,纬纱为165 dtex/288F涤纶长丝,经密为307根/10 cm,纬密为314根/10 cm)时,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涤纶长丝表面较光滑,与压缩空气的摩擦力较小,难以顺利被主辅喷嘴的压缩空气引入织口,严重时不能正常开车织造;退绕的涤纶长丝与筒子表面摩擦力较小,易被储  相似文献   

19.
开发竹/天丝混纺斜纹织物的点滴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竹纤维与天丝混纺纱线作经,物反面纬纱显露在外,具有凉爽,滑懦感,最好发挥。为绿色环保织物新品。纬纱采用涤长丝交织,织物组织为2/1斜纹,由于织正面经纱(竹/天丝纱)显露,使织物抗菌功能得到  相似文献   

20.
设计合适的组织、纱线、经纬纱密度及纹样,织造了4种不同仿朦胧效果的双层织物。结果表明:表组织选用平纹、透孔等组织,里组织选用平纹组织,采用表里接结或表里换层的方式连接上下两层,表里经纬纱排列比为1∶2或相同,同时选用合适线密度、捻度及材质的经纬纱及经纬纱密度,所织造的织物具有良好的仿朦胧效果。仿朦胧感面料应选用低线密度的经纬纱,表里层经纬纱细度可相同,但经纬纱密度要小,同时表层应选用透孔组织。如果表里经纬纱排列比不同,如1∶2,则此时表层经纬纱线密度可比里层经纬纱线密度略大,但表里经纬纱密度不宜过大。如果表层经纬纱线密度比里层小,表组织可采用平纹、透孔组织,但同样经纬纱密度不宜过大。材质上应选择初始模量小的纤维或高捻度纱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