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云南化工》2019,(10):44-45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油气资源丰富,而三叠系长7油层组发育大段烃源岩,有利于页岩气成藏。以地质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下寺湾地区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及文献调查,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长7段储层的地化特征、岩石学特征和孔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段泥页岩有机成熟度较高、空隙结构以粒间孔,粒内孔为主,且孔隙度较低。研究结果为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长7段储层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下寺湾油区的区域构造、区域地层、区域油藏分布情况等相关地质资料,分析下寺湾油区各储集层的岩性、电性、物性及含油性特征,及储层的"四性关系",得出下寺湾油区储集层勘探井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安小平  周荣萍  张风润 《辽宁化工》2012,41(1):62-64,95
在系统收集和整理下寺湾泉54区块长2储层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大量的分析化验资料,通过对储层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喉特征、生储盖特征、油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表明该区块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储层具低孔特低渗特点;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油气成藏主要受沉积微相和鼻隆构造或构造相对高部位控制.  相似文献   

4.
下寺湾油田具有低压、低渗、低温的地质特性,为了获得压裂增产的效果,就应尽量减少压裂液对储集层的伤害因素。本文从压裂液的性能出发,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优化了压裂液配方,这对改善下寺湾油田的压裂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下寺湾油田位于陕西省甘泉县洛河流域,即延安、甘泉以西、永宁以东,延安高桥以南,府村沟以北,面积约2400km2。柳洛峪地区位于下寺湾油田西南部,与富县交界,位于甘泉县桥镇乡境内,柳洛峪自然村及其周围,研究面积约65km2。本文作者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一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延长组长8是一套典型的三角洲相沉积的致密砂岩储层。通过大量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多种测试方法对长8储层开展了储层成岩作用和致密化研究。结果表明,下寺湾地区延长组长8储层以早期压实作用和后期有机流体溶解作用为主,后期有机酸的成岩改造破坏储层原始孔隙空间,从而导致储层致密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阴极发光、岩心物性等资料,对下寺湾地区长7致密油砂岩储层岩石学、孔隙、物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下寺湾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的岩石类型有岩屑质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和石英砂岩组成;水云母和铁方解石组成了主要填隙物;溶蚀孔和残余粒间孔组成储集空间;为低孔—超低渗储层。石英含量、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等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是评价致密砂岩储层含油有效性的重要参数,对有效储层的评价和预测有重要的意义。前人对下寺湾地区在该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介绍了经验统计法,将其应用到了下寺湾长7组,并且运用不等式确定物性下限,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岩心、水分析化验、油井试油、测井等资料,结合油井开发现状,研究下寺湾油田长2段储层电性特征对可动用储层识别方法,进而指导挖掘老井潜力层及为新投井提供投产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构造条件及油气形成条件分析入手,对曹台地区太古界潜山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油源条件、盖层条件是该区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构造条件、储层特征对油气成藏也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该研究成果为后期的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油藏成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油源、沉积、储层及圈闭等方面对其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华庆地区长6、8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油藏,其成藏主要受油源、沉积及储层等因素控制;油藏主要位于主砂带上,主砂体带侧向泥岩相变形成的致密遮挡带或砂体物性变差均能形成良好的封盖和遮挡条件,构成有利聚油圈闭。根据这一规律,指出了华庆地区长6、8油藏建产有利区。  相似文献   

12.
袁应锁  王萍 《辽宁化工》2013,(12):1467-1468,1472
目前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下寺湾油田北沟地区主要含油层位长2油藏表现出综合含水率过高、单井产能偏低、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等问题。从油田的储层地质等基础问题出发,建立满足研究地区长2油藏的储层参数的三维空间分布数据体以及三维地质模型,不仅为该区的下一步数值模拟奠定了研究基础,还对油田的后期开发部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旬邑地区长8段油藏构造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旬邑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的分流河道砂体,这类储层孔渗相对较好,又离生油坳陷近,是油气富集的最有利场所。长7油层组的油页岩不仅为长8油层组储层提供优质油源,同时也作为盖层为其提供良好的封盖条件。该区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理论上应该具备较好的产能,但该区经历的多次构造运动,使油藏的保存条件受到多次破坏,分析指出该区部分油藏为构造运动破坏后的残余油藏。因此,构造条件是控制该区长8油层组油藏分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定北地区天然气勘探和研究程度均相当低。通过对山西组岩石学特征、物源分析、沉积特征研究,结合邻区资料及区域上的勘探成果,认为山西组沉积期,物源主要来自于盆地北部,山一段沉积期,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而山二段沉积期,过渡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为最优质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15.
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120井区为主要研究区域,以盒8段为目的层段。通过测井资料整合数据,将气层、含气层、气水层三类储层厘定为有效储层,并进行有效储层厚度统计,人机联作从井控、砂控、构控等方面进行控因分析,将井区内部有效储层平、剖面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可对各小层油气相对储量以及油气的平、剖面分布规律进行指导。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得出盒8段各小层平面有效砂岩展布,盒8下亚段为主要储集层段。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探区长2+3油藏差异类型较大。通过构造、沉积和油气藏对比剖面研究,结果表明:1)志丹探区长2+3油藏主要类型有岩性圈闭油藏、构造—岩性圈闭油藏、岩性—构造圈闭油藏;2)志丹探区典型岩性油藏分布在长23、长33层位,产量较低;构造—岩性油藏主要分布在长21、长23层位,产量较低;岩性—构造油藏主要分布在长21,主要受构造控制,产量较高;3)受构造、岩性圈闭控制因素影响,构造控制油藏产能相对大于岩性控制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白马崾先地区延长组长4+5油藏烃源岩的分布、构造特征、有利相带、低压等因素的系统分析研究,认为烃源岩是形成油气藏的物质基础;局部隆基构造是油藏形成的前提;水下分流河道是该区长4+5油藏的储集体;上倾方向的岩性遮挡条件是油气保存和富集的保证;低压是油气藏形成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5个有利区带GG27井区、GG70井区、GG02井区、GG13井区、GG81井区等.  相似文献   

18.
葡北东斜坡、葡萄沟地区长期位于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储层发育、油源条件好,展示了位于葡北-葡萄沟地区的隐蔽油气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该区低幅度构造圈闭和隐蔽油气藏形成应该具备以下地质条件:①储层物性控制圈闭的有效性,储层物性是油气注入的先决条件;②近源的砂体圈闭有利于油气藏的形成;③与构造或断层配置关系良好的圈闭形成复合型油气藏;④薄砂层发育的相带有利于油气藏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