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部分加油站卸油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超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一是油罐车密闭性存在问题;二是油罐车与胶管及卸油口与胶管阴阳两端连接处密闭性存在问题;三是气温高的问题。为此提出改进措施:一是安装使用一种新型检视器,实现加油站全过程密闭卸油;二是确保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良好;三是加强对油罐车和胶管密闭性的检测;四是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卸油。  相似文献   

2.
罐装油品在装油、卸油及运输过程中都会有油品的蒸发损失,油品的损耗主要分为油品气化、气相传质及油气混合排逸等三部分。控制罐装油品油气蒸发损失主要是从装油、运输、卸油三个过程中采取措施,油罐车装油采取从罐车底部装油方式;运输过程中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可控制油气蒸发;采用浸没式卸油可以有效地降低油罐车卸油带来的油气蒸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研发上装式公路付油平台油气回收密封装置的重要意义、解决的技术难题、工作原理与主要特点,以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装置已安装在公司所属油库的28个汽油发油台和签约承运车队的123辆汽油油罐车上,实现了灌装、运输及加油站卸油全密闭作业。装置的研发技术包括了3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和2项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4.
油田常规的卸油方式为敞口开放式卸油,过程中挥发气体逸散到大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且挥发气中含有可燃性的气体,存在安全隐患;同时VOCs等气体有可能对岗位员工造成职业伤害。针对这些问题,应用自动化的方法实现了卸油过程的密闭化和自动化,自动启泵、自动停泵、自动计量,并且将卸油处理装置、卸油泵、质量流量计、防爆自动控制系统等集成为一套装置。该装置体积小、移动方便、集成比高、现场安装方便,且工艺自动化程度高,建设投产周期快,实现了低位卸油、密闭卸油及自动化卸油。其适用于油库、原油处理站、接转站的密闭卸油,现已在华北油田投入使用,具备向各大油田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加油站的专项治理,笔者在专项治理检查中发现,在加油站的消防安全管理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很容易被忽视。 1 汽车油罐车采用敞开式和喷溅式卸油 加油站的汽车油罐车卸油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方式,卸油管与油罐进油的连接,应采用快速接  相似文献   

6.
治理加油站地下罐收油“大呼吸”损耗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加油站埋地储罐收油时存在大呼吸损耗的情况,并根据瓦廖夫斯基、契尔尼金蒸发损耗公式,用全密闭卸油工艺对无密闭卸油工艺改造了接卸油系统,使用结果表明,全密闭卸油工艺既可降低大呼吸损耗,又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值得在加油站推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该公司轻油装车站台密闭装车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通过检测装车过程中油罐车帽口处油气泄漏量,对比锥形密封鹤管设备和充气式气囊密闭装车小鹤管结构特点等,采用膜分离法油气回收装置对挥发的有机油气进行吸收,优化了油气回收装置的主要设备和工艺运行条件,油气排放检测结果达到环保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1.严禁汽车油罐车装、卸油品时,不有效连接静电接地线和防溢油装置进行作业;严禁汽车油罐车装、卸油品后,不按规定对油罐车设置铅封(含电子封签)即驶离油库或加油站,违者给予行政处分,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2.严禁加油站卸油作业时利用收油罐进行加油作业;严禁使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有些进入中后期开发的油田接卸原油大多采用开式或半密闭工艺,不能满足国家法规污染物排放要求的问题,在简要介绍了开式和半密闭卸油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全密闭卸油工艺流程,运用PLC实现对卸油过程实施PID闭环控制,实现卸油泵自动启停和全自动密闭卸油。通过对某联合站卸油工艺的改造,可比半密闭卸油减少原油损耗0.48t/d,天然气0.175t/d,全年实现经济效益115万元,投资回收期约为0.79年,既达到了环保要求,又消除了安全隐患,在获得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对油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实际投入运行的卸油台系统的实现机理,以关键技术为主线,以油罐车称重业务中原油含水及罐容计算为依据,介绍了一种通过RS232接口与汽车衡通讯装置,实现自动监听数据,并采用MIS模式将数据组织、管理及上传.  相似文献   

11.
油库的卸油系统是油库工艺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为了解决铁路罐车轻油上卸管路系统存在的气阻现象,减小卸油温度下油品的饱和蒸气压,降低油罐车内油品的温度,对油罐车内轻油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罐车的几何特性建立了油罐车内轻油温度场数学模型和求解边界条件,并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求解该数学模型。其中,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把油罐车内轻油温度场简化为二维非稳定传热问题,在求解边界条件中充分考虑了大气温度的变化以及油罐车外壁温度随气温而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轻油温度场一个运行周期的计算可求解出在运行周期内某时刻轻油温度场的温度分布,也可以求解出罐车内任意点在整个运行周期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方法简便易行、运行稳定可靠。这些问题的求解为研究消除卸油系统中气阻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1.严禁汽车油罐车装、卸油品时,不有效连接静电接地线和防溢油装置进行作业;严禁汽车油罐车装、卸油品后,不按规定对油罐车设置铅封(含电子封签)即驶离油库或加油站,违者给予行政处分,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2.严禁加油站卸油作业时利用收油罐进行加油作业;严禁使用加油枪直接给塑料桶加注汽油,违者给予行政处分,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  相似文献   

13.
《石油库与加油站》2011,20(3):46-46
1.严禁汽车油罐车装、卸油品时,不有效连接静电接地线和防溢油装置进行作业;严禁汽车油罐车装、卸油品后,不按规定对油罐车设置铅封(含电子封签)即驶离油库或加油站,违者给予行政处分,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2.严禁加油站卸油作业时利用收油罐进行加油作业;严禁使用加油枪直接给塑料桶加注汽油,违者给予行政处分,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3.严禁油库重大作业期间值班领导及岗位操作人员脱岗,违者给予  相似文献   

14.
轻油罐车卸车系统主要应用滑片泵辅助自吸离心泵卸油工艺和液动潜油泵卸油工艺。分析了夏季利用滑片泵辅助自吸离心泵卸油工艺克服气阻的情况。根据应用实例,对不同方案的卸油时间和能耗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卸油工艺的建设投资进行了经济对比,为选择合适的卸油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铁路轻油罐车内管卸油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输送轻质油品的铁路油罐车一直采用上卸式卸油。该方法虽然较为安全,但不能解决夏季接卸油品的气阻问题,本文通过对“内管卸油装置”的理论分析计算和对比试验,认为该方案可明显解决气阻问题且能够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16.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部分薄差油层不断投入基建,这类油层产量低、地面井位孤立、距离已建系统远,一般采用汽车运油罐车将油井产液拉运至卸油点集中收集后就近输送至转油脱水站进行处理。卸油点的核心设计为储油工艺。论述了常用的卸油罐储油工艺、卸油池储油工艺的工艺流程,分析了两种储油工艺各自的特点及适应性。对于同时接收落地原油和罐车拉运的液体原油的卸油点,通过具体案例综合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推荐采用更具优势的卸油罐+卸油池的组合储油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7.
加油站选择油气回收设备要搞清楚三个问题:一是所选设备的处理能力有多大;二是所选设备是收集设备还是回收设备;三是所选设备属于哪一种处理工艺?所选设备的处理能力有多大?加油站需要多大回收处理能力的设备?加油站油气挥发排放特点是,在油罐车向地下油罐卸油时从排气管排放的油气量最大.有多少体积的液体油品卸入地下油罐.就有多少体积的油气气体排放出来。按照国家行标《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规定卸油时必须严格控制的流速,卸10吨汽  相似文献   

18.
城市加油站油气污染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控制和减少城市加油站的油气散发对大气的污染,就汽车加油时油气散发、油车卸油时油气散发及贮罐“小呼吸”,提出工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长庆油田开发地面集输工艺存在的问题,研发了油气萃取计量增压混输装置。该装置通过对单井原油气液分离和油水萃取分离,经过油、气、水计量后与井组原油气液涡旋分离后的油水与气混合,分别通过密闭(油、气、水)计量增压进行油气混输或油气分输。装置既对井组原油、伴生气进行了计量增压输送,又对单井产量进行了油、气、水计量,实现了降低井口回压,提高油井生产产量,增加原油外输压力,以及回收油井伴生气的目的。其增压设备还具有占地面积少、辅助配套少、成本低、能耗小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高回压井组降回压和套管气回收的问题;具有常温密闭油气集输功能,实现高回压井组的全密闭生产;具有一体化橇装式结构、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智能检测、远程控制、无人值守等优点;装置采用隔爆与本安复合型的防爆系统,符合油田爆炸性气体环境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铁路汽油密闭装车系统采用的是气囊式密闭装车鹤管设备,经检测装车过程中装油罐口处油气泄漏质量浓度小于200μg/g,同时通过采用吸收-吸附组合工艺进行油气回收,在冬季检测油气回收率达0.84‰,油气回收装置处理效率达98%以上,经回收装置处理后油气排放质量浓度小于6 g/m3,实现达标排放。系统运行稳定,对汽油正常装车过程无影响。比较了气囊式密闭上装小鹤管与普通锥帽式鹤管的结构特点,介绍了油气回收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工艺操作条件,分析了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