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氢氧化钠用量、碱处理温度和碱处理时间等工艺因素对聚乳酸纤维碱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碱处理后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乳酸纤维的减量率随着氢氧化钠用量的增加、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并与氢氧化钠用量呈现线性相关性。随着减量率的增加,纤维的强力明显下降;碱处理后聚乳酸纤维的上染百分率有所增加,但表观得色量(K/S值)并没有增加。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控制工艺条件获得需要的减量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氢氧化钠用量、碱处理温度和碱处理时间等工艺因素对聚乳酸纤维碱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碱处理后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乳酸纤维的减量率随着氢氧化钠用量的增加、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并与氢氧化钠用量呈现线性相关性。随着减量率的增加,纤维的强力明显下降;碱处理后聚乳酸纤维的上染百分率有所增加,但表观得色量(K/S值)并没有增加。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控制工艺条件获得需要的减量率。  相似文献   

3.
方虹天  曹晨笑  徐憬 《国外丝绸》2011,(6):204-204,228
通过对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聚乳酸(PLA)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发现等离子体不同工艺参数处理对PLA染色性能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功率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聚乳酸织物的染色K/S值明显提高,当等离子体处理功率60~100kW,处理时间16~19s时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聚乳酸(PLA)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发现等离子体不同工艺参数处理对PLA染色性能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功率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对聚乳酸织物的染色K/S值明显提高,当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60kW~100kW,处理时间16s~19s时最佳。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性蛋白酶对羊绒纤维进行预处理,然后用活性染料兰纳素红2B对其进行染色,分析染色工艺中蛋白酶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羊绒纤维上染百分率和K/S值的影响。对比未经处理和经处理的羊绒纤维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结果表明:羊绒纤维经过蛋白酶处理后,其上染百分率和K/S值均得到提高;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预处理液中蛋白酶用量也可以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浴比为1∶20,蛋白酶用量2%(owf)时,处理时间控制在45 min左右,处理温度为50℃时能达到较好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和壳聚糖联合整理羊毛织物,测定整理前后羊毛织物的接触角、表观色深K/S值及上染率,分析联合整理对羊毛润湿性和染色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整理前后羊毛纤维表面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与其他不同组合的整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和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羊毛表面鳞片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使纤维表面粗糙;等离子体处理后纤维表面的极性基团增加,使更多的壳聚糖沉积在纤维表面;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壳聚糖联合整理大大改善了羊毛织物的润湿性能和染色性能.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体预处理工艺的中等分子质量壳聚糖整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印染》2021,(6)
选用小分子分散染料对高模高强聚乙烯纤维进行染色,比较了乙醇/水混合体系法、高温高压染色法、等离子体预处理法、超声法及常温常压法对高模高强聚乙烯纤维的染色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染色时间和染料用量对聚乙烯纤维的染色效果,并测试了颜色深度(K/S值)、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等。结果表明:乙醇/水混合体系染色的聚乙烯纤维染色深度较低;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温高压法染色聚乙烯纤维的K/S值有所提升;等离子体预处理染色和超声染色方法均未能达到深染效果。综合考虑染色效果及温度对聚乙烯纤维性能的影响,合适的染色工艺为:100℃常压染色1.5 h,染料3%(omf),JFC 0.3 g/L,浴比1∶50。染色聚乙烯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空气/氩气次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表面进行改性预处理,再用浅品色纳米颜料墨水进行喷墨印花.探讨了等离子体处理对涤纶织物喷墨印花K/S值、防渗效果和纤维表面形貌等影响.结果表明,经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处理后,涤纶织物的亲水性和防渗性显著提高,喷墨印花图案清晰、得色量提高,且不影响印花色牢度,并优于相同条件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效果;其最佳氩气混合比例为20%,最佳处理条件为:功率300 W、时间150 s、极板同距3mm.  相似文献   

9.
探讨等离子体处理对聚乳酸纤维的表面改性效果。采用氩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聚乳酸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并用分散染料对改性后的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改性后聚乳酸纤维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染色性能及断裂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聚乳酸纤维表面的粗糙程度逐渐增加,亲水性显著增强,同时纤维的染色性明显提高,当处理时间达到90s时,聚乳酸纤维的表面性能获得较理想的改善效果。认为:氩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处理能明显改善聚乳酸纤维的表面性能和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大麻纤维的柔软性,利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预处理与柔软剂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麻纤维进行柔软整理.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预处理可以有效增强大麻纤维柔软整理的效果,与仅用柔软剂整理工艺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相比,前者的初始模量和马克隆值较小,柔软度显著提高,手感更软;当等离子体预处理工艺条件为电极间距离8 mm,功率110 W,时间10 s时,大麻纤维的柔软整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体及生物酶对滤嘴用醋酸纤维的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梅  王鸿博 《纺织学报》2006,27(8):25-28
为了寻找较环保的卷烟降焦减害方法,分别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纤维素酶以及低温等离子体和纤维素酶协同对滤嘴用醋酸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提高了纤维的比表面积、吸附作用和截滤性能。测试了纤维的马克隆值、减量率和K/S值,并用SEM观测了纤维纵向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滤嘴用醋酸纤维经低温等离子体和生物酶协同作用后,纤维表面明显粗糙化,滤嘴用醋酸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大,吸附作用和截滤性能增强,其改性效果比等离子体和生物酶单独作用时更好。  相似文献   

12.
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毛织物进行预处理,通过毛织物数码印花润湿性能的试验数据,确定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断裂强力、得色量及渗透率等各项指标,研究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毛织物数码印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织物的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最佳工艺参数为:输出功率60 W,处理时间60 s,气体流速1.50 L/min;经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后数码印花毛织物的断裂强力、得色量(K/S值)及渗透性能均有明显提升;染色牢度基本保持不变,织物手感变硬变差。  相似文献   

13.
对锦纶针织物进行激光预处理,使锦纶纤维表面粗糙,考察激光处理前后酸性荧光黄和荧光红染料用量对锦纶针织物表观色深K/S值、色牢度及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处理后的锦纶针织物K/S值最多提高19%,色牢度提高0.5~1级,荧光黄和荧光红上染达到饱和的用量分别为6%和5%,染料用量为2%~5%时K/S值变化不大,亮度略下降。  相似文献   

14.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蛋白酶联合处理对羊毛表面进行改性,探讨了蛋白酶用量、处理温度和时间、处理液pH值对羊毛染色K/S值、上染率和固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后,羊毛再经2%(omf)蛋白酶,pH值8,50℃处理50 min,处理后的羊毛织物染色性能提高,染色织物具有较高的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抗起毛起球能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5.
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的超声波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5 kHz超声波对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染色,并与无超声波处理的常规染色进行对比.利用SEM,XRD和激光粒度仪等手段研究超声波处理对染液和织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能粉碎染浴中分散染料之间的缔合体,可明显提高分散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经超声波处理后,织物表面无明显的刻蚀损伤,织物断裂强力略有降低,聚乳酸纤维的α晶型没有变化,只是衍射强度略微降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超声波预处理后的羊毛纤维进行染色,并对染色前后的羊毛纤维性能进行测试,分析超声波对羊毛纤维低温染色预处理的最佳时长。研究表明,羊毛纤维经过超声波处理后,纤维的力学性能与结晶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纤维的上染率与K/S值却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综合染色后羊毛纤维的性能,认为超声波预处理3 h为最佳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7.
钟智丽  朱敏  张宏杰  翁琦 《纺织学报》2016,37(11):92-97
为提高大麻纤维溶解性能,对大麻纤维进行氢氧化钠预处理和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溶解处理。用质量分数为18%的氢氧化钠在60℃处理大麻纤维1~4h,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大麻纤维在不同温度(70、80、95℃)下溶解于质量分数为10%的LiCl/DMAc溶解体系。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 和 X 射线衍射仪对溶解前后的大麻纤维进行表征,测试溶解后溶液黏度值。结果表明:氢氧化钠预处理后纤维素的晶型由纤维素Ⅰ转变为纤维素Ⅱ;溶解温度升高,大麻纤维溶解性增强,95℃条件下,预处理2h和3h的大麻纤维在10%LiCl/DMAc溶解体系中能够完全溶解,溶解质量分别为1.0~1.2g和1.2~1.5g;预处理3h的大麻纤维/LiCl/DMAc溶液黏度值更大,溶液稳定。  相似文献   

18.
选用氧低温等离子体对羊绒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使用棉用活性染料对其进行染色,探讨了固色阶段p H值、固色温度和固色时间对棉用活性染料上染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羊绒的K/S值和固色牢度,确定了棉用活性染料上染羊绒的最佳染色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对羊绒进行适当预处理后,用棉用活性染料染色可以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当染料质量浓度为3%(owf),元明粉质量浓度为50 g/L,碳酸钠质量浓度5 g/L,初始染液p H值为5,固色阶段p H值为8,固色温度为75℃,固色时间为20 min时,羊绒可获得最佳上染效果。  相似文献   

19.
Tencel织物活性染料冷轧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亚伟 《丝绸》2002,(3):9-11
探讨了碱固色条件和CMC对Tencel织物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性能的影响。经浓碱在有张力和无张力状态下处理的Tencel织物,K/S值明显增加,用纯碱固色的最高,加入氢氧化钠后,K/S值下降,且随着氢氧化钠浓度的增加,其下降幅度增加;CMC对提高K/S值和轧染均匀性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0.
超细涤纶仿麂皮织物质地柔软、手感丰润、坚牢耐用、耐磨性好,但因比表面积大,不易匀染,染深性及色牢度较差。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后染色的方式,探讨等离子体处理工艺条件(处理强度和时间)、染料颜色以及助剂用量对超细涤纶仿麂皮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并对上染率、K/S值、色牢度等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采用双介质阻挡亚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涤纶仿麂皮织物进行预处理,电流4 A、处理时间40 min时,等离子体处理效果最好,K/S值、色牢度和上染率提高明显;壳聚糖用量10 g/L、聚乙二醇(PEG)600用量10%(omf)时,对染色牢度提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