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福建烟区土壤主要养分特征及施肥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5年采集了福建省三明、龙岩、南平3个主产烟区有代表性的植烟土壤样品557个,并进行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福建主产烟区土壤质地以粘壤土、壤土和砂壤土为主,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平均为11.55±3.05 cmol/kg;土壤pH值平均5.59±0.44,仅有43.45%的植烟土壤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仍较丰富,有机质平均34.00±9.24 g/kg,全氮平均1.75±0.54 g/kg,碱解氮平均173.6±42.3 mg/kg,43.09%的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35 g/kg;土壤速效磷含量有所增加,平均46.3±32.6 mg/kg,但分布的均匀性较差,变异系数较大(70.3%),有51.7%的植烟土壤速效磷>40 mg/kg,仅7.18%的植烟土壤速效磷<10 mg/kg;植烟土壤的钾素供给仍严重不足,缓效钾310.2±208.7 mg/kg,速效钾62.3±31.9 mg/kg,速效钾含量>150 mg/kg的植烟土壤仅占2.15%.为此,在烟叶生产上要因地制宜,对偏酸性土壤,要注意施用白云石粉,但应隔1~2年;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降低磷肥的施用量,并注意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2.
河南烟区土壤钾素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河南烟区 2 116个土样钾素含量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河南省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88.88mg/kg ,全钾含量平均为 2 .2 8%。从不同烟区来看 ,土壤速效钾含量状况排序为 :豫西 >豫东 >豫西南 >豫南 >豫中 ;全钾含量排序为 :豫东 >豫西 >豫中 >豫南 >豫西南。从主要植烟土壤类型看 ,速效钾含量排序为 :红粘土 >潮土 >褐土 >砂姜黑土 >黄褐土 >黄棕壤 ;全钾含量排序为 :黄棕壤 >红粘土 >潮土 >褐土 >黄褐土 >砂姜黑土。根据河南烟区植烟土壤钾素含量及分布特点 ,提出了相应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3.
环神农架地区植烟土壤养分分析与丰缺状况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调查收集、取样分析等方法对环神农架地区1700多个耕层土壤样品的pH、有机质和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神农架地区植烟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效钾含量的一般范围分别为5.02~7.92,11.19~52.24 g/kg,58.69~216.20 mg/kg,3.92~39.00 mg/kg和51.84~332.14 mg/kg,以土壤pH变异最小,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异最大。环神农架地区植烟土壤pH 5.5~7.5的样品占总数的82.5%,多数土壤pH适宜优质烟叶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氮含量总体较高,磷和钾含量相对较低。以该区烤烟产值为目标的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结果表明,环神农架地区绝大多数烟区处于供氮能力中等和高的范畴,土壤供磷和钾的能力则多处于中等和低的范畴;土壤供钾能力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土壤供氮和供磷能力地域分布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湖南烟区土壤中、微量元素状况及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对湖南主要烟区2444个酸性土壤样品中Ca、Mg含量和3 520个土壤样品中Zn、Mn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湖南省主要烟区土壤交换性Ca、Mg、有效Zn、Mn的含量平均分别为8.66 cmol/kg、1.16 cmol/kg、2.12 mg/kg30.75mg/kg.不同烟区其含量差异较大,湘东北烟区土壤Ca、Mg缺乏,湘西、湘南烟区土壤分别缺Zn和缺Mn.田间试验表明,在中、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的土壤上,植烟时适量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能促进烟株生长,增加烟叶产量、产值,提高烟叶品质.每公顷施熟石灰450-900kg、MgSO4·7H2O 150-300kg、MnSO4·H2O 15-25kg、ZnSO4·H2O 15-30kg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福建烟区土壤特性及其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福建烟区1994年48个代表性土壤及相应的烟叶样品的分析化验结果表明:福建烟区土壤养分的平均含量为:有机质25.5g/kg,全氮1.529/kg,速效氮143.50mg/kg,全磷0.35g/kg,速效磷23.03mg/kg,全钾18.61g/kg,缓效钾181.06mg/kg,速效钾64.99mg/kg,交换性镁0.34mg/kg,有效硼0.22mg/kg,含氯量36.67mg/kg。种烟土壤主要为黄泥田和灰泥田。经相关分析,影响福建烟叶质量的主要土壤因素为pH值偏低,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偏高,有效钾严重不足,镁、硼等中微量元素普遍较缺乏。生产优质烟叶必需注意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调节土壤pH,控制氮肥的使用时期,增加钾肥的施用量并改进施用方法,注意补充镁硼等中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烟区与湘南永州烟区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状况,运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Arc GIS空间插值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典型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与活性组分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湘西自治州烟区与湘南永州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偏高,空间变异较大。湘西自治州烟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8.55 g/kg,土壤活性有机质平均含量为6.25 g/kg,植烟县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处于适宜、高范围(占66.18%);湘南永州烟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42.3 g/kg,土壤活性有机质平均含量为7.80 g/kg,植烟县土壤有机质主要处于高、极高范围(占70.1%)。两大典型生态烟区土壤有机质与活性有机质含量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碱解氮的相关性最大,表明土壤氮素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最为密切。研究区应根据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合理调控有机肥和氮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省曲靖市各植烟县采集代表性植烟土壤和烟叶样品各96个,测定了样品的铅、铬、汞含量,并分析了烟叶铅、铬、汞含量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曲靖烟区烤烟铅、铬、汞平均含量分别为4.15,1.78和0.050mg/kg,均处于较低水平;土壤中铅、铬、汞含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2级的样点数分别达到98.96%,100%和94.79%,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良好;植烟土壤pH适宜,有机质含量丰富,氮素、钾素含量较高,磷素含量适中。烟叶中铅、铬、汞的含量与土壤中的含量存在直接关系,与土壤pH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邵阳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时空特征及与其他土壤养分的关系,采用传统统计学、地统计学及分组回归、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邵阳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丰缺状况、空间分布、演变趋势及与土壤养分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邵阳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适宜,平均值为28.19g/kg,变幅为10.20~70.90 g/kg,变异系数为36.51%,处于适宜范围内的样本占42.91%。②邵阳县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极显著高于隆回县和新宁县。③邵阳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斑块状分布态势,总体上从东部和西部向中部呈现减少的趋势,在新宁县的西部和邵阳县的东部各有一个高值区。④邵阳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度演变总体呈上升趋势。⑤土壤碱解氮、有效锌、水溶性氯、有效磷含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而增加,存在显著的正相关。⑥土壤养分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碱解氮有效锌水溶性氯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有效硼。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重庆典型烟区土壤有机质数量和质量状况,采用现场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彭水、丰都和巫山3个典型烟区土壤有机质及其活性组分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典型烟区土壤有机质(SOM)含量为3.35~53.94 g/kg,在适宜植烟范围(15~30 g/kg)内的比例呈现出丰都>巫山>彭水的趋势,变异系数为巫山烟区大于丰都和彭水烟区。用33、167和333 mmol/L KMnO4测得的高活性有机质(HLOM)、中活性有机质(MLOM)、活性有机质(LOM)占SOM的比例分别表现为巫山>丰都>彭水、丰都>巫山>彭水、丰都>彭水>巫山,与各烟区的SOM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活性组分不仅可以很好的反映土壤碳素动态变化,还可用作评价重庆植烟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恩施州植烟土壤及烟叶硒含量状况。结果表明:(1)恩施州植烟土壤硒含量平均为0.661 mg/kg,从土壤总硒水平来看,恩施土壤属于富硒土壤。烟叶硒含量平均为0.216 mg/kg,并表现为B2F>C3F>X2F,高于我国其他烟区。(2)恩施土壤硒的垂直地理分布特性明显,即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极显著地增加;土壤硒含量与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大量元素具有极显著正相关,而与pH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当土壤等级为足硒和富硒土壤时,土壤中主要养分含量处于烟叶生长所需的适宜范围内。(3)在相对较高的硒含量土壤中,烟叶对硒的吸收累积强于低硒土壤。8个植烟县(市)土壤和烟叶硒含量的相关性均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不同有机肥施用对烤烟生长和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方法  用烤烟品种中烟100进行田间试验, 比较分析了大豆和海藻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发育以及烟叶中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并且从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角度, 分析了施用两种有机肥对烟叶生长、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结果  (1) 与对照相比, 大豆和海藻有机肥的施用, 促进了团棵期和旺长期烟株的生长发育(450 kg/hm2处理最佳), 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2)由16 S V3-V4区域扩增子测序可知, 有机肥的施入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Sphingomonas、Actinospica、Pseudonocardia等有益细菌丰度增加。(3)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相关性, 其中土壤pH值、速效钾(AK)、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是主要环境影响因子。  结论  大豆和海藻有机肥的施用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 并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 促进了烟株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曲靖市烟田土壤与烟叶钾含量的关系,调查了在垂直生态条件差异较大时,烤烟中部叶钾含量与土壤化学性状、海拔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曲靖市烟叶钾含量平均为1.51%,含量范围0.29%~3.01%,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镁以及取样点海拔影响烟叶钾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是影响曲靖市烟叶钾含量的最主要的因素,烟叶钾含量随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土壤速效钾含量≤175.22 mg/kg或>276.010 mg/kg时,烟叶钾受土壤有效镁影响较大;速效钾含量在175.220~276.010 mg/kg时,土壤水溶性氯则成为烟叶钾的主要影响因素。海拔对烟叶钾含量影响分割点分别是1700、1822和2023 m,随高度增加,烟叶钾含量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主要烟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   总被引:96,自引:1,他引:95  
在我国主要烟区土壤养分普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状况及其在主要产区的分布规律,指出了我国植烟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植烟土壤速效磷、交换性钙、镁,以及微量元素锌的含量尚丰富;本次普查一半区域土壤pH值不适宜烤烟生长,土壤速效氮含量也较高;我国植烟土壤有机质总体偏高;速效钾、有效硼全面缺乏。文章提出我国今后在烤烟施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硫酸钾用量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采用连续8年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对各处理植烟土壤16S rRNA 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各处理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群落种类组成及丰度信息,并对群落组成及丰度进行了PCA聚类分析及UPGMA聚类分析,将排名前十优势细菌门与土壤pH、土壤酶活性、钾和硫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与空闲地相比,不施肥连年栽烟土壤细菌数量降低;而施肥处理中,K2O的投入量为247.57 kg/hm2,S的投入量为125.46 kg/hm2时,细菌群落丰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明显增加。(2)不同处理的土壤中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均为优势菌群,随着硫酸钾施用量的增多,酸杆菌门相对含量明显减少,而变形菌门与放线菌门均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3)细菌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硫酸钾能显著改变土壤群落组成。(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土壤蔗糖酶、脲酶活性、钾和硫含量对于该地区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度、多样性及优势种群相对丰度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钾用量与灌溉量对不同土层钾素及烟叶钾含量的积累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究烟叶钾素与不同土层不同种类土壤钾素关系和解决豫中烟区烟叶钾含量偏低的问题,在2013年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设置2个钾用量、3次灌水,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烟叶钾素积累与不同深度土层的不同形态钾素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当灌溉3次且施用低量钾肥时,烟叶钾含量与0~20 cm土层缓效钾关联最显著,关联度是0.7059。当灌溉3次且施用高量钾肥处理下的烟叶钾素与40~60 cm 土层的速效钾关联最显著,关联度度是0.7350,此时钾素含量最高达1.88%,烟叶质量也是最好。随着灌水减少与施钾量减少,烟叶钾与土壤钾含量关联度增加。干湿交替增加会造成各土层缓效钾释放,土壤速效钾增多。在氮磷钾比例为1:1:4.5且灌水3次条件下,在烟株生长后期,继续增施钾肥和增加灌水次数是解决烟叶钾素含量过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利用农作物废弃物,建立合理的资源循环系统,改善植烟土壤环境,以秦烟96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探索了秸秆施用量对烤烟土壤酶活性、烟叶和根系氮、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秸秆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和烤烟烟叶和根系氮、钾含量.在适量范围内,随着秸秆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和烤烟烟叶和根系氮、钾含量均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生态区施钾量与烤烟生长和钾肥利用率的关系,以不施钾(CK)为对照,分别在气候和土壤差异明显的山东即墨和云南罗平开展了3个钾水平(即墨,T1 123.75 kg/hm2、T2 247.50 kg/hm2、T3 371.25 kg/hm2;罗平,T1 67.50 kg/hm2、T2 135.00 kg/hm2、T3 202.50 kg/hm2)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施钾肥显著提高即墨烤烟茎、叶的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仅显著提高罗平烤烟烟叶生物量;T1、T2和T3显著提高烟叶生物量,即墨分别为7.62%、29.4%和31.5%,罗平分别为12.4%、19.5%和13.1%。(2)施钾肥显著提高即墨烟叶钾积累量和钾总积累量,T3效果最显著;显著提高罗平烤烟钾总积累量,T2效果最显著。(3)即墨施钾量与烤烟烟叶产量、烟叶钾含量和钾总积累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罗平则符合一元二次方程曲线;罗平T2对应施钾量下,烟叶产量、烟叶钾含量和钾总积累量与最大值(6579 kg/hm2、2.19%、230 kg/hm2)接近。(4)T2处理,即墨烟叶含钾量>3%,钾肥表观利用率(RE)和钾肥农学效率(AE)最高,分别为27.8%和2.50 kg/kg,钾肥偏生产力(PEP)降低,土壤钾素盈余显著;罗平RE高达45.3%,AE和PEP较高,分别为8.05 kg/kg和49.3 kg/kg,土壤钾素亏缺显著。综上,T2处理在提高即墨和罗平烟叶产质量和钾肥利用率以及平衡土壤钾素方面效果显著,可推荐为两地烤烟生产的适宜施钾量。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下钾对烤烟生长及抗旱性的生理调节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严重干旱胁迫条件下烟株的生长明显受阻,产量下降。增施钾肥可提高烟叶中钾的含量,增加干物质积累,并能使叶片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充分转化、含量协调,从而提高了干旱条件下烤烟的产量,并能改善品质。钾素的生理调节机理是增强烤烟叶片的保水力,降低失水速率和蒸腾速率。细胞膜在干旱条件下保持其完整性,表现为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伤害率下降。另外,干旱胁迫下钾素能够增强烟株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调节,有利于消除活性氧自由基,减轻了干旱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从而增强烤烟的抗旱能力,并使恢复供水后的烟株迅速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烟草生产上施用聚天门冬氨酸(Polyaspartic Acid,PASP)对钾肥减量(减钾)条件下的增效作用,以常规施钾量为对照(CK2),在减钾10%条件下设置0(KP0)、2.5%(KP1)、5%(KP2)和7.5%(KP3)等4个PASP用量处理,研究减钾条件下配施PASP对植烟土壤及烤烟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2相比,减钾10%不配施PASP处理(KP0)的土壤养分含量(质量分数)、土壤酶活性和钾素吸收利用率均明显下降。与KP0相比,配施PASP的各处理土壤氮钾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尤其是追施钾肥后50 d KP2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最多,达192.44%,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也分别提高20.04%和24.74%;KP2处理烟株钾素吸收量最大,比KP0提高96.52 kg·hm-2,土壤中钾素盈余下降60.30%;配施PASP处理的钾肥利用率大幅提高,并显著高于CK2,其中KP2处理的钾肥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当季回收利用率较KP0分别提高30.19%、16.64%和82.98%;KP2处理的烟叶产量最高,比KP0提高16.50%,烟叶钾含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前作对烟田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烤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前茬作物对土壤和烤烟生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冬闲、绿肥和大蒜3种前茬处理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烤烟生长和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冬闲处理相比较,烤烟移栽时,前作种植大蒜与种植绿肥处理的土壤pH分别降低了0.48和0.46个单位;土壤速效钾分别增加了108.80和217.39 mg/kg;采收结束后,前作大蒜和绿肥处理的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及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且绿肥效果显著大于大蒜;前作大蒜和绿肥处理提高了土壤蔗糖酶、脲酶活性,且绿肥效果大于大蒜处理。(2)前作大蒜处理烤烟生物产量移栽后30 d与冬闲处理相当,移栽后60 d显著高于冬闲处理;前作绿肥处理在移栽后30 d生物产量显著低于冬闲处理,但移栽后60 d显著高于冬闲处理;不同前作处理对烤烟氮素和钾素吸收的影响与对生物产量影响的趋势相一致。(3)前作种植大蒜和绿肥可以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且绿肥效果高于大蒜,但需要注意的是种植绿肥导致烟叶氮含量增加,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明显下降。综上所述,前茬种植大蒜与绿肥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烟田土壤条件、提高烟叶产量,绿肥还田后烤烟要适当减少施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