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检测广西珊瑚钨锡矿区尾矿样中重金属砷、镉、铜、铅、锌的含量,以国家土壤质量Ⅲ级标准作为参比值,利用地累积指数法、综合污染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珊瑚钨锡矿区尾矿的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地累积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法评价结果显示,珊瑚钨锡矿区尾矿镉和砷污染较为严重,较国家土壤质量Ⅲ级标准值超标倍数均值40倍,锌和铜元素为轻微污染,铅无污染,重金属污染程度相对大小为镉砷锌铜铅。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污染程度相对大小为镉砷铜锌铅。综合评价表明,珊瑚钨锡矿区尾矿中镉和砷对综合污染指数的贡献最高,珊瑚钨锡矿区镉和砷为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2.
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洙赵新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洙赵新河表层沉积物中所有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超过黄河沉积物元素平均值,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富集,其中汞的富集最严重。铅、锌、镍、铬两两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可能为同源污染。洙赵新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强到弱顺序依次为汞>镉>铜>锌≈砷>镍>铅>铬,重金属污染程度总体较轻,但汞污染较为严重。各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由强到弱排序为汞>镉>砷>铜>铅>镍>铬>锌,其中汞的潜在生态危害达到了很强水平,镉达到中等危害程度。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自上游到下游呈现逐渐上升后微下降的波动趋势,上游为轻微的生态危害,中下游达到强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在分析冶炼厂周边区域不同深度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利用单因子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镉、铅、汞、锌和铜均超过云南背景值和二级标准,且内梅罗综合指数均大于5,说明表层土壤受到重金属镉、铅、汞、锌和铜的重度污染。综合不同深度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如按综合指数法依次排序应为:铜汞锌镉铅砷铬。数据统计分析可知,锌与镉在土壤中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汞与锌、镉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该冶炼厂周边村庄与农田土壤中锌和镉的污染可能有相同的来源,而汞也与锌和镉的来源相近,区域内的锌冶炼生产可能是导致研究区域农用土壤重金属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从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看,表层土壤中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2 049.01,其中镉的贡献率最大,占比约为90.34%,汞的占比约为6.96%,这表明该区域土壤中镉和汞的潜在生态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某废弃铅锌矿山及周边区域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风险。以矿山历史开采区内及周边土壤、矿山上下游地下水中的砷、汞、镍、镉、铬、铜、铅、锌重金属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等方法对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受到明显污染,砷、镉、铅、锌污染较严重,主要超标原因可能为矿山开采过程中历史上环境措施不到位,且区域本底值较高。地下水含量未超标。废弃矿山生态风险存在,建议废弃矿山应尽快进行治理修复,地下水应做好长期监测。为废弃矿山后续的治理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周曼  熊邦  迟茜  盖园春 《中州煤炭》2021,(3):25-29,33
以某铜尾矿堆场为研究对象,对场地土壤开展了铜、砷、铅等重金属的调查与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土壤进行了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场地土壤砷污染严重,整体为重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主要为极强和很强;场地存在大范围的铜重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主要为轻微和强级。地块土壤超标是由于铜尾矿常年无规范管理堆放所致,应尽快实施风险防控工程。  相似文献   

6.
包钢尾矿坝及周边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综合污染评价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包钢尾矿坝及周边的表层土壤中(0~20 cm)重金属元素铅、锌、铜、砷和铬单独与复合污染特征进行研究,定量测定了包钢尾矿坝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主要污染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结果表明:包钢尾矿坝及周边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参数由高至低顺序为Pb>As>Cu>Cr>Zn,Pb的潜在污染风险参数最高,是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其次是As。  相似文献   

7.
硫化镍矿废石和尾矿中重金属排放特征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化镍矿由于镍品位低、提取工艺复杂,形成大量的废石和尾矿。废石目前普遍在废石场堆存,尾矿粒度较细,一般排入尾矿库。废石和尾矿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在堆放过程中由于淋滤作用,不仅可能污染地表水,而且可以通过水力联系发生污染转移。选取我国典型硫化镍矿采选企业有代表性的废石和尾矿样品进行重金属组分分析和浸出毒性实验分析,目标重金属包括五种毒性较高的重金属镉、铬、铅、砷、汞及矿石主金属镍、钴、铜,确定每种重金属的污染负荷率,分析得出废石和尾矿中重点防控的重金属为砷、镉、铬,主金属镍和铜也应重点防控。针对现有企业废石和尾矿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为镍采选企业废石和尾矿的重金属污染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泗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泗河干流及支流7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的汞、砷、镉、铅、铬、镍、铜、锌和锰共9种重金属不同赋存形态含量,阐述不同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并运用污染因子法(Cfi)和风险评价指数法(RAC)对重金属的环境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泗河表层沉积物中汞、镉和锰的平均含量均高于环境背景值,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效应。沉积物中铬和镍以残渣态为主,除残渣态外,镉、锰和铜可提取态比例较高,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铅比例较大,汞则以腐殖酸结合态为主,而砷和锌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及腐殖酸结合态均占有一定比例。重金属在沉积物中滞留时间由长至短依次为;铬>镍>锌>铅>砷>铜>汞>锰>镉。镉、锰和汞在沉积物中滞留时间较短。各种重金属RAC值依次为:镉>锰>铜>锌>铅>汞>砷>镍>铬。镉和锰表现出高风险水平,铜为中等风险水平,而汞、砷、铅、铬、镍和锌除了个别点位为中等风险外,大多为低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9.
株洲清水塘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株洲清水塘区土壤纵面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锌、铜、铅、镉、砷、铷、钴、镍、铬、汞等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高于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锌、铅、镉、砷等元素平均含量明显偏高。大多数重金属含量随土层的加深呈下降趋势,土壤各层重金属变异系数波动范围较大,位于冶炼厂附近的土壤剖面采样点,重金属含量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他采样点。土壤中的锌和铜、铅和锌、锌和汞、铅和汞、铷和镉有正相关关系(p<0.01),铜和锶、铅和锑、锶和铬之间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分析赣南某钨矿周边稻田土壤中镉、铅、铬、铜和锌等5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评价矿区表层稻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表层、中层和底层重金属含量水平分布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垂直分布上,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重金属含量降低,镉和铅含量的空间变化均较大。表层稻田土壤中镉在全部采样点、铜在57%的采样点含量超过国家土壤二级标准,且镉严重超标。表层稻田土壤中重金属地累积指数污染程度强弱顺序为镉铜锌铅≈铬,镉为中度至极重污染,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排序为镉铜铅铬锌,镉为高污染至极高污染,铜、铅、铬和锌危害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我国锑尾矿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用标准指数法分析了典型锑矿采选企业的锑尾矿主要成分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锑尾矿不属于我国已明确的危险废物,但需进一步判定是否属于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此外,采用水质指数法对锑尾矿库内废水、尾矿库渗滤液和尾矿库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浓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尾矿库内废水及渗滤液中Sb和As最高含量分别为3.09mg/L和0.58mg/L,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尾矿库周边土壤中As含量最高为998mg/kg,超过土壤环境建设用地标准15.6倍。因此,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锑尾矿库污染防治和风险管理。创新点:首次收集分析全国范围内典型锑矿企业尾矿基础数据,提出锑尾矿产生系数一般为0.96~0.97t/t原矿。根据锑矿尾矿库自身和周边环境污染数据,归纳研究提出了锑矿尾矿库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为Sb、As、Zn。  相似文献   

12.
某铀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某铀矿山水冶厂、尾矿坝及矿井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实测值为基础数据,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综合、全面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个样地及每个样地的7种重金属元素均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污染。样地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排序为尾矿坝>水冶厂>矿井周边;从各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看,Cd污染最严重,其次是Cr和Cu。该评价结果可以为矿山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铅锌尾矿堆放造成矿山周边环境严重污染,为研究尾矿安全堆放并在堆放过程中去除一定量重金属,以广西大厂鲁塘铅锌尾矿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氧化剂浓度和不同液固比条件下Zn、Cd、Pb、Cu和As的释放迁移能力。结果表明:氧化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各元素的释放迁移能力,氧化剂浓度越高各元素迁移出的量也越多;各元素较佳释放迁移的液固比不同,Zn元素的最适合固液比为1∶10,Cd元素的最适合固液比为1∶6,Pb元素的较适合固液比为1∶6,Cu元素的较适合固液比为1∶5,As元素的较适合固液比为1∶6。  相似文献   

14.
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铅锌矿早期粗放的开采方式引发了严重的水土环境污染问题,进而造成了矿山下游农作物中重金属元素出现富集.通过现场采集矿山下游农作物样品,在室内采用微波密封消解法进行处理,再利用光谱法和质谱仪法分析出样品重金属含量;根据测试数据,采用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最终查明了大黎铅锌矿下游农作...  相似文献   

15.
刘子齐  祝怡斌  陈谦  陈玉福 《矿冶》2023,32(6):103-108
铅锌矿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伴随着铅锌矿山的开采,越来越多的尾矿排入尾矿库进入外环境,重金属和选矿药剂在尾矿库内逐渐累积,容易对周边环境产生威胁。通过分析西南地区三个不同类型尾矿中的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形态分布和选矿药剂含量差异,探究不同类型的铅锌尾矿库中重金属与选矿药剂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硫化矿尾矿库与氧化矿尾矿库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存在差异,尾矿库停用后,选矿药剂有深层迁移的趋势。铅锌尾矿库内重金属和选矿药剂的复合污染需要引起人们重视,本研究可为铅锌尾矿库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氧化铜矿尾矿区重金属的环境风险,以云南省某典型铜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在尾矿库及周边区域采集表层样品和主要农作物,分析样品中重金属含量(Cd、As、Pb、Cu、Ni和Zn);运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尾矿及周边土壤的污染状况,基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重金属生态风险程度,并利用目标危害商数法对农作物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尾矿pH在9左右,属高碱性尾矿,尾矿区及周边区域受Cu污染最严重,其平均CF值达到高度污染水平,Cd达到中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少部分采样点中As达到中度至重度污染。根据潜在生态风险分析,Cu和Cd均具有较高潜在生态风险,为主要特征污染物。农田玉米粒的健康风险指数中,Cu具有最大贡献率,且植物叶片中铜富集较其它部位高。因此尽管表现为碱性尾矿,不易造成酸性废水排放污染,但该氧化铜矿尾矿周边仍然存在Cu、Cd等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同时该尾矿闭库修复后,应避免种植食用叶片的作物,避免重金属污染及Cu等重金属的摄入累积。  相似文献   

17.
为定量评价钒尾矿库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等3种方法结合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尾矿库周边土壤存在重金属Cd、Ni、As、Cr、Cu、Zn、Pb含量积累和超标情况,Cd的超标率最大,Ni、As 次之。总体上,尾矿库周边土壤中Cd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为Ni、As,其它重金属元素贡献较小。生态风险评价表明,Cd、Ni为主要生态危害元素,Cd以较高风险为主,Ni为中度风险。该钒尾矿库对周边土壤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加强重金属污染的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18.
矿山的开发活动会对矿区及周围地区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针对广西梧州大黎镇铅锌矿矿区开发影响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测试矿山及其下游距离线性关系的深层和浅层土壤的重金属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土壤重金属来源,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等方法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内土壤受到一定的污染,在自然条件下矿山的长期开发、废弃矿石堆置等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工作对铅锌矿开发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大量堆积的尾矿已经成为矿山废弃地和工农业用地重金属污染来源之一,基于国家和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含重金属尾矿已经严重制约了矿冶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综述了含重金属尾矿的危害并总结了近些年来基于土壤修复的尾矿重金属热脱附、淋洗、电动处理、微生物去除、多物理场强化去除技术,目前虽已进行了大量矿山充填、建材生产、生产高附加值材料及再选回收等方面的资源再利用,但仍存在综合利用率低和堆存量不断增加的问题。通过介绍尾矿基土壤中重金属稳定化处理的有关研究,总结改善含重金属尾矿理化性质的方法,如添加有机废物、生物炭和酸碱材料等,指出尾矿土壤化利用还应考虑其成分、理化特性及资源化成本等因素,表明基于低浓度重金属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是提高尾矿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的有效方法,进而实现土壤化利用更是解决尾矿堆积量大、持久性污染强、有机固体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对加强污染防治和绿色矿山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坚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