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8-02-27,"十二五"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先进燃料电池发电技术"通过验收。该项目共设2个课题,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武汉银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东方电气集团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项目经过多年攻关,针对现有直接甲  相似文献   

2.
《电源技术应用》2007,10(4):82-8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课题组研发的"列管式不密封无联接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成功,该项目已于1月30日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863"项目验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结构不同于国内外现有的电池结构,取消了以往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所必须采用的陶瓷联接极,工作区不再需要密封,降低了生  相似文献   

3.
针对燃料电池新能源发电系统实际需求,提出了一套SCADA系统构建方案,实现对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各个子系统在线实时监测和控制,以及对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设备的在线故障诊断和维护,并可远程实现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四遥"功能,同时提供智能高级应用接口。文章详细阐述SCADA系统结构和模块功能,为日后燃料电池发电系统SCADA系统标准化、规范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能源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实际需求,提出了一套SCADA系统构建方案,实现对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各个子系统在线实时监测和控制,以及对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设备的在线故障诊断和维护,并可远程实现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四遥"功能,同时提供智能高级应用接口。详细阐述SCADA系统结构和模块功能,为日后燃料电池发电系统SCADA系统标准化、规范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10日,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研究开发”课题取得重要突破,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大面积双极板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堆的发电试验。该燃料电池技术研发课题由华能集团公司所属西安热工院研究院自主设计,是华能集团公司科技项目———“绿色煤电”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中的一个子课题。课题目标是设计研发并建成2~5kW高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试验台和电池堆,内容包括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性能研究,燃料电池堆组装技术研究及高温燃料电池尾气余热利用等技术。该试验的成功表明,热工院自主设计的双极板结构合理,易于加工,能够满足5~10kV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堆的设计要求;并已完全掌握560mm×400mm双极板的设计与制造、组装等各项相关技术。目前,课题组已完成5kW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正在进行5kW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堆的研制工作。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技术,具有发电效率高、污染小、可用作分散电源、不需要大量冷却水等优点,被认为是继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之后的第四大发电方式,是21世纪清洁发电技术之一。我国大面积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科技部高新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二五"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系统可靠性与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验收会。该项目由苏州弗尔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通过项目的实施,开展了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系统电堆模块化冗余设计、故障预测与诊断、氢安全可靠性研究;建立了燃  相似文献   

7.
正可再生能源发电是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方式之一,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已得到迅猛发展。为了集中展现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燃料电池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系统架构、变换器电路拓扑与控制、储能技术、能量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电源学报特别推出"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控制与能量管理"专辑。本专辑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阮新波教授担任专辑特邀主编。  相似文献   

8.
正可再生能源发电是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方式之一,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已得到迅猛发展。为了集中展现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燃料电池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系统架构、变换器电路拓扑与控制、储能技术、能量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电源学报特别推出"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控制与能量管理"专辑。本专辑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阮新波教授担任专辑特邀主编。  相似文献   

9.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稳定的分布式清洁能源,其发电技术在电站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而国内燃料电池电站尚在起步阶段,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韩国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站中燃料电池发电项目的实施,介绍了燃料电池的选型,并通过模拟运行确定了最佳余热回收方案。MCFC燃料电池额定发电效率为47%,余热回收后效率提高3.5%。这些经验将对国内未来燃料电池电站的建设起到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醇类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公权担任首席专家的某部项目"甲醇燃料电池系列"通过验收。该项目于2012年12月立项,2014年12月研制的DMFC-25-R-12型、DMFC-50-U型和DMFC-200-U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产品通过正样确认,2016年2月经鉴定检验合格,2017年12月14日通过鉴定审查。直接甲醇  相似文献   

11.
陈晨  卢琛钰 《电器工业》2012,(12):56-59
本文介绍了我国燃料电池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情况,给出了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标准体系框架,分析了我国在燃料电池基础、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备用电源系统、便携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微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驱动和辅助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等领域的标准化情况,对相应的标准内容做了简单介绍,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燃料电池未来的标准化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可再生能源发电是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方式之一,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已得到迅猛发展。为了集中展现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燃料电池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系统架构、变换器电路拓扑与控制、储能技术、能量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电源学报特别推出"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控制与能量管理"专辑。本专辑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阮新波教授担任专辑特邀主编。一、征文范围征文范围如下,但不仅限于以下主题: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架构(风力、光伏)并网逆变器与控制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的控制和管理双向变换器与控制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项目2019年度推进会在潍坊召开,该项目由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同行专家、项目和课题负责人,以及"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等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项目团队负责人介绍了项目概况、执行进展、风险与应对以及项目下一步执行计划等。项目团队  相似文献   

14.
探讨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燃料电池发电的技术路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世森  朱宝田 《中国电力》2001,34(7):9-12,81
简述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形式,概述国外燃料电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国外发展燃料电池的经验,论证在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必要性,并提出发展燃料电池发电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5.
《电源世界》2012,(1):9
近期,由中国电科院牵头申报的2012年国家"973"计划项目"先进发电技术与高效电网中的若干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部的立项批准。该项目面向国家能源的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先进发电技术与高效电网这一核心,充分发挥能源领域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设备和人才优势,面对传统能源发电、新能源发电、电网能效方面开展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国家科技部在贵州省贵阳市组织召开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风光水气多种能源发电联合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验收会,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于2013年获批立项,包括"含大型光伏电站的多种能源发电联合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和"规模化小水电群与风光气发电联合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2个课题,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实施。该项目攻克了光伏电站模型参数辨识、风光水气电站快速功率控制、光水发电预测、  相似文献   

17.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了解到,由该所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南京师范大学共同承担的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研发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电池催化剂等基础材料研发上获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8.
张会生  伊亭  苏明 《电源技术》2002,26(4):321-325
由于高温燃料电池发电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 ,能量转换效率高 ,污染比较小 ,排气温度较高 ,因此将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组成混合装置在未来分布式发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降低研发项目的风险 ,以及对其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混合装置的建模和仿真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概述了高温燃料电池的早期模型、细化模型、整体“堆”模型以及控制方面模型 ,重点介绍了典型模型的建模思想和主要的方程 ,为实现燃料电池 燃气轮机混合装置的建模仿真做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介绍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综述国内外各种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并对我国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整体煤气化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IG—MCFC)发电系统是燃料电池发电技术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技术相结合,形成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发电技术(IGFC),不仅使燃料电池发电的容量和效率增加.而且也可以使IGCC的发电效率提高.既是MCFC大容量化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21世纪洁净煤发电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