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卓蓉晖  张建 《江苏陶瓷》2003,36(2):24-25,28
成型工艺方法对陶瓷材料的致密度、强度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的成型方法制得的陶瓷制品性能的研究,分析了成型工艺、烧结温度和烧结制度对A12O3陶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成型工艺方法对陶瓷材料的致密度、强度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的成型方法制得的陶瓷制品性能的研究,分析了成型工艺、烧结温度和烧结制度对AI2O3陶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童义平  何秋娜 《中国陶瓷》2003,39(3):21-22,20
在适宜的条件下,用化学沉淀法合成羟基磷灰石,加以不同粘合剂,并通过干压使其成型,控制不同温度将其烧结成陶瓷。简单分析烧结温度、时间及粘合剂等对HAP陶瓷成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100℃和3h是HAP生物陶瓷较佳的烧结温度和烧结恒温时间;比较之下,聚乙烯醇对HAP的干压成型工艺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定向排布层状SiC晶须补强Al2O3复相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流延成型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得了晶须高度定向排列的层状Al2O3基复相陶瓷。讨论了分散剂、pH值等对浆料粘度的影响。分析了流延成型过程中刀片的运动速度和剪切强度对晶须定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取向角下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结果表明:材料和力学性能强烈依赖取向角,随取向角增大,强度和韧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陶瓷成型用塑料模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铁军 《中国塑料》2002,16(9):81-84
研究了塑料代替石膏制造陶瓷成型模具的烧结成型,材料选择和工艺控制,进行了性能比较和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6.
工艺参数对陶瓷注射成型的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改变注射温度,注射压力,保压压力等几个主要参数,对形状,体积不同的注射成型体,试条,圆柱及子部件进行了一系列注射工艺实验。相应地对成型体的密度,弯曲强度及烧结体的密度和强度进行测量,并从陶瓷注射成型混合物的流动行为,热物理特性方面对注射这一复杂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工艺参数对成型过程的内在影响,从而确定合理的注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羟基磷灰石-玻璃复合陶瓷的微波烧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淀法合成羟基磷灰石粉体,将R2OAl2O3B2O3SiO3体系玻璃粉按一定的比例与HAP粉混合,采用等静压成型和干压法成型2种成型方法对羟基磷灰石玻璃复合粉体成型,分别在1150℃、1200℃、1250℃下微波烧结。利用XRD、IR和SEM等手段对烧结过程中的相变和陶瓷显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羟基磷灰石玻璃复合陶瓷的结构逐渐致密;烧结温度低于1200℃时主晶相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当烧结温度达到1250℃时等静压成型的样品中HAP发生了明显的分解;等静压成型的羟基磷灰石—玻璃复合陶瓷的致密度优于普通干压法成型的陶瓷。  相似文献   

8.
日用陶瓷注浆成型方法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浆成型方法是目前陶瓷生产企业普遍使用的制坯方法之一,本文着重把注浆成型工作要领及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办法归纳出来,间接表述注浆成型工艺与器型的关系及注浆产品质量问题,用以来充实和完善现代陶瓷生产工艺领域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9.
玻璃渗透氧化锆全瓷牙科修复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泥浆法和干压法成型多孔氧化锆陶瓷坯体,经玻璃渗透制备了玻璃氧化锆复合材料,研究了陶瓷坯体的成型和渗透,并对渗透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使用泥浆法成型,氧化锆浆料的固相含量可以达到75%(w),预烧结温度降低至1200℃,坯体预烧结过程中坯体的线收缩率小于0.5%,达到"净成型"要求,3 mm的渗透距离可以在15 min内完成,材料弯曲强度为285 MPa. 使用干压法成型,预烧温度1450℃,收缩率较大,2 mm渗透距离需2 h以上,材料弯曲强度达到400 MPa. 两种方法分别适用于泥浆直接成型工艺和CAD/CAM切削加工,所制复合材料可用于牙冠的核心瓷.  相似文献   

10.
多孔磷酸钙生物陶瓷的成型与烧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制备作人工骨材料的磷酸钙生物活性多孔陶瓷的成型条件和烧结条件,建立了制备多孔磷酸钙生物陶瓷的适宜工艺,制得了三种多孔磷酸钙生物陶瓷p-β-TCP,p-HA和p-HA/TCP。  相似文献   

11.
李茂 《耐火与石灰》1996,21(1):53-56
1 绪言 因颗粒-压力压缩成型工艺适合于大量生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陶瓷制造工艺。然而制出的成型体,常常在颗粒边界处含有较大的龟裂状工艺气孔,在烧结过程中不能予以消除。由于要保持整体形状,最终在烧结体中孤  相似文献   

12.
通过瓜尔豆胶原位凝固成型技术制备建筑陶瓷,分别以废瓷粉、瓜尔豆胶和聚羧酸为原料,经原位凝固成型工艺制得陶瓷坯体,通过高温烧结制备建筑陶瓷样品。研究了瓜尔豆胶添加量对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对瓜尔豆胶添加量对生坯和烧结性能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添加0.35~0.55 wt%瓜尔豆胶可实现全废瓷料原位凝固成型,并可以制备具有高强度、低收缩率的瓷质建筑陶瓷烧结样品。  相似文献   

13.
碳化硅木质陶瓷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麻秆芯碳化后的碳粉为原料,分别采用注浆和干压成型工艺制备素坯,通过反应烧结制备出碳化硅木质陶瓷.研究了注浆成型工艺中悬浮稳定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对浆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了碳化硅木质陶瓷的显微结构、物相组成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注浆成型制备的碳化硅木质陶瓷力学性能优异,实测的游离硅含量同理论计算结果一致,说明渗硅过程中硅碳反应充分,烧结体显微硬度、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韧性分别为22.3 GPa、397 MPa、290 GPa和3.0 MPa·m1/2.  相似文献   

14.
工艺条件对低温烧结90氧化铝陶瓷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使用CaO-MgO-BaO-SiO2-ZrO2作为90氧化铝陶瓷的烧结助剂,在1420℃烧结得到了密度达3.77g/cm3的90氧化铝陶瓷。探讨了氧化铝粉末的活性、原料细度、成型工艺、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氧化铝陶瓷的烧结密度及其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高细度小的氧化铝粉末可显著降低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温度,提高烧结体的密度;等静压成型与模压成型试样的烧结密度相近,但前者的强度则比后者提高了60~80%;其它工艺条件对氧化铝陶瓷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碳化硅陶瓷具有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凝胶注模成型是通过有机单体的聚合反应实现原位固化的成型方法。成型的坯体具有结构均匀、致密度高、强度大等特点。本文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和无压烧结制备了碳化硅陶瓷材料,研究了固含量对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含量的增加,碳化硅料浆的粘度值逐渐增加,流动性变差,而制得的碳化硅陶瓷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随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关于陶瓷成型工艺的讨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懋强 《硅酸盐学报》2001,29(5):466-470
陶瓷制造经历数千年历史,直到20世纪中叶因为烧结理论的创立获得了飞速发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超细粉体制备和表征的发展,促使陶瓷工艺第二次大发展,当前阻碍陶瓷材料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一是成型工艺技术没有突破,压力成型不能满足形状复杂性和密度均匀性的要求,传统的湿法成型工艺可以获得复杂形状,但不能保证坯体的均匀性,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多种胶体原位成型工艺和气相成型工艺有望促使成型工艺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17.
刘恒波  蒋述兴 《玻璃》2008,35(4):16-20
主要介绍了有关石英陶瓷的原料、成型技术、烧结方法、影响石英陶瓷性能的因素以及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影响纳米陶瓷性能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涛 《佛山陶瓷》2003,(11):4-7
本介绍了纳米陶瓷的性能,详细分析了纳米陶瓷的微结构和纳米粉体的制备技术、团聚、成型方法以及纳米陶瓷的烧结技术等因素对纳米陶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抗弹Al2O3陶瓷因其高硬度、低密度以及低成本,在防护装甲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详尽综述了抗弹Al2O3陶瓷的生产原材料选择、制备技术及发展趋势,比较了干压成型、等静压成型、凝胶注模成型及粉末微注射成型技术,与常压烧结、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等烧结工艺对抗弹Al2O3陶瓷性能的影响,阐述了发展抗弹Al2O3透明陶瓷以满足当代军事需求、抗弹Al2O3陶瓷增韧化以克服其高脆性、低韧性的应用屏障,为抗弹Al2O3陶瓷的更多应用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钛酸铝陶瓷的水基凝胶注模成型技术,讨论了该工艺中分散剂、固相体积含量、研磨时间与钛酸铝浆料粘度之间的关系,简要介绍了各种技术条件对坯体、烧结体性能的影响,并对坯体、烧结体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此种工艺制备出了具有较低线热膨胀系数(αRT~1000℃<1.0×10-6/k)的钛酸铝陶瓷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