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鄯善油田历经23年注水开发,腐蚀速率高峰值时达0.63mm/a,地面管线结垢厚度最高值达20mm.为降低油田回注水腐蚀结垢速率,本文主要针对鄯善油田回注水腐蚀结垢问题,结合鄯善油田自身的水质特性,开展鄯善油田回注水系统腐蚀结垢机理研究,利用水质检测、垢样分析方法,通过室内仿真模拟试验,查找腐蚀、结垢的主控因素,为制定适...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加大对石油资源的开采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石油开采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我们需要对石油开采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做好每个环节的对接工作,保证后续采油的稳定性.其中油田集输管道主要负责油气运输,是油田开采重要的枢纽,因为油田集输管道长期处于一个运行的状态,受多... 相似文献
4.
5.
油田回注水微生物腐蚀贡献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高温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的要求,优选了交联酸稠化剂和交联剂并与酸液添加剂形成了一种抗高温交联酸压裂液体系。稠化剂和交联剂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交联酸在高温下的综合性能,通过对稠化剂酸溶性、酸基液热稳定性及交联剂的交联时间、交联粘度、交联酸的抗温时间等指标的分析,确定了最佳稠化剂为DM3802,最佳交联剂为JL-10,并确定了用量。与酸液添加剂的配伍性实验也表明该体系配伍性良好。在120℃下对该交联酸压裂液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抗剪切、携砂性能、低滤失、易破胶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高温蒸汽灭菌、离心除菌和过滤除菌3种方法考察胜利油田宁海区回注水去除细菌后的腐蚀变化情况,研究微生物在回注水腐蚀中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高温蒸汽灭菌法能完全杀灭细菌,但同时会改变水的化学性质;离心除菌法虽不改变水的化学性质,但不能完全去除细菌;过滤除菌法既不改变水的化学性质,又能全部去除细菌,能较好地用于反映微生物在腐蚀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在宁海区回注水腐蚀中是主导因素,对腐蚀的贡献率达到57%~72%。 相似文献
7.
针对油田回注水管道的腐蚀问题,对引起回注水管道腐蚀的相关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PCA-WNN模型,使用PCA(主成分分析)算法对回注水管道腐蚀影响因素进行优选,使用WNN(小波神经网络)算法对回注水管道的腐蚀速率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实际腐蚀速率、PCA-BP神经网络和PCA-GM(1,m)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并计算每种算法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数据训练时间,以此验证该模型应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管道内涂层完好性和CO2含量对管道腐蚀速率的影响较大,而回注水压力对管道腐蚀速率的影响较小;PCAWNN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仅为1.35%,远小于其他两个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模型学习时间仅为2.39s,远小于其他两个模型的学习时间,证明该模型可用于油田回注水管道腐蚀速率预测。 相似文献
9.
东辛油田注水系统腐蚀结垢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庆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7,24(1):25-28
文章对影响东辛油田注水系统腐蚀结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影响结垢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pH值和盐含量,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是pH值、盐含量、溶解氧、温度、CO_2含量和H_2S含量。对东辛油田污水来讲,盐含量、溶解氧和细菌是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垢的主要因素是盐含量和pH值。应用饱和指数法可预测碳酸盐结垢的趋势及腐蚀的大致趋势,用热力学模型可以预测硫酸盐结垢的大致趋势。油田污水系统的腐蚀属电化学腐蚀,可用自由能和标准电极电位判断腐蚀发生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朱德元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14,31(5):40-43
应用饱和指数法对某油田注水系统结垢因素进行了研究计算,在30℃以上,Ca CO3饱和指数(SI)大于0,而硫酸盐的饱和指数小于0,表明油田水系统的Ca CO3结垢倾向明显。对现场取样进行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发现注水系统管道沉积垢样的主要成分是Fe化合物,Fe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91.70%,66.62%,61.98,71.95%和68.37%。通过以上研究,油田注水系统,过饱和导致的Ca CO3垢不一定会在管道表面稳定附着,结垢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腐蚀,只有控制管道的腐蚀,才能够最终解决结垢问题。这项研究为控制油田注水系统的结垢问题提供了开创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13.
油田注水管道腐蚀磨损交互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一些进入中后期开发的油田,开始逐步采用注水方式提高原油采收率,金属管道的腐蚀磨损严重影响了油田的生产。在考虑温度、含砂量、介质pH值及流速等因素的情况下,采用自制的旋转试样腐蚀磨损电化学试验装置,利用析因试验设计,模拟油田注水管道的工作状况,进行了碳钢Q235在含砂介质中的腐蚀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腐蚀磨损的交互作用强度很大,发现影响交互作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溶液的pH值、转速和溶液的温度,金属腐蚀严重的情况下,如果温度升高、溶液中含砂量及流速加大,就会加快金属管道的腐蚀磨损,降低金属管道的使用寿命。通过试验得出了设计点处交互作用量的估计方程和数学表达式,并指出控制注水管道腐蚀磨损的主要手段是降低介质腐蚀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针对某油田注水管道腐蚀穿孔问题,采用宏观形貌分析、理化性能检测、腐蚀产物微观形貌及电化学分析等方法,试验分析了管道环焊缝腐蚀失效原因。失效管道环焊缝为内腐蚀穿孔,穿孔起始于根焊部位,并沿着焊缝与热影响区交界区域扩展,表面腐蚀产物主要为FeO(OH)。恒电位极化测试结果表明,根焊部位、焊缝以及热影响区交界区域优先溶解,在服役过程中根焊部位发生腐蚀后,沿着根焊与热影响区界面扩展,导致腐蚀穿孔。建议针对环焊缝管道进行补口处理,同时选择适用的抗氧缓蚀剂。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油田管道投产年限增加,油田开发形势由水驱向聚驱转变,腐蚀防护工作面临的形式愈发严峻。通过对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埋地管道建设情况进行统计、综合分析失效原因等方面入手,采取预制管材质量抽检、新建管道质量监督、严格执行堵漏修复规范、开展腐蚀机理研究、试验推广技防手段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管道综合失效率,为第五采油厂“十四五”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腐蚀失重和极化电阻等分析测试法,对采油一矿注水系统的腐蚀原因、影响因素及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注水系统的腐蚀主要由注入水中的游离CO2和高矿化度所致,而CO2是其腐蚀的决定因素。其主要腐蚀机理是游离CO2与注入水作用形成H2CO3导致注入水pH值下降,H 含量上升,氢的去极化作用增强,注入水腐蚀性上升。试验还发现,温度在50~90℃的范围内,CO2腐蚀产物对腐蚀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