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能源消费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加剧,如何有效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降碳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如何实现二者脱钩势必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参照IPCC法计算碳排放系数并估算了2000—2019年山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运用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GDIM)分析了碳排放驱动因素;结合Tapio脱钩指标和基于DPSIR框架构建的脱钩努力模型测度了山东省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弹性和脱钩努力程度。最后,给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能源碳排放强脱钩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民用建筑能源消耗影响因素研究以近年陕西省民用建筑能源消耗现状为基础,通过构建民用建筑能源消耗影响因素假设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总量、城乡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均会促进陕西省民用建筑能源消耗,而现阶段技术进步对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是不明显的。就降低陕西省民用建筑能耗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陕西省相关部门找到建筑节能的着力点,更好地开展建筑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建筑业技术革新是推动现阶段以建筑科技产业为龙头的新兴产业经济增长发展的原动力,该文通过分析产业机制层面宏观经济增长,形成行业内在微观经济体系逻辑。找到促进建筑新兴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形成产业内部经济增长链与技术外在促进革新之间的集成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全世界碳排放过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也在积极谋求低碳发展之路。与城市建设密不可分的中国建筑业也面临较大的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低碳建筑的含义、特征,分析了我国建筑业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阐述了我国建筑业发展低碳建筑的长远和行业意义,提出了低碳建筑在我国建筑业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一、能源消耗碳排放量测度分析1.能源消耗碳排放量测度模型构建在本次能源消耗碳排放量测度模型的构建中,为了实现对能源消耗碳排放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以及合理的测度,本文主要依据不同的能源消耗中燃烧的化学结构以及原理,然后通过不同形式的能源消耗折算为标准的煤进行计算,紧接着利用排放因子、固碳率以及碳氧化率等参数,来对能源消耗中的碳以及二氧化碳进行测度。假设有n种不同形式的能源,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建筑业作为我国重要产业之一,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建筑业的大力发展也带来了重大的能源消耗问题,建筑业是一个能源高消耗的产业,给环境问题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建筑业节能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从围护结构和暖通空调设备系统两个方面出发,区别于以往对建筑物生命周期评价,以期能在建筑业节能问题上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把描绘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负荷曲线比喻成“环境高山”。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发展经济的正确之路是:从“环境高山”的半山腰穿过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导了环境负荷与GDP之间的关系式,其中GDP年增长率g和单位GDP环境负荷年下降率t是两个关键变量。以一些国家和中国的一些省份为实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计算了2005,2010,2020年中国的环境负荷,并以能源消耗为例,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中国粉体工业》2010,(4):27-28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7月1日称,中国将在2015年之前逐步取消钢铁和有色金属及其产品的出口退税,以限制相关行业产能并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球能源的高速枯竭和气候的反常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此而产生的“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地产”、“低碳建筑”等一系列的新理念,将人类带入了低碳经济时期。建筑业高能耗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和高能源消耗,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重新审视建筑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我们主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传统资源的采集与消耗虽然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城市后续经济结构成为了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必须加快城市经济的转型与跨越发展,以此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就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发展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贺勇  卫岂伦  廖诺 《工业工程》2022,(3):39-46+94
为分析不同节能减排路径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影响,从经济、能源和环境等系统要素出发,构建电煤供应链节能减排系统动力学模型。以神华集团为例,确定模型参数及主要方程,分析链上各环节的能源消耗、碳排放及节能减排路径,动态仿真不同路径的节能减排效果。结果表明,发电环节节能减排潜力大于其他环节;降低燃煤机组发电标准煤耗率,提高铁路运输在煤炭运输中的比重,降低煤炭开采过程中的耗电系数,增加环保治理投资,是电煤供应链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不同路径的节能减排效果存在差异,其中降低发电标准煤耗率对节能减排产生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刘竹 《中国工程科学》2011,13(4):101-105
从城市的经济发展、CO2和工业污染物排放、资源消耗的多维视角出发,以沈阳市为研究案例,运用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城市在经济发展与低碳转型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变化,并评价了城市尺度下各种技术的节能减排潜力和运用愿景;指出城市在全球低碳经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城市尺度的减排技术能够在相当程度上降低碳排放总量。从未来的发展来看,要实现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仍须进一步在技术和经济增长方式上大力投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我国的建筑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是离不开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本文对现代施工技术管理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要点,提出了系统的施工质量控制要求,从而为有关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分析处理建筑施工技术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业发展的原动力,近几年来随着建筑业产业规模、产业素质的发展和不断提高,我国建筑技术水平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我国建筑业作为传统的劳务密集型产业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要依靠科学管理,全面推进施工企业的技术进步,将科学成果能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15.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竞争性行业。大力发展建筑经济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竞争性行业。目前,以国有为主导,以公有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逐步形成。从搞活全行业出发,应在不断增强国有建筑经济控制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非国有建筑经济是指:纯粹私营经济+国有或集体经济中属于私营经济的成份+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结合当前社会产业低碳化发展趋势,从碳排放脱钩视角下,对适时开展碳计量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从碳计量的现实意义、发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了具体内容的分析,提出了碳计量市场业务发展的对策和方向,碳计量发展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社会产业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2007年9月27日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效的建筑市场监管对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对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促进建筑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节能和环保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而汽车产业作为全球碳排放的第二大产业,面临着愈加严峻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汽车产业的变革,可满足低碳经济发展需求,以此应对环境和能源系统带来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汽车销量越来越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销量节节攀升。为此,该文在全面了解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的同时,提出了新能源汽车质量提升的几点建议,以期推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78~2009年的广东省年度数据,选取代表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3个重要指标,对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物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模型分析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间的联动效应,并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经济增长与物流业的长期关系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广东省物流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保持着长期协整关系,长期来看,物流业的发展会促进经济增长。广东省经济增长带动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物流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不是很显著。对广东省发展物流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统计数据为例,量化分析了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拉动,并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内,我国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