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湯·茉莉     
《中华手工》2015,(3):16
饮上品饮茶,极品饮花。’最健康的饮料为茶,最经典的饮品为花,以花卉制茶、泡酒,此美容方子自古代宫廷贵人开始,流传至今。《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将審调涂在碗中心,抹匀不令洋流。每于凌晨采摘茉莉花二三十朵,将審碗盖花,取其香气熏之,午间去花、点汤甚香。  相似文献   

2.
饮茶在中国非常普遍,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两者相结合的文化。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着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等领域。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茶叶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茶的精神文化。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的情趣。在百忙之中,择一处雅静之地,泡上一壶浓茶,自斟自饮,可以使人消除疲劳、振奋精神,通过细啜慢饮,使人达到美的享受,精神世界得以升华。在古代,品茶的环境十分讲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品茶的壶器,以紫砂壶为佳。在园林或自然山水之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饮茶,茶文化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远古时期的神农氏,最早提出这个观点是茶神陆羽,他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喜欢饮茶的中国人,向来对茶具十分讲究。唐人和宋人重茶色,常选用可将茶色显现出来的茶具,唐人最爱越窑青瓷,宋人崇尚黑色釉瓷。到了明代中晚期以后,由于文人的参与,紫砂壶在造型和装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紫砂壶备受青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  相似文献   

4.
陶瓷盖碗茶具应饮茶习惯而生,是重要的饮茶器皿。造型上,优雅流畅的线条和协调大方的器物组合满足花茶品饮功能需求,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装饰上,在表意美好的纹饰以及青白釉色映衬下,观赏花茶汤色之美感;材料上,细腻轻巧的陶瓷材质利于茶香传达。本文着重运用日用陶瓷造型设计原理,结合有别于传统科学感官的分析方法,研究陶瓷盖碗茶具形式对茉莉花茶茶性发挥之影响。旨在从学科交叉角度重新解读盖碗与茶的契合,期望将渐行渐远的传统生活方式拉近到当代生活语境中。  相似文献   

5.
钱菊华 《江苏陶瓷》2006,39(6):21-22
茶是世界公认的饮料。在我国更是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历史考证,饮茶之风先从巴蜀和江南一带向北方发展,然后又从中国向世界各国对外传播,成为世界性的饮料。饮茶的方法从古到今也有几个不同的阶段。从药用到茗饮,最先采用混煮法,然后又有煎茶法,这些方法在唐代乃至晚唐非常流行,五代、宋代至元代饮茶方法主流是点茶法,明初至今则一直采用泡茶法?可谓现代所说的“茶文化”的历史和起源吧。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人们品饮茶水不止为生津解渴,还为品茗赋予了丰富的生活意趣.古人抒情作诗好饮酒,但同时也好品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寒夜里有客来访,煮水与客一同品茗,仿佛寻常的日子也变得有些许不同.夜里水沸雾气氤氲,茶水被冲泡的气味伴着这水汽渐渐散开,茶香满室,回味无穷.饮茶一事也渐渐不仅仅是饮茶,而是文雅、闲...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茶道不是普通意义的饮茶,而是一门专门的文化礼仪活动,它凝聚着高雅的文化艺术修养与品茶技艺。我国唐时茶道之风兴起,被誉为茶圣的陆羽著出著名的《茶经》,对于饮茶及茶具进行了高水平的评说。我国北方中原地区虽然很少产茶叶,但无论宫廷与民间早有饮茶习俗,很早开始饮茶的历史,所使用的茶具也颇具北方特色。如各种茶钵、茶碗、茶碟、茶托、茶碾、茶杯、茶壶、茶罐、茶瓶等,无论造型还是釉色装饰,  相似文献   

8.
茶叶与化学     
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据推测早在四千年以前,我国就开始饮燕至秦汉时代已有书籍记载。现在茶已成为世界五大饮料之一,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进入每一个家庭。茶叶的种类与成份如何?饮茶对人体有哪些益处?哪些人不宜饮茶呢?下面作一些介绍。一、茶叶的种类与制作我国根据采制工艺和茶叶的品质以及外形把茶叶分为以下五类:1.红茶它是一种经过发酵的茶叶。例如祁江、滇江、宁江等茶叶。2.绿茶它是一种不经发酵的茶叶。如龙井、旗枪、珍眉、屯绿等。  相似文献   

9.
陈午敏 《江苏陶瓷》2006,39(Z2):35-36
陶都宜兴,古称荆溪、阳羡,境内水土利陶,砂壶宜茶,竹海之乡,尤以紫砂壶驰名天下。茶为之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国古代文人崇尚茶道,讲究以茶会友、亲和礼让、清节励志的积极进取精神,追求自然清净、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和情趣。在今天,茶既是日常生活的必须品,又是传递友情的媒介物。人们视饮茶为物质享受,视品茶为精神享受,以茶代酒、敬茶传谊、随处可见。古往今来,中国的茶在礼、凡、俗、艺、会、道、德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为人类文明留下了绚丽的一页。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和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我国传统艺术的历史是沿着“…  相似文献   

10.
刘洪芬 《江苏陶瓷》2012,45(2):77-77
茶与诗的结缘,一个深层的缘由是"诗清只为饮茶多。"徐玑此句道出了古今多少诗人的共同感受。宋朝王十朋说:"搜我枯肠欠诗卷,饮君清德赖诗情。"诗人多嗜茶,原是因为茶能促诗情。清代女词人吴苹香则说茶本来就是"诗料":"临水卷书帷,隔竹支茶灶。幽绿一壶寒,添入诗人料。"清代著名诗人阮元则说:"寄语当年汤玉茗,我来也愿种茶田。"更有现代诗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人饮茶历史久远,茶器作为茶之父更是品种繁多、形态各异。现代人所说的茶器主要指壶、杯、勺等与茶有关的器具。具体到材质上更是五花八门,有玻璃、瓷、陶等等。纵观历史的发展,因不同饮茶方式而相应出现了不同的茶具。茶器是茶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我们研究古人饮茶习俗最重要的依据。选择合适的茶器以泡出更香美的茶汤,亦是爱茶人一直追求的目标,现谈一谈紫砂壶与茶的渊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俗话说:“好茶配好水”,但是光有好茶好水还不够,还必须有好的茶具来盛装。只有有了优质的茶具,才能衬托出茶水的液色,保持茶汁的清香,发挥茶叶固有的风味,从而得到色、香、味俱佳的茶汤,使人领略到饮茶的乐趣。因此,历来饮茶都很讲究茶具。  相似文献   

13.
庄冬艳 《佛山陶瓷》2012,(7):64-64,66
我国饮茶习俗早在唐代便有,当时的饮茶器皿还没有发展到专用茶具。劳动人民仅以简陋的葫瓢、竹筒、热盂和茶展等作为饮茶工具。唐开元年间,国泰民安,一时大兴禅教,朱门柴屋,饮茶相起成风,城市集镇也先后开设了茶店,随着饮茶业的兴起便带动了茶具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量都匀毛尖、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所泡茶水中的咖啡因,为人们合理购茶、饮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模拟日常饮茶方式浸泡茶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水中的咖啡因。结果:湄潭翠芽所泡茶水中咖啡因含量最高,都匀毛尖次之,凤冈锌硒茶最低。浸泡时间对茶水中咖啡因的含量影响不大;浸泡水温越高,茶水中咖啡因含量越高;浸泡次数越多,茶水中咖啡因含量越低。结论: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水中咖啡因的方法快速可靠。茶水中咖啡因含量受茶叶品牌、浸泡水温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5.
饮茶之风,盛于唐,兴于宋。唐代盛行烹茶,宋代流行点茶,所以当时用茶多为饼茶,制作过程十分复杂。茶的饮用方式制约茶器具的发展,因此茶器具的形制、质地与构成必然反映时代特征和差异。  相似文献   

16.
饮茶之风,盛于唐,兴于宋。唐代盛行烹茶,宋代流行点茶,所以当时用茶多为饼茶,制作过程十分复杂。茶的饮用方式制约茶器具的发展,因此茶器具的形制、质地与构成必然反映时代特征和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饮茶之道,最为讲究的恐怕要算闽南、潮汕的功夫茶,它堪称我国最古老的茶道。《清朝野史大观》载:“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泉、漳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然而,功夫茶最有吸引力的是它的陶瓷茶具美器。功夫茶大都是闲情逸兴烹饮或作为待客的礼节,如果有机会到闽南、粤东来,每到一处  相似文献   

18.
茶器具的存在,是为了完成饮茶过程的礼仪风尚。从茶的品方式到茶器具的发展,也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演变,中国茶文化精神又将得到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所谓茶具,包括饮茶过程中的各种用具。当代人日常饮茶,最普遍的是一只茶杯,或者再添一把沦茶的壶就可以了。古人则不然,煮水有煮水的用具,在煎茶之前有把茶叶进行再加工的用具,煎茶、饮茶还另有用具。这是由当时的饮茶方法和品茶的形式所决定的,倒不是古人故意把饮茶用具搞  相似文献   

20.
茶器具的存在,是为了完成饮茶过程的礼仪风尚。从茶的品方式到茶器具的发展,也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演变,中国茶文化精神又将得到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