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尼木岗讲铜钼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重要的矿床之一。为寻求找矿突破,加快岗讲矿区探矿工作步伐,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工作总结,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等方面分析该矿床地质特征,结合成岩成矿时代,探讨矿床成矿机理,总结直接间接找矿标志。研究结果表明,岗讲矿床属于斑岩型矿床,矿体多数由斑岩体内接触带细脉-浸染型板状铜钼矿(化)体构成,二长花岗斑岩是最主要的赋矿岩石。在中新世印度-亚洲大陆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下,两期含矿热液沿岩体裂隙叠加贯入是成矿关键。  相似文献   

2.
介绍吉如斑岩型铜钼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成矿时代,分析吉如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因。吉如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之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中的"拉萨-日多弧内盆地"的北部边缘。矿区地层仅出露第四系冲洪积物、残坡积物。岩浆活动强烈,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斑岩。矿体产于花岗斑岩与黑云母花岗岩的侵入接触带中。  相似文献   

3.
竹园西铜钼矿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的衔接部位,成矿区带属桐柏—大别钼成矿带,为铜钼多金属成矿有利地区。为深入研究该区成矿潜力,在区内开展了1∶10 000地质测量、1∶10 000土壤测量、1∶1 000地质剖面测量及槽探、钻探等系统的矿床勘查工作。矿区地质特征研究表明:(1)矿区内铜钼矿床主要控矿因素为岩体与构造,灵山岩体花岗斑岩为其成矿母岩,并在断裂交汇部位可形成富矿体;(2)矿区圈定的2条Mo矿体和1条Cu矿体均赋存于花岗斑岩中,矿床具有斑岩型钼矿特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1∶10 000地质测量→1∶10 000土壤测量→1∶1 000地质剖面测量→槽探、钻探揭露的找矿技术流程,在区内圈定了2处钼矿找矿靶区(靶区A和靶区B),经工程验证发现靶区深部存在隐伏花岗斑岩体及多条钼矿体,且靶区A内钼矿体估算的(控制)+(推断)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综合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并与邻近同类型矿床进行类比,认为竹园西铜钼矿区中深部成矿潜力相对较大,可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福建紫金山矿田罗卜岭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罗卜岭铜(钼)矿床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和围岩蚀变等方面的分析,认为控矿花岗闪长斑岩与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燕山晚期,与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有关,其围岩蚀变强烈,显示良好的蚀变分带。铜(钼)矿体空间分布、产状及规模受花岗闪长斑岩体控制,产于斑岩体前峰(内外接触带),属中高温斑岩型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后山铜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物探、化探异常分析,认为后山铜矿区与邻近的铜矿峪铜矿床属同一地质成矿带,具有与铜矿峪铜矿类似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含矿层位、构造、斑岩体是控制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对工程揭露的矿体赋存部位、矿体形态、产状、矿石特征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寻找隐伏矿的思路,对今后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岗讲铜钼矿床为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段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为寻求岗讲矿区找矿突破,加快区内探矿工作步伐,基于区内地质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并采用EH-4大地电磁测深手段开展了深部找矿预测工作。研究表明:1矿体水平投影呈开口向西的U形展布特征,二长花岗斑岩为主要的赋矿岩石,后期花岗闪长斑岩、流纹斑岩、英云闪长玢岩等对矿体起到破坏、进一步改造富集的作用。2矿体品位具有单峰分布特征,Cu品位多集中于0.2%~0.4%,Mo品位多集中于0.01%~0.03%,北段矿体厚度明显大于南段矿体,南段矿体品位略高于北段矿体。3结合矿区已有的探矿工程资料,对EH-4测量反演成果进行了地质解译,圈定出了A类高阻电性体(视电阻率1 800~3 600Ω·m)、B类中阻电性体(400~1 800Ω·m)以及C类低阻电性体(视电阻率小于400Ω·m),其中,C_2低阻异常呈长轴状分布于近地表附近,标高4 800 m以浅,可能为氧化矿(化)体所致,C_1低阻异常规模较大,向深部具有较好的连续性,推测为深部原生矿(化)体所致;1∶10 000激电中梯测量验证表明,C_1、C_2异常为矿致异常的可能性较大,深部找矿前景较好。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直接找矿标志(矿化露头)和间接找矿标志(蚀变、构造、物探异常等),对于区内进一步进行深部找矿预测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DIMINE软件,系统整理并数字化了白容—岗讲铜(钼)矿区大量的地质勘探资料,针对矿体簇型分布且矿脉纤细的特点,利用生成的钻孔数据库重新圈定了矿体,构建了白容—讲岗铜(钼)矿的地层模型、岩体模型及矿体模型,实现了矿区深部地质数据的三维可视化。经过反复计算校验,选取距离幂次反比法对该矿床内Cu、Mo品位进行赋值,并通过赋值结果对矿床资源储量进行估算和统计。结果表明:白容—岗讲铜(钼)矿区三维地质模型可从三维角度揭示矿区成矿规律以及地质体在地下的空间关系,为估算矿山资源储量提供了便利;在矿山三维地质建模的基础上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估算资源储量精度较高,对于实现矿山资源动态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西藏冈底斯带主要成矿类型以斑岩型铜钼矿为主,对浅成低温热液或岩浆热液型矿床的成因研究相对较小。近年来,在冈底斯中段所发现的雄村大型铜金矿,多数学者认为属于岩浆热液成因类型。罗布真铜多金属矿位于冈底斯中段,距离雄村矿区较近,通过分析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矿石等特征,并与雄村铜金矿进行成因对比,认为该矿属于岩浆热液蚀变型成因。通过对罗布真矿床成因的分析,探讨了冈底斯中段的成矿规律,为地质找矿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西藏帮浦铜钼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带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之一,根据野外调查以及室内分析工作总结,从矿区相关地层、岩浆岩、断裂构造及控矿构造、围岩蚀变等方面分析该矿床地质特征。西藏帮浦矿床属斑岩型—矽卡岩型复合矿床,由斑岩体内接触带细脉浸染型铜钼矿化体和接触带外侧灰岩地层中脉状铜铅锌矿化体构成。中二叠统洛巴堆组地层(P1l)是矿区内的主要赋矿层位。F1断裂是矿区的主要控矿容矿构造。在中新世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下,帮浦一带大量的二长花岗斑岩、闪长玢岩侵入及后期构造作用和岩浆期后含矿热液作用是成矿关键。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扎鲁特旗石长温都尔铜银铅锌矿区含矿地层主要为二叠系地层,出露的岩浆岩为燕山期中—酸性闪长岩、石英二长斑岩、花岗斑岩、安山玢岩等,矿体产于火山机构边缘呈扇形分布的放射状构造中,区内共圈出4个含矿带,由38条铜、银、铅、锌矿体组成。结合矿区地质工作成果,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及矿体(带)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地层、岩浆岩、构造与区内成矿的关系,对于该区进一步开展铜银铅锌矿床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竹园沟钨钼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秦岭褶皱系的衔接部位、北秦岭构造带瓦穴子断裂北侧,成矿区带上处于秦岭-大别成矿省东秦岭金属-非金属成矿带宽坪Au-Mo-金红石矿化集中区内,为寻找钨钼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结合地质矿产调查1∶5万高精度磁法测量、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总结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为查明矿区内地质成矿条件及中深部矿化特征,开展了1∶1万地质简测、1∶1万土壤化探及坑探、钻探等系统的矿床勘查工作。物化探异常及探矿成果研究表明:①区内钨钼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为岩体、构造,花岗闪长斑岩为成矿母岩,赋矿岩石为宽坪群二云石英片岩及花岗闪长斑岩,在断层或褶曲等构造部位,常常形成富矿体;②区内钨钼矿主体为斑岩型矿床,在内接触带花岗闪长斑岩中形成斑岩型矿体,在外接触带二云石英片岩中形成细脉状、浸染状钨钼矿体;③区内初步圈出了5条较大的钨钼矿体,其中 I1、 I2、 I3矿体赋存于宽坪群二云石英片岩中,为二云石英片岩型钨钼矿体; II1、 II2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与宽坪群二云石英片岩的接触带上,为斑岩型钨钼矿体;④区内圈出了3处钨钼找矿靶区(编号分别为A、B和C),经过工程验证发现靶区内深部存在隐伏花岗闪长斑岩体及多条钨钼矿体,且靶区A内 I1、 II1两条矿体估算的(3341)资源量达中型规模。综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物质来源以及类比邻近同类型矿床,认为大竹园沟一带中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2.
玉龙铜(钼)矿区是受岩浆热液作用和气液交代作用形成的典型斑岩—矽卡岩复合型矿床。在收集和阅读前人研究成果和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通过对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成矿背景、矿化类型、围岩蚀变以及控矿条件和成矿作用等因素进行探讨,得出了该矿床的大体成矿过程,解释了玉龙铜(钼)矿区Ⅰ、Ⅱ、Ⅴ号矿体不同的成因背景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早期以斑岩—热液体系为核心,晚期以中低温热液—地下水对流循环为主的复合型成矿模式,为西藏三江地区同类矿床的寻找和勘查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铜山铜矿位于钦杭成矿带东段,该区域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岩浆-成矿事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基于区内已有的地质勘探资料及最新深部勘查成果,对铜山铜矿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区内找矿方向,认为区内下一步找矿工作应在追索已知厚大矿体的基础上,探索弱蚀变带之下的隐伏矿体和深部矽卡岩型、斑岩型铜钼矿体。  相似文献   

14.
西藏工布江达县下波浪斑岩型铜钼矿体主要产于含矿斑岩内,主体为晚白垩世似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其次为少量二长花岗岩,岩体控矿明显。对此,在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矿区控矿因素,总结了几点找矿标志,为该区域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柳树底铜多金属矿床地处胶辽隆起带的太子河-浑江坳陷西部,是典型的矽卡岩铜矿床。在结合前人资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其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床的成因等方面分析矿床的形成过程。从其铅、硫-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反映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流体包裹体数据反映了该矿床为中高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在岩浆及构造作用下矿床经历了三次构造热蚀变及矿化作用,建立了该矿床为花岗斑岩与灰岩接触带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模式,结合矿区内的低阻、高激化体地球物理电性特征进而建立了找矿模式。矿床地质环境为灰岩及侵入其中的花岗斑岩,加上近东西向构造岩浆活动带,矿床内高激化的物性特征,其指示矿体的分布,为寻找盲矿体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红山铜多金属矿床是滇西北中甸红山-雪鸡坪多金属成矿带上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区域经历了复杂而又频繁的构造-岩浆活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详细探讨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厘定了矿床成因及成矿标志。研究表明:①矿区主要出露曲嘎寺组、图姆沟组灰岩、中酸性火山岩,碳酸盐岩过渡层是矿区重要的赋矿层位;②矿区构造发育,角岩、矽卡岩接触带多发育层间裂隙和构造角砾岩破碎带,是有利的赋矿部位;③矽卡岩型铜矿(化)体(V1~V4矿体群)多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较稳定、矿化均匀,钼矿体(V11)含矿岩性以石英闪长玢岩、二长花岗岩为主,厚度变化较大且品位较低;④矿区于印支期发育矽卡岩型铜矿体,至燕山期被含钼成矿热液进一步富化,形成热液叠加-改造的斑岩-矽卡岩型Cu多金属矿床;⑤矿区地表露头、侵入岩、构造、物化探异常及矿化为有利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KIMPE铜钴矿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IMPE铜钴矿矿床受地层和断裂控制,新元古代加丹加系罗安群地层为初始矿源层。成岩成矿期后,卢菲利造山运动过程中的构造活动和变质作用对矿床进行了改造,使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迁移和重新富集。此外近地表环境下的表生富集作用,导致了表生矿体的形成。KIMPE铜钴矿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沉积—热液改造型。  相似文献   

18.
阐述海丰县某锡矿床的地质特征,在分析矿体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矿条件进行初步分析,认为该矿床属斑岩型锡矿床,其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9.
沂南金矿铜井矿区的岩浆岩主要为侵入岩,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铜井闪长岩-闪长玢岩岩体为多期次侵位的复合岩体。分析了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讨论了岩浆和矿液活动中心对矽卡岩型斑岩型金铜矿床的控矿作用,并对矿区可能存在的矿液活动中心位置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1)矿区1个成矿岩体边缘或内部有数个矿液活动中心,矿体群受矿液活动中心控制,矿体多赋存于活动中心附近,远离活动中心矿体尖灭,矿体群消失;(2)矿区可能的矿液活动中心位置为岩体与围岩呈断层接触且有构造破碎带分布的位置,岩体边部拐角处有不同方向断层交汇地段,岩体中有"根"围岩捕掳体存在的地段,岩体边部构造形态特别复杂地段,较大岩枝边部继承性断裂复活地段等。  相似文献   

20.
汤不拉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东段的火山岩浆弧中,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矿床成岩成矿时间基本集中于喜山期,形成作用主要与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到拉萨地体下有关。矿区有前奥陶系松多岩群(An Os)和岩浆岩出露,断裂构造较发育,蚀变类型多样。结合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建立了汤不拉铜钼矿床的成矿模式,为区内进行成矿预测及建立区域成矿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