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单一,分类识别准确率低等现象,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提出了一种多维度特征加权融合的特征融合算法来提高运动想象脑电识别率。对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提取其共空间特征、能量特征、边际谱熵特征以及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然后加权融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分类。为验证算法的合理性,使用BCI-IV Dataset 2a数据集对提出的特征融合算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加权特征融合算法结合CNN分类器可以有效提高运动想象识别准确率。实验中,9位志愿者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75.88%,平均Kappa系数为0.70。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类别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模块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注意力模块充分挖掘脑电信号的通道和空间特征,建立其与识别任务之间的重要程度关系,从而提高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识别准确率.信号经过共空间模式提高信噪比,利用小波变换将信号转换成二维时频图,通过注意力模块中通道和空间两个维度进... 相似文献
3.
4.
针对P300脑电信号信噪比低、随机性强及个体差异性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经验模态分解(EMD)和小波包分解(WP)相结合的滤波方法,并使用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对脑电信号进行分类识别。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原始脑电信号分解成若干个本征模函数(IMF)分量,并对每个分量进行频谱分析以去除主频段在0~30Hz以外的分量;然后,对保留的IMF分量进行小波包分解,根据P300电位的有效时频信息,选择合适的频段进行重构,再将重构后的各个本征模函数叠加,得到经过滤波后的脑电信号;最后,设计合适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对P300信号进行分类识别。本文使用国际BCI竞赛数据集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两名被试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7.78%、95.56%,说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P300信号的识别效果(相比其他方法至少提升了2.78%,1.39%),为进一步提高基于P300信号的脑机接口系统的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留电极之间的空间信息以及充分提取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特征,提高情感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输入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学习和分类算法.采用单熵(近似熵(Approximate Entropy,ApEn)、排列熵(Permutation Entropy,PeEn)和奇异值分解...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同个体的脑电信号差异大且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 结合去基线干扰及脑电通道选择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卷积神经网络的情绪分类识别算法. 首先进行基线信号的微分熵(differential entropy, DE)特征的选取研究, 将数据处理为多通道输入后使用连续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实验, 然后选择最佳电极个数. 实验结果表明, 将实验脑电信号微分熵与被试者实验脑电前一秒的基线信号微分熵的差值映射为二维矩阵后, 在频率维度组合为多通道的形式作为连续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 在22通道上唤醒度和效价的分类平均准确率为95.63%和95.13%, 接近32通道的平均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困难,分类正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小波熵进行特征提取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来分类的算法。计算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功率,通过理论分析选择小波包尺度,对信号功率进行小波包分解并计算其小波包熵(WPE),提取C3、C4导联的小波包熵插值组成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作为分类器的输入送入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采用国际BCI竞赛2003中的Graz数据进行验证,算法的最高分类正确率达97.56%。算法特征向量维数低、数据量小、分类正确率高,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分类的任务可以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类运动想象情况下存在的脑电信号识别正确率比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特定频段的小波包方差,小波包熵和共同空间模式相结合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的方法,并将特征向量输入到支持向量机中达到分类的目的;首先选择重要导联的脑电信号,进行特定频段的小波包去噪和分解;其次对通道优化的重要导联的每个通道信号计算小波包方差和小波包熵值作为特征向量;然后对所有重要导联的分解系数重构并进行共同空间模式特征提取;最后结合2种不同导联方式所获取的特征向量作为分类器的输入进行分类;采用BCI2005desc_IIIa中l1b数据进行验证,该算法的分类正确率最高达到88.75%,相对2种单一的提取方法分别提高28.27%和6.55%;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取特征向量,进而改善多类识别正确率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免疫多域特征融合的多核学习SVM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多通道四类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 MI)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的分类问题, 提出免疫多域特征融合的多核学习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算法.首先, 通过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提取脑电信号的时频域特征, 并利用一对多公共空间模式(One versus the rest common spatial patterns, OVR-CSP)提取脑电信号的空域特征, 融合时频空域特征形成特征向量.其次, 利用多核学习支持向量机(Multiple kernel learn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KL-SVM)对提取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最后, 利用免疫遗传算法(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IGA)对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 得到识别率更高的脑电信号分类模型.采用BCI2005desc-Ⅲa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 对比结果表明, 本文所提出的分类模型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单域特征提取算法特征单一、信息描述不足的问题, 更准确地表达了不同受试者个性化的多域特征, 取得了94.21%的识别率, 优于使用相同数据集的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运动想象脑电(EEG)信号识别率较低的问题,考虑到脑电信号蕴含着丰富的时频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域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对脑电信号的相关频带进行预处理,并将多个电极的时频图组合构造出一种二维时频图;然后,针对二维时频图的时频特性,通过一维卷积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新颖的CNN结构;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对CNN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基于BCI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平均识别率为86.5%,优于其他传统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识别方法;同时将该方法应用在智能轮椅上,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点对点自动学习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空间与时间维度上的情感相关特征,提高脑电信号情感识别的准确率,基于DEAP数据集中EEG信号的时域、频域特征及其组合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的EEG情感特征学习与分类算法。采用包括集成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线性判别分析和贝叶斯线性判别分析算法在内的浅层机器学习模型与CNN深度学习模型对DEAP数据集进行效价和唤醒度两个维度上的情感分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效价和唤醒度两个维度上,深度CNN模型在时域和频域组合特征上均取得了目前最好的两类识别性能,在效价维度上比最佳的传统分类器集成决策树模型提高了3.58%,在唤醒度上比集成决策树模型的最好性能提高了3.29%。 相似文献
12.
脑电信号识别指令多设定为单目标,导致系统误识率高,为此研究基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多类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识别系统。通过电极帽与脑电采集板的构建与搭接,完成系统硬件的设计;进行BP神经网络多目标识别指令集群的接入,同时利用分段BP神经网络功能识别模块增强系统的识别控制能力,完成系统软件的设计。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对上述系统进行3个阶段,5组测试之后,系统在第3阶段的脑电波误识率明显控制在2%以下,系统的误识别率较低,具有较高的识别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脑电信号(EEG)是一种在医学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生物电信号。单一的特征提取方法不能够多方面表示脑电信号特征,从而会给不同意识任务下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分类带来一定困难。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WT)、排列熵(PE)和共空间模式算法(CSP)的特征提取方法(DWT-PECSP)。首先,采用db4小波基对原始脑电信号进行3层小波分解,根据左右手运动想象所处的频段重构出包含μ节律(8 Hz-12 Hz)和β节律(18 Hz-26 Hz)的频段信号;然后,分别计算出该频段信号的排列熵值和CSP方差作为特征量,并将这两组特征量进行组合;最后,将组合后的特征量输入到支持向量机(SVM)中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2003年脑机接口竞赛的标准数据集(DataSet Ⅲ)分类上获得了较高的分类准确率(91.43%),均高于单一提取排列熵特征的准确率(71.42%)和CSP方差特征的准确率(85.71%)。通过对比近年来其他文献的特征提取方法,验证了DWT-PECSP算法能够更有效地提取运动想象脑电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传统机器学习需要人工构建特征及特征质量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特征提取方法。采用编码思想,由卷积层和下采样层构成编码器网络提取脑电信号情感特征,随后与特征图一起输入Leaky ReLU激活函数。对于卷积预训练过程,使用交叉熵和正则化项双目标优化损失函数,之后采用随机森林分类器以获得情感分类标签。在国际公开数据集SEED上进行实验,达到94.7%的情感分类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17.
由于传统的脑电信号分类方法识别率较低,且识别率随着脑电信号类别的增加逐渐下降,针对脑电信号时空特征结合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多层的卷积双向LSTM型递归神经网络(CBLSTM)分类模型。此分类模型利用多层的卷积神经网络有效提取脑电序列的频域特征,采用双向LSTM提取脑电信号的时域特征,并将脑电信号序列逐帧输入到此分类模型中进行标记,最后输出分类结果。对比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实验表明此分类模型平均分类识别率得到了提高,且鲁棒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在脑机接口(BCI)中,脑电信号(EEG)的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可以通过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大量学习来实现,但是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的BP神经网络标准算法收敛速度慢,在训练中效率不高,分类正确率也很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使用一种快速稳定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来代替BP算法进行神经网络的学习训练,并利用BCI 2008竞赛的Graz数据集B进行了对左右手想象运动脑电信号分类的MATLAB仿真实验。该方法使得脑电信号分类的正确率达到87.1%,比BP算法的正确率78.2%要高,并且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该算法为脑电信号的分类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针对驾驶疲劳瞌睡检测识别效果不佳及被试差异性所致的性能不稳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使用单通道脑电信号进行瞌睡检测与预警的模型架构。首次利用注意力熵刻画清醒与瞌睡状态对应脑电动态演化的复杂度。使用小波包分解法提取相对能量特征,采用Relief算法筛选出适合不同个体的显著时频特征。最后将融合特征矢量送入支持向量机完成分类判别。将所提方法在脑电公开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得到95.9%的准确率及96.8%的敏感度。在LabVIEW平台上进行了虚拟仪器的设计,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为驾驶疲劳的检测与预警设备开发提供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20.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BCI)旨在通过脑电信号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针对目前脑机接口系统中混合多种复杂生理电信号,并且输出控制指令较少的问题,本文提出融合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 MI)脑电与眼电信号方法扩充控制指令的轻量级机械臂控制系统。该系统分阶段融合脑电和眼电信号两种生物信号,使用双次眼电作为任务开关,运动想象脑电信号控制机械臂运动,单次眼电控制阶段切换,实现了二分类运动想象生成多种控制指令,完成了对机械臂的连续控制。其中运动想象脑电信号使用提升小波变换(lifting wavelet transform, LWT)和共空间模式(common spatial pattern, CSP)结合的方法提取特征,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进行分类;眼电信号通过分析无意识眼电和有意识眼电的峰值来设置阈值进行区分。为了验证系统的可行性,设计了一项脑控机械臂自主服药实验,通过在线实验测试,被试通过使用脑电信号和眼电信号实现了机械臂控制,并完成了服药流程,有利于进一步推广脑机接口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