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马铃薯淀粉(PS)及其7种变性淀粉(醋酸酯淀粉、羟丙基淀粉、磷酸酯双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氧化淀粉、氧化羟丙基淀粉)在糊化温度、峰值黏度、热稳定性、凝胶性、抗剪切、耐酸性、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等性能差异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改性方式对马铃薯淀粉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⑴羟丙基和醋酸酯改性均可降低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提高淀粉峰值黏度,增加糊液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但淀粉糊的热稳定性和凝胶性差;⑵交联改性提高了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和凝胶性,增强了糊液热稳定性和耐酸性,但透明度降低;⑶氧化处理降低了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和峰值黏度,提高淀粉糊透明度;(4)双重改性处理的复合变性淀粉同时兼有二种单一变性淀粉的共同特性,其中:氧化羟丙基淀粉的透明度最好,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冻融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季铵醚阳离子化改性对CMS浆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改变3-氯-2羟丙基三甲铵对淀粉的投料比,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度的季铵型羧甲基淀粉,并以性能对比实验研究了这种变性淀粉的阳离子化变性程度对浆液黏度、黏附性及浆膜性能的影响。为了减少PVA的用量,研究了这种变性淀粉与PVA共混物对涤/棉纤维的黏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阳离子取代度的增加,季铵醚改性CMS的黏度明显提高;季铵型变性能够进一步改善羧甲基淀粉对涤/棉纤维的黏附性能,且随着阳离子取代度的增加,对涤/棉纤维的黏附性能增大。  相似文献   

3.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环氧丙烷为醚化剂,H2O2为氧化剂,采用先羟丙基醚化后氧化工艺制备了氧化羟丙基淀粉。首先研究了环氧丙烷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羟丙基醚化反应的影响,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羟丙基醚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羟丙基淀粉进行氧化改性,研究氧化剂用量对产品羧基含量的影响。探讨了羟丙基和氧化改性对淀粉在颗粒结构、白度、糊化温度、峰值黏度、透明度、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影响羟丙基含量的因素依次为:环氧丙烷用量、反应温度、NaOH用量、反应时间,制备羟丙基淀粉的最优条件为:环氧丙烷18%、反应时间22 h、氢氧化钠1%、反应温度45℃,淀粉的羟丙基含量为5.77%;(2)随着H_2O_2用量的增加,氧化羟丙基淀粉的羧基含量升高;(3)羟丙基改性降低了淀粉的糊化温度,提高了冻融稳定性;氧化改性降低了淀粉的黏度,增加了淀粉的透明度。氧化羟丙基淀粉具有黏度低、透明度好、抗老化性能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研究了以环氧丙烷羟丙基化以及羟丙基和三偏磷酸钠交联复合改性对马铃薯淀粉糊黏度性质的影响.采用Brabender连续黏度测定仪测定,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经羟丙基改性后,起糊温度下降,峰值温度显著上升,但峰值黏度有所下降,糊的破裂强度和冻融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但糊的黏度稳定性(热糊稳定性和冷糊稳定性)改善不明显;羟丙基、交联复合改性也降低了马铃薯淀粉的起糊温度,同时也改善了淀粉破裂强度和冻融稳定性等,但较单一羟丙基改性对淀粉糊黏度性质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顾龙飞  景宜 《中华纸业》2013,(10):40-44
将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与淀粉共混物作为胶黏剂用于造纸涂料中,研究了改性聚乳酸不同用量对涂料流变性以及对涂布纸白度、表面强度、油墨吸收性能的影响;同时与涂料中常用的合成胶乳丁苯胶乳作比较。结果发现:改性聚乳酸用量的增加可以显著降低涂料低剪切黏度和高剪切黏度,改善涂料流变性;同时,随着改性聚乳酸用量增加,涂布纸白度、表面强度和油墨吸收性提高;另外,改性聚乳酸/淀粉共混物作为胶黏剂使用与丁苯胶乳对涂布纸性能影响相差不大,可替代丁苯胶乳或与之配合使用,获得更好的涂布纸性能。  相似文献   

6.
在环氧丙烷制备羟丙基马铃薯淀粉的基础上,再利用乙醇溶剂法对羟丙基马铃薯淀粉进行二次变性制得羟丙基羧甲基马铃薯淀粉。文中讨论氯乙酸用量、NaOH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羟丙基羧甲基马铃薯淀粉的取代度(DS)的影响,结果表明:羟丙基马铃薯淀粉羧甲基化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 h,NaOH用量75%,氯乙酸用量65%。  相似文献   

7.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在氧化剂次氯酸钠、交联剂六偏磷酸钠和助剂纳米纤维素(NCC)的作用下制备氧化交联马铃薯淀粉。并以此改性淀粉取代部分丁苯胶乳,探究其对涂料和涂布铜版纸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马铃薯淀粉的氧化交联反应中,加入一定量的NCC能提高氧化交联马铃薯淀粉的羧基含量和交联度;涂料的黏度都随改性淀粉取代丁苯胶乳份数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当改性淀粉取代丁苯胶乳的份数不超过3份时,对涂料的黏度影响不大;含有一定量NCC的改性淀粉取代部分丁苯胶乳后的涂布纸,平滑度、阻隔空气能力、表面强度和抗水性都优于不含NCC的改性淀粉的涂布纸。并且当含有一定量NCC的改性淀粉取代丁苯胶乳的份数不超过3份时,涂布纸的白度、平滑度、阻隔空气能力和表面强度都优于全丁苯胶乳涂料的涂布纸。  相似文献   

8.
阳离子淀粉改性碳酸钙填料的制备及在高填纸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阳离子淀粉对研磨碳酸钙(GCC)进行包覆改性,对改性前后GCC的微观形貌、白度、Zeta电位、溶解性和溶胀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GCC及相同用量的淀粉改性GCC相比,随阳离子淀粉含量的增加,阳离子淀粉改性GCC的Zeta电位增加,溶胀度增大,溶解度降低,白度略有下降;阳离子淀粉改性GCC对纸张增强效果最明显;与GCC相比,在加填量为40%时,阳离子改性GCC加填纸张的抗张强度提高143%,耐破度提高185%,但白度略有降低,留着率增加86.0%。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羟丙基羧甲基淀粉颗粒及分子结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马铃薯原淀粉、马铃薯羟丙基淀粉、马铃薯羧甲基淀粉、马铃薯羟丙基羧甲基淀粉分别利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证实了马铃薯羟丙基羧甲基淀粉的结构变化;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证实了马铃薯羟丙基羧甲基淀粉的结晶度变化,随着无序化程度降低,导致其结晶度增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复合变性前后淀粉的表观形貌变化,证实了淀粉羟丙基羧甲基化其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也发生在淀粉颗粒内部,同时该反应首先发生在淀粉颗粒中结构较薄弱的非结晶区。  相似文献   

10.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研究不同pH值、水分含量和处理温度对马铃薯淀粉复合改性效果。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经部分酸解结合湿热处理复合改性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但可溶性直连淀粉含量降低。复合改性后马铃薯淀粉溶胀度和溶解度降低。经部分酸解结合湿热处理改性后马铃薯淀粉的峰值黏度(PKV)、谷值黏度(TV)、终值黏度(FNV)、衰减值(BD)和回生值(SB)都降低。但是复合改性后马铃薯淀粉的凝胶硬度增加,最大的硬度达到了143.42 g,是原淀粉的4.2倍,而黏度、内聚力都降低。复合改性后马铃薯淀粉的To、Tp、Tc和Tc-To都显著升高,但ΔH显著降低。X-衍射测定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结晶为B型,复合改性后马铃薯淀粉在5.9°(2θ)产生的B型特征峰减小,在22~25°(2θ)出现的双峰减小,甚至有变为单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酸预处理对蜡质玉米乙酰化淀粉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佳佳  高群玉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3):97-100,105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先酸顸处理再进行乙酰化改性的方法制备酸解乙酰化复合改性淀粉,研究了酸预处理对淀粉黏度、透明度、膨胀度等理化性质的影响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改性淀粉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预处理后,改性淀粉的黏度显著降低,起始糊化温度高于乙酰化淀粉但低于酸解淀粉,冷、热糊稳定性与糊的抗凝沉性增强;酸预处理降低了复合改性淀粉的膨胀度,提高了透明度,溶解度显著增加且随着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低浓度酸处理对改性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影响较小,高浓度降低改性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酸预处理对改性淀粉的结晶结构影响较小,没有破坏改性淀粉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应用湿法工艺制备了不同改性程度的马铃薯磷酸酯双淀粉,探讨了改性程度对马铃薯磷酸酯双淀粉糊特性的影响,并将其在粉条中应用作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产品的沉降积随三偏磷酸钠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交联改性程度升高;随交联改性程度的提高,产品的糊化温度升高,峰值黏度(B)和冷黏值(E)降低,沉降积为6.3 mL的磷酸酯双淀粉具有较高的峰黏和较好的凝胶性;不同改性程度的马铃薯磷酸酯双淀粉在粉条中应用效果差异较大,沉降积为6.3 mL的改性淀粉适合于粉丝制品的制作。  相似文献   

13.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研究羧甲基微孔改性淀粉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利用糖化酶和α-淀粉酶复合处理制备微孔淀粉,然后采用乙醇溶剂法对微孔淀粉进行羧甲基化处理,确定了制备羧甲基微孔改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黏度检测研究木薯羧甲基微孔改性淀粉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羧甲基微孔改性淀粉的结晶度提高,羧甲基基团被引入微孔淀粉分子中;对比原淀粉,羧甲基微孔改性淀粉的黏度明显提高,吸水率和吸油率均高于原淀粉.  相似文献   

14.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对酸解淀粉、乙酰化淀粉及酸解乙酰化淀粉的糊性质进行了研究,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改性淀粉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木薯淀粉经酸解改性改善了糊的透明度,膨胀度有所降低,糊化温度升高,峰值黏度显著降低,凝沉性有所改善;乙酰化改性增加了淀粉糊的透明度,膨胀度提高,降低了糊化温度,峰值黏度增加,糊的抗凝沉性增强但热糊稳定性差;酸解乙酰化复合改性显著提高了淀粉糊的透明度,降低淀粉的膨胀度及糊化温度,峰值黏度显著降低,抗凝沉性明显增强,冷、热糊稳定性提高。扫描电镜、X衍射数据及红外图谱表明,3种变性处理均没有改变木薯淀粉的晶型和基本结构,颗粒形貌也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抗性淀粉的羧甲基化以提高其应用特性.结果表明:羧甲基抗性淀粉的抗消化率、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和抗性淀粉相比都得到了提高.羧甲基玉米、小麦和马铃薯抗性淀粉和相应的抗性淀粉相比黏度有了很大程度提高,且羧甲基马铃薯抗性淀粉的黏度值相当稳定.  相似文献   

16.
以羧甲基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改性剂,乙醇溶液为反应介质,通过四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得出羧甲基玉米淀粉交联改性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交联改性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53.2℃,环氧氯丙烷用量0.23%(占淀粉干基),反应时间64.6 min,pH值10,改性淀粉表现黏度可达10.51 Pa.s,较玉米淀粉和数甲基淀粉表现黏度分别提高了214.67%和88.35%.环氧氟丙烷用量对改性淀粉表现黏度的影响最显著(P(0.01);反应温度与pH值之间、环氧氯丙烷用量与pH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变性淀粉的Brabender黏度,研究了木薯淀粉的品质、交联改性程度、醋酸酯化程度、产品电导率对木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黏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品质的木薯淀粉所制备的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在糊化温度和峰值黏度上差异较大,采用品质较好的TS3木薯淀粉为原料,所得产品的糊化温度最低,峰值黏度和冷黏值最高;(2)随三偏磷酸钠用量的增加,变性淀粉的糊化温度升高,峰值黏度和冷黏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三偏磷酸钠用量为0.5%(对淀粉干基)时,所制备的淀粉具有较高的峰值黏度和冷黏值,分别为1106 BU和1695BU;(3)随醋酸酯化程度的提高,淀粉的糊化温度逐渐降低,峰值黏度逐渐提高,冷黏值随醋酸酐用量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醋酸酐用量4%(对淀粉干基)时,淀粉的冷黏值最高;(4)随产品电导率的降低,淀粉的糊化温度降低,峰值黏度和冷黏度升高。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羟丙基羧甲基淀粉的理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马铃薯原淀粉、马铃薯羟丙基淀粉、马铃薯羧甲基淀粉、马铃薯羟丙基羧甲基淀粉的理化特性,证实了马铃薯羟丙基羧甲基淀粉具有良好的冻融性、抗老化能力、抗生物降解、糊透明度高和耐酸性以及粘度高、糊化温度低等优点。说明马铃薯羟丙基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兼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单一变性淀粉的优良性质,弥补了单一变性淀粉性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羧甲基化对马铃薯淀粉糊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羧甲基化对改善马铃薯淀粉糊的性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马铃薯羧甲基淀粉糊的糊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 ,包括糊的冷热粘度稳定性、冻融稳定性、透明度、pH值和介质 (蔗糖、氯化钠 )对糊粘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马铃薯淀粉经过羧甲基化后 ,糊的热粘度稳定性及冷粘度稳定性均有所降低 ,在pH为 6 5~ 8 5范围内 ,羧甲基淀粉糊有最大的粘度。蔗糖对羧甲基淀粉糊粘度有一定影响 ,氯化钠对羧甲基淀粉糊粘度有显著影响。马铃薯羧甲基淀粉具有易糊化、粘度大、糊凝沉性低、冻融稳定性好和透明度高的优良性质  相似文献   

20.
淀粉的品质受水质影响很大,重点研究金属离子Ca2 、Mg2 和Al2 对绿豆淀粉性质的影响.传统方法制备绿豆淀粉过程中用不同的金属离子溶液处理,结果表明:盐溶液处理减少淀粉中的灰分杂质,增加淀粉白度,降低淀粉的膨胀度和最大黏度;CaCl2和AICl3溶液处理显著增加了淀粉样品的溶解度,降低崩溃值,增加短期老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