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大城市实现科学、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地下空间规划是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前提,也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地下空间资源的调查与评估、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基础设施、地下空间规划的实施控制与立法几方面,对地下空间综合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进程,列举了国外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础模式和案例,结合长沙市目前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发展背景,指出了长沙市目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框架,明确了长沙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体系和重点内容,并以五一广场地铁站为例,分析了长沙市重要节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控制指标,提出了长沙市地下空间规划实施策略,以期对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发挥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国栋 《商品与质量》2022,(20):100-102
近年来,人们对住宅建筑公共空间的需求也发生了本质变化.在此背景下,加强住宅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既能美化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又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因此,住宅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人员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要以人为核心,实现住宅建筑公共空间的最大社会效益,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德国的德累斯顿大众透明工厂体现了当代西方工业建筑的新型设计思想,工厂规划建设在历史名城德累斯顿的中心区,其建筑融合了生产、展示和社会交往等功能,为顾客和市民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通过考察项目的背景、建筑创作和城市理念,指出在消除环境污染的前提下,高科技工业建筑结合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和设计有助于提高中心区的活力和丰富城市的景观.  相似文献   

5.
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对大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的分析,认为解决大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静态交通的政策与管理、实施城市交通综合发展战略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通过分析城市静态交通地下化的特点与综合效益,提出了城市静态交通地下化的规划原则与过程.在此基础上,针对北京静态交通的具体问题和北京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优势,结合北京总体结构布局特点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提出了北京静态交通系统的规划布局和发展建议,并认为北京应采取限制城市中心区内部停车的城市停车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城市综合体的公共空间除了是综合体的核心空间,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一部分,承担着激发综合体及周边空间活力,引导它们持续开发的职能.通过对城市综合体的典型代表之一北京侨福芳草地公共空间设计的研究,试图从"城市触媒"的角度出发,探索出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城市公共空间数量有限和整体品质较差的现状,从建筑界面设计角度出发,分析了基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界面类型与特点和建筑界面设计内容,并以广州市天河区天环广场为例进行公共空间设计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从优化步行体验和增加空间层次角度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进行有效改善,广州市天河区天环广场的设计模式符合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街道不仅是城市意向空间的主导因素,也是城市生活和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的承载者.从传统与现代城市街道空间对比的角度对现代城市街道空间设计进行了分析,基于营造宜人的城市交通空间,提出了城市街道向小尺度发展、整合街墙形态、规范建筑立面、建设可识别系统、完善步行系统等未来城市街道景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城市中心区工业用地形成与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城市中心区工业用地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入手,对城市中心区工业用地形成与调整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经济、生态区位、政策、规划等方面的分析,并分析了中心区工业的调整面临着搬迁主动性不强、分散布局、二次搬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从资金保障、政策扶持、政府宏观调控、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预测性、加强规划管理力度等方面来促进城市中心区工业搬迁的高效、有序、合理进行.  相似文献   

10.
智能化教学建筑空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 ,技术进步对教学建筑的影响 ,提出教学建筑智能化发展方向的依据 .从智能化楼宇系统和辅助教学系统方面深入探讨教学建筑智能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内涵 .从建筑功能转化和空间设计的角度分析智能化对教学建筑空间设计的要求 ,以及相应在建筑功能设计、建筑空间环境审美、建筑空间设计等方面的设计手法与对策 .最后 ,对我国教学建筑智能化的具体实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斜入射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分析斜入射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以苏州地铁一号线星海广场车站双层地下结构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地震反应三维实体有限元模拟模型,模拟了斜入射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与围岩土体系统的三维地震反应,系统分析了大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空间效应与永久变形规律. 结果表明:土体在地震作用下产生了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主要为地表沉降,并显著受地震动入射角度的影响. 大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空间效应显著,纵向地震反应表现为中柱较边柱强烈,永久变形大;横向地震反应表现为内侧柱较外侧柱强烈,永久变形大. 中柱是地下结构抗震最薄弱的部位,结构设计时建议中柱采用铰接,只承担竖向荷载,不承担水平剪力,将有利于提高地下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永常  邵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9(10):1631-1634,1669
对哈尔滨市地下空间开发状态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地下街、地下铁道、地下民用建筑等规划原理与特征,探讨了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途径及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哈尔滨地下空间规划为"一环、一线、三轴"的规划方案.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状况,研究适合中国严寒地区地下空间利用的举措.以实际工程为例,研究城市建设与轨道交通、地下街、综合管沟相结合的途径及如何实现成功的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站与高架桥同位合建(站-桥合建)工程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节约建造空间,但其动力响应机制和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特性不甚明确。利用有限差分软件建立站-桥合建工况和单一车站工况对应的三维模型,首先进行静力计算,分析两类工况的受力变形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在输入El-Centro波和Kobe波时两类工况中地铁车站的层间位移角、应力变化规律以及薄弱位置;最后深入研究高架桥的桥梁荷载和高度对地铁车站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基岩输入加速度的增加,高架桥对地铁车站层间位移角和最大应力的影响增大;站-桥合建工况中车站楼板两端容易发生受拉破坏,大震时应增加对车站中柱的关注;层间位移角随桥梁荷载线性增加,随桥梁高度非线性增加,应力随两者均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站地连墙钢筋笼一般长度长,重量较大且形状各异,整体刚度较小,是车站施工现场危险性较大工程之一.结合苏州地铁月亮湾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简要分析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施工技术及难点,通过分析重点阐述起吊吊点位置确定、吊环强度验算、钢丝绳强度验算,为确保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施工安全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纤维模型对地下结构地震破坏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时遭受破坏的大开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按照车站的结构尺寸和周围土层的参数,建立了土-结构二维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地铁车站结构的薄弱部位,采用了考虑钢筋和混凝土材料非线性的纤维单元模型.利用土体地震时等效阻尼比和等效剪切模量来考虑土体的动力非线性,以神户地震Port岛地下83 m处记录到的南北向和铅直向加速度波形作为二维地震动的输入波,模拟了大开车站地震时的动力反应和破坏过程,研究该站的地震破坏机理,分析了中柱、上壁和侧壁的破坏类型.  相似文献   

16.
介绍薄层单元分析法结合容积法求解半无限空间层状地层中地下结构水平、回转、垂直及轴向的地层阻抗函数过程,并将地层阻抗函数运用到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反应位移法中,综合考虑地下结构水平、回转、垂直运动特性,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反应位移法的计算精度.在北京地区典型地质条件下的典型地铁车站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一般反应位移法及基于薄层分析的反应位移法的计算分析,并将其内力及变形值与一般反应位移法及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地铁车站结构振动台的试验结果符合良好,验证了这种基于薄层分析的反应位移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典型地铁车站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为了了解地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对地铁车站结构进行了振动台模型试验,从相似关系比的确定、模形箱的设计、结构模型的制作、测点的布置、模型土的配制、地震波的加载等方面介绍了振动试验,并分析了部分试验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在强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会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检验地铁车站地下大空间结构柱的抗震性能,对北京市某地铁车站公共设备区地下空间结构使用的单层钢管混凝土Y形柱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主要介绍了缩比试件的设计、制作、安装和试验的方案、进行过程及结果,给出了钢管混凝土Y形柱的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效刚度曲线和等效阻尼比曲线统计数据,以及部分主要位置的荷载-应变曲线.试验结果及分析表明:Y形铸钢件、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顶板等各部分连接安全可靠,能够保证整体结构工作性能良好;试件滞回曲线较饱满,试件等效阻尼比随水平位移的增加而增大,试件耗能规律稳定,表明弹塑性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较好.据实测应变推测,可能的薄弱部分是钢管柱底部、圆钢管与Y形铸钢件连接处和Y形铸钢节点分叉处.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城市活力空间的延续和拓展,文章对城市地下空间新的发展背景和城市活力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方法,以实现为居民的城市生活创造充满活力的立体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