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描述唐钢板坯连铸机的网络系统及工业以太网光纤环网的器件组成,介绍工业以太网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范围内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在工业通信和自动化应用中日益采用以太网和TCP/IP协议作为最主要的通信接口和手段,向网络化、标准化、开放性方向发展将是各种控制系统技术发展的主要潮流。以太网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成长最快的局域网技术,在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领域得到了超乎寻常的发展。同时,基于IP的全程一体化寻址,为工业生产提供的标准、共享、高速的信息化通道解决方案,也必将对控制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过去,由于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冗余网络都是采用双总线方式实现的。现在,以太网和交换技术使得建立冗余环网成…  相似文献   

3.
菲尼克斯电气向全球发布新一代基于实时工业以太网PROFINET的高性能冗余控制器——RFC460RPN3TX。RFC460RPN3TX有三个以太网口,分别用于连接冗余PLC之间的同步光纤,上位监控系统以及远程子站。通过光纤连接两台RFC460RPN3TX控制器,可以很便捷地组成冗余控制系统。同时通过PROFINET连接远程子站,满足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上位机 PLC 工业以太网构成的分布式监控系统已逐步成为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的主流。  相似文献   

5.
高可用性自动化网络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工业以太网对网络部件及网络可用性都提出了更严格的限制,冗余恢复时间则是实时以太网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自主提出的DRP协议是适用于任何一种工业以太网的冗余解决方案,并有望被纳入IEC国际标准。本文在介绍DRP协议的工作原理基础上,给出了DRP协议关键性能指标,并描述了DRP协议交换机的实现,最后给出了基于DRP环网的混合网络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化工设备泄漏检测、预警与应用救援系统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新型以太网光纤收发器,采用数据通信与电话通信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以太网光端机模块通过总线方式与CPLD模块相连接,CPLD模块通过专用接口与电话处理模块相连接,电话处理模块连接到壳体上的电话接口上.避免了通信资源的浪费、节约了通信成本,具有使用及维修方便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一些企事业单位中的专用通信网中.  相似文献   

7.
直击现场     
MOXA推出新一代Turbo Ring环网冗余技术工业通信联网设备领导厂商四零四科技与VAD南京明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于2007年3月28日在南京华美达怡华酒店成功举办了“2007Moxa工业以太网及嵌入式产品在电力、交通、FA行业应用研讨会”。会中展示了目前全球最快的冗余环网技术——Moxa Turbo Ring,并针对  相似文献   

8.
工业以太网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在高速列车上,随之而来的是对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列车通信网络的一致性测试的研究。从一致性测试的基本原理入手,分别介绍了列车通信网络TCN的基本结构、一致性测试原理及方法,然后介绍了一致性测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基于以太网的列车通信网络的一致性测试研究给出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PLC组网是BAS系统的核心,研究BAS系统主要研究的是PLC如何组网的问题.目前市场应用较多的西门子、AB、施耐德品牌的中高端PLC,虽然分属不同品牌,但其组网方式却大同小异,且逐渐向以太网组网方式靠拢.从双总线方案、全光纤自愈以太环网方案、以太网+总线3种组网方式入手,分析了各种组网方式的优劣.总体来讲,以太网组网因其传输速率快、抗干扰性强、兼容性好等优点,是目前应用的主流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某污水处理厂基于网络的污水处理厂监控系统技术。该系统可实现工艺过程的全程监控,同具有监控功能的独立子设备实现无缝"对接。全厂通讯采用高速光纤环网(FDDI)的设计模式,对现场进行模拟量PID调节等自动控制。该监控系统的运行提高了污水厂的性能、可靠性、灵活性和运行效率。作为污水处理行业的新技术,基于网络的污水处理厂监控系统将成为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工业自动化快速发展,通信要求逐步增强,工业自动化的控制组件、执行器和传感器数量不断增多,使得控制网络的复杂性变得更加明显。最初用于简化网络的专用现场总线系统,已不能满足高速、多节点的要求,一些问题也开始出现。而工业通信的未来.依靠以太网技术实现自动化组件成本效率的提高、实时性的快速响应和连接节点的增多,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工业无线测控需要而提出的单跳令牌环网受无线模块通信距离限制,无法满足实际工业应用需求。为了延长通信距离,扩大令牌环网应用范围,提出一种在基于原令牌环协议的基础上挂接主从的两层无线监控网络WICN-TL(Wireless Indus-trial Control Network-Two Layers),介绍了其协议模型的拓扑结构及通信流程,将该协议在基于IEEE802.15.4a的硬件平台NanoNET上加以实现,并接入PROFIBUS-DP现场总线系统,在某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实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良好的通信能力和较大的覆盖范围,能够适应工业环境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3.
PROFInet由Profibus国际组织(Profibus International.PI)推出.是新一代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自动化总线标准。作为一项战略性技术创新.PROFlnet为自动化通信领域提供了一个完整网络解决方案.囊括了诸如实时以太网、运动控制、分布式自动化、故障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当前自动化领域的热点话题.并作为跨供应商的技术。可完全兼容工业以太网和现有现场总线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以太网成为商业通信中的主导网络技术。以太网的通信速率要比目前任何工业现场总线高很多,因它是IT界标准网络技术.成千上万的公司参与开发生产有关产品.使其成本低廉.可选择范围十分广阔。因此.人们期望以太网也能应用到工控领域中.凭着它的低成本、极高的通信速率、全球普及的标准.逐渐取代现有工控行业中繁多的总线系统,用以太网来实现从管理层到工业现场层的贯穿一致性通信。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铁路车站信号全电子化信号联锁执行系统中电通信的缺点。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的替代方案——基于以太网的星型光纤局域网。之所以选择以太网是因为以太网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普及的网络技术,将其应用到星型光纤局域网中已成为最新发展趋势。在星型光纤局域网中没有采用传统的CSMA/CD协议,一方面是因为CSMA/CD协议在上行数据传输时信道利用率很低;另一方面、由于在本网络中采用全双工工作方式.联锁机在发送下行广播数据时不需要进行载波侦听和冲突检测。为此,作者通过在无源星型耦台器处添加光环回机制.实现了输出信息的回读,摆脱了距离的限制、成功地将CSMA/CD协议用于星型光纤局域网的上行信息控制。该方案性能价格比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OMRON CS1系列PLC在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重庆至长沙公路水江至界石段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隧道监控中PLC在通风、照明、诱导、消防子系统中的应用等内容.系统通过对隧道内外环境和机电设备进行监控,既能满足高速公路隧道对交通、照明和通风等系统的控制要求,又达到整个系统的协调和节能目的.本系统充分利用OMRON PLC的以太网组成光纤冗余环网实现网络通讯的传输,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工业相机在传输高分辨率和高帧频图像时的传输困难问题,设计了以FPGA为核心处理器的Cameralink数字图像光纤传输系统。系统采用SelectIO接口模块代替接口芯片,经数据处理后再通过万兆以太网模块完成2 Medium模式的Cameralink图像数据与AXI4-stream数据流之间的相互转换。实验表明:对于640×512分辨率、1 kHz帧频的2 Medium模式的Cameralink图像数据,可转化为AXI4-stream数据流进行高速、稳定的光纤传输。并在接收端将AXI4-stream数据流完整、实时地还原回2 Medium模式的Cameralink图像数据,解决了传输困难的问题,传输带宽为3.93 Gbit/s。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奥运配电通信网络平台,该系统采用了先进工业以太网产品—SICOM3024,通过启用东土自主创新的DT-Ring、DT-Ring+等工业以太网快速冗余协议,构建了复杂、可靠的奥运配电通信平台,同时介绍了Kyvision网络管理软件完善而强大的管理软件。高性能的系统平台和强大的管理软件为北京奥运顺利举行提供了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奥运配电通信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奥运配电通信网络平台,该系统采用了先进工业以太网产品-SICOM3024,通过启用东土自主创新的DT-Ring、DT-Ring+等工业以太网快速冗余协议,构建了复杂、可靠的奥运配电通信平台,同时介绍了Kyvision网络管理软件完善而强大的管理软件。高性能的系统平台和强大的管理软件为北京奥运顺利举行提供了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现代制造》2012,(42):48-49
工业以太网系统已经发展成为性能强大的通信系统了,并且在自动化领域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应用。但不同的工业以太网变型使得准确地选择工业以太网变得越来越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