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震设计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及其应用唐山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刘春立,李敬祥,张成会为了防止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往往要考虑地震对工程结构影响,即抗震设计。抗震计算方法有多种,主要有静态设计。拟静设计和动态设计等方法。动态设计又包括振型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2.
NODEXS77R70MT风机为国家风电研究检测试验基地第1台建设的风机机组,单机容量为1 500 kW,轮毂高度为70m。风机基础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除进行一般风机基础的各项结构计算外,还采用三维有限元进行了基础的本征频率和静态、动态刚度计算。风机基础在寒冷的冬季施工,在采取必要的施工措施后,可以满足相关技术要求。试验风机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果,并为该类型的风机基础积累了设计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3.
将桩基梁式多侧墙预应力渡槽分解为槽身部件、槽身、槽身+槽墩等力学研究对象,对每一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拟静力法、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及Housner方法,建立地震作用模式及地震可靠度计算模型,以不同模式下结构可靠指标β的均值来评价结构的抗震可靠性,计算了南水北调中线渡槽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影响下,槽身在槽墩...  相似文献   

4.
为验算某水电站进水塔的抗震稳定性,基于ANSYS软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研究了进水塔结构在三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然后将动力计算结果与静力计算结果叠加,通过ANSYS的二次开发技术求得不同工况下塔基面轴力、剪力和弯矩,进而分析了进水塔结构的抗滑、抗倾覆、抗浮稳定性。结果表明此进水塔的抗震稳定性符合规范要求,可供同类工程的设计与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大型风电基地建设速度放缓,超低风速型风电机组陆续推出,使得在并网条件较好的低风速地区风电开发成为热点,低风速区域大多位于我国中南和西南地区,相应的风电场大多位于山地丘陵地带,传统的重力式基础依靠增大面积提供对更大容量风机的支撑出现了瓶颈,因此引入主动土压力作为抗力,其代表为PH桩基础,引入锚杆拉力作为抗力,其代表为岩石锚杆基础。建议合理的选用相应参数和风机控制策略,对于大容量和8度地震区的风电站,逐步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6.
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隔震房屋和抗震房屋设计理念的不同之处,探讨了结构隔震体系的减震机理,提出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程序,借助该程序,分析了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剪力并与未隔震相同结构建筑的位移、剪力进行了对比。实践证明,隔震结构在大震作用下仍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结构由传统抗震设计的"大震不倒"提高到了"大震不坏",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将桩基粱式多侧墙预应力渡槽分解为槽身部件、槽身、槽身+槽墩等力学研究对象,对每一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拟静力法、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及H0usner方法,建立地震作用模式及地震可靠度计算模型,以不同模式下结构可靠指标口的均值来评价结构的抗震可靠性.计算了南水北调中线渡槽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影响下,槽身在槽墩上沿纵、横向的抗滑稳定是渡槽工程抗震安全最薄弱的两个方面,且横向比纵向更为不利;在中震影响下,渡槽的抗震可靠度满足规范要求,但抵御大震能力显著不足。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鲁地拉水电站拦污栅结构模型,基于三维动力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抗震分析,计算得到结构的8阶自振特性,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以及动静结合的方法对结构进行动力分析,对模型的优化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对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进行探索,以南水北调工程某倒虹吸结构为背景,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倒虹吸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并用修正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来求解倒虹吸结构的动力响应,将反应谱法结果与时程分析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的结果误差较小,可以作为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不同的结构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在各国抗震规范中均有体现,对高层建筑结构主要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但由于抗震规范的反应谱是多条地震波对应的反应谱经过概率平均化和平滑后得到的,只能保证大多数结构的地震响应足够合理。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复杂高层结构,则可能出现偏于不安全现象,因此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在抗震设计时,对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混合结构及复杂高层建筑,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相似文献   

11.
风电机组的基础整体抗扭刚度是复合地基基础设计的一项关键性参数。通过应用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对结构进行分析,提取和变换相应的刚度矩阵,确定包括地基在内的风机基础扭转刚度,最后与根据规范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比对验证,可知该简化的有限元方法可靠、有效,提供了一个对于计算复合基础扭转刚度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观音岩电站拦污栅结构模型,基于三维动力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抗震分析,计算得到结构的5阶自振特性,根据文献[1]规定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以及动静结合的方法对结构进行动力分析,对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作出评价,并指出了抗震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13.
动力法是抗震计算分析的重要方法,本文以石门坎水电站引水发电洞进水塔为实例,分别采用动力法中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法对塔体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内力,对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提出抗震设计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便于研究,在福建省福清兴化湾设立了试验风场。研究、实施了对国内外8家知名风机供应商提供的14台单机容量5MW及以上的抗台风型海上大容量风电机组的安装,涉及不同机型机组机舱与轮毂、不同型叶轮与轮毂整体吊装、单叶片吊装等技术路线、安装方式等,为海上大容量风电机组的安装提供了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从海上风电塔架和基础结构的设计出发,首次通过简化风机叶片和轮毂,并考虑基础和地基的限制作用,建立简化风机-塔架-基础-地基整体模型,分析塔架-钢混组合结构筒型基础的振动特性,并研究该整体模型在风荷载下的流激振动响应状况。既验证了近海滩涂地区采用钢混组合结构筒型基础的可行性,又为海上风电塔架-基础结构的设计、安全鉴定提供重要的参考手段。  相似文献   

16.
设计塔楼缩进比例为1∶3、缩尺比例为1∶7的8层大底盘单塔楼层隔结构,隔震层位于塔楼底部,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对该结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相应的抗震模型并总结地震响应规律,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层间隔震结构相比非隔震结构自振周期显著延长;上部塔楼在楼层加速度、层间位移和层间剪力等地震响应方面减震效果明显,下部底盘在层间位移和层间剪力响应方面减震效果不明显,且加速度响应相比非隔震结构略有放大;进一步分析得到,层间隔震结构在0.6g加速度峰值地震作用下仍为弹性状态,安全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李卫东  丁钧  孙樵 《西北水电》2013,(5):72-73,91
随着中国风力发电的迅速发展,风电机组的发电量和可靠性备受运营商的重视。文中就大水坑风电场MWT/2.5 MW风机和MWT/1 MW风机2种不同结构的风电机组的发电量进行了对比分析,阐明了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对比变桨恒速方式的风电机组,在低风速下具有追踪最大风能的技术优势,大幅提高了风机的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18.
风力发电机生产厂家及各类媒体出于保密的目的对风机控制系统的介绍甚少。本文以某型永磁直驱风电机组为原型,对风机控制系统中的轮毂控制、机舱控制、塔基控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以期对从事风电运行、维护、检修工作的同仁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某3 MW风电试验机组采用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基础形式,在机组试验运行阶段发生机组塔筒倾斜,风机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威胁。通过对该风电机组基础的检测鉴定,分别从风机基础设计和施工角度查明了机组倾斜的原因,针对性地实施了纠偏加固处理。并针对纠偏加固处理效果进行了检测分析,同时采用动力测试技术分析了风机塔筒的动力特性,为风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美抗震规范在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方法,场地类别划分,反应谱曲线参数,底部剪力法和质量源6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由于中美规范抗震设计理念的差异,在抗震设防标准上有明显的不同,分析了各规范在抗震设计中的基本方法,给出了场地类别的划分标准及反应谱曲线参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