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风电场传统的有功功率分配以平均分配为主,未能充分考虑风电场内机组的运行信息。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分类的有功功率控制策略,即根据风电机组的出力特性、运行状态和功率预测等情况对风电机组进行分类,按不同类型风电机组升降功率能力的不同,依次对每类机组进行控制,从而提高风电场有功功率输出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通过仿真分析,所提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策略能够较好地协调风电场有功出力。 相似文献
2.
3.
4.
为了减小大规模风电场并网对电网稳定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风电场发电功率能按要求进行调节已经成为强制性要求.目前在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过程中,往往忽视了风电机组的具体工况,从而导致机组的频繁起/停.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一种计及机组运行工况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策略.该策略首先根据机组预测发电能力及机组运行工况分别生成有功增/减裕度队列和开/停机队列,然后利用有功功率分配算法将功率分配给风电场中的风电机组.实际风电场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不仅可以实现风电场有功功率的快速、精确控制,而且能够避免风电机组频繁起/停,降低风电机组的故障率,提高风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风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基于优先顺序法的风电场限出力有功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风电并网容量的增加,风电场应具备有功功率调节能力,能根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结合甘肃酒泉风电基地集群风电有功控制系统的实际需要,以实现最大风能利用、避免风电场频繁起停为目标,基于经典优先顺序法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变速恒频风电场的限出力有功控制策略。针对风电场限出力控制需要,设计了风电场层有功功率控制框架及限出力控制流程,综合考虑场内风电机组的预测信息、运行状态与控制特性,建立了以风电机组调节性能指标为排序指标的风电场限出力控制序列,进而基于此控制序列,给出了风电场限出力有功分配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风电并网容量的快速增加,系统频率特性在逐步发生改变,风电功率的波动性与随机性加大了常规电厂的调节压力,对系统旋转备用容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提出一种具有辅助调频功能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策略。在该有功功率控制策略下,风电场分别有正常运行模式和辅助调控模式。风力发电场在正常运行模式下最大程度地跟踪调度中心功率指令。当系统频率下降较大时切换至辅助调控模式,对系统频率下降做出响应,使风电场"尽己所能"地辅助常规电厂调节系统频率,不仅提高了系统频率的恢复能力,而且降低了常规机组的调频压力,同时,系统对旋转备用较高要求也得到一定缓和。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能源化石型能源的日益枯竭,以风电、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发电系统原先单一的能源组成型式发展成多能源组成的混合型发电系统.本文基于风光协调发电系统的基本结构,提出了风光协调发电系统的有功控制策略,该策略从功率平滑控制、功率跟踪控制、频率调节控制三方面展开研究,能够实现风电、太阳能独立控制和... 相似文献
8.
基于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电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现有电力系统实时调度模式下大规模风电场并网调度难题,提出基于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AGC)方法。引入等耗量微增率理论,建立了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发电出力分配的优化模型,使风电场作为等效的自动发电控制机组融入现有电力系统调度控制框架,增强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能力。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虚拟调节算法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小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对并网运行风电场的有功功率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文中设计了一种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策略,包含风电预测、发电计划制定、虚拟调节算法和风电机组控制4个部分。考虑到常规变桨控制方法中变桨机构的频繁动作将导致机械疲劳,提出了一种虚拟调节算法,在利用预测风速计算最佳变桨角度的基础上,采用分段桨距控制方法,提高变桨机构的效率。仿真研究证明了虚拟调节算法在实现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运行综合控制策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的运行特点,将矢量控制的电网电压定向技术应用在双馈电机的并网发电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运行综合控制策略,实现了与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相同的功能,且省去了定子磁链观测器,简化了算法。建立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柔性并网、稳态运行和电网波动情况下不脱网运行的控制模型,实现了宽范围变速条件下无冲击电流并网、输出功率的解耦控制和最大功率点跟踪。在变速恒频并网发电系统中,发电机与电网之间是一种柔性连接关系,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增强风电场并网点电压稳定性,提出了变速恒频双馈风电场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TATCOM间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电网故障导致风电并网点不同深度的电压跌落时,根据双馈风机Crowbar保护投切状态,对DFIG风电机组转子侧及网侧变流器与STATCOM进行无功功率分配,协调控制促进风电场LVRT期间风电并网点电压的快速恢复。最后,在DIg SILENT/Power Factory仿真软件中建立了风电场和STATCOM控制模型,通过仿真验证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对基于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最大功率追踪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依据灰色理论,采用动态GM(1.1)模型进行预测。Matlab仿真结果验证,该控制方案能很好的跟踪风力发电机输出最大功率点,具有更高的风能利用效率,系统工作稳定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Understanding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Jaleeli N. VanSlyck L.S. Ewart D.N. Fink L.H. Hoffmann A.G. 《Power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1992,7(3):1106-1122
The authors describe what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AGC) might be expected to do, and what may not be possible or expedient for it to do. The purposes and objectives of AGC are limited by physical element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and, hence, the relev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elements are described. For reasons given, it is desired that AGC act slowly and deliberately over tens of seconds or a few minutes. From a perspective of utility operations, there is no particular economic or control purpose served by speeding up the AGC ac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