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生物对石油的降解作用,是海洋石油污染净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本文报道了青岛、黄岛附近海域水样,治积样微生物降解海洋石油烃的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内的模拟实验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对石油的降解作用,是海洋石油污染净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本文报道了青岛,黄岛附近海域水样,治积样微生物降解海洋石油烃的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内的模拟实验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所得的天然混合菌组以及筛选菌种的组合在土壤相条件下对石油烃的生物降解进行尝试,结果表明,经过47 d的生物降解,土壤中石油烃的含量有大幅度的降低,接种微生物对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石油烃类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为菌源,柴油为唯一碳源进行驯化后,分离得到石油烃降解的优势菌。确定了菌体对柴油降解的最适条件:pH值为6.5-8.0,温度为25℃-40℃,营养条件氮源为氯化铵、磷源为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的混合物。优势菌体对柴油的降解率为47.8%。  相似文献   

5.
石油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三株高效石油降解菌GX1、GX2、GX3,初步鉴定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邻单胞菌属(Plesionmonas sp.)和动胶菌属(Zoogloea sp.).同时还研究了pH值、营养物质、油质量浓度对菌体生长和降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三株菌在初始pH值为7-9对石油的降解率分别为86.7%,72.9%,64.7%;最佳氮源为NH4NO3,氮磷比大约控制在4∶1左右时,降解效果较好.在原油初始浓度较低时,降解率随石油浓度的升高而略有提高.不同菌株耐油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7.
以原油作为惟一碳源,对长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降解菌进行富集培养并筛选出高效石油降解菌,研究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特性及石油降解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长庆油田受污染土壤石油降解菌为杆状或球状,既有革兰氏阴性菌,又有革兰氏阳性菌;在好氧奈件下,石油烃降解优势菌株a,b,c,d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分别属于邻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和动胶菌属;a和b在初始pH为9时降解率最高分别为69.81%和71.41%;c和d在初始pH为7时降油率最高分别为66.94%和65.76%.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苯酚降解菌并研究固定化苯酚降解菌对含酚废水的降解效率,为利用微生物降解法处理含酚废水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平皿稀释分离法在筛选平板中分离出苯酚降解菌,并进一步通过驯化及固定化手段提高菌株的降酚率.结果筛选出一株苯酚降解菌S10;经进一步驯化及固定于聚乙烯醇凝胶颗粒后,在实验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含酚废水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且固定化细胞对环境的pH、温度的耐受能力以及对热的稳定性等性能增强结论采用固定化降酚菌株的方法处理含酚废水不仅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而且固定化细胞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9.
利用显微录像方法对所筛选石油降解菌降解油滴的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阐述了降解过程的微观机制,并初步探讨了降解菌降解过程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石油降解菌在邻近油滴处的运动是趋化运动,其趋化性强弱可通过在油滴附近的运动状态和分布予以判断,且趋化性与降解性具有一致性;石油降解菌对油滴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且当菌液浓度足够高时,水中球形油滴的直径越小,越有利于降解。  相似文献   

10.
以泥炭作为石油降解菌株的固定化载体,对其最佳固定化条件、固定化时间、泥炭的最佳加入量、温度、pH、振荡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泥炭对石油降解菌株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时间24 h,泥炭的最佳加入量为80 mL,温度10℃,pH7.5,振荡条件110 r/min,在该条件下泥炭对功能菌固定化率达86.4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模拟,研究了采用不同激活剂激活石油污染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对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激活剂为硫酸铵浓度:40.99 g/kg,KH2PO4浓度:4.73 g/kg时,土著微生物对土壤中石油烃经30 d的修复,降解率达86.27%,激活后土壤中降解石油烃的微生物量由初始的4.78×105cell/g增加到5.71×106 cell/g.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石油降解菌对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特性,选用分离得到的一株石油降解菌假单胞菌SY5,对其降解石油污染物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30℃,pH=7.2的反应条件下,所筛选的SY5菌对石油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降解石油的反应基本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且随石油初始浓度的增大,SY5降解石油的速率减小,降解受到抑制.在生物降解的过程中,SY5的生长曲线具有明显增长和衰减曲线.在生长阶段,产率系数Y值为0.3873.在内源呼吸阶段,衰减系数bd值为0.1805d^-1,SY5菌自身氧化速度比较快.SY5生物降解石油Monod方程的最大比增长速率胁,和半饱和常数Ks分别为1.6d^-1和150mg/L.  相似文献   

13.
表面活性剂对不同石油降解菌除油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从辽河油田中分离出的四株高效降解石油菌进行研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4株菌除油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不同菌株 的除油率有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500mg/L时,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和黄杆菌(Flavobacteriumsp.)几乎无除油效果。而非离子型曲拉通X-100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认为这种抑制是由于本试验中采用表面活性剂对细菌有毒性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对石油烃类运输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济南炼油厂附近的污染土壤中,分离出能高效降解烃类的菌株SD-2,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菌株SD-2在石油烃类运输的初步机理研究中,通过气相色谱分析证明:细胞中石油烃类的运输有一定的选择性;而且,运输前石油烃类的某些组分是紧密地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然后不加修饰地将这些组分运输到细胞内。  相似文献   

15.
石油焦的燃料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油焦浆流变特性的研究,对影响其流变特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油焦浆流体类型,为油焦浆的制备、输送和燃料提供了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石油化学发展史;简要介绍了石油的化学组成,油品性能指标及炼油工艺原理;对C_1化学也作了一般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紫外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污染物时遇到的标准油选择和测定结果与红外光度法不一致的问题,研究了用红外光谱法中使用的混合烃作为标准物质、用硅酸镁吸附柱去除动植物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混合烃作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标准物质是可行的;用硅酸镁吸附柱可有效去除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动植物油对测定的干扰。石油醚萃取液经硅酸镁吸附柱吸附动植物油后,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与红外光谱法测定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A new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imaging system used for detecting and locating the petroleum pollu-tants is presented. A unique feature of the system wa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 frequency-tripled Nd:YAG pulse laser and an image intensified CCD camera as imaging detector. The delay time of the system and the exposure time of the CCD are controlled by a delay generator. Petroleum pollutants on various backgrounds had been de-tected and located by this system. This imaging technique provides a useful noninvasive approach for the detection of petroleum pollutants, which can be used in remote sensing.  相似文献   

19.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发展趋势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石油地质学与油气田开发工程的交叉学科,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为提高油气田开发水平及技术应用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油气藏描述技术将以快速获得油气藏各尺度下的三维结构动态变化信息为目标,对油气藏物理化学、地球化学性质的变化及评价、控制技术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剩余油分布理论及预测技术、油气藏开发演变理论与控制工程将大有所为.复杂油气藏的认识将更多的依赖于地质力学、岩石物理学、界面化学、粘土矿物学、纳米科学与技术.文章讨论了学科中长期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指出油气藏岩石物理学、油气藏开发地球化学、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地质学、油气藏描述及开发地质建模、剩余油分布理论及开发工程是优先重点发展领域,强调必须狠抓典型基地建设,形成长期稳定的理论和技术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