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渤海地区某高曲率侧钻先导实验井是因老井出砂,需完善注采井网需求,低效井位挖潜剩余油而应运而生。本井8~(-1)/4"井眼最大狗腿度12.61°,井底最大井斜90°,大狗腿及大井斜井段,井眼清洗困难,存在环空桥堵风险,本文根据现场作业情况,在总结固井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现场作业的具体情况,从尾管施工避免环空桥堵、固井前置液的调整等几方面分析施工结果,达到现场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井产出液性质的变化,部分油井受井斜、应力、产出液等因素的影响,管杆频繁断脱,每年因管杆失效而检泵上修的油井在油井维护作业中占较大比重,通过整体式防偏磨配套工艺的应用,有效地延长了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3.
地层原油从井底流到井口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热交换,原油温度不断降低,精确预测有杆泵采油井井筒流体温度分布是进行井筒流体摩阻计算、抽油杆柱力学分析和有杆泵采油系统设计的基础。井筒内流体温度分布受油井产量、井深、地温梯度、生产时间、井身结构、总传热系数、动液面深度等影响,有杆泵采油井存在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井筒传热方式,文章综合考虑环空内流体辐射传热、环空内流体对流传热、油管内流体强制对流传热和井筒接触热阻等影响,建立了井筒总传热系数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有杆泵采油井井筒温度分布预测方法,为有杆泵采油井采油工艺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侧斜修井工艺是大庆油田近年来开始应用的新的修井工艺技术,主要应用于因深部油层井段套管损坏严重而无法修复的井。首先通过一般修井技术将套损井套损层位和射孔井段用水泥浆封堵报废,然后取出上部井段套管,利用上部原井井眼按照一定的设计方位和井斜角再向下侧斜钻进,完钻后下入新套管重新完井。本文针对大庆油田的地质特点,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侧斜方位变化的地质因素,从油田开发和侧斜施工"防碰"的角度讨论了侧斜方位设计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给出了多井同井场情况下侧斜方位设计的基本方法,经现场应用防碰成功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渤海某油田J区为渤海湾典型的湖相三角洲重质稠油油田,平均地层原油粘度为291mPa·s,原油黏度大,流动性差。部分油井存在井斜较大,高含气和腐蚀等一些特殊井况,影响常规电潜泵的运转寿命。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适合稠油油田大井斜的灌装电潜泵系统,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满足了特殊井况油井的正常生产,是罐装泵系统在渤海稠油油田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加深泵挂工艺是提高煤层气井产量的有效措施,为研究加深泵挂工艺在排采过程中实施时机,以及加深泵挂工艺对煤层气井产气量的影响规律,针对柿庄南区块加深泵挂井,通过排采连续性、产水量特征、见气时间、稳定产气量、动液面高度等因素分析实施加深泵挂工艺前的开采特征。结合工艺前后的产量和井底流压的变化,提出加深泵挂工艺增加煤层气井产量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在适当条件下,加深泵挂工艺可以大幅提高煤层气井产气量,柿庄南区块有30口井作业后产量达到1 007~5 504 m~3/d,是作业前的2~38倍,其中21口井增产达5倍以上。加深泵挂工艺可作为增加煤层产气量的有效措施,提高煤层气井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7.
管杆偏磨在抽油井生产中较为普遍,抽油杆断脱约占检泵作业井次的20%。根据已发现杆管偏磨井段防偏磨不全面,容易出现新的偏磨井段。为了提高抽油井防偏磨设计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可以利用井斜测井数据指导抽油井防偏磨设计,用井斜角和井斜全角变化率反映偏磨程度,选择与偏磨程度相适应的防偏磨工具;另一方面应用或改进内村油管、抗磨接箍、抽油杆扶正器等防偏磨工具,应用抽油杆底部加重、螺杆泵举升等防偏磨技术。经过实际应用,抽油井防杆管偏磨取得显著的效果,达到了延长检泵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PVC-U管件注塑模具斜主流道及冷料井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PVC-U管件注塑模具斜主流道及冷料井的设计,提出了设计原则、设计依据、型式选择及其在注射成型时的工艺要求。采用斜主流道及冷料井模具,不仅消除了管件的熔接痕,而且提高了管件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9.
主要分析江门市高新污水厂污水调配工程设计,每天从江海污水管网系统调配9 000 m3到高新污水管网系统。整个污水调配工程包含泵井工艺设计、泵井电气设计以及出水压力管设计。工程已实施一年,运行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通过对影响油井沉没度的各种因素及沉没度与有杆泵工作状况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确定机采油井合理沉没度的范围。结合油田生产实际,对影响油井沉没度进行分因素治理,通过地面参数优化,泵径、泵挂深度优化,注采井组动态调配等治理措施,精细调整油井最佳沉没度,进一步提高有杆泵工况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减少开泵、停泵造成的井下压力波动,降低由此造成的井下复杂情况及事故发生的几率,各大石油钻井服务商开始研究连续循环钻井技术,以实现钻进过程中不停泵接单根,有利于在压力敏感井及窄密度窗口井的安全钻井。本文设计了一种钻井用连续循短节,通过不断的设计改进完善实现现场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秦义  朱云 《内蒙古石油化工》1998,24(4):56-56,45
本文提出了水力活塞泵井控水增油的一项新工艺。借鉴抽油机井控水措施,注水井分注工艺,结合水力活塞泵井实际生产特点,提出了一套控水增油的措施。通过封隔器及新型开关器的合理组配达到不影响水力活塞泵井正常生产而方便实现找卡水的目的,其可操作性和方便性均高于传统抽油机井找卡水工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开展,地层能量不断下降,油井动液面越来越低,导致油井因泵效低减产甚至停井,严重影响了油井正常生产。本文针对临11-1区块特征,通过换小泵、加深泵挂,保证泵沉没度,提高生产压差,提高泵效,保证油井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原油产量压力不断增大,而油田普遍应用的一种上产措施是对机采井进行调大参数,本文从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入手,找出了抽油机井调大参效果与调前含水、沉没度、泵效间存在的规律,以及螺杆泵井调大参效果与泵径、沉没度的关系,从而提出了调大参井的优选方案,提高机采井调大参有效率,为油田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难采井中,抽油机有杆泵采油系统存在泵效低的问题,水力射流泵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替代方式。在介绍了水力射流泵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喷嘴和喉管面积比值的合理取值以及气蚀产生的原理和预防办法。以胜利油田某油区的义28井为例,进行了水力射流泵的方案设计,以及井下工艺管柱及施工工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LNG罐内潜液泵是LNG储罐的核心设备,安装于LNG储罐的泵井中。简要介绍LNG罐内潜液泵泵井的设计要点,从泵井支管布置、泵井管道绝热厚度计算、泵井支撑件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泵井的结构设计。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对泵井各工况进行受力校核分析。  相似文献   

17.
欢西油田锦612块、锦16块稠油油藏,在水平井采油的过程中,常规抽油泵当下泵位置(造斜段)井斜角大于50°时,泵启闭滞后,漏失量大,平均泵效一般只能达到25%。因此开发研制了满足水平井大井斜下泵需要的新型强启强闭式大排量抽油泵,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泵加大了水平井的下泵深度(大井斜下泵),增加抽油泵的沉没深度,延长了油井周期生产时间,提高了抽油泵的泵效,进一步改善了水平井的采油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矿场试验中发现机采井结垢严重导致卡泵、杆断,检泵频繁时率降低,增加油田开发生产成本的问题,研究设计两种三元复合驱防垢抽油泵,增强举升工艺防垢卡能力,延长机采井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9.
随着葡萄花油田的长期采油开发,受地质原因和机械采油井的影响,其原油产量开始逐年降低,其中机械采油井的泵效已经影响到油田生产,本文以分析机械采油井泵效的影响因素为基础,引入提高葡萄花油田泵效的方法和工艺,提高葡萄花油田产量,为油田稳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有杆泵合理沉没度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抽油井许多因素的影响,使泵效不是很平稳。为了对油井进行准确地监控和分析,针对性的对低泵效井采取措施,提高泵效。本文从油井产能分析入手,在考虑了机、杆、泵匹配的基础上,讨论了沉没度与泵效的关系和气体、冲程损失以及漏失对泵效的影响,并结合现场生产数据分析。确定合理的油井泵沉没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油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