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验中以聚己二酸改性蓖麻油二元醇,及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四种异氰酸酯以及二羟甲基丁酸(DMBA)为基本原料,用自乳化法合成了蓖麻酯基水性聚氨酯乳液。讨论了异氰酸酯种类及预聚体R值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等测定了聚氨酯膜的耐热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等。结果表明在R=3~3.5之间,反应时间为2 h时IPDI与HMDI合成的乳液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相比普通聚酯基水性聚氨酯而言,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低结晶性等,可作为一种新型皮革涂饰剂使用。  相似文献   

2.
多元醇脂肪酸酯的防腐保鲜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多元醇脂肪酸酯的防腐保鲜作用。重点介绍了单甘酯和蔗糖酯在防腐保鲜方面的性质、原理、有效范围和应用领域,并对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徼胶囊海藻油饮料悬浮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研究斥水性微胶囊海藻油在饮料中的悬浮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0.25%的琼脂/瓜儿胶(1:3)复合胶能保持饮料良好的悬浮稳定性和流动性。在饮料中,与水溶性微胶囊海藻油和乳化海藻油相比,斥水性微胶囊海藻油具有较高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首先由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与新戊二醇反应,制得数均分子质量为1 500的含有磷酸基团的聚酯多元醇,随后将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聚氨酯预聚体,再由1,4-丁二醇扩链获得产物,将产物分散于水中,最终得到固含量为30%的磷酸型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并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热扫描等测试手段,对聚酯多元醇和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进行了表征。经过研究发现,该WPU的热稳定性、残炭量、拉伸强度、吸水率随着磷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制得的磷酸型水性聚氨酯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5.
聚酯多元醇在合成中由于醇的损失,使实际分子质量和预设分子质量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一般会使醇过量.以多元醇和酸为原料,采用共缩聚的方法合成聚酯多元醇,并用化学方法测定了羟值、酸值和水解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多元醇过量3%时,得到的聚酯多元醇的实际分子质量和预设分子质量相近并且水解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分析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籽油具有与橄榄油相类似的脂肪酸组成与生理活性,且其毛油具有良好的耐储性。综述了油茶籽油在不同制油工艺下的品质特性,分析了与油茶籽油抗氧化稳定性相关的因素,探讨油茶籽毛油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对后续深入研究油茶籽油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油脂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用Rancimat仪器测定了油脂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温度的高低,脂肪酸不饱和度,抗氧化剂和增效剂的使用,均与油脂氧化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饱和度脂肪酸甾醇酯的降脂活性及其在低芥酸菜籽油中的氧化稳定性。方法:以油酸甾醇酯、亚油酸甾醇酯、α-亚麻酸甾醇酯和混合脂肪酸甾醇为试材,采用金黄地鼠高脂模型研究其降脂活性。通过测定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起始温度研究4种甾醇酯在低芥酸菜籽油中的氧化稳定性,比较脂溶性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抗坏血酸棕榈酸酯3种天然抗氧化剂对强化体系的抑制氧化效果。结果:油酸甾醇酯、亚油酸甾醇酯、α-亚麻酸甾醇酯和混合脂肪酸甾醇4种甾醇酯中以亚油酸甾醇酯和α-亚麻酸甾醇酯最为显著,添加到低芥酸菜籽油中能导致油脂氧化诱导时间减少,氧化起始温度降低,其降低幅度与连接在甾醇酯上脂肪酸的不饱和双键数呈正比;添加脂溶性茶多酚、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迷迭香提取物等天然抗氧化剂能有效缓解氧化过程,其中脂溶性茶多酚效果最为显著。结论:连接在甾醇酯上脂肪酸的不饱和双键数对其降脂活性和氧化稳定性均能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低级脂肪酸多元醇混合酯的合成及其在烟草中的加香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开发新的烟用香原料,以低级脂肪酸和多元醇为原料,TiSiW12O40/TiO2作催化剂,合成了8种低级脂肪酸多元醇酯.采用MS、GC/MS、Py/GC/MS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卷烟中的加香效果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①TiSiW12O40/TiO2能够有效催化低级脂肪酸多元醇酯的合成,产物为一酯化至五酯化的混合酯;②这些酯热裂解生成相应的脂肪酸及多种挥发性小分子香味物质;③乙酸葡萄糖酯、异丁酸葡萄糖酯、异戊酸葡萄糖酯、异戊酸木糖醇酯和己酸木糖醇酯具有协调烤烟型卷烟烟香,提高香气质,改善口感等作用,其适宜添加量分别为1.0×10-5、2.0×10-5、2.0×10-5、5×10-6、5×10-6;④丁酸甘油酯、丁酸木糖醇酯和异丁酸木糖醇酯加香效果不明显,而且添加量过大,还会对卷烟的感官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多元醇葡糖苷酯型淀粉基表面活性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天然淀粉制备的多元醇葡糖苷与脂肪酸或脂肪酸甲酯为原料研制了多元醇葡糖苷酯型淀粉基表面活性剂。考察了不同的酯化方法,测定了制得的产物性能,结果表明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和相当好的乳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白酒中四大酯类化合物(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在醇水体系中的水解,以及稳定剂与酯类化合物之间的缔合作用,还研究了外界条件溶解氧、微波和超声波对白酒中酯类化合物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酯类化合物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水解速率常数降低;加入稳定剂对酯类化合物水解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氧气、微波和超声波对白酒酯类物质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剥离剂和黏合剂的作用原理及其在BF 12卫生纸机中的应用。通过对剥离剂和黏合剂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为充分发挥剥离剂和黏合剂的作用,减少对烘缸的磨损,在药剂使用的开始就应建立良好的缸面涂层。  相似文献   

13.
以热榨澳洲坚果油为原料,以酸价、过氧化值、K232值、K268值和氧化诱导时间为氧化稳定性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法研究60℃下不同储藏阶段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同时研究储藏期间脂肪酸组成和总酚、总甾醇等脂质伴随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酸价从0.36 ± 0.05 mg KOH/g升高至1.78 ± 0.09 mg KOH/g,升高4.94倍;过氧化值从0.0047 ± 5.72 × 10-5 g/100 g升高至0.0196 ± 2.52 × 10-4 g/100 g,升高4.17倍;K232值从0.41 ± 0.01升高至0.47 ± 0.01,K268值变化不明显;氧化诱导时间从4.37 h下降至2.59 h,缩短1.68倍。储藏过程中澳洲坚果油脂肪酸组成基本未发生变化;总酚含量从33.45 μg GAE/g减少至20.94 μg GAE/g,减少1.59倍;总甾醇含量基本未发生变化。因此,澳洲坚果油储藏过程中,品质和稳定性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多酚在澳洲坚果油中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虽然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逐渐降低,但较大豆油、菜籽油等其他植物油相比,其仍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这些结果有助于澳洲坚果油的开发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共轭亚油酸乙酯和共轭亚油酸三甘酯的氧化稳定性,并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红花籽油比较,探讨了变价金属离子和抗氧化剂对共轭亚油酸乙酯和共轭亚油酸三甘酯的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轭亚油酸三甘酯的氧化稳定性优于共轭亚油酸乙酯的氧化稳定性;加入0.02%VE可明显提高它们的氧化稳定性,而0.02%三氯化铁则减弱了它们的氧化稳定性;VC在共轭亚油酸酯类的油状体系中对抗氧化剂维生素E没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蔗糖酯用量对酪蛋白乳浊液的粒度分布、液相蛋白浓度、界面蔗糖酯浓度、脂肪部分聚结率及乳析率等指标的影响,探讨蔗糖酯对酪蛋白乳浊液稳定性影响的机理。实验表明:随着蔗糖酯用量增加,液相蛋白浓度与界面蔗糖酯浓度逐渐增加,脂肪部分聚结率呈下降趋势,乳浊液的粒径和乳析率逐渐减小,乳浊液稳定性逐渐提高。当蔗糖酯用量超过0.60%时,脂肪部分聚结率缓慢下降,而乳析率缓慢上升最后达到动态平衡。综合考虑,当蔗糖酯用量为0.60%时,乳浊液的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16.
共轭亚油酸氧化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共轭亚油酸的氧化稳定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共轭亚油酸氧化稳定性低于相应的油脂。变价金属离子(Fe∧3 能够促进共轭亚油酸氧化。考察了几种抗氧化剂对共轭亚油酸的抗氧化性能,BHT、BHA BHT(1:1)对共轭亚油酸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实验的其他抗氧化剂,添加抗氧化剂可是明显改善共轭亚油酸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以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短链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对共轭亚油酸乙酯进行了微乳化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同结构的醇做助表面活性剂会影响微乳液形成的类型,而不同的Km值(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只影响所形成微乳液的面积。比较了共轭亚油酸乙酯和共轭亚油酸乙酯微乳液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证明微乳液的抗氧化能力更好,向其中增溶进0.1%的VC和0.1%的VE将大大提升产品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助纸层析、HPLC和ICP -MS对乌桕类可可脂 (CTCBE)及天然可可脂 (CB)中的胡萝卜素、生育酚和现行量金属元素Cu、Fe、Mn、Cr、Co、Ni、Al、V进行了分析 ,并用烘箱贮藏法评价CTCBE及CB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 ,CTCBE及CB都具有较高含量的Cu和Fe ,但CB与CTCBE相比 ,CB含有较多胡萝卜素和生育酚 ,而CTCBE不含。这是CB稳定性比CTCBE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有机硅剥离剂的分类、特性和应用。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开发的一些新型有机硅剥离剂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