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和方法对邯郸市居民小区的五个监测点进行了室内空气环境适宜性评价。介绍了评价方法和步骤。根据国家标准,提出室内空气环境适宜性的评价标准,从而为改善室内空气,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室内空气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和方法对邯郸市居民小区的五个监测点进行了室内空气环境适宜性评价。介绍了评价方法和步骤。根据国家标准,提出室内空气环境适宜性的评价标准,从而为改善室内空气,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山区丘陵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水土流失地区常用的山区丘陵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分析影响土地适宜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区丘陵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要求和安阳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评价单元划分方法,确定了评价因素和因素指标,将模糊数学方法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引用PSR模型,运用熵权综合法对银川市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2006—2010年,银川市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发展处于陡降缓升态势.2006—2007年,银川市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状态系统处于一个非常时期的转折阶段;2007年之后,银川市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则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压力始终小于响应,直到2010年压力系统超过了响应系统,响应与压力之间的博弈使得银川市人居生态环境越来越能满足人们生活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居住环境适宜性在房地产项目环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房地产类开发项目环境管理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了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筛选有关的评价因子、指标,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量化,提出了居住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期完善、充实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和方法,并指导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7.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模糊聚类分析是依据客观事物间的特征、亲疏程度和相似性,通过建立模糊等价关系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的数学方法。文章针对泸定县的14个复垦区的土地,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运用Matlab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武汉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为例,分析研究武汉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阐述了评价原则与体系、信息流程的概念设计、数据的获取与处理、评价模型概念设计等4个方面的内容.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从定性评价转为定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与GIS技术相结合,探索了定量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吴兆萍  吴振宇  黄涛 《宁夏工程技术》2020,19(2):163-167,172
为有效协调土地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关系,科学决策土地利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确保土地资源合理持续利用,以彭阳县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数据为基础,选择科学的适宜性评价技术线路,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确定评价单元和评价因素,完成了彭阳县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彭阳县农地适宜区和土地类型的分布耦合性较高,土地资源利用基本合理,农地中度适宜区土地资源仍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和调整空间;农地勉强适宜区和农地条件适宜区中林地、草地占比超过90%,反映了彭阳县生态环境治理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开展适宜性评价有助于建筑垃圾处理厂科学、合理选址。选取土地规划、人口密度、距新老城区距离、风向影响、地基承载能力作为选址适宜性影响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基于ArcGIS对武汉市开展建筑垃圾处理厂选址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适合建厂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黄陂区的南部和中部、新洲区的西南部和中部、江夏区的北部和中部、东西湖区的东部和东南部、蔡甸区的东北部、洪山区的北部和东北部。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厂选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联补水电站施工过程中,左岸山体崩坡积层出现裂缝.通过对地表裂缝发育特征的分析,发现裂缝均为拉张性质,表现出典型的土体蠕变特征,各部位裂缝成因略有差别.通过地表以及深层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并采用离散元模拟左岸山体斜坡变形失稳的全过程等,提出了左岸山体整体稳定、无明显的整体变形破坏迹象的重要结论,为工程设计及枢纽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倾倒边坡是一种已发生变形的特殊边坡,最终可能会发展成滑坡、崩塌等严重地质灾害。倾倒边坡工程地质特性是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和处理方案设计的基础,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工作尚不深入、不系统,难以满足新时代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需要。扎拉水电站拟建于青藏高原西藏境内怒江一级支流玉曲河上,工程区边坡倾倒现象普遍发育,对工程选址和安全运行存在较大影响,区内软岩、硬岩种类多样,倾倒模式齐全,开展相关研究具有典型代表性。从初步调查、详细勘察到专题研究历时数年,详细论证了倾倒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通过探索并成功运用多项创新技术,解决了倾倒边坡空间范围界定、工程地质分区、抗剪断强度参数取值等工程地质特性研究的难题。采用测绘、洞探、钻探、物探、测试和试验等准确界定了倾倒边坡范围,提出了针对性的适宜的综合勘察方法。以岩体结构、变形破坏类型作为依据,首次将边坡倾倒岩体分为层状弯曲、碎裂拉张、散体坠覆等三个区,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在岩层产状、风化特征、声波波速、透水性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倾倒边坡的独特性状,提出了倾倒岩体抗剪断强度可在试验值小值平均值~试验值大值平均值范围内进行取值的原则方法,对现行标准规定的取值上限进行了适当拓展。补充研究顺向坡倾倒过程,进一步完善了边坡倾倒变形破坏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水力性能优良的转轮增容防蚀技术,对黄丹水电站轴流转桨式机改造的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文章对改造前后有关流道的差异、吸出高度、水推力和飞逸转速等问题作了分析。通过可行性研究,以期对黄丹水电站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水电站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结合浙江水利和本校水工专业建设的实际,按照“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整合开发专业课程。整合后的高职水工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明确、实用性和针对性强,凸显高职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5.
岸坡失稳常常与河水升降密切相关。为了分析水位升降对福州晋安河驳岸岸坡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某段岸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立驳岸岸坡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模型,结合引水冲污工程,研究河水位不同升降型式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坡脚淤泥的堆积阻碍了坡内孔隙水的变化,表现为在其影响范围内,河水上涨时水流难以流入,水位下降时则孔隙水不易排出;水位上升越快,驳岸越稳定,较大的水位下降速度则对其稳定性不利;水位频繁升降,由于岸坡排水条件不佳,孔隙水进一步赋存,稳定性降低;在引水冲污工程中应做好水位下降速度的控制和坡内孔隙水的疏排;在对岸坡进行加固时,可采取置换坡脚淤泥为良好透水材料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施工中所揭露的各类成因的结构面进行分类,并对其工程特征进行阐述,证实了珊溪水库工程中缓解倾角结构面的成因复杂,宽窄不一,充填物各异,对各类边坡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大量建设于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流域,但是这些流域复杂的地层、岩性、构造、水文等地质条件导致水电工程库岸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多发频发。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凭借其覆盖范围广、监测精度高、不受云雾遮挡等特点为水电工程库岸滑坡早期识别与监测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近年来得到水电工程建设及库岸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领域的极大重视。基于此,对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库岸滑坡InSAR早期识别与监测的应用概况进行了梳理,从研究时间、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 对水电工程库岸滑坡InSAR早期识别与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揭示了以白鹤滩水电站为里程碑,水电工程库岸滑坡早期识别与监测目前已开始进入InSAR技术应用与研究的爆发阶段; 最后,探讨了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蓄水前阶段、蓄水阶段、蓄水后阶段)对InSAR技术的不同应用需求与算法适用性。随着SAR数据质量提升与算法进步,InSAR技术必将常规化地参与到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库岸滑坡的识别与监测工作中,为水电工程库岸滑坡的早期识别、监测预警、触发机理研究及灾害防治等提供重要支撑,提升我国水电工程库岸滑坡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