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亚珠江温泉酒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建筑、空间和环境角度出发,对三亚珠江温泉酒店方案设计进行介绍,探讨了度假酒店的设计思维和方法,以期对今后同类建筑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建筑,空间和环境角度出发,立足于三亚珠江温泉酒店设计的分析,探讨一下度假酒店的设计思维和方法的来源和变化,以供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3.
4.
《百年建筑》2007,(6):42-45
意格为本项目提供了从前期策划,总体概念性规划,一期修建性详规,建筑单体设计、景观设计,室内概念设计及CI和标识系统设计的一系列服务。通过对于设计流程全方位把握而达成从整体布局到细部功能的合理调配与协调统一。设计师首先从投资战略的层面上协助业主寻找最佳土地开发步骤,并选择最佳启动部位及后续开发计划。在此基础上以温泉为核心,打造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  相似文献   

5.
《景观设计》2005,(F05):16-17
珠海海洋温泉酒店度假区是中国少有的真正意义上的高档度假区。 与商务酒店不同,度假酒店的顾客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寻找城市中所没有的环境体验,享受蓝天、碧海、沙滩、森林、雪原,摆脱繁重的工作压力,缓解身心的疲累。珠海海洋温泉酒店度假区由EDSA负责总体规划,从立面到建筑造型到场地设计都回避一种紧张的环境印象,宽不是以直接、便捷、效率为最高目标,而是以放松、优美、休闲为设计宗旨,体现度假酒店纯粹的品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现代装饰》2012,(9):124-127
本案位于以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首铜梁龙灯为代表的铜粱。度假区以玄天湖为中心全面展开。为符合整个“中华龙温泉”的统一打造,设计师将“龙文化”元素深挖后分成很多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景观设计》2005,(F04):59-59
设计力求创造一种轻松、休闲的宜人氛围,成为人们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回归自然的上好选择,回归自然的旅游度假方式已成为近年来生活娱乐和休闲的热点,各类建筑服从风景环境的整体需要,不与大自然争高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兴义市一中校区创作过程的分析,探讨了在城市中山地环境下的建筑创作,提出了设计中的整体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和文化性原则三种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辽宁芭蕾舞蹈学校的创作实践为例,以舞蹈教育理念的转变对校园设计的影响作为切入点,探讨了专业舞蹈校园设计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11.
《世界建筑导报》2006,(1):52-57
Sasaki为海南三亚红树林度假酒店这座崭新的五星级度假酒店及商务中心完成设计,该设计力求抓住海南岛上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环境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世界建筑导报》2005,(4):70-73
本案依据“大景观”的设计理念,将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现代时尚功能相结合,努力营造与都市喧嚣相隔绝的度假酒店。  相似文献   

13.
郑家宜 《福建建筑》2014,(1):114-117
城市近郊山地度假区的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绿色生态设计的理念,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要素,注重景观格局、线型空间和重要节点的保护和提升,并以现代景观设计理念,演绎独具个性的景观特色氛围。通过对福州鼓岭度假区宜夏老街景观设计的实践和思考,为类似山地度假区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宏亮 《新建筑》2013,(5):90-95
以三亚亚龙湾瑞吉度假酒店为例,力求从总体规划及布局、设计意图、功能分区、流线组织上创造出与基地环境相和谐的建筑群体通过前期与境外公司的合作及后期与多家单位的协调工作,认识到前期考察与研究的重要性,注重对方案设计的消化,学习到与外部合作单位的快捷沟通方式,以及高效组织和及时处理的工作方法,获得了更好地完成设计作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整理和归纳了当代旅游度假的发展及其特征,阐述了度假酒店设计中文化演绎的重要性及其中主要的文化类型,并结合案例进一步分析文化演绎的策略及其被感知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山地度假酒店是基于山地地形环境营造的一种特殊酒店建筑形式,具有独特的形式特色、功能组织和景观意境。本文立足生态视角对重庆万盛黑山谷奥陶纪度假酒店的设计创作进行解析,分别从景观氛围的营造、整体流线组织、建筑形式选择、生态节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建筑细部处理几方面进行阐述研究,试图为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为前提的山地度假酒店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建筑只有立足于地域性才能更符合全球化潮流。建筑设计应把功能要求,气候特征、人文背景和经济条件相结合,追求地域性和时代特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张晶  洪慧群 《华中建筑》2009,27(10):103-107
该文主张提升珠江轴线空间的城市地位,保护和扩大珠江水体、岸体,串联次一级的公共空间,增加步行化空间,是拓展珠江文化环境容量的正确规划方略。从整体上对珠江轴进行城市设计,明确和完善整体景观的序列、层次、框架,加强自然山水景观资源与城市的融合性,结合岸线功能调整,以提高旅游景观生态美学质量,达到新世纪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